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關燈
着辣的。

    ” 李德威道:“不管怎麼說,我對陶堂主幾位……” 淩風截口說道:“李大俠,瓦罐不離井上破,将軍難免陣前亡,誰都是人生父母養的,誰都是血肉之軀的人,誰該死?誰不該死?有道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幾位為正義而死.為護國而亡,死的悲壯,死得轟轟烈烈,這豈不比江湖刀口舐血.路死路埋,溝此溝埋強得多!” 李德威道:“話是不錯,隻是,唉!人都沒了,還說這個有什麼用,兄弟,這筆血債我記下了.我雖不殺伯仁,伯仁卻由我而死,我會讨回來的……” 淩風道:“您錯了,李大俠,這筆血債不是某個人的,是成千上萬的同胞的,要讨咱們該一塊讨,不為某個人,為的是咱們的同胞,他幾位也不是為誰犧牲為誰死難的,他幾位為的是朝廷,為的是祖先留傳,屬于自己的土地,為的是自己,也為自己的後世子孫。

    ” 李德威沉默了一下,道:“兄弟,多謝明教,我問問楊姑娘祖姑娘……” 淩風搖搖頭,道:“陶堂主幾位護的就是督帥府,可是我在那殘破塌毀的督帥府内外隻看見了陶堂主他們幾位,卻沒見着楊姑娘、祖姑娘還有沈姑娘三位,這幾天我一直在打聽她三位的消息,可是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摸到一點兒!” 李德威道:“她三個哪裡去了?” 淩風搖頭說道:“城破陷賊的時候,我不在城裡,楊姑娘有過人的能耐,祖姑娘有超人的智慧,或許她三位已經平安地沖出去。

    ” 李德威沉默了片刻之後才道:“但願如此了,楊姑娘帥府千金,祖、沈二位姑娘都是托庇帥府,我沒能護住楊督帥已經是罪該萬死,斷不能再讓她三位受到傷害了!” 淩風道:“吉人自有天相,她三位應該已經平安沖出去了!” “兄弟”李德威道:“滿洲’那批人跟祖、師、海三家有什麼消息?” 淩風搖頭說道:“城亂的時候,沒見他們露面,城陷這幾天以來,也沒他們的消息,事實上這些日子來往長安的人少得可憐,甚至除了您之外根本沒見幾個人,想必他們都已經離開‘陝西’了。

    ” 李德威道:“李自成這個人究竟是怎麼個人,怎麼個來曆,怎麼個出身,怎麼會有這麼多能征慣戰之士,怎麼會有這麼雄厚的實力?” 淩風道:“這個這幾天來我已經打聽清楚了,李自成是‘陝西’‘米脂’人。

    小名黃來兒,長大之後改名鴻基,到後來改名為自成,号鴻基。

    在前些年他曾經征兵勤王,投‘甘州’總兵楊肇基營當一名隊長,隸屬參将王國麾下,後來王參将奉調過金縣,部下嘩饷,李自成殺了縣令跟王參将,就造了反。

    那時候有個安塞人叫高迎祥的,糾饑民為亂,與李自成是甥舅關系,李自成放了他,這 一帶聲勢就更浩大了,加之江湖不斷報到他那兒托身,就更加如虎添翅。

    前些日子他突然低聲下氣托人進賄都指揮使陳奇瑜左右幕僚請求安撫,陳指揮使因為楊督帥返京不敢跟他打,竟糊裡糊塗接受了,這接受不要緊,長安城大街上都是大搖大擺穿黃衣的人,他們的人堂堂皇皇的進了城,進城的當天晚上就來了個裡應外台,一夜之間就陷了長安……。

    ” 李德威道;“好糊塗的陳奇瑜,難道他就沒跟楊姑娘商量。

    ” 淩風道:“八成兒沒有.你想想,李自成是重賄陳奇瑜左右的幕僚,這批幕僚明知陳奇瑜一跟楊姑娘商量,事一定難成,他們拿了人家的錢,自不能讓事不成,錢拿廠,連自己的命也沒有。

    ” 李德威遭:“貪官污吏,賣國求榮,貪一時之小利害生民于水火,陷雄關重鎮于賊手,斷送朝廷命脈,使得朝廷陷于内憂外患,背腹受敵的極度困境.他們的罪行雖百死不足贖。

    ” 淩風歎了口氣,道:“這些事兒也都無巧不巧地碰在了一起,督帥遭難,您又遲歸……” 李德威搖頭說道:“你不知道.這都是李自成一手安排的錦囊妙計……” 接着,他把被困。

    脫困的經過說了-遍。

     靜靜聽畢,淩風驚聲說道:“怎麼說,您讓李護衛先回來了;””是啊"李德威道:“難道他沒回來?” 淩風道:“沒有,他若回來了不就好了麼,隻要他送信兒回來,楊姑娘一定提高警覺,李自成的陰謀也就不會那麼容易得逞了” 李德威沉默了一下,道:“照這麼說,他是沒能逃過闖賊那些人的毒手。

    ” 淩風點了點頭,道:“八成兒……” 目光一凝,道:“李大俠,照這麼說,楊督帥恐怕兇多吉少了。

    ” 李德威臉色變了一變,道:“我不敢說,萬-楊督帥要真……李自成雖萬死也難贖他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