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宗世家二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禁,天子常常寬恕赦免他。
在位三十二年去世,太子劉勃繼位為王。
原先,憲王劉舜有一個不被他一寵一愛一的姬妾生下長男劉棁(zhuō,桌)。
劉棁因為生母不被一寵一愛一的緣故,也不得憲王喜歡。
王後脩生太子劉勃。
憲王姬妾很多,他所一寵一幸的姬妾為他生下兒子劉平、劉商,王後很少得幸。
等到憲王病重,那些被一寵一幸的姬妾常去侍候,王後因為嫉妒的緣故不常去問病侍疾,總呆在自己的屋子裡。
醫生呈進醫藥,太子劉勃不親自嘗藥,又不留宿王室侍疾。
等到憲王去世,王後、太子才趕到。
憲王向來就不把劉棁做兒子看待,憲王死後,又不分給他财物。
郎官中有人勸谏太子、王後,讓諸子和長子劉棁共同分财物,太子、王後不肯。
太子繼位之後,又不肯收納撫恤劉棁。
劉棁因此怨恨王後、太子。
漢朝使者來視理憲王喪事時,劉棁親自告發憲王生病時,王後、太子不一床一前侍候,等到憲王去世,才六天就離開服喪的屋子,以及太子劉勃私下一奸一婬一、飲酒取樂、賭赙為戲、擊築作樂,與女子乘車奔馳、穿城過市、進入監獄探看囚犯的種種事情。
天子派遣大行張骞驗證王後的所作所為并審訊劉勃,請求逮捕與劉勃相一奸一婬一的諸人作為佐證,劉勃又設法把他們藏匿起來。
官吏大舉搜捕,劉勃非常着急,派人拷打吏人,擅自釋放朝廷認為可疑而囚禁起來的人。
官員請求誅殺憲王王後脩和劉勃。
天子認為脩素來就品行不好,緻使劉棁告發她有罪,劉勃沒有好的太師太傅的輔佐,不忍心誅殺。
官員又請求廢黜王後脩,放逐劉勃,讓他的家屬和他一起遷居房陵,皇上答應了這一請求。
劉勃為王隻有幾個月,被貶遷到房陵,封國絕滅。
一個多月後,皇上顧念到憲王是最一寵一愛一的小兒子,就下诏給官員說:“常山憲王早亡,王後與姬妾失和,嫡庶之間互相捏造罪名,互相争鬥,因而陷于不義,封國絕滅,我很哀憐他。
封憲王兒子劉平三萬戶,為真定王;封憲王兒子劉商三萬戶,為泗水王。
” 真定王劉平在元鼎四年(前113)以常山憲王的兒子的身份被封為真定王。
泗水思王劉商,在元鼎四年以常山憲王兒子的身份被封為泗水王。
在位十一年去世,兒子哀王劉安世繼位。
哀王在位十一年去世,沒有兒子。
天子憐憫泗水王絕後,就立劉安世的弟弟劉賀為泗水王。
以上所述四國的第一代國王都是王夫人兒姁的兒子。
後來漢朝又增封其枝屬子孫為六安王、泗水王兩國。
總計兒姁的子孫,到現在有六王。
太史公說:漢高祖在位的時候,諸候的一切賦稅都歸諸候王所有,可以自行任命内史以下的官員,朝廷隻為他們派遣丞相,授予金印。
諸候王自行任命禦史、廷尉正、博士,跟天子相類似。
自從吳、楚等國反叛以後,在五宗為王的時代,朝廷為他們派遣二千石級的官員,撤除“丞相”,改為“相”,授予銀印。
諸候王隻能乘坐牛車了。
【原文】【注解】 孝景皇帝子凡十三人為王,而母五人,同母者為宗親。
栗姬子曰榮、德、阏于①。
程姬子日餘、非、端。
賈夫人子曰彭祖、勝。
唐姬子曰發。
王夫人兒姁子曰越、寄、乘、舜②。
①阏(è,遏)于:卷十七《漢興以來諸候王年表》亦作此,《漢書·景十三王傳》則作“阏”,無“于”字。
②兒姁(xǔ,許):其人其事見卷四十九《外戚世家》。
河間獻王德,以孝景帝前二年用皇子為河間王①。
好儒學,被服造次必于儒者②。
山東諸儒多從之遊③。
二十六年卒,子共王不害立④。
四年卒,子剛王基代立。
十二年卒,子頃王授代立 ①孝景帝前二年:孝景帝前元二年(前155)。
用皇子:以皇子的身份。
②被服:衣著服飾。
一說比喻信仰思想。
造次:言行舉止。
于:從。
③山東:戰國、秦、漢時通稱崤山或華山以東為“山東”。
遊:交遊,來往。
④共:通“恭”,用于谥号。
臨江哀王阏于,以孝景帝前二年用皇子為臨江王。
三年卒,無後,國除為郡。
臨江闵王榮,以孝景前四年為皇太子①,四歲廢,用故太子為臨江王②。
四年,坐侵廟垣為宮③,上征榮。
榮行,祖于江陵北門④。
既已上車,軸折車廢。
江陵父老流涕竊言曰:“吾王不反矣⑤!”榮至,詣中尉府簿⑥。
中尉郅都責訊王⑦,王恐,自一殺。
葬藍田。
燕數萬銜土置冢上,百姓憐之。
榮最長,死無後,國除,地入于漢,為國郡。
①孝景帝前四年:孝景帝前元四年(前153)。
②用故太子為臨江王:以曾經作過太子的身份降為臨江王。
景帝廢栗太子事詳見卷十一《孝景本紀》。
③坐:因……犯罪。
(ruán,陽平“軟”):城郭旁或河邊的空地,隙地。
此指宗廟牆外的空地。
④祖:出行時祭祀路神的迷信活動。
⑤反:同“返”。
⑥簿:文狀、起訴書之類。
此指對薄,即受審訊或質訊。
⑦郅(zhì,至):姓。
右三國本王皆栗姬之子也①。
①本王:第一代國王。
魯共王餘,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為淮陽王。
二年,吳楚反破後①。
以孝景前三年徙為魯王②。
好治宮室苑囿狗馬。
季年好音③,不喜辭辯。
為人吃④。
二
在位三十二年去世,太子劉勃繼位為王。
原先,憲王劉舜有一個不被他一寵一愛一的姬妾生下長男劉棁(zhuō,桌)。
劉棁因為生母不被一寵一愛一的緣故,也不得憲王喜歡。
王後脩生太子劉勃。
憲王姬妾很多,他所一寵一幸的姬妾為他生下兒子劉平、劉商,王後很少得幸。
等到憲王病重,那些被一寵一幸的姬妾常去侍候,王後因為嫉妒的緣故不常去問病侍疾,總呆在自己的屋子裡。
醫生呈進醫藥,太子劉勃不親自嘗藥,又不留宿王室侍疾。
等到憲王去世,王後、太子才趕到。
憲王向來就不把劉棁做兒子看待,憲王死後,又不分給他财物。
郎官中有人勸谏太子、王後,讓諸子和長子劉棁共同分财物,太子、王後不肯。
太子繼位之後,又不肯收納撫恤劉棁。
劉棁因此怨恨王後、太子。
漢朝使者來視理憲王喪事時,劉棁親自告發憲王生病時,王後、太子不一床一前侍候,等到憲王去世,才六天就離開服喪的屋子,以及太子劉勃私下一奸一婬一、飲酒取樂、賭赙為戲、擊築作樂,與女子乘車奔馳、穿城過市、進入監獄探看囚犯的種種事情。
天子派遣大行張骞驗證王後的所作所為并審訊劉勃,請求逮捕與劉勃相一奸一婬一的諸人作為佐證,劉勃又設法把他們藏匿起來。
官吏大舉搜捕,劉勃非常着急,派人拷打吏人,擅自釋放朝廷認為可疑而囚禁起來的人。
官員請求誅殺憲王王後脩和劉勃。
天子認為脩素來就品行不好,緻使劉棁告發她有罪,劉勃沒有好的太師太傅的輔佐,不忍心誅殺。
官員又請求廢黜王後脩,放逐劉勃,讓他的家屬和他一起遷居房陵,皇上答應了這一請求。
劉勃為王隻有幾個月,被貶遷到房陵,封國絕滅。
一個多月後,皇上顧念到憲王是最一寵一愛一的小兒子,就下诏給官員說:“常山憲王早亡,王後與姬妾失和,嫡庶之間互相捏造罪名,互相争鬥,因而陷于不義,封國絕滅,我很哀憐他。
封憲王兒子劉平三萬戶,為真定王;封憲王兒子劉商三萬戶,為泗水王。
” 真定王劉平在元鼎四年(前113)以常山憲王的兒子的身份被封為真定王。
泗水思王劉商,在元鼎四年以常山憲王兒子的身份被封為泗水王。
在位十一年去世,兒子哀王劉安世繼位。
哀王在位十一年去世,沒有兒子。
天子憐憫泗水王絕後,就立劉安世的弟弟劉賀為泗水王。
以上所述四國的第一代國王都是王夫人兒姁的兒子。
後來漢朝又增封其枝屬子孫為六安王、泗水王兩國。
總計兒姁的子孫,到現在有六王。
太史公說:漢高祖在位的時候,諸候的一切賦稅都歸諸候王所有,可以自行任命内史以下的官員,朝廷隻為他們派遣丞相,授予金印。
諸候王自行任命禦史、廷尉正、博士,跟天子相類似。
自從吳、楚等國反叛以後,在五宗為王的時代,朝廷為他們派遣二千石級的官員,撤除“丞相”,改為“相”,授予銀印。
諸候王隻能乘坐牛車了。
【原文】【注解】 孝景皇帝子凡十三人為王,而母五人,同母者為宗親。
栗姬子曰榮、德、阏于①。
程姬子日餘、非、端。
賈夫人子曰彭祖、勝。
唐姬子曰發。
王夫人兒姁子曰越、寄、乘、舜②。
①阏(è,遏)于:卷十七《漢興以來諸候王年表》亦作此,《
②兒姁(xǔ,許):其人其事見卷四十九《外戚世家》。
河間獻王德,以孝景帝前二年用皇子為河間王①。
好儒學,被服造次必于儒者②。
山東諸儒多從之遊③。
二十六年卒,子共王不害立④。
四年卒,子剛王基代立。
十二年卒,子頃王授代立 ①孝景帝前二年:孝景帝前元二年(前155)。
用皇子:以皇子的身份。
②被服:衣著服飾。
一說比喻信仰思想。
造次:言行舉止。
于:從。
③山東:戰國、秦、漢時通稱崤山或華山以東為“山東”。
遊:交遊,來往。
④共:通“恭”,用于谥号。
臨江哀王阏于,以孝景帝前二年用皇子為臨江王。
三年卒,無後,國除為郡。
臨江闵王榮,以孝景前四年為皇太子①,四歲廢,用故太子為臨江王②。
四年,坐侵廟垣為宮③,上征榮。
榮行,祖于江陵北門④。
既已上車,軸折車廢。
江陵父老流涕竊言曰:“吾王不反矣⑤!”榮至,詣中尉府簿⑥。
中尉郅都責訊王⑦,王恐,自一殺。
葬藍田。
燕數萬銜土置冢上,百姓憐之。
榮最長,死無後,國除,地入于漢,為國郡。
①孝景帝前四年:孝景帝前元四年(前153)。
②用故太子為臨江王:以曾經作過太子的身份降為臨江王。
景帝廢栗太子事詳見卷十一《孝景本紀》。
③坐:因……犯罪。
(ruán,陽平“軟”):城郭旁或河邊的空地,隙地。
此指宗廟牆外的空地。
④祖:出行時祭祀路神的迷信活動。
⑤反:同“返”。
⑥簿:文狀、起訴書之類。
此指對薄,即受審訊或質訊。
⑦郅(zhì,至):姓。
右三國本王皆栗姬之子也①。
①本王:第一代國王。
魯共王餘,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為淮陽王。
二年,吳楚反破後①。
以孝景前三年徙為魯王②。
好治宮室苑囿狗馬。
季年好音③,不喜辭辯。
為人吃④。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