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關燈
诏令,立即被反綁起來裝上囚車,由驿站送往長安,使命绛侯勃替樊哙為将,率兵閏定燕地反叛的各縣。

     陳平在返回時聽說高帝去世,他恐怕呂嬃進讒言、呂後聽信讒言發怒,便急駕驿站車馬先行。

    路上遇到使者诏令陳平和灌嬰駐守荥陽。

    陳平接受诏命,馬上又驅車趕到宮廷,哭得非常哀痛,趁機在高帝靈堂内向呂後禀奏處理樊哙一事的經過。

    呂太後哀憐陳平,說道:“您辛苦了,出去好好休息吧。

    ”陳平害怕讒言加于自身,于是堅決請求留宿宮中,擔任警衛。

    呂太後于是任命他做郎中令,說道:“請好好輔佐教導孝惠皇帝。

    ”此後呂嬃的讒言才不起作用。

    樊哙被押到長安,便被赦免并恢複了原來的爵位和封邑。

     孝惠帝六年(前189),相國曹參去世,任命安國侯王陵為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

     王陵,原為沛縣人,當初是縣裡的豪紳,高祖在卑微時,像對待兄長那樣侍奉王陵。

    王陵缺乏文化素養,一愛一意氣用事,喜歡直言。

    到了高祖在沛縣起兵,進入關中抵達鹹陽時,王陵也自己聚集一黨一羽幾千人,駐在南陽,不肯跟從沛公。

    等到漢王回軍進攻項籍時,王陵才率兵歸屬漢王。

    項羽拿到王陵的母親安置在軍營中,王陵的使者到來時,項羽就讓王陵的母親朝東坐着,想以此招降王陵。

    王陵的母親私下送走使者時說哭着說:“請替一我告訴王陵,要小心地侍奉漢王。

    漢王是個寬厚的長者,不要因為我的緣故而有三心二意。

    我以一死來給你送行吧。

    ”說罷即拔劍自刎而死。

    項王發怒,燒煮了王陵的母親。

    王陵終于跟從漢王平定天下。

    王陵跟雍齒關系不錯,雍齒是高帝的仇人,王陵又原本無意跟從高帝,由于這些緣故受封較晚,被封為安國侯。

     安國侯做了右丞相,兩年後,孝惠帝去世。

    呂太後想立呂氏宗族的人為王,詢問王陵,王陵說:“不行。

    ”又問陳平,陳平說:“可以。

    ”呂太後發怒,于是假意提升王陵為皇帝的太傅,實際上不重用王陵。

    王陵發怒,稱病辭職。

    閉門不出,始終不朝見皇帝,七年後去世。

     王陵被免除丞相職務後,呂太後就調任陳平為右丞相,任命辟陽侯審食(yì,義)(jī,基)為左丞相。

    左丞相不設辦公的處所,常在宮中處理政務。

     審食也是沛縣人。

    漢王在彭城以西被擊敗時,楚軍抓走漢王的父親和呂後作為人質,食其以家臣的身份侍奉呂後。

    他後來跟随漢軍打敗項羽被封為侯,受到呂太後的一寵一幸。

    等到他做了左丞相,住在宮中,百官都得通過他才能決斷事情。

     呂嬃常因從前陳平為高帝出謀劃策捉拿樊哙,多次進讒言說:“陳平當丞相不理政務,每天飲美酒,玩一弄婦女。

    ”陳平聽到後,飲酒作樂日益加劇。

    呂太後聞知此事,暗自高興。

    她當着呂嬃的面對陳平說:“俗語說‘小孩和婦女的話不可信’,就看你對我怎麼樣了。

    不要怕呂嬃說你的壞話。

    ” 呂太後立呂氏宗族的人為王,陳平假裝順從這件事。

    等到呂太後去世,陳平跟太尉周勃合謀,終于誅滅了呂氏宗族,擁立孝文皇帝即位,此事陳平是主要策劃者。

    審食其被免去左丞相一職。

     孝文帝即位後,認為太尉周勃親自率兵誅滅呂氏宗族,功勞多;陳平想把右丞相的尊位讓給周勃,于是托病引退。

    孝文帝剛剛即位,覺得陳平病得奇怪,就去探問他。

    陳平說:“高祖時期,周勃的功勞不如我陳平。

    到誅滅呂氏宗族時,我的功勞也就不如周勃了。

    我願把右丞相的職位讓給周勃。

    ”于是孝文帝就任命绛侯周勃為右丞相,位次名列第一;陳平調職為左丞相,位次名列第二。

    賞賜陳平黃金千金,加封食邑三千戶。

     過了一段時間,孝文皇帝已經漸漸明了熟悉國家大事,在一次接受群臣朝見時問右丞相周勃說:“全國一年中判決的案件有多少?”周勃謝罪說:“不知道。

    ”孝文皇帝又問:“全國一年中錢糧的開支收入有多少?”周勃又謝罪說不知道,急得汗流浃背,慚愧自己不能回答。

    于是皇上又問左丞相陳平。

    陳平說:“有主管的人。

    ”皇上說:“主管的人又是誰?”陳平說:“陛下若問判決案件的情況,可詢問廷尉;問錢糧收支的情況,可詢問治粟内史。

    ”皇上說:“如果各自有主管的人,那麼您所主管的是些什麼事呢?”陳平謝罪說:“為臣誠惶誠恐!陛下不知我才智低劣,使我勉強擔任宰相的職位。

    宰相一職,對上輔佐天子調理陰陽,順應四時,對下養育萬物适時生長,對外鎮撫四夷和諸侯,對内一愛一護一團一結百姓,使公卿大夫各自能夠勝任他們的職責。

    ”孝文帝于是稱贊他回答得好。

    右丞相周勃大為慚愧,退朝後埋怨陳平說:“您怎麼不在平時教我對答這些話!”陳平笑着說:“您身居相位,不知道丞相的職責嗎?陛下如若問起長安城中盜賊的數目,您也要勉強湊數來對答嗎?”這時绛侯周勃自知自己的才能比陳平差遠了。

    過了一會時間绛侯周勃托病請求免去右丞相的職務,陳平獨自擔任整個丞相的職務。

     孝文帝二年(前178),丞相陳平去世,谥号為獻侯。

    他的兒子恭侯陳買接替侯位。

    陳買為侯二年去世,他的兒子簡侯陳恢接替侯位。

    陳恢為侯二十三年去世,他的兒子陳何接替侯位。

    陳何為侯二十三年時,犯了搶占他人一妻子的罪,處以死刑,封國被廢除。

     當初陳平曾經說過:“我經常使用詭秘的計謀,這是道家所禁忌的。

    我的後代如果被廢黜,也就止住了,終歸不能再興起,因為我暗中積下了很多禍因。

    ”此後陳平的曾孫陳掌靠着是衛家親戚的關系,希望能夠接續陳家原來的封号,但終究未能實現。

     太史公說:陳丞相陳平年輕的時候,原本喜歡黃帝、老子的學說。

    當他在砧闆上分割祭肉的時候,他的志向本來已經很遠大了。

    他彷徨于楚魏之間,最終歸附高帝。

    他常常想出妙計,解救紛繁的危難,消除國家的禍患。

    到了呂後執政時期,諸事多有變故,但陳平意能自免于禍,安定漢室,保持榮耀的名望終身,被稱為賢相,難道不是善始善終嗎!假若沒有才智和謀略,誰能做到這一步呢? 【原文】【注解】 陳丞相平者,陽武戶牖鄉人也。

    少時家貧,好讀書,有田三十畝,獨與兄伯居。

    伯常耕田,縱平使遊學。

    平為人長〔大〕美色。

    人或謂陳平曰:“貧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視家生産,曰:“亦食糠核耳①。

    有叔如此,不如無有。

    ”伯聞之,逐其婦而棄之。

     及平長,可娶妻,富人莫肯與者,貧者平亦恥之。

    久之,戶牖富人有張負,張負女孫五嫁而夫辄死,人莫敢娶。

    平欲得之。

    邑中有喪,平貧,侍喪,以先往後罷為助。

    張負既見之喪所,獨視偉平,平亦以故後去。

    負随平至其家,家乃負郭窮巷②,以斃席為門③,然門外多有長者車轍④。

    張負歸,謂其子仲曰:“吾欲以女孫予陳平。

    ”張仲曰:“平貧不事事,一縣中盡笑其所為,獨柰何予女乎⑤?”負曰:“人固有好美如陳平而長貧賤者乎?”卒與女。

    為平貧,乃假貸币以聘⑥,予酒肉之資以内婦⑦。

    負誡其孫曰:“毋以貧故,事人不謹。

    事兄伯如事父,事嫂如母。

    ”平既娶張氏女,赍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