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天竺魔哨
關燈
小
中
大
田秀秀突然道:“還有衣物用品呢,怎麼說走就走了?”
于是衆人又回去收拾衣物,旁觀人衆仍不離開,直目送他們出了石坊,方自散去。
施永浩對陶森道:“華山氣數已盡,我二人須早作打算,不必陪着雲剛殉葬,方能保得華山一線血脈。
” 陶森道:“小弟也作如此想,雲剛昏庸無能,剛愎自用,華山派必斷送在他手上。
明日我二人不必搶先動手,見機行事,若大事不好,沖出逃走,投奔俠義會。
” 二人商妥,回去準備不提。
華山派與無名島人決鬥的地點并不在住地,是在離住地五十多丈的下方,那裡有一塊斜平的山岩,有二十來丈寬,十多丈長,石岩上并無大樹,是華山弟子平日練功之地。
雙方相約定在辰時末巳時初,一早,華山弟子簇擁着掌門驚魂劍雲剛,以及少林羅漢堂首座廣濟大師、十八羅漢,峨眉靜因師太、俗家師弟章飛鳴及一幹僧俗弟子,還有投奔而來的一些武林豪客,來到這天然練功場。
場子四周都長着松柏,一幹人衆便分散在樹下等待無名島天下第一莊的貴客光臨。
沖霄劍施永浩、遊龍劍陶森,兩人帶着弟子楊震山自在一處。
時間看看已到,卻不見無名島的人上山來。
華山門下衆弟子便紛紛議論開了。
有的故意大聲說出,以讨好掌門。
“無名島的人不敢來了,這些人隻敢在江湖中充充好漢,到我華山派來撒野,呸!沒門!” “可笑他們自稱天下第一莊,我看是天下最末莊!” “恩師今日親自出馬,他們還會不自量?” 雲剛不出聲,也不加以制止,不知他心中作何想。
忽然,一聲尖哨響起,刺衆人耳鼓,像一支利箭,直刺得耳鼓中生痛,而且越來越痛,華山諸人中有人叫出了聲,有的跪了下來,兩手捂住耳朵痛苦不堪。
尖哨聲不知來自哪兒,似乎越來越響,受不了的人越來越多,哀嚎慘叫聲頓時一片。
一聲禅偈響起:“阿彌陀佛!天竺魔哨,衆位檀越及時行功抗拒!千萬小心!” 這是廣濟大師的聲音。
魔哨陡起,使人猝不及防,着了道兒,待廣濟大師提醒,才如暮鼓晨鐘醒悟過來,急忙坐下行功。
可是,功力深的還能抗拒一時,功力淺的,就毫無辦法可言。
廣濟大師見諸多人處于苦痛之中,時間一久,必然七竅流血而死。
自己雖無把握,但總不能見死不救。
他深知發這魔音的人,功力深厚,自己未必能制得住他,隻有孤注一擲了。
于是,他提聚功力,又發出一聲緩緩的禅偈:“南一無一阿一彌……” 廣濟大師禅偈發出,似乎減輕了許多人的痛苦,但是并未将天竺魔哨壓制下去。
廣濟大師每吐一個字,都是吃力非常,似乎越到後來就越費勁。
此時他已将“陀”字念完,隻剩最後一個“佛”字了。
他正待将平生功力,聚集在一個“佛”字予以一拼,另一聲禅偈恰好及時而起,使他不必耗盡功力衰竭而亡。
“阿一彌一”這是峨眉靜因師太眼見廣濟大師要傾全力一拼,趕緊拼出全身功力一搏,以挽救廣濟大師。
可是,靜因師太也長久不了,那天竺魔哨依然保持強音,絲毫未有減弱之象。
靜因師太念至陀字時,已經不能保持同等功力。
這種時候,隻有功力深厚的人才能相幫,發出長嘯對抗魔哨。
有這種能力的隻有華山三劍和客人中少數幾位。
施永浩、陶森見師兄雲剛毫無出聲救援的樣子,不能再作壁上觀。
“啊——”—施永浩立即發出一聲長嘯,剛好接替了靜因師太。
靜因師太急忙行功,調整内息。
若是無人發出長嘯抵抗哨音,靜因師太因損耗内力太多,抗不住哨音侵襲,便會受傷而亡。
廣濟大師情形也如此。
施永浩的長嘯也到了頭的時候,陶森已提氣運功,準備發出長嘯接替。
蓦地,不知從何處,似遠非遠,似近非近,響起了一陣清朗悅耳的誦詩聲。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此時已逢秋,吟者并無悲秋的惆怅哀惋,卻将秋色詠吟得雄渾壯美,何等激揚! 這誦讀聲字眼吐得清楚,漫聲吟唱,每兩字必拖一長聲,最後三字連續,最後一字拖長聲。
說來奇怪,這誦讀聲直送入每人耳鼓,聽起來竟是這樣的舒服,這樣的流暢,天竺魔哨的刺人腦室的銳聲卻減弱了,漸漸地,漸漸地沒有了,消失了。
衆人方始喘過一口氣,人人遍體大汗,概無例外。
廣濟大師歎口氣:“阿彌陀佛,是哪位高人救了這一劫?” 靜因師太小聲道:“這魔頭好不厲害,幸得高人及時出現,要不今天就算完了。
” 雲剛滿頭是汗,也耗去不少功力,這會兒正忙着拭汗呢。
正當大家緩過一口氣的時候,練功場下的小徑上,忽然出現了二十多人,就像從土底下鑽出來的一樣。
他們井然有序,魚貫而上。
看他們舉步從容,佝腰爬坡,但是一眨眼功夫,這二十多人已在練功場上站好。
一個身穿黑衣的矮小老頭,走至練功場上,也不抱拳也不行禮,陰沉沉開口說道: “誰是華山派掌門,出來!” 話語簡短,就像喝斥一個家奴。
這難道是對鼎鼎大名的華山派掌門說話? 華山掌門本就眼高于頂,盛氣淩人。
但是,這世上竟有比他還傲還橫的人,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了。
雲剛勃然大怒,有生以來,誰敢對他如此說話?正待跳起來,卻見大徒弟許天華出陣了。
他不由滿心歡喜,這徒兒他沒看錯,由他出面更好,言詞上定然吃不了虧,以免自己被人一喝就出來,豈不太失體面。
許天華在衆目睽睽之下,大步走到場中一站,提足中氣,大聲道:“華山派掌門座下首徒許天華——”頓了一頓。
啧、啧!不愧華山首徒,未來接掌華山門戶之人,氣度畢竟不凡,一開口就有氣派,毫不畏懼令人談虎色變的無名島人。
華山衆弟子中,一些人準備待他一報完大号,就要替他喝彩助威。
丁申就是其中的一個。
當然廣也少不了吳霜玉、顧豔紅、魏山。
“……座下首徒許天華,參見天下第一莊上官老爺子!” 真是一語驚人! 耳朵被魔哨弄得出毛病了,該是聽錯了吧?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别忙,精彩的還在後頭呢。
隻聽上官老爺高哼了一聲:“人呢?” 許天華一擡手。
接着魏山大步走到場中,所說的話和許天華一模一樣,隻是名字不同。
“
施永浩對陶森道:“華山氣數已盡,我二人須早作打算,不必陪着雲剛殉葬,方能保得華山一線血脈。
” 陶森道:“小弟也作如此想,雲剛昏庸無能,剛愎自用,華山派必斷送在他手上。
明日我二人不必搶先動手,見機行事,若大事不好,沖出逃走,投奔俠義會。
” 二人商妥,回去準備不提。
華山派與無名島人決鬥的地點并不在住地,是在離住地五十多丈的下方,那裡有一塊斜平的山岩,有二十來丈寬,十多丈長,石岩上并無大樹,是華山弟子平日練功之地。
雙方相約定在辰時末巳時初,一早,華山弟子簇擁着掌門驚魂劍雲剛,以及少林羅漢堂首座廣濟大師、十八羅漢,峨眉靜因師太、俗家師弟章飛鳴及一幹僧俗弟子,還有投奔而來的一些武林豪客,來到這天然練功場。
場子四周都長着松柏,一幹人衆便分散在樹下等待無名島天下第一莊的貴客光臨。
沖霄劍施永浩、遊龍劍陶森,兩人帶着弟子楊震山自在一處。
時間看看已到,卻不見無名島的人上山來。
華山門下衆弟子便紛紛議論開了。
有的故意大聲說出,以讨好掌門。
“無名島的人不敢來了,這些人隻敢在江湖中充充好漢,到我華山派來撒野,呸!沒門!” “可笑他們自稱天下第一莊,我看是天下最末莊!” “恩師今日親自出馬,他們還會不自量?” 雲剛不出聲,也不加以制止,不知他心中作何想。
忽然,一聲尖哨響起,刺衆人耳鼓,像一支利箭,直刺得耳鼓中生痛,而且越來越痛,華山諸人中有人叫出了聲,有的跪了下來,兩手捂住耳朵痛苦不堪。
尖哨聲不知來自哪兒,似乎越來越響,受不了的人越來越多,哀嚎慘叫聲頓時一片。
一聲禅偈響起:“阿彌陀佛!天竺魔哨,衆位檀越及時行功抗拒!千萬小心!” 這是廣濟大師的聲音。
魔哨陡起,使人猝不及防,着了道兒,待廣濟大師提醒,才如暮鼓晨鐘醒悟過來,急忙坐下行功。
可是,功力深的還能抗拒一時,功力淺的,就毫無辦法可言。
廣濟大師見諸多人處于苦痛之中,時間一久,必然七竅流血而死。
自己雖無把握,但總不能見死不救。
他深知發這魔音的人,功力深厚,自己未必能制得住他,隻有孤注一擲了。
于是,他提聚功力,又發出一聲緩緩的禅偈:“南一無一阿一彌……” 廣濟大師禅偈發出,似乎減輕了許多人的痛苦,但是并未将天竺魔哨壓制下去。
廣濟大師每吐一個字,都是吃力非常,似乎越到後來就越費勁。
此時他已将“陀”字念完,隻剩最後一個“佛”字了。
他正待将平生功力,聚集在一個“佛”字予以一拼,另一聲禅偈恰好及時而起,使他不必耗盡功力衰竭而亡。
“阿一彌一”這是峨眉靜因師太眼見廣濟大師要傾全力一拼,趕緊拼出全身功力一搏,以挽救廣濟大師。
可是,靜因師太也長久不了,那天竺魔哨依然保持強音,絲毫未有減弱之象。
靜因師太念至陀字時,已經不能保持同等功力。
這種時候,隻有功力深厚的人才能相幫,發出長嘯對抗魔哨。
有這種能力的隻有華山三劍和客人中少數幾位。
施永浩、陶森見師兄雲剛毫無出聲救援的樣子,不能再作壁上觀。
“啊——”—施永浩立即發出一聲長嘯,剛好接替了靜因師太。
靜因師太急忙行功,調整内息。
若是無人發出長嘯抵抗哨音,靜因師太因損耗内力太多,抗不住哨音侵襲,便會受傷而亡。
廣濟大師情形也如此。
施永浩的長嘯也到了頭的時候,陶森已提氣運功,準備發出長嘯接替。
蓦地,不知從何處,似遠非遠,似近非近,響起了一陣清朗悅耳的誦詩聲。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此時已逢秋,吟者并無悲秋的惆怅哀惋,卻将秋色詠吟得雄渾壯美,何等激揚! 這誦讀聲字眼吐得清楚,漫聲吟唱,每兩字必拖一長聲,最後三字連續,最後一字拖長聲。
說來奇怪,這誦讀聲直送入每人耳鼓,聽起來竟是這樣的舒服,這樣的流暢,天竺魔哨的刺人腦室的銳聲卻減弱了,漸漸地,漸漸地沒有了,消失了。
衆人方始喘過一口氣,人人遍體大汗,概無例外。
廣濟大師歎口氣:“阿彌陀佛,是哪位高人救了這一劫?” 靜因師太小聲道:“這魔頭好不厲害,幸得高人及時出現,要不今天就算完了。
” 雲剛滿頭是汗,也耗去不少功力,這會兒正忙着拭汗呢。
正當大家緩過一口氣的時候,練功場下的小徑上,忽然出現了二十多人,就像從土底下鑽出來的一樣。
他們井然有序,魚貫而上。
看他們舉步從容,佝腰爬坡,但是一眨眼功夫,這二十多人已在練功場上站好。
一個身穿黑衣的矮小老頭,走至練功場上,也不抱拳也不行禮,陰沉沉開口說道: “誰是華山派掌門,出來!” 話語簡短,就像喝斥一個家奴。
這難道是對鼎鼎大名的華山派掌門說話? 華山掌門本就眼高于頂,盛氣淩人。
但是,這世上竟有比他還傲還橫的人,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了。
雲剛勃然大怒,有生以來,誰敢對他如此說話?正待跳起來,卻見大徒弟許天華出陣了。
他不由滿心歡喜,這徒兒他沒看錯,由他出面更好,言詞上定然吃不了虧,以免自己被人一喝就出來,豈不太失體面。
許天華在衆目睽睽之下,大步走到場中一站,提足中氣,大聲道:“華山派掌門座下首徒許天華——”頓了一頓。
啧、啧!不愧華山首徒,未來接掌華山門戶之人,氣度畢竟不凡,一開口就有氣派,毫不畏懼令人談虎色變的無名島人。
華山衆弟子中,一些人準備待他一報完大号,就要替他喝彩助威。
丁申就是其中的一個。
當然廣也少不了吳霜玉、顧豔紅、魏山。
“……座下首徒許天華,參見天下第一莊上官老爺子!” 真是一語驚人! 耳朵被魔哨弄得出毛病了,該是聽錯了吧?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别忙,精彩的還在後頭呢。
隻聽上官老爺高哼了一聲:“人呢?” 許天華一擡手。
接着魏山大步走到場中,所說的話和許天華一模一樣,隻是名字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