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他拉她并肩而去
關燈
小
中
大
廣仁大師道:“阿彌陀佛,罪過、罪過,四位師叔久已不問世事,為此打擾四位清修,實在是萬不得已,隻有如此了。
” 丁浩道:“有四位高僧掠陣,這就更令人放心了。
” 這時,知客僧通禀方丈,武當掌門清虛道長、華山掌門雲剛、九華掌門白雲老人翁長生、衡山派代表張興隆求見方丈。
方丈及衆大師、鐘吟等人外出迎接,未走出小院,又有僧人來報,峨眉掌門靜虛師太駕到。
不一會,客人來到,相互見禮,然後到方丈室坐下。
全體一緻主張今日在大殿宣誓結盟,對于盟主人選,卻沒有統一意見。
少林、武當、峨眉、丐幫公推俠義會會主鐘吟。
九華派白雲老人翁長生、黃山派黃山一鶴祝羽帆,衡山派代表張興隆,雖覺鐘吟武功出衆、威震江湖,但少林武當名高望重,特别少林,數百年執武林牛耳,主持結盟較為合适。
但見少林自身以及武當,峨眉兩大派均擁護鐘吟,自己又怎能持異議,也就随聲附和。
唯一反對的,是鐘吟自己。
他誠懇地道:“鐘吟年青識淺,何德何能,敢擔此重任,雖蒙各位前輩厚愛,但鐘吟頗有自知之明,萬萬不敢張狂,還請各位前輩體諒是幸!” 少林掌門廣仁大師微笑道:“老朽與鐘會主不過年齡長幾歲,若論起武林輩份,還不知與會主如何稱呼呢?” 靜虛師太不甚了解,問:“大師此言何解?貧尼願聞—其詳。
” 廣仁大師道:“鐘會主有兩位恩師,一位是空靈大禅師、一位是劍神邵天龍。
邵施主高出老衲一輩,空靈大禅師至少是一輩半,風聞鐘會主在黃山又得前輩高人三絕劍客趙文冶傳藝,趙老前輩高出老衲何止二輩,故老衲才有此言。
” 靜虛師太以及九華,黃山,衡山等人聽了,無不大為驚異,不禁肅然起敬。
靜虛師太笑道:“鐘會主福緣澤厚,有這幾位世外高人造就,怪不得功臻化境,技藝驚人。
貧尼與鐘會主即使以平輩論交,也是會渎亵了呢!” 鐘吟連忙站起一揖:“前輩千萬不可如此說,折煞鐘吟了!” 他這一施禮,慌得靜虛師太也站了起來,又是還禮,又是謙讓。
廣仁大師道:“當前情勢危急,鐘會主不必再謙,盟主定後,還有大事商議。
” 武當清虛道長也說:“衆望所歸,鐘會主不必推辭,大敵當前,當斷則斷,免誤戎機,則天下武林幸矣!” 有這許多望重武林的前輩推許,鐘吟無法再推,隻得起立道:“鐘吟既蒙前輩厚愛,勉力擔此重任,望各位嚴加督促,同心協力,蕩妖掃魔,匡扶正義。
” 他又從懷中掏出那隻“凫”,請在座輪流傳看。
衆人均感十分驚奇,人面雞身,玉為一綠一白,玲珑可愛,但“凫”面目卻又猙獰。
傳觀後,鐘吟正色道:“此物乃一百五十年前白衣書生柳夢溪大俠之物……” 此語一出,衆皆驚歎,他們曾聽師傅講述過這位異人的事迹,但并不知曉此物。
“柳大俠雕刻此物,”鐘吟繼續說:“意在傳谕後人,除惡務盡,不得姑息養奸。
鐘吟曾蒙無意中獲得此物的金龍幫主姚大俠贈予此物,當照柳老前輩遺言,降魔除妖。
上古之人謂‘凫’出現,當有刀兵之災,鐘吟以此物為信記,何處有魔作祟,此物便會出現于何處,讓妖邪之流應刀兵之劫。
然年來鐘吟所為,處處手下留情,本着上天好生之德,竭力使為惡者回頭是岸,以免多造殺孽。
但迄今為止,首惡者從善還未親見,華山一戰,鐘吟本可将無名島護法史劍仁、少莊主熊浩一舉斃之,俠義會同門也能掃除其莊中弟子,一個不留。
但都網開一面,由其自去。
孰料不知悔悟,今又卷土重來。
而彼等對待武林正道人士,則趕盡殺絕,毫不手軟。
兩相對照,是非自明。
今日正義武林各派結盟,鐘吟亮出‘凫’,明日妖魔知難而退便罷,若報以毀滅少林、殺盡各派精英之惡毒心理,鐘吟絕不容情,也望各位前輩不必心慈手軟,否則贻禍無窮。
” 衆人對鐘吟這番既是表白又是對各派要求的言語均十分贊同,于是同往大殿盟誓。
俠義會諸俠随鐘吟到少林,因人多不便擠到方丈室去,便在此間大殿閑坐,其他各派弟子不下百人,也散在各殿。
華山派弟子以丁申為首,自是與俠義會人特别親切,便在一處交談。
湯文媛自那夜經鐘吟一番教誨,心情已完全開朗,與丁香、銀鳳等姑娘有說有笑,頤盼生姿,直惹得各派子弟欽羨不止,均想借機認識,又不敢過于冒昧。
其中武當俗家弟子張勝、翁生榮、峨眉俗家弟子項家駒、季善人品風流,武藝不凡,便蹀着上前招呼。
張勝膽子最大,道:“敢問各位女俠均是俠義會中人麼?” 姚菊秋道:“不錯,有什麼事啊?” 張勝道:“久聞大名,早想一見,今日在少林巧逢,真乃三生有幸!” 田秀秀道:“姑娘我叫什麼名字?” 張勝一愣:“正欲請教芳名。
” 姚菊秋道:“你不是‘久聞大名’了麼?怎麼又不知道了。
” 張勝十分尴尬,一時說不出話來。
衆女見他張口結舌,不禁大笑起來。
翁生榮道:“久聞俠義會諸女俠之名,因未謀面,故不知個人芳名,望乞恕罪!” 姚菊秋道:“人家大名又不是非要你知道,何罪之有?既然無罪,何來恕罪?真是廢話連篇,無趣得很。
” 翁生榮也沒詞說了,愣在當場。
項家駒又道:“女俠說得極是,廢話不再說了吧,敢問芳名,仙鄉何處?” 田秀秀道:“告訴你又如何,不告訴你又如何?” 項家駒想了想,忙道:“姑娘願賜告芳名,在下倍感榮幸,盼與姑娘相交,同是武林人,彼此可以切磋技藝,結伴遊俠江湖,若姑娘不願賜告芳名,在下等人自也不敢非議,但在下等人誠心相交,姑娘怕也不忍拒人于千裡之外吧?” 他想得不錯,還要“結伴遊俠江湖”呢。
季善趕忙插言:“項兄所說,實是我等四人心腹之言,彼此皆為俠義道人,盼姑娘們折節下交是幸!” 羅銀鳳,湯文媛、丁香見四人非輕薄之徒,又是武當峨眉弟子,雖覺出言也過于大膽,但還不想太掃他們面子,但若遷就了他們,以後糾纏起來也是麻煩,正想不出什麼萬全之策的時候,隻聽姚菊秋又說話了。
她道:“說了半天,還是要知道姑娘們的大名,還要什麼遊俠江湖。
那麼聽好,姑娘我一不願把名字告訴你們,二也不願去遊俠什麼江湖,這下可明白了?” 四人一聽,面面相觑,但又不甘心失此良機,見姚菊秋、田秀秀難說話,便想和羅、湯、丁三女搭腔。
正在此時,隻聽知客僧以内力通知大家:“各派結盟提前于今日,各派子弟速到大雄寶殿,結盟儀式即刻舉行。
” 衆女趁此前往大雄寶殿,四個年青人隻好失望地跟着前去,一時人流彙集,早不見了衆女。
大雄寶殿香煙缭繞,燭火通明。
佛祖金身法象,寶相莊嚴。
少林佛門弟子沿牆而列,人人垂目合掌,虔敬肅立。
各派弟子成縱行,魚貫排列。
少林方丈廣仁大師,身披大紅袈裟,站在佛龛桌前,各派掌門,分兩邊排列。
正好這時,青城派五人,羅浮派十人趕到,兩派掌門均已遇難,繼任掌門重傷未愈,隻能派代表參加。
廣仁大師即請兩派代表,加入掌門之列。
諸事齊備,廣仁大師念了聲:“阿彌陀佛!”一時鐘鼓齊鳴,聲震瓦宇。
鐘鼓停後,知客僧給每位掌門奉上一炷香,然後請廣仁大師緻詞。
廣仁大師朗聲道:“我佛以慈悲為本,普度衆生,怎奈神魔教、無名島屠戮武林,猖獗一時,我正道人士,惶惶不可終日。
或抛屍荒野,甯死不屈,或俯首搖尾,甘當犬奴,天理公道何在?今我少林、武當、峨眉、崆峒、九華、黃山、衡山、青城、羅浮、丐幫,俠義會立誓結盟,以俠義會會主玉神龍鐘吟鐘大俠為盟主,統一号令,生死與共,誓與邪魔對抗,
” 丁浩道:“有四位高僧掠陣,這就更令人放心了。
” 這時,知客僧通禀方丈,武當掌門清虛道長、華山掌門雲剛、九華掌門白雲老人翁長生、衡山派代表張興隆求見方丈。
方丈及衆大師、鐘吟等人外出迎接,未走出小院,又有僧人來報,峨眉掌門靜虛師太駕到。
不一會,客人來到,相互見禮,然後到方丈室坐下。
全體一緻主張今日在大殿宣誓結盟,對于盟主人選,卻沒有統一意見。
少林、武當、峨眉、丐幫公推俠義會會主鐘吟。
九華派白雲老人翁長生、黃山派黃山一鶴祝羽帆,衡山派代表張興隆,雖覺鐘吟武功出衆、威震江湖,但少林武當名高望重,特别少林,數百年執武林牛耳,主持結盟較為合适。
但見少林自身以及武當,峨眉兩大派均擁護鐘吟,自己又怎能持異議,也就随聲附和。
唯一反對的,是鐘吟自己。
他誠懇地道:“鐘吟年青識淺,何德何能,敢擔此重任,雖蒙各位前輩厚愛,但鐘吟頗有自知之明,萬萬不敢張狂,還請各位前輩體諒是幸!” 少林掌門廣仁大師微笑道:“老朽與鐘會主不過年齡長幾歲,若論起武林輩份,還不知與會主如何稱呼呢?” 靜虛師太不甚了解,問:“大師此言何解?貧尼願聞—其詳。
” 廣仁大師道:“鐘會主有兩位恩師,一位是空靈大禅師、一位是劍神邵天龍。
邵施主高出老衲一輩,空靈大禅師至少是一輩半,風聞鐘會主在黃山又得前輩高人三絕劍客趙文冶傳藝,趙老前輩高出老衲何止二輩,故老衲才有此言。
” 靜虛師太以及九華,黃山,衡山等人聽了,無不大為驚異,不禁肅然起敬。
靜虛師太笑道:“鐘會主福緣澤厚,有這幾位世外高人造就,怪不得功臻化境,技藝驚人。
貧尼與鐘會主即使以平輩論交,也是會渎亵了呢!” 鐘吟連忙站起一揖:“前輩千萬不可如此說,折煞鐘吟了!” 他這一施禮,慌得靜虛師太也站了起來,又是還禮,又是謙讓。
廣仁大師道:“當前情勢危急,鐘會主不必再謙,盟主定後,還有大事商議。
” 武當清虛道長也說:“衆望所歸,鐘會主不必推辭,大敵當前,當斷則斷,免誤戎機,則天下武林幸矣!” 有這許多望重武林的前輩推許,鐘吟無法再推,隻得起立道:“鐘吟既蒙前輩厚愛,勉力擔此重任,望各位嚴加督促,同心協力,蕩妖掃魔,匡扶正義。
” 他又從懷中掏出那隻“凫”,請在座輪流傳看。
衆人均感十分驚奇,人面雞身,玉為一綠一白,玲珑可愛,但“凫”面目卻又猙獰。
傳觀後,鐘吟正色道:“此物乃一百五十年前白衣書生柳夢溪大俠之物……” 此語一出,衆皆驚歎,他們曾聽師傅講述過這位異人的事迹,但并不知曉此物。
“柳大俠雕刻此物,”鐘吟繼續說:“意在傳谕後人,除惡務盡,不得姑息養奸。
鐘吟曾蒙無意中獲得此物的金龍幫主姚大俠贈予此物,當照柳老前輩遺言,降魔除妖。
上古之人謂‘凫’出現,當有刀兵之災,鐘吟以此物為信記,何處有魔作祟,此物便會出現于何處,讓妖邪之流應刀兵之劫。
然年來鐘吟所為,處處手下留情,本着上天好生之德,竭力使為惡者回頭是岸,以免多造殺孽。
但迄今為止,首惡者從善還未親見,華山一戰,鐘吟本可将無名島護法史劍仁、少莊主熊浩一舉斃之,俠義會同門也能掃除其莊中弟子,一個不留。
但都網開一面,由其自去。
孰料不知悔悟,今又卷土重來。
而彼等對待武林正道人士,則趕盡殺絕,毫不手軟。
兩相對照,是非自明。
今日正義武林各派結盟,鐘吟亮出‘凫’,明日妖魔知難而退便罷,若報以毀滅少林、殺盡各派精英之惡毒心理,鐘吟絕不容情,也望各位前輩不必心慈手軟,否則贻禍無窮。
” 衆人對鐘吟這番既是表白又是對各派要求的言語均十分贊同,于是同往大殿盟誓。
俠義會諸俠随鐘吟到少林,因人多不便擠到方丈室去,便在此間大殿閑坐,其他各派弟子不下百人,也散在各殿。
華山派弟子以丁申為首,自是與俠義會人特别親切,便在一處交談。
湯文媛自那夜經鐘吟一番教誨,心情已完全開朗,與丁香、銀鳳等姑娘有說有笑,頤盼生姿,直惹得各派子弟欽羨不止,均想借機認識,又不敢過于冒昧。
其中武當俗家弟子張勝、翁生榮、峨眉俗家弟子項家駒、季善人品風流,武藝不凡,便蹀着上前招呼。
張勝膽子最大,道:“敢問各位女俠均是俠義會中人麼?” 姚菊秋道:“不錯,有什麼事啊?” 張勝道:“久聞大名,早想一見,今日在少林巧逢,真乃三生有幸!” 田秀秀道:“姑娘我叫什麼名字?” 張勝一愣:“正欲請教芳名。
” 姚菊秋道:“你不是‘久聞大名’了麼?怎麼又不知道了。
” 張勝十分尴尬,一時說不出話來。
衆女見他張口結舌,不禁大笑起來。
翁生榮道:“久聞俠義會諸女俠之名,因未謀面,故不知個人芳名,望乞恕罪!” 姚菊秋道:“人家大名又不是非要你知道,何罪之有?既然無罪,何來恕罪?真是廢話連篇,無趣得很。
” 翁生榮也沒詞說了,愣在當場。
項家駒又道:“女俠說得極是,廢話不再說了吧,敢問芳名,仙鄉何處?” 田秀秀道:“告訴你又如何,不告訴你又如何?” 項家駒想了想,忙道:“姑娘願賜告芳名,在下倍感榮幸,盼與姑娘相交,同是武林人,彼此可以切磋技藝,結伴遊俠江湖,若姑娘不願賜告芳名,在下等人自也不敢非議,但在下等人誠心相交,姑娘怕也不忍拒人于千裡之外吧?” 他想得不錯,還要“結伴遊俠江湖”呢。
季善趕忙插言:“項兄所說,實是我等四人心腹之言,彼此皆為俠義道人,盼姑娘們折節下交是幸!” 羅銀鳳,湯文媛、丁香見四人非輕薄之徒,又是武當峨眉弟子,雖覺出言也過于大膽,但還不想太掃他們面子,但若遷就了他們,以後糾纏起來也是麻煩,正想不出什麼萬全之策的時候,隻聽姚菊秋又說話了。
她道:“說了半天,還是要知道姑娘們的大名,還要什麼遊俠江湖。
那麼聽好,姑娘我一不願把名字告訴你們,二也不願去遊俠什麼江湖,這下可明白了?” 四人一聽,面面相觑,但又不甘心失此良機,見姚菊秋、田秀秀難說話,便想和羅、湯、丁三女搭腔。
正在此時,隻聽知客僧以内力通知大家:“各派結盟提前于今日,各派子弟速到大雄寶殿,結盟儀式即刻舉行。
” 衆女趁此前往大雄寶殿,四個年青人隻好失望地跟着前去,一時人流彙集,早不見了衆女。
大雄寶殿香煙缭繞,燭火通明。
佛祖金身法象,寶相莊嚴。
少林佛門弟子沿牆而列,人人垂目合掌,虔敬肅立。
各派弟子成縱行,魚貫排列。
少林方丈廣仁大師,身披大紅袈裟,站在佛龛桌前,各派掌門,分兩邊排列。
正好這時,青城派五人,羅浮派十人趕到,兩派掌門均已遇難,繼任掌門重傷未愈,隻能派代表參加。
廣仁大師即請兩派代表,加入掌門之列。
諸事齊備,廣仁大師念了聲:“阿彌陀佛!”一時鐘鼓齊鳴,聲震瓦宇。
鐘鼓停後,知客僧給每位掌門奉上一炷香,然後請廣仁大師緻詞。
廣仁大師朗聲道:“我佛以慈悲為本,普度衆生,怎奈神魔教、無名島屠戮武林,猖獗一時,我正道人士,惶惶不可終日。
或抛屍荒野,甯死不屈,或俯首搖尾,甘當犬奴,天理公道何在?今我少林、武當、峨眉、崆峒、九華、黃山、衡山、青城、羅浮、丐幫,俠義會立誓結盟,以俠義會會主玉神龍鐘吟鐘大俠為盟主,統一号令,生死與共,誓與邪魔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