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慈心和尚

關燈
故而……” 胡慧玲道:“不錯,這也有可能,但我們走一趟又有什麼關系?” 林麟道:“對對對,今日就動身吧。

    ” 說走就走,四人在滄州買了馬,不顧天寒地凍,往山西進發。

     他們向西行進,每日趕路不多,這段路程足足走了一個來月,于二月底到達了交城。

     這天晚上,四人将酒菜叫到房中,邊吃邊議。

     林麟道:“廣元老道的相貌我們并未見過,就是在天甯寺當面走過也不認識呀。

    ” 胡慧玲道:“四年前廣元從白雲觀出走,謝家在四年前的中秋之夜見他,他把紫晶白玉馬給了他的兄弟,事實證明,這白玉馬是假的,因此,老道手中捧着寶貝,急欲覓地躲藏,所以,他可能在四年前或是三年前在天甯寺削發為僧。

    不管他什麼時候進天甯寺,隻要設法打聽有誰在這兩年來寺出家,不就可以了嗎?” 喻戎墨笑道:“慧姐高見,小弟佩服!” 胡慧玲白了他一眼,道: “誰要你佩服,遇事不動腦筋,光知道耍貧嘴!” 林麟笑道:“我和喻老弟甘拜下風,一切就聽你的吧!” 胡慧玲道:“好,明日到寺裡上香,該做什麼,聽我吩咐,不得有誤。

    ” 喻林二人同聲答應:“得令!” 胡慧玲笑了:“快回屋睡覺去,免得在這裡生厭。

    ” 林喻二人隻好起身,回房歇息。

     第二日,吃了中午飯,四人才往天甯寺來,不一會便到了山腳。

     胡慧玲道:“到了寺中,不用問這問那,隻充遊客,别的一概不管,我自有主意。

     三人齊聲答應,魚貫入山。

     這天甯寺果然是個好去處,古柏蒼天,千姿百态,天甯寺就藏在這萬綠叢中。

     隻是時值初春,看着遍地積雪,另有一番風光罷了。

     喻戎墨吟道:“‘曲徑通幽處,禅房花木深’,人到此處,真有超絕塵世之感。

    ” 胡慧玲道:“得了,你又詩興大發。

    不過,這樣也好,人家一眼看出你是讀書人。

    ” 林麟聽她未提自己,連忙也吟道: “‘隔牆風驚竹,開門雪滿山’,這滿山的雪……” 胡慧玲笑道:“夠了夠了,你二人都拾前人詩句,盡撿便宜,有本事的自己吟出兩首來,留着到廟裡面去念吧,讓和尚瞧瞧這兩個酸秀才,真是一對活寶!” 張婉玉“噗哧”一聲笑出來,道: “姐姐說得好!” 四人說笑着進了山門,隻見敬香的人寥寥無幾,十分清靜。

     大雄寶殿内,供着釋迦牟尼像,四人在蒲團上跪下,虔誠地默默祝禱,各懷心事。

     禱祝畢,胡慧玲從懷中摸出兩錠銀子,又讓喻戎墨掏出兩錠,加起來足有四十兩,一老僧瞧見她捧在手裡,要往化緣箱裡擱,喜得急忙走了過來,口誦佛号: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胡慧玲将銀兩擱進木箱,雙手合十道: “老法師,結個善緣。

    ” 老僧道:“施主出手慷慨,莫非還願?” 胡慧玲道:“不瞞法師,小女子向來信佛,隻要進了寺廟,都要結個善緣的。

    ” 老僧道:“女施主禮佛,必有好報。

    ” 喻戎墨道:“寶刹壯觀,想來僧衆不少。

    ” 老僧道:“施主所言甚是,小廟共有八十六名僧人。

    ” 胡慧玲道:“寶刹已建數百年,想必寺中法師都是經年高僧,沒有初入山門的小沙彌吧?” 老僧因這幾位施主慷慨,樂意回答,便道: “寺中僧衆年歲不一,隻要心誠,随時可入山門。

    ” “有無上了年歲剃度出家的呢?”林麟問。

     “麟弟,出家人要麼從小修行,要麼中年為僧,上了年紀的老者固然也有,隻怕極少極少,因為到了這種時候,隻怕來不及參悟佛法了,法師你說是嗎?”胡慧玲道。

     老僧道:“佛門廣納衆生,不論何種年歲,均可出家,敝寺就有位老施主,兩年前來此出家,終日不離禅房,心誠志堅,大有後來者居上之勢呢!” 胡慧玲道:“真的嗎?敢問這位法師如何稱呼?” 老僧道:“他法名慈心,在毗盧閣參禅。

    ” “能否一見?” “慈心向不會客,也無人訪他,塵緣已斷,一心修行,恕老僧不能引見。

    ” “不妨不妨,在下等也是一時好奇,說說而已,并不敢打擾法師清修的。

    ”喻戎墨笑着說。

     老僧又引四人在寺内各處走走。

     毗盧閣的去處也已探明,便告辭下山。

     在客店裡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