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

關燈
審理,認為他謀反的罪證具備,請求皇上依法判處。

    皇上赦免了他,廢為平民百姓,流放到蜀地青衣縣。

    向西走到鄭縣,正趕上呂後從長安來,打算前往洛陽,路上遇見彭王,彭王對着呂後哭泣,親自分辯沒有罪行,希望回到故鄉昌邑。

    呂後答應下來,和他一塊向東去洛陽。

    呂後向皇上陳述說:“彭王是豪壯而勇敢的人,如今把他流放蜀地,這是給自己留下禍患,不如殺掉他。

    所以,我帶着他一起回來了。

    ”于是,呂後就讓彭越的門客告他再次陰謀造反。

    廷尉王恬開呈報請誅滅彭越家族,皇上就批準,于是誅殺了彭越,滅其家族,封國被廢除。

     太史公說:魏豹、彭越雖然出身貧賤,然而他們象卷席子一樣,占有了千裡廣闊的土地,南面稱王,他們踏着敵人的血迹乘勝追擊,名聲一天天地顯揚。

    胸懷叛逆的心志,等到失敗,沒能殺身成名而甘當階下囚徒,以緻本身被殺戮,為什麼呢?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尚且為他們的行為感到羞恥,何況稱王道孤的人呢!他們之所以忍辱不死,沒有别的緣故,由于他們的智慧、謀略高人一籌,隻擔心不能保全自身的一性一命。

    隻要他們能掌握一點點權力,其政治風雲變幻,就能施展他們的作為,因此被囚禁起來而不逃避啊。

     【原文】【注解】 魏豹者,故魏諸公子也①。

    其隻魏咎,故魏時封為甯陵君。

    秦滅魏,遷咎為家人②。

    陳勝之起王也,咎往從之。

    陳王使魏人周市徇魏地③,魏地已下,欲相與立周市為魏王。

    周市曰:“天下昏亂,忠臣乃見。

    今天下共畔秦④,其義必立魏王後乃可。

    ”齊、趙使車各五十乘⑤,立周市為魏王。

    市辭不受,迎魏咎于陳,五反⑥,陳王乃遣立咎為魏王。

     章邯已破陳王,乃進兵擊魏王于臨濟。

    魏王乃使周市出請救于齊、楚。

    齊、楚遣項它、田巴将兵随市救魏。

    章邯遂擊破殺周市等軍,圍臨濟。

    咎為其民約降⑦。

    約定,咎自燒殺⑧。

     ①諸公子:貴族子弟。

    ②家人:平民百姓。

    ③徇:攻點,奪取。

    ④畔:通“叛”,背叛,叛亂。

    ⑤乘(shèng,剩)古代一車四馬叫乘。

    此指兵車、戰車。

    ⑥反:同“返”,返回。

    ⑦約降:約定條件而後降。

    ⑧燒殺:焚一身而死。

     魏豹亡走楚。

    楚懷王予魏豹數千人,複徇魏地。

    項羽已破秦,降章邯。

    豹下魏二十餘城,立豹為魏王。

    豹引一精一兵從項羽入關。

    漢元年,項羽封諸侯,欲有梁地,乃徙魏王豹于河東,都平陽,為西魏王。

     漢王還定三秦①,渡臨晉,魏王豹以國屬焉,遂從擊楚于彭城。

    漢敗,還至荥陽,豹請歸視親病,至國,即絕河津畔漢②,漢王聞魏豹反,東方憂楚,未及擊,謂郦生曰:“緩頰往說魏豹③,能下之④,吾以萬戶侯封若。

    ”郦生說豹⑤,豹謝曰:“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耳⑥。

    令漢王慢而侮人,罵詈諸侯群臣如罵奴耳⑦,非有上下禮節也,吾不忍複見也。

    ”于是漢王遣韓信擊虜豹于河東,傳詣荥陽⑧,以豹國為郡。

    漢王令豹守荥陽。

    楚圍之急,周苛遂殺魏豹。

     ①還定三秦:回師平定三秦,三秦,原秦地,後分封給雍王、塞王、翟王所治。

    ②絕:斷絕。

    津:渡口。

    ③緩頰:婉言勸解或代人說情。

    ④下:引申為說服。

    ⑤說:勸說,說服。

    ⑥白駒過隙:極言光陰迅速,就像日影透過牆壁的空隙一樣。

    白駒,猶日影。

    一說像駿馬飛馳過狹窄的通道。

    ⑦詈(lì,力):罵,責罵。

    ⑧傳(zhuàn,賺)詣:乘坐着驿站的車子到……去。

    傳:驿車。

     彭越者,昌邑人也,字仲。

    常漁钜野澤中①,為群盜。

    陳勝、項梁之起,少年或謂越曰:“諸豪桀相立畔秦②,仲可以來,亦效之。

    ”彭越曰:“兩龍方鬥,且待之。

    ” ①漁:打魚。

    ②桀:優秀,傑出。

     居歲餘,澤間少年相聚百餘人,往從彭越,曰:“請仲為長。

    ”越謝曰:“臣不願與諸君。

    ”少年強請,乃許。

    與期旦日日出會①,後期者斬②。

    旦日日出,十餘人後,後者至日中。

    于是越謝曰:“臣老,諸君強以為長。

    今期而多後,不可盡誅,誅最後者一人。

    ”令校長斬之。

    皆笑曰:“何至是?請後不敢。

    ”于是越乃引一人斬之③,設壇祭④,乃令徒屬⑤。

    徒屬皆大驚,畏越,莫敢仰視。

    乃行略地⑥,收諸侯散卒,得千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