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宗世家二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劉軍譯注
【說明】
本世家載述了孝景帝十三個為王兒子的衰敗經過。
他們有的父姬子一奸一,“盡與其姊一弟一奸一”,一婬一亂無度,無視倫理;有的對奉漢法以治的朝廷官員“求其罪告之”,“無罪者詐藥殺之”,以緻“所殺傷二千石甚衆”,賊戾巧佞,一奸一詐違上;有的“私作樓車镞矢”,陰謀反叛。
在漢王朝隆盛時期,這股中央集權的敵對勢力必然遭到有力的遏止。
作者借人明史,通過孝景帝十三個為王兒子的衰敗經過說明了這一點。
皇子本應是封建王朝的堅強柱石,然而他們生活上道德敗壞,政治上颠覆中央政權。
文章的字裡行間,融入了作者憤世嫉邪而不能已的深沉感慨,進而揭示了漢初封建制的弊端。
【譯文】 孝景皇帝的兒子共有十三人受封為王,這十三人分别由五位母親所生,同一母親所生的為宗親。
栗姬所生的兒子是劉榮、劉德、劉阏(è,遏)于。
程姬所生的兒子是劉餘、劉非、劉端。
賈夫的所生的兒子是劉彭祖、劉勝。
唐姬所生的兒子是劉發。
王夫人兒,姁(xǔ許)所生的兒子是劉越、劉寄、劉乘、劉舜。
河間獻王劉德在孝景帝前元二年(前155)以皇子的身份受封為河間王。
他喜好儒學,衣著服飾言行舉止都依仿儒生。
山東的衆儒生多附于他。
他在位二十六年去世,兒子恭王劉不害繼位。
劉不害在位四年去世,兒子剛王劉基繼位。
劉基在位十二年去世,兒子頃王劉授繼位。
臨江哀王劉阏于在孝景帝前元二年以皇子的身份受封為臨江王。
他在位三年去世,因為沒有後代繼承王位,封國廢除,改為郡縣。
臨江闵王劉榮在孝景帝前元四年(前153)被立為皇太子,四年後被廢黜,以原太子的身份被封為臨江王。
他在位四年,因為侵占宗廟牆外的空地擴建宮殿獲罪,天子征召他。
劉榮應一召出發,在江陵北門祭祀行路之神。
上車之後。
軸斷車廢。
江陵父老認為這是不祥之兆,哭泣着私語道:“我們的君王恐怕回不來了!”劉榮到了京城,前往中尉府接受審訊。
中尉郅責問他,他畏懼,自一殺而死。
埋葬在藍田。
幾萬隻燕子銜土放在他的墳墓上,百姓都哀憐他。
劉榮在景帝諸子中年齡最大,死後沒有兒子繼承王位,封國廢除,封地并入朝廷,成為南郡。
以上所述三國的第一代國王都是栗姬的兒子。
魯恭王劉餘在孝景帝前元二年以皇子的身份受封為淮陽王。
第二年,吳、楚七國反叛被擊敗後,在孝景帝前元三前(前154)改封為魯王。
他喜歡建造宮殿、苑,畜養狗馬。
晚年喜好音樂,不善辯說,說話口吃。
他在位二十六年去世,兒子劉光繼位為王。
劉光最初也喜歡音樂車馬,晚年變得吝啬,唯恐财産不夠用。
江都易王劉非在孝景帝前元二年以皇子的身份受封為汝南王。
吳、楚七國反叛時,劉非十五歲,有勇有謀,上書天子,志願領兵攻打吳國。
景帝賜給他将軍印,令其攻打吳國,吳國被擊敗後,第二年,改封為江都王,治理吳國原有的封地,因為有軍功受賜天子的旌旗。
孝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匈奴大舉入侵漢境為寇,劉非又上書志願攻打匈奴,天子沒有答應。
劉非喜好使弄氣力,建造宮殿,招納各地豪傑俠士,十分驕縱。
他在位二十六年去世,兒子劉建繼位為王。
劉建在位七年自一殺而死。
在淮南、衡山兩國謀反時,劉建略知他們的圖謀。
他認為自己的封國靠近淮南,恐怕一旦事發,被淮南王并吞,于是暗中制造兵器,并且經常佩帶着天子賜給他父親的将軍印,載着天子的旌旗出巡。
易王去世,尚未埋葬,劉建看上易王一寵一愛一的美人淖姬,夜晚派人把淖姬接來,跟她在守喪的房舍中發生一奸一情。
等到淮南王反叛事敗露,朝廷懲治同一黨一、涉嫌者,頗牽連到江都王劉建。
劉建恐慌,于是派人多持金錢,通過活動想平息這件訟案。
他又相信巫祝,派人祭祀禱告,編造虛妄不經的話。
劉建還跟他的姊妹都有一奸一情。
這些事被朝廷得知後,漢朝的公卿大臣請求逮捕劉建治罪。
天子不忍心,派人臣去審訊他。
他招認了所有犯之罪,畏罪自一殺。
于是封國廢除,封地并入朝廷,成為廣陵郡。
膠西于王劉端在孝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吳、楚六國反叛被擊敗後,以皇子的身份受封為膠西王。
劉端為人殘暴兇狠,又患陽痿病,一接觸女人,就因此病幾個月。
他有一個一寵一愛一的年輕人,任為郎官。
這個年輕郎官不久與後宮有一婬一亂行為,劉端捕殺了他,并且殺死他兒子和母親。
劉端屢次觸犯天子法令,漢朝的公卿大臣多次請求誅殺他,天子因為他是兄弟的緣故不忍心這樣做,因而劉端的行為更加過分。
有關官員兩次請求削奪他的國土,于是削奪了他的大半封地。
劉端心裡懷恨,于是對封國内的錢财不再計算管理。
府庫全都倒塌破漏,腐壞的财物以億萬計算,最終也不加以收拾整理。
他又命令官吏不準收取租賦。
劉端又全部撤除警衛人員,封閉宮門,隻留下一門,從那裡出宮遊蕩。
屢次改換姓名,假扮為平民,到其他的郡國去。
凡前往膠西任相國、二千石級的官員,如果奉行漢朝法律治理政事,劉端總是找出他們的罪過報告朝廷;如果找不到罪過,就設詭計用一
他們有的父姬子一奸一,“盡與其姊一弟一奸一”,一婬一亂無度,無視倫理;有的對奉漢法以治的朝廷官員“求其罪告之”,“無罪者詐藥殺之”,以緻“所殺傷二千石甚衆”,賊戾巧佞,一奸一詐違上;有的“私作樓車镞矢”,陰謀反叛。
在漢王朝隆盛時期,這股中央集權的敵對勢力必然遭到有力的遏止。
作者借人明史,通過孝景帝十三個為王兒子的衰敗經過說明了這一點。
皇子本應是封建王朝的堅強柱石,然而他們生活上道德敗壞,政治上颠覆中央政權。
文章的字裡行間,融入了作者憤世嫉邪而不能已的深沉感慨,進而揭示了漢初封建制的弊端。
【譯文】 孝景皇帝的兒子共有十三人受封為王,這十三人分别由五位母親所生,同一母親所生的為宗親。
栗姬所生的兒子是劉榮、劉德、劉阏(è,遏)于。
程姬所生的兒子是劉餘、劉非、劉端。
賈夫的所生的兒子是劉彭祖、劉勝。
唐姬所生的兒子是劉發。
王夫人兒,姁(xǔ許)所生的兒子是劉越、劉寄、劉乘、劉舜。
河間獻王劉德在孝景帝前元二年(前155)以皇子的身份受封為河間王。
他喜好儒學,衣著服飾言行舉止都依仿儒生。
山東的衆儒生多附于他。
他在位二十六年去世,兒子恭王劉不害繼位。
劉不害在位四年去世,兒子剛王劉基繼位。
劉基在位十二年去世,兒子頃王劉授繼位。
臨江哀王劉阏于在孝景帝前元二年以皇子的身份受封為臨江王。
他在位三年去世,因為沒有後代繼承王位,封國廢除,改為郡縣。
臨江闵王劉榮在孝景帝前元四年(前153)被立為皇太子,四年後被廢黜,以原太子的身份被封為臨江王。
他在位四年,因為侵占宗廟牆外的空地擴建宮殿獲罪,天子征召他。
劉榮應一召出發,在江陵北門祭祀行路之神。
上車之後。
軸斷車廢。
江陵父老認為這是不祥之兆,哭泣着私語道:“我們的君王恐怕回不來了!”劉榮到了京城,前往中尉府接受審訊。
中尉郅責問他,他畏懼,自一殺而死。
埋葬在藍田。
幾萬隻燕子銜土放在他的墳墓上,百姓都哀憐他。
劉榮在景帝諸子中年齡最大,死後沒有兒子繼承王位,封國廢除,封地并入朝廷,成為南郡。
以上所述三國的第一代國王都是栗姬的兒子。
魯恭王劉餘在孝景帝前元二年以皇子的身份受封為淮陽王。
第二年,吳、楚七國反叛被擊敗後,在孝景帝前元三前(前154)改封為魯王。
他喜歡建造宮殿、苑,畜養狗馬。
晚年喜好音樂,不善辯說,說話口吃。
他在位二十六年去世,兒子劉光繼位為王。
劉光最初也喜歡音樂車馬,晚年變得吝啬,唯恐财産不夠用。
江都易王劉非在孝景帝前元二年以皇子的身份受封為汝南王。
吳、楚七國反叛時,劉非十五歲,有勇有謀,上書天子,志願領兵攻打吳國。
景帝賜給他将軍印,令其攻打吳國,吳國被擊敗後,第二年,改封為江都王,治理吳國原有的封地,因為有軍功受賜天子的旌旗。
孝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匈奴大舉入侵漢境為寇,劉非又上書志願攻打匈奴,天子沒有答應。
劉非喜好使弄氣力,建造宮殿,招納各地豪傑俠士,十分驕縱。
他在位二十六年去世,兒子劉建繼位為王。
劉建在位七年自一殺而死。
在淮南、衡山兩國謀反時,劉建略知他們的圖謀。
他認為自己的封國靠近淮南,恐怕一旦事發,被淮南王并吞,于是暗中制造兵器,并且經常佩帶着天子賜給他父親的将軍印,載着天子的旌旗出巡。
易王去世,尚未埋葬,劉建看上易王一寵一愛一的美人淖姬,夜晚派人把淖姬接來,跟她在守喪的房舍中發生一奸一情。
等到淮南王反叛事敗露,朝廷懲治同一黨一、涉嫌者,頗牽連到江都王劉建。
劉建恐慌,于是派人多持金錢,通過活動想平息這件訟案。
他又相信巫祝,派人祭祀禱告,編造虛妄不經的話。
劉建還跟他的姊妹都有一奸一情。
這些事被朝廷得知後,漢朝的公卿大臣請求逮捕劉建治罪。
天子不忍心,派人臣去審訊他。
他招認了所有犯之罪,畏罪自一殺。
于是封國廢除,封地并入朝廷,成為廣陵郡。
膠西于王劉端在孝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吳、楚六國反叛被擊敗後,以皇子的身份受封為膠西王。
劉端為人殘暴兇狠,又患陽痿病,一接觸女人,就因此病幾個月。
他有一個一寵一愛一的年輕人,任為郎官。
這個年輕郎官不久與後宮有一婬一亂行為,劉端捕殺了他,并且殺死他兒子和母親。
劉端屢次觸犯天子法令,漢朝的公卿大臣多次請求誅殺他,天子因為他是兄弟的緣故不忍心這樣做,因而劉端的行為更加過分。
有關官員兩次請求削奪他的國土,于是削奪了他的大半封地。
劉端心裡懷恨,于是對封國内的錢财不再計算管理。
府庫全都倒塌破漏,腐壞的财物以億萬計算,最終也不加以收拾整理。
他又命令官吏不準收取租賦。
劉端又全部撤除警衛人員,封閉宮門,隻留下一門,從那裡出宮遊蕩。
屢次改換姓名,假扮為平民,到其他的郡國去。
凡前往膠西任相國、二千石級的官員,如果奉行漢朝法律治理政事,劉端總是找出他們的罪過報告朝廷;如果找不到罪過,就設詭計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