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白衣女郎
關燈
小
中
大
多丈。
當晚沐浴更衣,陳老又派人替他量衣,做兩套衣服。
因旅途勞累,均早早歇息。
鐘吟躺着閉目小憩,思量着内功恢複之事。
伽藍神功具有修複之功效,隻不知要多少時日才能恢複。
休息之後,他盤膝打坐,抱元守一,運功調息。
他試着一提真氣,便覺經脈受阻,背上掌傷雖已無前幾日如此冰寒,但仍然作怪,真氣無法貫通。
看來。
隻有等傷勢全好,他才能恢複功力。
他不禁歎息一聲,回顧當日對敵情形,判斷出這一掌該是那個自稱奪命太歲宇文彪拍發的。
這是一種什麼掌力?竟然能将自己的護身罡氣穿破?要是自己沒有空靈禅師貫注的七十年功力,這一掌便會使自己當場了賬。
他把思緒集中到挨這一掌的詳細情形。
當時他忙于對付五面無常楊燦、五毒刀馬良駒的詭異招式,怎麼連掌近身都不知道呢? 無論是劈空掌還是直接用掌攻擊,他都不可能不知道。
那麼,這種掌力一定是一種什麼古怪的功夫。
會是什麼功夫呢?他反複問自己。
突然,一個念頭撲進腦中,他不由渾身血液沸騰,氣息也粗了起來。
這種掌功若不是打出時無聲無息,自己又怎能毫無感覺?以至來不及加強護身罡氣,為敵所傷。
若不是自己身具雄厚的伽藍神功,震消了掌力的十之八九,焉能有此命在? 但即使掌力隻剩十之一成,還是在自己身上留下了傷記。
無聲無息,傷人後印下藍色掌痕的,除了陰魔追魂掌,難道還有别的功夫? 他倏地從床上竄來,在鬥室内踱來踱去,心中激動已極。
如果此論不差,這宇文彪定是老魔長孫治門下之人,如果當年殘害師公主仆和父親的不是此人,那也和此人一個門派。
就是說,若要追出殺人真兇,就要着落在這個宇文彪身上。
這真是天賜良機,他無意中竟找到了仇蹤,他恨不能立即返回鎮江,抓獲這個宇文彪。
他抑住心頭的激憤,仔細琢磨楊燦和馬良駒的武功,感到非一般一流高手可比。
如果石門三兇已夠稱為一流境界,那楊燦、馬良駒和宇文彪則起碼高出他們一籌。
達到這種境界的,他出道後隻碰上了個魔鷹展飛和血手印史剛,當然還有屠龍太保。
這樣一想,又不禁憂心忡忡。
神魔教何以收羅了那麼多高手?這樣衆多的高手将如何對付?那天在長江岸邊一戰,就說明隻要對方人手多,自己就難以對付。
還有,能驅使這些大名鼎鼎、兇威四播如魔鷹、屠龍太保之流的,又會是怎樣可怕的老魔頭? 邵爺爺曾判斷是陰魔追魂長孫治,這老魔如果真活着,那必然是功臻化境,無人能敵。
除了神魔教,還有個敵我尚不全明的飛羅刹湯文媛一夥人。
那矮老兒的霹靂掌和自己鬥個不分上下,那湯文媛的七煞指更是威力極強。
據她說若非手下留情,便可立取自己性命。
左思右想,不能成寐。
但他毫無氣餒之心,隻是告訴自己前途荊棘叢生,不能有絲毫大意,不能逞匹夫之勇,必須聯絡各方異人能士,共赴大難。
在武功上,他感到臨敵經驗太差,伽藍降魔掌不能化在舉手投足間應敵,這在對付高手時,明顯地感到手忙腳亂。
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他尚不能了了。
他決心内力恢複後,仍要刻苦練習功夫,切實擔負起俠義會重任。
這樣一想,心頭輕了不少。
第二天早晨,他早早起床,信步踱出房門。
一串銀鈴般的笑聲在花園一角傳來。
舉目一望,見有三個少女在練劍。
除了小姐陳竹韻,便是随身小婢梅香、碧荷。
她們手中的劍毫無光澤,想是木劍。
隻見陳竹韻與兩個小婢戰作一團,蹿高伏低,劍聲霍霍,功力竟是不凡。
兩個小婢邊打邊笑,不時大聲嚷嚷,小姐也是如此這般,又嚷又笑。
看她們出劍招式,似是武當三才劍法,但又不全似,隻見變化多端,輕靈奇巧,實是上乘劍法。
此刻陳子钰倒背雙手從小樓出來,含笑邊看邊搖頭:“你們嘻嘻哈哈,哪像個練劍的樣兒,真是……” 陳竹韻倏地收了式子,搶着接嘴道:“真是女子學劍不成,辜負了老朽絕技,唉……” 這大概是學她爹的口氣,你瞧她還用一隻玉手,撚那颏下假想的短須呢。
鐘吟莞爾一笑,心想,這陳小姐初見穩重端莊,卻原來也是頑皮得很哩! 陳子钰笑道:“真是越大越不像話了,竟學起你爹的腔調來了……” 陳竹韻一個縱躍到了爹爹面前,撒嬌道:“都怪你,都怪你、都怪你……” 連珠炮似地,連說了十幾個“都怪你”。
陳子钰訝道:“你無規無矩,怎麼倒怪起我來了?” “嘿,老爺,你還不知道這丫頭的意思?”一個慈和的聲音說道,“她是說都是你寵壞了的,不就‘都怪你’了嗎?” 這是陳夫人,一位和藹可親的中年婦女,看樣子也懂武功。
陳子钰大概沒想到女兒會有此一說,不禁哈哈朗笑。
此時梅香那丫頭看見了鐘吟,便小聲對小姐道:“鐘相公在那邊廂呢。
” “什麼?”小姐一驚,“他出來了?” 扭頭一瞧,可不是,人家正站在那邊笑呢,一定看見自己剛才那副不穩重的樣子了,羞得她趕緊低下粉頸,不作聲了。
陳子钰覺得奇怪,順她剛才一望的目光瞧去,原來是鐘吟在那裡。
鐘吟趕緊走過來,向陳氏一家見禮。
陳子钰便邀他進屋小坐,竹韻母女相陪。
陳子钰道:“今日賢侄氣色好些,老夫本欲請大夫來為賢侄診病,隻是賢侄顯是内家掌力所傷,不如由老夫配些補藥服下,再觀後效如何?” 鐘吟道:“多謝老伯,如此甚好,小侄姓名切不可為外人道,大夫不請也罷。
” 夫人吳玉蘭奇道:“賢侄何出此言?莫非犯了命案官家追捕麼?” 鐘吟道:“伯母誤會了,小侄并非觸犯官府,實乃逃避仇家,以免替府上引來災禍。
” 吳玉蘭柳眉一擰:“賢侄休要如此說,愚夫婦倒也不是怕事之輩呢!有什麼了不起的仇家,你就道與奴家知道。
不過,觀賢侄神态,不像武林中人,又怎麼與武林人結仇呢?” 陳子钰也道:“不瞞賢侄,老夫對此也有疑問,賢侄不妨說出來,老夫與你參詳參詳。
” 鐘吟便将神魔教肆虐,劫财害命,決戰太湖邊,以及金龍幫事變等簡略說了,省去自己獨戰屠龍太保以及有關“凫”的細節。
最後說自己被人誘至長江邊,遭人擊傷…… 陳子钰驚道:“怪不得老夫初聽賢侄自報姓名時,就覺得耳熟,但賢侄相貌不像練過武功的樣子,以為不過與俠義會會主姓名音同而已,想不到這聲名鵲起的俠義會會主,竟真的就是賢侄,老夫走眼,失敬了!” 鐘吟趕緊謙讓一番。
陳子钰又道:“九龍镖局與神魔教劇鬥之事,已傳遍江湖,這些露面的魔頭都是不可一世的人物,武林又該遭大劫了!” 吳玉蘭也十分震驚,半晌說不出話來。
鐘吟道:“小侄不能在府上久留,風聲傳出,實在不利。
” 陳竹韻忍不住插言道:“鐘大哥也未免太多慮,那些魔頭不來則已,來了就讓小妹會會他們!” 真是初生犢兒不怕虎,她對江湖的殘酷血腥一點也不懂。
陳子钰道:“竹兒,不要小瞧了這班魔頭,一個個都是功臻化境的絕頂高手呢,豈是你女孩兒家能對付得了的?也不怕你鐘大哥笑話。
” 鐘吟怕竹韻不高興,忙道:“賢妹義薄雲天,小兄萬分感謝!” 陳竹韻聽了,不禁燦然一笑。
吳玉蘭道:“賢侄盡管在此養傷,待奴家關照下人,不洩露賢侄在此也就是了。
” 陳子钰道:“老夫雖久已退出江湖,但功夫并未撂下,若有人敢到此尋釁,老夫少不得與之周旋一番,賢侄盡管安心養傷!” 鐘吟見一家人如此仗義,心中感激萬分,但他決不想把火引到這裡,破壞了陳家富足安然的甯靜生活,卷入到江湖是非中去。
若想如此,他就應該盡快離開陳家。
陳子钰見他一時無語,似猜到他的心意,又道:“賢侄不必顧慮牽連陳家,俠義會維護江湖道義,連一些久已退隐的高人,也重出江湖,不顧個人安危與邪魔周旋,老夫又何嘗不能效法幾位前輩,為武林道義微盡薄力?再說老夫當年護镖行走江湖,免不了與盜匪交鋒,哪有不結下冤仇之理?别看老夫平日似甚悠閑,其實也随時防備着别人上門尋仇呢。
人生在世,何懼之有?大丈夫豈能為宵小屈膝!” 此番言語說得慷慨激昂,令鐘吟激動不已,不禁起立深施一禮:“老伯忠義,令人感佩,伯母賢妹不讓須眉,小侄所受深恩,一生難報,但願……” 陳玉钰笑道:“賢侄又來了,老夫不讓你說下去,還是讓老夫再用金針助你康複吧。
” 于是兩人回到鐘吟下榻客室。
替鐘吟檢查背上傷勢後,陳子钰十分驚異,問道:“這傷處肌膚冰冷依舊,似無好轉之象,賢侄可能運氣調元?” 鐘吟搖頭苦笑:“真氣阻塞,無法歸元。
” 陳子钰沉思片刻,面色凝重,道:“賢侄,你識得此掌是什麼功夫嗎?老夫似覺有毒呢,而且毒已更為深入!” 鐘吟道:“小侄按當時中掌情形判斷,可能是陰魔追魂掌。
” 此言一出,驚得陳子钰目瞪口呆,半晌說不出話來。
一陣沉默之後,陳子钰似下了決心。
他道:“不瞞賢侄,老夫這一手金針過穴,乃當年走镖時為一異人所傳,醫治内傷确有神效。
但在船上時,老夫隻為你針治過五次,當時你神志昏迷,不敢刺穴太深。
如今你身體已有好轉,老夫想冒險一試,以金針打通傷處筋脈。
但此法進針較深,拿捏不準,太淺則無效用,過深反傷了筋脈。
但賢侄掌傷若不及時治療,後果嚴重,所以隻得冒險一試,不知賢侄意下如何?” 鐘吟毫不猶豫答道:“但憑老伯施為,小侄衷心感謝!” 陳子钰正色道:“此事非同小可,老夫也無十成把握,萬一傷了筋骨,一身功力将廢,形同常人,賢侄還是三思而後行!” 鐘吟知道中了陰魔追魂掌,傷處藍色,一旦轉為紫色,便一命嗚呼。
此外,即使中掌時傷勢較輕,但也無藥可醫。
如今陳子钰既有辦法,哪怕隻有三成兩成把握,也值得一試。
當下便把此理說了,表示決心已下。
陳子钰随後便匆匆走出,不一會兒手提診箱,和夫人小姐一塊到來。
鐘吟慌忙要穿衣服,卻被陳子钰止住: “不必如此,老夫要他們娘兒倆協助下針呢,你就盤膝坐好吧。
” 鐘吟依言坐好,臉上泛紅。
陳竹韻也有些羞赧,直把頭低下。
陳子钰道:“賢侄注意,老夫下針時,須你伯母在肩井穴上注入内力,以迫出傷毒,老夫針插完後,也要以内力從金針上注入,賢侄要抱元守一,不可分神。
” 鐘吟驚道:“小侄怎敢勞伯母施以内力,這豈不是傷了伯母貴體麼?萬萬使不得……” 吳玉蘭道:“賢侄不用多說,為了治傷,耗些真元又有何惜?不過十天半月也就恢複了,快快來,歸元守一吧!” 鐘吟知已情不可卻,隻好閉上雙目,抱元守一,不再說話。
陳竹韻取出針囊,撿了一根長針,遞給老父,心中十分緊張地盯着老父的動作。
陳子钰深吸一口氣,将長針一根根慢慢撚入傷處的風門穴、曲垣穴、大椎穴等處,然後再一根根慢慢地撚。
他小心翼翼,絲毫不敢大意,一遍撚深後,再來一遍,每次不過一分。
如此循環,終于超出了一寸。
金針插定後,示意夫人,兩人同時,一在肩井穴,一在大椎穴,以兩根手指撚住針尾,然後功運雙指,将内力貫注進去。
鐘吟在金針入膚時,絲毫未有感覺,直到針尖深入寸半後才開始有痛麻之感,針尖再深入二分後,直覺背上仿佛爬上了萬千螞蟻,直叮得他麻痛至極也難受至極。
随後,兩股柔和的氣流進入肩背,立即減輕了麻痛之感。
漸漸,那四處分散了的真氣,似乎也在體内竄動,好像要從穴道奔湧而出,這種難受的脹熱之感,似比麻痛還要為甚。
他被折磨得無法抱元守一,好幾次都欲叫出聲來。
猛聽耳邊一個嬌俏的聲音輕聲道:“大哥千萬要忍住,快用本門心法收束真氣,千萬不能亂了心神!” 聲音雖輕,但卻焦急萬狀。
鐘吟不禁慚愧萬分,立即默念本門心法,一遍又一遍,承受住了體内的痛苦,真氣似乎才慢慢可以收斂些。
以後就這樣一點一滴地積累,痛苦也随之一點一滴減輕,也不知過了多久,就像是過了一萬年吧,忽覺真氣已納丹田,全身血脈流通無阻,全部痛苦消失,一股說不出來的舒暢感覺布滿全身,受阻的穴道似乎也暢通無阻了。
他又運行三十六周天,内力雖已能聚丹田,但功力仍大不如以前,想是損耗過份的緣故,傷了精元,隻要調息一段時日,勤練内功心法,不難恢複,當下大喜過望,對陳氏一家深恩更是銘感肺腑。
他徐徐籲了口氣,慢慢睜開雙眼。
陳子钰夫婦已經不在,想是回房調元去了。
隻有陳竹韻卻坐在窗前椅上,捧着本書看。
他輕輕一躍下床,一揖到底:“有勞賢妹,小兄無限感激!” 驚得陳竹韻跳了起來,一看他病容全除、精神抖擻的樣兒,不禁歡呼道:“大哥,你康複了,我趕快告訴爹媽去!” 話未說完,人早走了。
當晚沐浴更衣,陳老又派人替他量衣,做兩套衣服。
因旅途勞累,均早早歇息。
鐘吟躺着閉目小憩,思量着内功恢複之事。
伽藍神功具有修複之功效,隻不知要多少時日才能恢複。
休息之後,他盤膝打坐,抱元守一,運功調息。
他試着一提真氣,便覺經脈受阻,背上掌傷雖已無前幾日如此冰寒,但仍然作怪,真氣無法貫通。
看來。
隻有等傷勢全好,他才能恢複功力。
他不禁歎息一聲,回顧當日對敵情形,判斷出這一掌該是那個自稱奪命太歲宇文彪拍發的。
這是一種什麼掌力?竟然能将自己的護身罡氣穿破?要是自己沒有空靈禅師貫注的七十年功力,這一掌便會使自己當場了賬。
他把思緒集中到挨這一掌的詳細情形。
當時他忙于對付五面無常楊燦、五毒刀馬良駒的詭異招式,怎麼連掌近身都不知道呢? 無論是劈空掌還是直接用掌攻擊,他都不可能不知道。
那麼,這種掌力一定是一種什麼古怪的功夫。
會是什麼功夫呢?他反複問自己。
突然,一個念頭撲進腦中,他不由渾身血液沸騰,氣息也粗了起來。
這種掌功若不是打出時無聲無息,自己又怎能毫無感覺?以至來不及加強護身罡氣,為敵所傷。
若不是自己身具雄厚的伽藍神功,震消了掌力的十之八九,焉能有此命在? 但即使掌力隻剩十之一成,還是在自己身上留下了傷記。
無聲無息,傷人後印下藍色掌痕的,除了陰魔追魂掌,難道還有别的功夫? 他倏地從床上竄來,在鬥室内踱來踱去,心中激動已極。
如果此論不差,這宇文彪定是老魔長孫治門下之人,如果當年殘害師公主仆和父親的不是此人,那也和此人一個門派。
就是說,若要追出殺人真兇,就要着落在這個宇文彪身上。
這真是天賜良機,他無意中竟找到了仇蹤,他恨不能立即返回鎮江,抓獲這個宇文彪。
他抑住心頭的激憤,仔細琢磨楊燦和馬良駒的武功,感到非一般一流高手可比。
如果石門三兇已夠稱為一流境界,那楊燦、馬良駒和宇文彪則起碼高出他們一籌。
達到這種境界的,他出道後隻碰上了個魔鷹展飛和血手印史剛,當然還有屠龍太保。
這樣一想,又不禁憂心忡忡。
神魔教何以收羅了那麼多高手?這樣衆多的高手将如何對付?那天在長江岸邊一戰,就說明隻要對方人手多,自己就難以對付。
還有,能驅使這些大名鼎鼎、兇威四播如魔鷹、屠龍太保之流的,又會是怎樣可怕的老魔頭? 邵爺爺曾判斷是陰魔追魂長孫治,這老魔如果真活着,那必然是功臻化境,無人能敵。
除了神魔教,還有個敵我尚不全明的飛羅刹湯文媛一夥人。
那矮老兒的霹靂掌和自己鬥個不分上下,那湯文媛的七煞指更是威力極強。
據她說若非手下留情,便可立取自己性命。
左思右想,不能成寐。
但他毫無氣餒之心,隻是告訴自己前途荊棘叢生,不能有絲毫大意,不能逞匹夫之勇,必須聯絡各方異人能士,共赴大難。
在武功上,他感到臨敵經驗太差,伽藍降魔掌不能化在舉手投足間應敵,這在對付高手時,明顯地感到手忙腳亂。
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他尚不能了了。
他決心内力恢複後,仍要刻苦練習功夫,切實擔負起俠義會重任。
這樣一想,心頭輕了不少。
第二天早晨,他早早起床,信步踱出房門。
一串銀鈴般的笑聲在花園一角傳來。
舉目一望,見有三個少女在練劍。
除了小姐陳竹韻,便是随身小婢梅香、碧荷。
她們手中的劍毫無光澤,想是木劍。
隻見陳竹韻與兩個小婢戰作一團,蹿高伏低,劍聲霍霍,功力竟是不凡。
兩個小婢邊打邊笑,不時大聲嚷嚷,小姐也是如此這般,又嚷又笑。
看她們出劍招式,似是武當三才劍法,但又不全似,隻見變化多端,輕靈奇巧,實是上乘劍法。
此刻陳子钰倒背雙手從小樓出來,含笑邊看邊搖頭:“你們嘻嘻哈哈,哪像個練劍的樣兒,真是……” 陳竹韻倏地收了式子,搶着接嘴道:“真是女子學劍不成,辜負了老朽絕技,唉……” 這大概是學她爹的口氣,你瞧她還用一隻玉手,撚那颏下假想的短須呢。
鐘吟莞爾一笑,心想,這陳小姐初見穩重端莊,卻原來也是頑皮得很哩! 陳子钰笑道:“真是越大越不像話了,竟學起你爹的腔調來了……” 陳竹韻一個縱躍到了爹爹面前,撒嬌道:“都怪你,都怪你、都怪你……” 連珠炮似地,連說了十幾個“都怪你”。
陳子钰訝道:“你無規無矩,怎麼倒怪起我來了?” “嘿,老爺,你還不知道這丫頭的意思?”一個慈和的聲音說道,“她是說都是你寵壞了的,不就‘都怪你’了嗎?” 這是陳夫人,一位和藹可親的中年婦女,看樣子也懂武功。
陳子钰大概沒想到女兒會有此一說,不禁哈哈朗笑。
此時梅香那丫頭看見了鐘吟,便小聲對小姐道:“鐘相公在那邊廂呢。
” “什麼?”小姐一驚,“他出來了?” 扭頭一瞧,可不是,人家正站在那邊笑呢,一定看見自己剛才那副不穩重的樣子了,羞得她趕緊低下粉頸,不作聲了。
陳子钰覺得奇怪,順她剛才一望的目光瞧去,原來是鐘吟在那裡。
鐘吟趕緊走過來,向陳氏一家見禮。
陳子钰便邀他進屋小坐,竹韻母女相陪。
陳子钰道:“今日賢侄氣色好些,老夫本欲請大夫來為賢侄診病,隻是賢侄顯是内家掌力所傷,不如由老夫配些補藥服下,再觀後效如何?” 鐘吟道:“多謝老伯,如此甚好,小侄姓名切不可為外人道,大夫不請也罷。
” 夫人吳玉蘭奇道:“賢侄何出此言?莫非犯了命案官家追捕麼?” 鐘吟道:“伯母誤會了,小侄并非觸犯官府,實乃逃避仇家,以免替府上引來災禍。
” 吳玉蘭柳眉一擰:“賢侄休要如此說,愚夫婦倒也不是怕事之輩呢!有什麼了不起的仇家,你就道與奴家知道。
不過,觀賢侄神态,不像武林中人,又怎麼與武林人結仇呢?” 陳子钰也道:“不瞞賢侄,老夫對此也有疑問,賢侄不妨說出來,老夫與你參詳參詳。
” 鐘吟便将神魔教肆虐,劫财害命,決戰太湖邊,以及金龍幫事變等簡略說了,省去自己獨戰屠龍太保以及有關“凫”的細節。
最後說自己被人誘至長江邊,遭人擊傷…… 陳子钰驚道:“怪不得老夫初聽賢侄自報姓名時,就覺得耳熟,但賢侄相貌不像練過武功的樣子,以為不過與俠義會會主姓名音同而已,想不到這聲名鵲起的俠義會會主,竟真的就是賢侄,老夫走眼,失敬了!” 鐘吟趕緊謙讓一番。
陳子钰又道:“九龍镖局與神魔教劇鬥之事,已傳遍江湖,這些露面的魔頭都是不可一世的人物,武林又該遭大劫了!” 吳玉蘭也十分震驚,半晌說不出話來。
鐘吟道:“小侄不能在府上久留,風聲傳出,實在不利。
” 陳竹韻忍不住插言道:“鐘大哥也未免太多慮,那些魔頭不來則已,來了就讓小妹會會他們!” 真是初生犢兒不怕虎,她對江湖的殘酷血腥一點也不懂。
陳子钰道:“竹兒,不要小瞧了這班魔頭,一個個都是功臻化境的絕頂高手呢,豈是你女孩兒家能對付得了的?也不怕你鐘大哥笑話。
” 鐘吟怕竹韻不高興,忙道:“賢妹義薄雲天,小兄萬分感謝!” 陳竹韻聽了,不禁燦然一笑。
吳玉蘭道:“賢侄盡管在此養傷,待奴家關照下人,不洩露賢侄在此也就是了。
” 陳子钰道:“老夫雖久已退出江湖,但功夫并未撂下,若有人敢到此尋釁,老夫少不得與之周旋一番,賢侄盡管安心養傷!” 鐘吟見一家人如此仗義,心中感激萬分,但他決不想把火引到這裡,破壞了陳家富足安然的甯靜生活,卷入到江湖是非中去。
若想如此,他就應該盡快離開陳家。
陳子钰見他一時無語,似猜到他的心意,又道:“賢侄不必顧慮牽連陳家,俠義會維護江湖道義,連一些久已退隐的高人,也重出江湖,不顧個人安危與邪魔周旋,老夫又何嘗不能效法幾位前輩,為武林道義微盡薄力?再說老夫當年護镖行走江湖,免不了與盜匪交鋒,哪有不結下冤仇之理?别看老夫平日似甚悠閑,其實也随時防備着别人上門尋仇呢。
人生在世,何懼之有?大丈夫豈能為宵小屈膝!” 此番言語說得慷慨激昂,令鐘吟激動不已,不禁起立深施一禮:“老伯忠義,令人感佩,伯母賢妹不讓須眉,小侄所受深恩,一生難報,但願……” 陳玉钰笑道:“賢侄又來了,老夫不讓你說下去,還是讓老夫再用金針助你康複吧。
” 于是兩人回到鐘吟下榻客室。
替鐘吟檢查背上傷勢後,陳子钰十分驚異,問道:“這傷處肌膚冰冷依舊,似無好轉之象,賢侄可能運氣調元?” 鐘吟搖頭苦笑:“真氣阻塞,無法歸元。
” 陳子钰沉思片刻,面色凝重,道:“賢侄,你識得此掌是什麼功夫嗎?老夫似覺有毒呢,而且毒已更為深入!” 鐘吟道:“小侄按當時中掌情形判斷,可能是陰魔追魂掌。
” 此言一出,驚得陳子钰目瞪口呆,半晌說不出話來。
一陣沉默之後,陳子钰似下了決心。
他道:“不瞞賢侄,老夫這一手金針過穴,乃當年走镖時為一異人所傳,醫治内傷确有神效。
但在船上時,老夫隻為你針治過五次,當時你神志昏迷,不敢刺穴太深。
如今你身體已有好轉,老夫想冒險一試,以金針打通傷處筋脈。
但此法進針較深,拿捏不準,太淺則無效用,過深反傷了筋脈。
但賢侄掌傷若不及時治療,後果嚴重,所以隻得冒險一試,不知賢侄意下如何?” 鐘吟毫不猶豫答道:“但憑老伯施為,小侄衷心感謝!” 陳子钰正色道:“此事非同小可,老夫也無十成把握,萬一傷了筋骨,一身功力将廢,形同常人,賢侄還是三思而後行!” 鐘吟知道中了陰魔追魂掌,傷處藍色,一旦轉為紫色,便一命嗚呼。
此外,即使中掌時傷勢較輕,但也無藥可醫。
如今陳子钰既有辦法,哪怕隻有三成兩成把握,也值得一試。
當下便把此理說了,表示決心已下。
陳子钰随後便匆匆走出,不一會兒手提診箱,和夫人小姐一塊到來。
鐘吟慌忙要穿衣服,卻被陳子钰止住: “不必如此,老夫要他們娘兒倆協助下針呢,你就盤膝坐好吧。
” 鐘吟依言坐好,臉上泛紅。
陳竹韻也有些羞赧,直把頭低下。
陳子钰道:“賢侄注意,老夫下針時,須你伯母在肩井穴上注入内力,以迫出傷毒,老夫針插完後,也要以内力從金針上注入,賢侄要抱元守一,不可分神。
” 鐘吟驚道:“小侄怎敢勞伯母施以内力,這豈不是傷了伯母貴體麼?萬萬使不得……” 吳玉蘭道:“賢侄不用多說,為了治傷,耗些真元又有何惜?不過十天半月也就恢複了,快快來,歸元守一吧!” 鐘吟知已情不可卻,隻好閉上雙目,抱元守一,不再說話。
陳竹韻取出針囊,撿了一根長針,遞給老父,心中十分緊張地盯着老父的動作。
陳子钰深吸一口氣,将長針一根根慢慢撚入傷處的風門穴、曲垣穴、大椎穴等處,然後再一根根慢慢地撚。
他小心翼翼,絲毫不敢大意,一遍撚深後,再來一遍,每次不過一分。
如此循環,終于超出了一寸。
金針插定後,示意夫人,兩人同時,一在肩井穴,一在大椎穴,以兩根手指撚住針尾,然後功運雙指,将内力貫注進去。
鐘吟在金針入膚時,絲毫未有感覺,直到針尖深入寸半後才開始有痛麻之感,針尖再深入二分後,直覺背上仿佛爬上了萬千螞蟻,直叮得他麻痛至極也難受至極。
随後,兩股柔和的氣流進入肩背,立即減輕了麻痛之感。
漸漸,那四處分散了的真氣,似乎也在體内竄動,好像要從穴道奔湧而出,這種難受的脹熱之感,似比麻痛還要為甚。
他被折磨得無法抱元守一,好幾次都欲叫出聲來。
猛聽耳邊一個嬌俏的聲音輕聲道:“大哥千萬要忍住,快用本門心法收束真氣,千萬不能亂了心神!” 聲音雖輕,但卻焦急萬狀。
鐘吟不禁慚愧萬分,立即默念本門心法,一遍又一遍,承受住了體内的痛苦,真氣似乎才慢慢可以收斂些。
以後就這樣一點一滴地積累,痛苦也随之一點一滴減輕,也不知過了多久,就像是過了一萬年吧,忽覺真氣已納丹田,全身血脈流通無阻,全部痛苦消失,一股說不出來的舒暢感覺布滿全身,受阻的穴道似乎也暢通無阻了。
他又運行三十六周天,内力雖已能聚丹田,但功力仍大不如以前,想是損耗過份的緣故,傷了精元,隻要調息一段時日,勤練内功心法,不難恢複,當下大喜過望,對陳氏一家深恩更是銘感肺腑。
他徐徐籲了口氣,慢慢睜開雙眼。
陳子钰夫婦已經不在,想是回房調元去了。
隻有陳竹韻卻坐在窗前椅上,捧着本書看。
他輕輕一躍下床,一揖到底:“有勞賢妹,小兄無限感激!” 驚得陳竹韻跳了起來,一看他病容全除、精神抖擻的樣兒,不禁歡呼道:“大哥,你康複了,我趕快告訴爹媽去!” 話未說完,人早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