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 索罪犯曲全介弟 賜肉食戲弄條侯
關燈
小
中
大
一時未便開口,暫且遷延。
并因梁王未知改過,仍向太後前搬弄是非,總屬不安本分,就使要将亞夫免職,亦須待他回去,然後施行。
梁王扳不倒亞夫,且見景帝情意濅衰,也即辭行回國,不複逗留。
景帝巴不得他離開面前,自然準如所請,聽令東歸。
會因匈奴部酋徐盧等六人,叩關請降,景帝當然收納,并欲封為列侯。
當下查及六人履曆,有一個盧姓降酋,就是前叛王盧绾孫,名叫它人。
绾前降匈奴,匈奴令為東胡王。
見前文。
嗣欲乘間南歸,終不得志,郁郁而亡。
至呂後稱制八年,绾子潛行入關,詣阙謝罪,呂後頗嘉他反正,命寓燕邸,拟為置酒召宴,不料一病不起,大命告終,遂至绾妻不得相見,亦即病死。
惟绾孫它人,尚在匈奴,承襲祖封,此時亦來投降。
景帝為招降起見,拟将六人均授侯封,偏又惹動了丞相周亞夫,入朝面谏道:“盧它人系叛王後裔,應該加罪,怎得受封?就是此外番王,叛主來降,也是不忠,陛下反封他為侯,如何為訓!”景帝本已不悅亞夫,一聞此言,自覺忍耐不住,勃然變色道:“丞相議未合時勢,不用不用!”亞夫讨了一場沒趣,怅怅而退。
景帝便封盧它人為惡谷侯,餘五人亦皆授封。
越日即由亞夫呈入奏章,稱病辭官,景帝也不挽留,準以列侯歸第,另用桃侯劉舍為丞相。
舍本姓項,乃父名襄,與項伯同降漢朝,俱得封侯,賜姓劉氏。
襄死後,由舍襲爵,頗得景帝寵遇,至是竟代為丞相。
舍實非相材,幸值太平,國家無事,恰也好敷衍過去。
一年一年又一年,已是景帝改元後六年,舍自覺閑暇,乃迎合上意,想出一種更改官名的條議,錄呈景帝。
先是景帝命改郡守為太守,郡尉為都尉。
又減去侯國丞相的丞字,但稱為相。
舍拟改稱廷尉為大理,奉常為太常,典客為大行,後又改名為大鴻胪。
治粟内史為大農,後又改名大司農。
将作少府為将作大匠,主爵中尉為都尉,後又改名右扶風。
長信詹事為長信少府,将行為大長秋,九行為行人,景帝當即準議。
未幾又改稱中大夫為衛尉,但改官名何關損益,我國累代如此,至今尚仍是習,令人不解。
總算是劉舍的相績。
挖苦得妙。
梁王武聞亞夫免官,還道景帝信用己言,正好入都親近,乃複乘車入朝。
窦太後當然歡喜,惟景帝仍淡漠相遭,虛與應酬。
梁王不免失望,更上書請留居京中,侍奉太後,偏又被景帝駁斥,梁王不得不歸。
歸國數月,常悶悶不樂,趁着春夏交界,草木向榮,出獵消遣,忽有一人獻上一牛,奇形怪狀,背上生足,惹得梁王大加驚詫。
罷獵回宮,驚魂未定,緻引病魔,一連發了六日熱症,服藥無靈,竟爾逝世。
訃音傳到長安,窦太後廢寝忘餐,悲悼的了不得,且泣且語道:“皇帝果殺我子了!”回應一筆,見得太後溺愛,隻知梁王,不知景帝。
景帝入宮省母,一再勸慰,偏太後全然不睬,隻是卧床大哭,或且痛責景帝,說他逼歸梁王,遂緻畢命。
景帝有口難言,好似啞子吃黃連,說不出的苦悶,沒奈何央懇長公主,代為勸解。
長公主想了一策,與景帝說明,景帝依言下诏,賜谥梁王武為孝王,并分梁地為五國,盡封孝王子五人為王,連孝王五女,亦皆賜湯沐邑。
太後聞報,乃稍稍解憂,起床進餐,後來境過情遷,自然漸忘。
總計梁王先封代郡,繼遷梁地,做了三十五年的藩王。
擁資甚巨,坐享豪華,殁後查得梁庫,尚剩黃金四十餘萬斤,其他珍玩,價值相等,他還不自知足,要想窺竊神器,終緻失意亡身。
惟平生卻有一種好處,入谒太後,必緻敬盡禮,不敢少違。
就是在國時候,每聞太後不豫,亦且食旨不甘,聞樂不樂,接連馳使請安,待至太後病愈,才複常态。
賜谥曰孝,并非全出虛誣呢。
孝為百行先,故特别提叙。
梁王死後,景帝又複改元,史稱為後元年。
平居無事,倒反記起梁王遺言,曾說周亞夫許多壞處,究竟亞夫行誼,優劣如何,好多時不見入朝,且召他進來,再加面試。
如或亞夫舉止,不如梁王所言,将來當更予重任,也好做個顧命大臣,否則還是預先除去,免贻後患。
主見已定,便令侍臣宣召亞夫,一面密囑禦廚,為賜食計。
亞夫雖然免相,尚住都中,未嘗還沛。
一經奉召,當即趨入,見景帝兀坐宮中,行過了拜谒禮,景帝賜令旁坐,略略問答數語,便由禦廚搬進酒肴,擺好席上。
景帝命亞夫侍食,亞夫不好推辭,不過席間并無他人,隻有一君一臣,已覺有些驚異,及顧視面前,僅一酒巵,并無匕箸,所陳肴馔,又是一塊大肉,餘無别物,暗思這種辦法,定是景帝有意戲弄,不覺怒意勃發,顧視尚席道:尚席是主席官名。
“可取箸來。
”尚席已由景帝預囑,假作癡聾,立着不動。
亞夫正要再言,偏景帝向他笑語道:“這還未滿君意麼?”說得亞夫又恨又愧,不得已起座下跪,免冠稱謝。
景帝才說了一個起字,亞夫便即起身,掉頭徑出。
也太率性。
景帝目送亞夫出門,喟然太息道:“此人鞅鞅,與怏字通。
非少主臣。
”誰料你這般猜忌!亞夫已經趨出,未及聞知,回第數日,突有朝使到來,叫他入廷對簿。
亞夫也不知何因,隻好随吏入朝。
這一番有分教: 烹狗依然循故轍,鳴雌畢竟識先機。
漢高祖曾封許負為鳴雌亭侯。
究竟亞夫犯着何罪,待看下回便知。
并因梁王未知改過,仍向太後前搬弄是非,總屬不安本分,就使要将亞夫免職,亦須待他回去,然後施行。
梁王扳不倒亞夫,且見景帝情意濅衰,也即辭行回國,不複逗留。
景帝巴不得他離開面前,自然準如所請,聽令東歸。
會因匈奴部酋徐盧等六人,叩關請降,景帝當然收納,并欲封為列侯。
當下查及六人履曆,有一個盧姓降酋,就是前叛王盧绾孫,名叫它人。
绾前降匈奴,匈奴令為東胡王。
見前文。
嗣欲乘間南歸,終不得志,郁郁而亡。
至呂後稱制八年,绾子潛行入關,詣阙謝罪,呂後頗嘉他反正,命寓燕邸,拟為置酒召宴,不料一病不起,大命告終,遂至绾妻不得相見,亦即病死。
惟绾孫它人,尚在匈奴,承襲祖封,此時亦來投降。
景帝為招降起見,拟将六人均授侯封,偏又惹動了丞相周亞夫,入朝面谏道:“盧它人系叛王後裔,應該加罪,怎得受封?就是此外番王,叛主來降,也是不忠,陛下反封他為侯,如何為訓!”景帝本已不悅亞夫,一聞此言,自覺忍耐不住,勃然變色道:“丞相議未合時勢,不用不用!”亞夫讨了一場沒趣,怅怅而退。
景帝便封盧它人為惡谷侯,餘五人亦皆授封。
越日即由亞夫呈入奏章,稱病辭官,景帝也不挽留,準以列侯歸第,另用桃侯劉舍為丞相。
舍本姓項,乃父名襄,與項伯同降漢朝,俱得封侯,賜姓劉氏。
襄死後,由舍襲爵,頗得景帝寵遇,至是竟代為丞相。
舍實非相材,幸值太平,國家無事,恰也好敷衍過去。
一年一年又一年,已是景帝改元後六年,舍自覺閑暇,乃迎合上意,想出一種更改官名的條議,錄呈景帝。
先是景帝命改郡守為太守,郡尉為都尉。
又減去侯國丞相的丞字,但稱為相。
舍拟改稱廷尉為大理,奉常為太常,典客為大行,後又改名為大鴻胪。
治粟内史為大農,後又改名大司農。
将作少府為将作大匠,主爵中尉為都尉,後又改名右扶風。
長信詹事為長信少府,将行為大長秋,九行為行人,景帝當即準議。
未幾又改稱中大夫為衛尉,但改官名何關損益,我國累代如此,至今尚仍是習,令人不解。
總算是劉舍的相績。
挖苦得妙。
梁王武聞亞夫免官,還道景帝信用己言,正好入都親近,乃複乘車入朝。
窦太後當然歡喜,惟景帝仍淡漠相遭,虛與應酬。
梁王不免失望,更上書請留居京中,侍奉太後,偏又被景帝駁斥,梁王不得不歸。
歸國數月,常悶悶不樂,趁着春夏交界,草木向榮,出獵消遣,忽有一人獻上一牛,奇形怪狀,背上生足,惹得梁王大加驚詫。
罷獵回宮,驚魂未定,緻引病魔,一連發了六日熱症,服藥無靈,竟爾逝世。
訃音傳到長安,窦太後廢寝忘餐,悲悼的了不得,且泣且語道:“皇帝果殺我子了!”回應一筆,見得太後溺愛,隻知梁王,不知景帝。
景帝入宮省母,一再勸慰,偏太後全然不睬,隻是卧床大哭,或且痛責景帝,說他逼歸梁王,遂緻畢命。
景帝有口難言,好似啞子吃黃連,說不出的苦悶,沒奈何央懇長公主,代為勸解。
長公主想了一策,與景帝說明,景帝依言下诏,賜谥梁王武為孝王,并分梁地為五國,盡封孝王子五人為王,連孝王五女,亦皆賜湯沐邑。
太後聞報,乃稍稍解憂,起床進餐,後來境過情遷,自然漸忘。
總計梁王先封代郡,繼遷梁地,做了三十五年的藩王。
擁資甚巨,坐享豪華,殁後查得梁庫,尚剩黃金四十餘萬斤,其他珍玩,價值相等,他還不自知足,要想窺竊神器,終緻失意亡身。
惟平生卻有一種好處,入谒太後,必緻敬盡禮,不敢少違。
就是在國時候,每聞太後不豫,亦且食旨不甘,聞樂不樂,接連馳使請安,待至太後病愈,才複常态。
賜谥曰孝,并非全出虛誣呢。
孝為百行先,故特别提叙。
梁王死後,景帝又複改元,史稱為後元年。
平居無事,倒反記起梁王遺言,曾說周亞夫許多壞處,究竟亞夫行誼,優劣如何,好多時不見入朝,且召他進來,再加面試。
如或亞夫舉止,不如梁王所言,将來當更予重任,也好做個顧命大臣,否則還是預先除去,免贻後患。
主見已定,便令侍臣宣召亞夫,一面密囑禦廚,為賜食計。
亞夫雖然免相,尚住都中,未嘗還沛。
一經奉召,當即趨入,見景帝兀坐宮中,行過了拜谒禮,景帝賜令旁坐,略略問答數語,便由禦廚搬進酒肴,擺好席上。
景帝命亞夫侍食,亞夫不好推辭,不過席間并無他人,隻有一君一臣,已覺有些驚異,及顧視面前,僅一酒巵,并無匕箸,所陳肴馔,又是一塊大肉,餘無别物,暗思這種辦法,定是景帝有意戲弄,不覺怒意勃發,顧視尚席道:尚席是主席官名。
“可取箸來。
”尚席已由景帝預囑,假作癡聾,立着不動。
亞夫正要再言,偏景帝向他笑語道:“這還未滿君意麼?”說得亞夫又恨又愧,不得已起座下跪,免冠稱謝。
景帝才說了一個起字,亞夫便即起身,掉頭徑出。
也太率性。
景帝目送亞夫出門,喟然太息道:“此人鞅鞅,與怏字通。
非少主臣。
”誰料你這般猜忌!亞夫已經趨出,未及聞知,回第數日,突有朝使到來,叫他入廷對簿。
亞夫也不知何因,隻好随吏入朝。
這一番有分教: 烹狗依然循故轍,鳴雌畢竟識先機。
漢高祖曾封許負為鳴雌亭侯。
究竟亞夫犯着何罪,待看下回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