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三

關燈
複難之,然心欲何第一。

    關内侯鄂君進曰:“群臣議皆誤。

    夫曹參雖有野戰略地之功,此特一時之事。

    夫上與楚相距五歲,常失軍亡衆,逃身遁者數矣。

    然蕭何常從關中遣軍補其處,非上所诏令召,而數萬衆會上之乏絕者數矣。

    夫漢與楚相守荥陽數年,軍無見糧②,蕭何轉漕關中,給食不乏。

    陛下雖數亡山東③,蕭何常全關中以待陛下,此萬世之功也。

    今雖亡曹參等百數,何缺于漢?漢得之不必待以全。

    柰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萬世之功哉④!蕭何第一,曹參次之。

    ”高祖曰:“善。

    ”於是乃令蕭何[第一],賜帶劍履上殿,入朝不趨⑤。

     ①桡:彎曲,這時指委屈。

    ②見(xiàn,縣):同“現”。

    ③亡:失去。

    ④柰:通“奈”。

    ⑤趨: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上曰:“吾聞進賢受上賞。

    蕭何功雖高,得鄂君乃益明。

    ”於是因鄂君故所食關内侯邑封為安平侯。

    是日,悉封何父子兄弟十餘人,皆有食邑。

    乃益封何二千戶,以帝嘗繇鹹陽時何送我獨赢奉錢二也①。

     ①赢:這裡指多。

     漢十一年,陳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鄲。

    未罷,淮陰侯謀反關中,呂後用蕭何計,誅淮陰侯,語在《淮陰》事中。

    上已聞淮陰侯誅,使使拜丞相何為相國,益封五千戶,令卒五百人一都尉為相國尉。

    諸君皆賀,召平獨吊。

    召平者,故秦東陵侯。

    秦破,為布衣,貧,種瓜於長安城東,瓜美,故世俗謂之“東陵瓜”,從召平以為名也。

    召平謂相國曰:“禍自此始矣。

    上暴露於外而君守於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衛者,以今者淮陰侯新反於中,疑君心矣。

    夫置衛衛君,非以一寵一君也。

    願君讓封勿受①,悉以家私财佐軍,則上心說。

    ”相國從其計,高帝乃大喜。

     ①讓:辭讓。

     漢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擊之,數使使問相國何為。

    相國為上在軍,乃拊循勉力百姓①,悉以所有佐軍,如陳豨時。

    客有說相國曰:“君滅族不久矣。

    夫君位為相國,功第一,可複加哉?然君初入關中,得百姓心,十餘年矣,皆附君,常複孳孳得民和②。

    上所為數問君者,畏君傾動關中。

    今君胡不多買田地,賤贳貸以自污③?上心乃安。

    ”於是相國從其計,上乃大說。

     ①拊(fǔ,府)循勉力:安一撫勉勵。

    ②孳孳:勤勉,努力不懈的樣子。

    ③贳(shì,世)貸:賒借。

     上罷布軍歸,民道遮行上書①,言相國賤強買民田宅數千萬。

    上至,相國谒。

    上笑曰:“夫相國乃利民②!”民所上書皆以與相國,曰:“君自謝民③。

    ”相國因為民請曰:“長安地狹,上林中多空地,棄,願令民得入田,毋收稿為禽一獸食④。

    ”上大怒曰:“相國多受賈人财物,乃為請吾苑!”乃下相國廷尉,械系之⑤。

    數日,王衛尉侍,前問曰:“相國何大罪,陛下系之暴也?”上曰:“吾聞李斯相秦皇帝⑥,有善歸主,有惡自與。

    今相國多受賈豎金而為民請吾苑⑦,以自媚於民,故系治之。

    ”王衛尉曰:“夫職事苟有便於民而請之,真宰相事,陛下柰何乃疑相國受賈人錢乎!且陛下距楚數歲,陳豨、黥布反,陛下自将而往,當是時,相國守關中,搖足則關以西非陛下有也。

    相國不以此時為利,今乃利賈人之金乎?且秦以不聞其過亡天下,李斯之分過,又何足法哉。

    陛下何疑宰相之淺也。

    ”高帝不怿⑧。

    是日,使使持節赦出相國⑨。

    相國年老,素恭謹,入,徒跣謝⑩。

    高帝曰:“相國休矣!相國為民請苑,吾不許,我不過為桀纣主,而相國為賢相。

    吾故系相國,欲令百姓聞吾過也。

    ” ①遮:阻攔。

    ②相國乃利民:身為相國竟然如此“利民”。

    這是高祖說的反語。

    乃,竟然。

    ③謝:謝罪。

    ④稿:禾軒。

    ⑤械系:用鐐铐等刑具拘禁。

    ⑥相:輔佐。

    ⑦賈豎:對商人的鄙稱。

    ⑧怿:喜悅。

    ⑨節:使者所持的一種憑證。

    ⑩徒跣(xiǎn,顯):赤腳步行,是一種請罪的表示。

     何素不與曹參相能①,及何病,孝惠自臨視相國病,因問曰:“君即百歲後,誰可代君者?”對曰:“知臣莫如主。

    ”孝惠曰:“曹參何如?”何頓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②!” 何置田宅必居窮處,為家不治垣屋③。

    曰:“後世賢,師吾儉;不賢,毋為勢家所奪。

    ” 孝惠二年,相國何卒,谥為文終侯。

     後嗣以罪失侯者四世,絕,天子辄複求何後,封續酂侯,功臣莫得比焉。

     ①能:和睦。

    ②恨:遺憾。

    ③垣屋:有矮牆的房舍。

     太史公曰:蕭相國何於秦時為刀筆吏,錄錄未奇節。

    及漢興,依日月之末光①,何謹守管籥②,因民之疾(奉)[秦]法,順流與之更始。

    淮陰、黥布等皆以誅滅,而何之勳爛焉。

    位冠群臣,聲施後世③,與闳夭、散宜生等争烈矣④。

     ①日月:喻指帝王。

    ②管籥(yuè,月):鑰匙,這裡喻指職責。

    ③施(yì,義):延續。

    ④烈:光明,顯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