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回 谒祖廟骖乘生嫌 囑女醫入宮進毒
關燈
小
中
大
禦史大夫蔡義為丞相,封陽午侯,進左馮翊田廣明為禦史大夫。
義年已八十多歲,伛偻曲背,形似老妪,或謂光自欲專制,故用此老朽為相。
當有人向光報知,光解說道:“義起家明經,從前孝武皇帝,嘗令他教授昭帝,他既為人主師,難道不配做丞相麼?”相術與師道不同,光此言似是而非。
是時上官太後尚居未央宮,由宣帝尊為太皇太後,隻是後位未定,群臣多拟立霍光小女,就是上官太後亦有此意。
宣帝已有所聞,獨下诏訪求故劍,這乃是宣帝不棄糟糠,特借故劍為名,表明微意。
群臣卻也聰明,遂請立許氏為皇後。
宣帝先冊許氏為婕妤,嗣即令正後位。
并欲援引先朝舊例,封後父廣漢為侯。
偏霍光出來梗議,謂廣漢已受宮刑,不應再加侯封。
光妻謀毒許後,實是因此發生。
宣帝拗他不過,暫從罷論。
蹉跎過了年餘,始封廣漢為昌成君。
光見宣帝遇事謙退,持躬謹慎,料他沒有意外舉動,遂請上官太後還居長樂宮。
上官太後,當然還駕,光且派兵屯衛長樂宮,借備非常。
已而臘鼓催殘,椒花獻頌,新皇帝依例改元,号為本始元年,下诏封賞,定策功臣。
增封大将軍霍光,食邑萬七千戶;車騎将軍張安世,食邑萬戶,此外列侯加封食邑,共計十人,封侯計五人,賜爵關内侯計八人。
霍光稽首歸政,宣帝不許,令諸事俱先白霍光,然後奏聞。
光子霍禹,及兄孫霍雲霍山,俱得受官。
還有諸壻外孫,陸續引進,蟠據朝廷。
宣帝頗懷猜忌,但不得不虛己以聽,唯言是從。
獨大司農田延年,首倡廢立大議,晉封陽城侯,免不得趾高氣揚,自鳴得意。
那知有怨家告讦,說他辦理昭帝大喪,謊報雇車價值,侵吞公款至三千萬錢,當由丞相蔡義,據事糾彈,應該下獄訊辦。
田延年索性負氣,竟不肯就獄,憤然說道:“我位至封侯,尚有面目入诏獄麼?”俄而又聞嚴延年劾他手持兵器,侵犯屬車,更恨上添恨道:“這無非教我速死!我死便罷,何必多方迫我?”說着,竟拔劍自殺。
後來禦史中丞,反诘責嚴延年,謂既知田延年有罪,如何縱令犯法,亦當連坐;嚴延年棄官遁去,朝廷也不加追究。
看官閱此,應知兩延年一死一遁,都是性情過激,世所難容,終不免受人擠排,摔去了事! 宣帝不好過問,但憑霍光處置,惟自思本生祖考,未有号谥,乃令有司妥為議定。
有司應诏奏稱,謂為人後者為人子,不得私其所親,陛下繼承昭帝,奉祀陵廟,親谥隻宜稱悼,母号悼後,故皇太子谥曰戾,史良娣号戾夫人;宣帝也即準議,不過重行改葬,特置園邑,留作一種報本的紀念。
更立燕刺王旦太子建為廣陽王,廣陵王胥少子弘為高密王,越年複下诏追崇武帝,應增廟樂,令列侯二千石博士會議,群臣皆複稱如诏。
獨長信少府夏侯勝駁議道:“孝武皇帝,雖嘗征服蠻夷,開拓土字,但多傷士卒,竭盡财力,德澤未足及人,不宜更增廟樂。
”這數語說将出來,頓緻輿論嘩然,同聲語勝道:“這是诏書頒示,怎得故違?”勝昂然道:“诏書非盡可行,全靠人臣直言補阙,怎得阿意順旨,便算盡忠?我意已定,死亦無悔了!”又出一個硬頭子。
大衆聞言,統怪勝不肯奉诏,聯名奏劾,說他毀謗先帝,罪該不道。
獨丞相長史黃霸,不肯署名。
複被大衆舉劾,請與勝一同坐罪。
宣帝乃命将勝霸二人,逮系獄中。
群臣遂請尊武帝廟為世宗廟,且提出武帝在日,巡行郡國四十九處,概令立廟,别立廟樂,号為盛德文始五行舞,世世祭飨,與高祖太宗廟祀相同,宣帝并皆依議,饬令照辦。
隻勝霸兩人,久被拘系,好多時不聞究治。
兩人同在一處,彼此攀談,卻也不至寂寞。
霸字次公,籍隸陽夏,少習法律,及長為吏,遷任河南郡丞,寬和得民。
宣帝即位,因召為廷尉正,兼署丞相長史。
此時被逮下獄,親友都替他愁苦,他卻遇着經師夏侯勝,正好乘閑請教,乞勝傳授經學。
勝言犯罪當死,何必讀經?霸答道:“朝聞道,夕死猶可。
況今夕尚未必果死哩!”可謂好學。
勝乃講授《尚書》,逐日不絕。
直至本始四年,方才遇赦,後文再表。
且說烏孫國王岑陬,前納繼祖母江都公主為妻,仍然臣事漢朝。
見前文。
越數年後,江都公主病死,岑陬複乞和親,漢廷因将楚王戊孫女解憂,号為公主,遣嫁岑陬。
解憂尚無生育,岑陬卻患了絕症,竟緻不起。
自思有子泥靡,出自胡婦,幼弱未能任事,不如托諸從弟翁歸靡,教他代立為王。
俟至泥靡長成,然後歸還主位。
主見已定,遂召翁歸靡入帳,述及己意,翁歸靡當然聽命。
及岑陬一死,便即稱王,又見解憂年輕有色,也把她占為己妻。
繼祖母尚可為妻,何況從嫂?解憂隻好随緣,與翁歸靡結為夫婦,好合數年,得生三男二女,依次長成。
長男名元貴靡,留在國中。
次男名萬年,出為莎車王。
最幼名大樂,也為左大将,及昭帝末年,匈奴因烏孫附漢,連結車師,并攻烏孫,烏孫忙發兵守禦。
一面由解憂公主出面,飛書至漢,求請援師。
漢廷得書,正拟調兵往救,适值昭帝駕崩,國事紛纭,無暇外顧。
到了宣帝即位,複由解憂夫婦,上書敦促,并言專待漢兵,夾擊匈奴。
宣帝與霍光議定,大發關東精銳,分路出征。
命禦史
義年已八十多歲,伛偻曲背,形似老妪,或謂光自欲專制,故用此老朽為相。
當有人向光報知,光解說道:“義起家明經,從前孝武皇帝,嘗令他教授昭帝,他既為人主師,難道不配做丞相麼?”相術與師道不同,光此言似是而非。
是時上官太後尚居未央宮,由宣帝尊為太皇太後,隻是後位未定,群臣多拟立霍光小女,就是上官太後亦有此意。
宣帝已有所聞,獨下诏訪求故劍,這乃是宣帝不棄糟糠,特借故劍為名,表明微意。
群臣卻也聰明,遂請立許氏為皇後。
宣帝先冊許氏為婕妤,嗣即令正後位。
并欲援引先朝舊例,封後父廣漢為侯。
偏霍光出來梗議,謂廣漢已受宮刑,不應再加侯封。
光妻謀毒許後,實是因此發生。
宣帝拗他不過,暫從罷論。
蹉跎過了年餘,始封廣漢為昌成君。
光見宣帝遇事謙退,持躬謹慎,料他沒有意外舉動,遂請上官太後還居長樂宮。
上官太後,當然還駕,光且派兵屯衛長樂宮,借備非常。
已而臘鼓催殘,椒花獻頌,新皇帝依例改元,号為本始元年,下诏封賞,定策功臣。
增封大将軍霍光,食邑萬七千戶;車騎将軍張安世,食邑萬戶,此外列侯加封食邑,共計十人,封侯計五人,賜爵關内侯計八人。
霍光稽首歸政,宣帝不許,令諸事俱先白霍光,然後奏聞。
光子霍禹,及兄孫霍雲霍山,俱得受官。
還有諸壻外孫,陸續引進,蟠據朝廷。
宣帝頗懷猜忌,但不得不虛己以聽,唯言是從。
獨大司農田延年,首倡廢立大議,晉封陽城侯,免不得趾高氣揚,自鳴得意。
那知有怨家告讦,說他辦理昭帝大喪,謊報雇車價值,侵吞公款至三千萬錢,當由丞相蔡義,據事糾彈,應該下獄訊辦。
田延年索性負氣,竟不肯就獄,憤然說道:“我位至封侯,尚有面目入诏獄麼?”俄而又聞嚴延年劾他手持兵器,侵犯屬車,更恨上添恨道:“這無非教我速死!我死便罷,何必多方迫我?”說着,竟拔劍自殺。
後來禦史中丞,反诘責嚴延年,謂既知田延年有罪,如何縱令犯法,亦當連坐;嚴延年棄官遁去,朝廷也不加追究。
看官閱此,應知兩延年一死一遁,都是性情過激,世所難容,終不免受人擠排,摔去了事! 宣帝不好過問,但憑霍光處置,惟自思本生祖考,未有号谥,乃令有司妥為議定。
有司應诏奏稱,謂為人後者為人子,不得私其所親,陛下繼承昭帝,奉祀陵廟,親谥隻宜稱悼,母号悼後,故皇太子谥曰戾,史良娣号戾夫人;宣帝也即準議,不過重行改葬,特置園邑,留作一種報本的紀念。
更立燕刺王旦太子建為廣陽王,廣陵王胥少子弘為高密王,越年複下诏追崇武帝,應增廟樂,令列侯二千石博士會議,群臣皆複稱如诏。
獨長信少府夏侯勝駁議道:“孝武皇帝,雖嘗征服蠻夷,開拓土字,但多傷士卒,竭盡财力,德澤未足及人,不宜更增廟樂。
”這數語說将出來,頓緻輿論嘩然,同聲語勝道:“這是诏書頒示,怎得故違?”勝昂然道:“诏書非盡可行,全靠人臣直言補阙,怎得阿意順旨,便算盡忠?我意已定,死亦無悔了!”又出一個硬頭子。
大衆聞言,統怪勝不肯奉诏,聯名奏劾,說他毀謗先帝,罪該不道。
獨丞相長史黃霸,不肯署名。
複被大衆舉劾,請與勝一同坐罪。
宣帝乃命将勝霸二人,逮系獄中。
群臣遂請尊武帝廟為世宗廟,且提出武帝在日,巡行郡國四十九處,概令立廟,别立廟樂,号為盛德文始五行舞,世世祭飨,與高祖太宗廟祀相同,宣帝并皆依議,饬令照辦。
隻勝霸兩人,久被拘系,好多時不聞究治。
兩人同在一處,彼此攀談,卻也不至寂寞。
霸字次公,籍隸陽夏,少習法律,及長為吏,遷任河南郡丞,寬和得民。
宣帝即位,因召為廷尉正,兼署丞相長史。
此時被逮下獄,親友都替他愁苦,他卻遇着經師夏侯勝,正好乘閑請教,乞勝傳授經學。
勝言犯罪當死,何必讀經?霸答道:“朝聞道,夕死猶可。
況今夕尚未必果死哩!”可謂好學。
勝乃講授《
直至本始四年,方才遇赦,後文再表。
且說烏孫國王岑陬,前納繼祖母江都公主為妻,仍然臣事漢朝。
見前文。
越數年後,江都公主病死,岑陬複乞和親,漢廷因将楚王戊孫女解憂,号為公主,遣嫁岑陬。
解憂尚無生育,岑陬卻患了絕症,竟緻不起。
自思有子泥靡,出自胡婦,幼弱未能任事,不如托諸從弟翁歸靡,教他代立為王。
俟至泥靡長成,然後歸還主位。
主見已定,遂召翁歸靡入帳,述及己意,翁歸靡當然聽命。
及岑陬一死,便即稱王,又見解憂年輕有色,也把她占為己妻。
繼祖母尚可為妻,何況從嫂?解憂隻好随緣,與翁歸靡結為夫婦,好合數年,得生三男二女,依次長成。
長男名元貴靡,留在國中。
次男名萬年,出為莎車王。
最幼名大樂,也為左大将,及昭帝末年,匈奴因烏孫附漢,連結車師,并攻烏孫,烏孫忙發兵守禦。
一面由解憂公主出面,飛書至漢,求請援師。
漢廷得書,正拟調兵往救,适值昭帝駕崩,國事紛纭,無暇外顧。
到了宣帝即位,複由解憂夫婦,上書敦促,并言專待漢兵,夾擊匈奴。
宣帝與霍光議定,大發關東精銳,分路出征。
命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