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回 迎外藩新主入都 廢昏君太後登殿

關燈
知光有大變,志在必行,若不相從,定遭殺害,乃俱離座叩首道:“宗社人民,系諸将軍,唯大将軍令,無不遵教!” 光令群臣起來,從袖中取出奏議,遍示群臣,使丞相楊敞領銜,依次署名。

    名既署齊,遂引大衆至長樂宮,入白太後,具陳昌邑王淫亂情形,不應嗣位。

    太後年才十五,有何主見,一唯光言聽行。

    光請太後駕臨未央宮,禦承明殿,傳诏昌邑群臣,不得擅入。

    賀聞太後駕到,不得不入殿朝谒。

    朝畢趨退,回至殿北溫室中,霍光從後随入,指揮門吏,遽将室門阖住,不令昌邑群臣入内。

    賀驚問道:“何故閉門?”光跪答道:“皇太後有诏,毋納昌邑群臣。

    ”賀複說道:“這也不妨從緩,何必這般驚人!”好似做夢。

    光不與多言,返身趨出。

    早由車騎将軍張安世,麾集羽林兵,将昌邑群臣,驅至金馬門外,悉數拿下,共得二百餘人,連龔遂王吉等一并在内,送交廷尉究治。

    一面報知霍光,光亟傳入昭帝舊日侍臣,将賀監守,囑他小心看護,毋令自盡,緻贻殺主惡名。

    賀尚未知廢立情事,見了新來侍臣,尚顧問道:“昌邑群臣,果犯何罪,乃被大将軍悉數驅逐呢?”侍臣隻答言未知。

    俄有太後诏傳至,召賀诘問。

    賀方才惶懼,問诏使道:“我有何罪,偏勞太後召我?”诏使亦模糊對答。

    賀無法解免,隻好随往,既至承明殿,遙見上官太後,身服珠襦,坐住武帳中,侍衛森列,武士盈階,尚不知有甚麼大事,戰兢兢的趨至殿前,跪聽诏命。

    旁有尚書令持着奏牍,朗聲宣讀道: 丞相臣敞,大司馬大将軍臣光,車騎将軍臣安世,度遼将軍臣明友,前将軍臣增,韓增。

    後将軍臣充國,禦史大夫臣義,蔡義。

    宜春侯臣譚,王譚。

    當塗侯臣聖,魏聖。

    随桃侯臣昌樂,趙昌樂。

    杜侯臣屠耆堂,太仆臣延年,杜延年。

    太常臣昌,大司農臣延年,田延年。

    宗正臣德,少府臣樂成,廷尉臣光,李光。

    執金吾臣延壽,李延壽。

    大鴻胪臣賢,韋賢。

    左馮翊臣廣明,田廣明。

    右扶風臣德,周德。

    故典屬國臣武,即蘇武。

     等,昧死言皇太後陛下:自孝昭皇帝棄世無嗣,遣使征昌邑王典喪,身服斬衰,獨無悲哀之心,在道不聞素食,使從官略取女子,載以衣車,私納所居館舍。

    及入都進谒,立為皇太子,常私買雞豚以食,受皇帝玺于大行前,就次發玺不封,複使從官持節,引入昌邑從官二百餘人,日與遨遊。

    且為書曰:皇帝問侍中君卿,使中禦府令高昌,奉黃金千斤,賜君卿娶十妻。

    又發樂府樂器,引納昌邑樂人,擊鼓歌吹,作俳優戲。

    至送葬還宮,即上前殿,召宗廟樂人,悉奏衆樂。

    乘法駕皮軒鸾旗,驅馳北宮桂宮,弄彘鬥虎。

    召皇太後所乘小馬車,使官奴騎乘,遊戲掖庭之中,與孝昭皇帝宮人蒙等淫亂,诏掖庭令,敢洩言者腰斬。

     上官太後聽到此處,也不禁怒起,命尚書令暫且住讀,高聲責賀道:“為人臣子,可如此悖亂麼!”賀又慚又懼,退膝數步,仍然俯伏。

    尚書令又接讀道: 取諸侯王列侯二千石绶,及墨绶黃绶,以與昌邑官奴。

    發禦府金錢刀劍玉器彩缯,賞賜所與遊戲之人。

    沈湎于酒,荒耽于色。

    自受玺以來,僅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節诏諸官署征發,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事,失帝王禮,亂漢制度。

     臣敞等數進谏,不少變更,日以益甚,恐危社稷,天下不安。

    臣敞等謹與博士議,皆曰今陛下嗣孝昭皇帝後,所謂不軌,五辟之屬,莫大不孝。

    周襄王不能事母,《春秋》曰:“天王出居于鄭!”由不孝出之,示絕于天下也。

    宗廟重于君,陛下不可以承天序,奉祖宗廟,子萬姓,當廢。

    臣請有司以一太牢,具告宗廟,謹昧死上聞。

     尚書令讀畢,上官太後即說一可字,霍光便令賀起拜受诏。

    賀急仰首說道:“古語有言,天子有诤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天下。

    ”說得可笑。

    光不待說完,便接口道:“皇太後有诏廢王,怎得尚稱天子?”說着,即走近賀側,代解玺绶,奉與太後。

    使左右扶賀下殿,出金馬門,群臣送至阙外。

    賀自知絕望,因西向望阙再拜道:“愚戆不能任事!”說罷乃起。

    自就乘輿副車,霍光特送入昌邑邸中,才向賀告辭道:“王所行自絕于天,臣甯負王,不敢負社稷,願王自愛!臣此後不得再侍左右了。

    ”随即涕泣自去。

     群臣複請徙賀至漢中,光因處置太嚴,奏請太後仍使賀還居昌邑,削去王号,另給食邑二千戶。

    惟昌邑群臣,陷王不義,一并處斬。

    隻有中尉王吉,郎中令龔遂,素有谏章,許得減輕,髠為城旦。

    賀師王式,本拟論死,式謂曾授賀詩三百五篇,反複講解,可作谏書,于是也得免死刑。

    那應死的二百餘人,均被綁赴市曹,凄聲号呼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這兩句的意思,乃是悔不殺光。

    但光不問輕重,一體骈誅,也未免任威好殺呢。

    小子有詩歎道: 國家為重嗣君輕,主昧何妨作變更; 隻是從官屠戮盡,濫刑畢竟太無情。

     賀既廢去,朝廷無主,光請太後暫時省政,且遷勝為長信少府,爵關内侯,令授太後經術。

    勝系魯人,素習尚書,至是即将生平所學,指示太後。

    但太後究是女流,不便久親政務,當由百官會議,選出一位嗣主來了。

    欲知何人嗣立,且至下回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