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高僧遭劫垂死忠言
關燈
小
中
大
康浩神色立變,精目驟射,沉聲道:“你盡管啟棺移殓,不必理會,在下去看看就來。
” 反手一扶肩後木劍,身形激射而起,霎眼之間,已如飛掠出坪外出口。
法元大師直待他去,才長籲一聲,舉袖抹去額上冷汗,移轉目光,凝注在松棺上,低喧佛号,虔誠祝禱道:“我佛有靈,但願勿生意外,天下蒼生再也經不起劫難了!” 說着,一面再度移開棺蓋,伸出顫抖的雙手,從棺中扶起那具俯卧的屍體。
這時,山風拂面,松濤盈耳,承天坪上仿佛揚起一陣凄切的鬼啼,棺中屍體倘若有變,從此冤怨糾纏,恩仇難明,一場血腥殺戳,勢将一發不可收拾,不知又有多少無辜性命,要斷送在這番浩劫之中。
法元大師縱是一代高僧,也不期為之心悸神曳,寒意遍體,他緩緩合上眼睛,又長長吐出一口氣,讓激動的心略為平靜了些,這才霍然張目,雙肘一收,翻過屍體…… 一看之下,全身如遭雷殓,棺中屍體,面目陌生,竟是個三十來歲的中年漢子。
法元大師目瞪口呆,正自呆然若癡,突覺光線一暗,土坑前沒聲息出現一條欣長身影。
那人不知什麼時候來到坑沿,一身青色儒衫,足登青緞軟履,濃眉,薄唇,手裡握着一柄木劍,衣着裝束,和坑中死屍毫無分别。
法元大師劍些驚呼失聲,坑外那人,可不就是自己親手掩埋的“風鈴魔劍”楊君達麼? 尤其那人冷峻的神情,手中木劍,活脫脫就跟三個月以前,四門五派尋仇承天坪時一般模樣。
老和尚雖然禮佛,卻不信有鬼,忙不疊一提真氣,便想躍出土坑。
但是,淺淺數尺的土坑,他居然未能躍過,身軀才動,又重重摔倒了下去。
坑外那人嘴角微掀,冷然笑道:“大師感覺意外吧?三月之前,你那毒龍珠所化雪水,沒能把楊某人毒死,如今楊某人卻在這具假屍身上暗置毒粉,總算一報一償,了斷前仇。
” 法元大師急忙運氣,一試之下,果然真氣已無法凝聚。
老和尚驚駭不已,但轉念間,即知求生無望,心裡反而鎮定下來,注目問道:“施主究是何人?請恕老衲眼拙!” 那人曬道:“大師何須作态,連區區楊某人也故作不識了?” 法元大師正色道:“楊大俠早在三月前便已故世,施主雖然搶得很逼真,但老衲決不相信人死複生的故事。
” 那人吃吃一陣冷笑,道:“信與不信,那是大師的事,楊某人隻要讓你們這些自命正派的僞君子知道,區區毒水,害不了楊某人,可是,諸位卻将報應臨頭,自食惡果。
” 法元大師道:“這麼說,劍傷武當掌教,殺害三大門派掌門人,都是施主下的毒手?” 那人點頭道:“不錯,凡是參與承天坪尋仇之人,楊某人遲早會把他們劍劍誅絕,一個不留。
” 語聲微頓,凝目又道:“所以,今天該輪到大師你了。
” 法元大師發出一聲苦笑,道:“老衲年事已高,早将生死置諸度外,隻是,施主假冒他人之名,嗜殺肆虐,不知目的何在?” 那人沉聲道:“楊某人負不白之冤,遭人誣陷,幸而不死親手報血仇,何須冒人名号。
” 法元大師心念微動,道:“但老衲卻發現兩處破綻,足證疱主閃非楊大俠。
” 那人一怔,随即聳肩笑:“是嗎?楊某人倒想聽聽你指的是什麼?” 法元大師道:“其一,施主不該在死屍上暗施毒粉。
” 那人道:“為什麼不該?” 法元大師道:“因為楊大俠生前最鄙視用毒,倘若施主真是楊大俠,即憑武功取老衲性命,亦屬輕而易舉,根本無須先施毒粉,行此暗算。
” 那人冷曬道:“那是從前,如今楊某人為報深仇,不擇手毆,何況當初你以毒水逼我自戕,現在我也應該讓你嘗嘗毒發身死的滋味。
” 法元大師道:“其二,施主不該持此木劍。
” 那人輕蔑地道:“這又是為什麼?” 法元大師說道:“楊大俠劍術登峰造極,折枝皆可代劍,故舍神兵利器,僅以木劍聊備一格,但施主功力卻未達到那種境界,自知若憑木劍跟老衲動手,難操勝算,才想到先在棺中置毒,使老衲無法凝聚真氣,以掩短拙,實則欲蓋彌彰,反露破綻……” 那人不待他話完,冷喝道:“井底之蛙,所知幾何?你且睜大了眼看看。
” 聲落,木劍斜舉平肩,遙指坑中松棺,淩空虛劈一劍。
木劍距棺,遠逾五尺,但劍尖所發無形罡氣,竟将松木棺材和棺内無名屍體,生生劈成兩半,直如利刃破竹毫無頓阻。
那人傲然笑道:“如何?” 法元大師臉上泛起一抹喜色,合十道:“善哉!施主劍術已臻化境,除楊大俠外,天下難有敵手的了。
” 那人怒道:“你說什麼?除他” 剛說了個“他”字,忽然警覺,語音微頓,改口道:“你是說,這樣還不相信我楊某人未被害死?” 法元大師斂容凝聲道:“施主炫示劍術,益證決不是楊大俠,不過,老衲已經知道施主是誰了。
” 那人雙目精光暴射,殺機已萌,聽到最後一句,身形微顫,沉聲道:“你倒說說看,我是誰?” 法元大師垂目跌座,平靜地道:“任憑化身千萬,難惑靈犀一點,施主姓康名浩,乃楊大俠唯一傳人。
” 那人木劍業已舉起,聞言仿佛頗感意外,劍勢略頓,斷喝道:“老秃驢,你憑什麼理由敢作此推斷?” 法元大師淡淡一笑,道:“理由太簡單了,施主恚憤師門沉冤,早有報複之志,卻因顧忌四門五派聯手,深恐力有未逮,又欲矜全亡師威譽,乃行此一石二鳥之計,兩次喬裝令師尋仇,偏又故留活口,無非是想會坐實老衲放縱罪名,挑起各派與少林火并,然後施主可坐享漁利,将四門五派各個擊破。
” 語聲微頓,複又接道:“此次施主獨上少林,訛稱太原金店不承認鑄過金帶,老衲已有預感,臨行之時,且已暗囑師弟法明,倘老衲遇害,即将此事分告各派,方才施主藉故離去,那就越發證明老衲的揣測不錯了。
” “老衲話已說明,施主盡管下手吧,隻是老衲死後,四門五派高手,必将迫索天下,那時施主亦難逃公道……” 那人冷笑截口道:“死在眼前,饒舌何用?老秃驢,留你不得。
” 木劍一振,暴點法元大師前胸。
法元大師無法閃避,霍然張目登視着對方,緊接着,一聲悶哼,仰面栽倒在坑中。
那人收回木劍,目光一陣閃動,頓腳轉身,一連兩次起落,迅速消失在山口之外。
過了半盞茶光景,康浩手提木劍,匆匆趕回坪上。
當他一見坑中棺木屍體俱被劈成兩半,法元大師也僵卧在側,這-驚,真是非同小可,急忙将木劍插在地上,便想縱身下坑查看…… “不!不能” 法元大師突然低聲喝阻,同時掙紮着撐起身子,氣籲籲地道:“坑内死屍染有劇毒,老衲已中毒負傷,少施主千萬不能再魯莽。
” 康浩駭然說道:“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法元大師呼吸短促,額上汗水滾滾直落,嘶聲道:“快……快用劍尖,隔空替老衲封住心絡三穴……” 康浩驚悸莫名,連忙拔出木劍,如言飛點了法元大師心絡三處大穴。
三穴點閉,法元大師身軀-陣顫抖,恍如虛脫般倚靠在坑壁上,一面唏氣,一面從貼身布袋中取出一隻小磁瓶,倒出三粒黑色藥丸,納人口中,閉目調息。
康浩焦急不安地,候在坑外,頻頻揚目四顧,峰頂林木蕭蕭,渺無人蹤,絲毫看不出有何異狀。
過了頓飯光景,才見法元大師收汗出聲,緩緩張開眼來。
康浩迫不及待,急又問道:“大師,這兒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法元大師長歎一聲,黯然道:“老衲慚愧,有負少施主期盼!” 康浩道:“現在别說這些,快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我師父遺體,是誰損傷的?” 法元大師道:“少施主先放寬心,這具死屍,并非令師楊大俠?” 康浩驚道:“不是師父?那麼他是誰?屍體上怎會有毒?” 法元大師斂容歎道:“這是一樁可怕的陰謀,令師遺體,早巳被人換掉移走,在那假屍上塗了毒粉,老衲一時大意,緻遭所害。
” 康浩迫問道:“大師知道是什麼人幹的嗎?” 法元大師微微颔首,道:“那移屍下毒的人,也就是假冒令師,殺害三大門派掌門人的兇手,他剛才還在坪上,刺了老衲一劍,少施主返來之前不久,才離開承天坪。
” 康浩心頭一震,本能地提劍四顧,茫然道:“這就奇怪了,怎麼我一路趕回來,竟沒有碰見他,而且”目光凝注法元大師,忽然住口未往下說了,其未盡之言,當然是指老和尚身上完好無恙,看不出曾受過劍傷。
法元大師凄然一笑,道:“那人喬裝令師,容貌維妙維肖,幾令人難辨真假,所用兵刃,也是一柄木劍,老衲中毒無法抗拒,本已注定難逃一死,卻因急中生智,撒了一次謊,才使他劍下留情,有意钭劍勢錯開二分,沒有正點老衲的死穴。
” 康浩更詫道:“大師撒的什麼謊?竟能仗以死裡逃生?” 法元大師道:“老衲假稱已識破他的身份,并直指他就是少施主所扮!” 康浩一怔,脫口道:“可是,他分明并不是我……” 法元大師接道:“老衲也明知他并非少施主,隻是故作錯認,以消除他滅口之心而已。
” 康浩如堕五裡霧中,搖頭道:“我不懂你的話?” 法元大師便将适才經過,詳細說了一遍,最後感歎道: “此人心智武功,兩皆高明,他假扮令師的目的,不久挑撥四門五派内鬥火并,以求坐收漁人之利,所以,老衲才有意指他是少施主所扮,他本可殺死老衲,但卻臨時改變了心意,準備留下老衲這個活口,将錯就錯,使少施主不能見諒于各門各派,如此一來,武林中勢将掀起血腥殺劫,結果無論孰勝孰敗,都對他有裨益。
” 康浩聽了,卻不以為然道:“事實上,我與四門五派已有殺師之仇,勢成冰炭,何用人挑撥?” 法元大師正色道:“少施主錯了,令師負冤謝世,純出誤會,基間隐衷内情難明,四門五派,不過中人嫁禍激将奸計,少施主為昭雪師冤,端在查明隐情,豈能盲目尋仇,徒令親痛仇快,予好人可乘之機。
” 康浩冷然道:“大師這番金玉良言,應該早在太原霍家變故發生的時候說出才對,現在家師已亡,沉冤已深,再說就嫌太遲了。
” 法元大師歎道:“也難怪少施主不忿,但大錯已鑄,悔恨無及,一錯不能再錯,少施主志在洗雪師冤,就當以查緝真兇為正途,倘若僅求快意一時,縱然殺盡了四門五派,恐亦難慰令師在天之靈!” 康浩眼中淚光又現,緩緩垂下頭去,好半晌,才哽聲喃喃道:“可是,真兇是誰?要到哪兒去查緝?如今連師
” 反手一扶肩後木劍,身形激射而起,霎眼之間,已如飛掠出坪外出口。
法元大師直待他去,才長籲一聲,舉袖抹去額上冷汗,移轉目光,凝注在松棺上,低喧佛号,虔誠祝禱道:“我佛有靈,但願勿生意外,天下蒼生再也經不起劫難了!” 說着,一面再度移開棺蓋,伸出顫抖的雙手,從棺中扶起那具俯卧的屍體。
這時,山風拂面,松濤盈耳,承天坪上仿佛揚起一陣凄切的鬼啼,棺中屍體倘若有變,從此冤怨糾纏,恩仇難明,一場血腥殺戳,勢将一發不可收拾,不知又有多少無辜性命,要斷送在這番浩劫之中。
法元大師縱是一代高僧,也不期為之心悸神曳,寒意遍體,他緩緩合上眼睛,又長長吐出一口氣,讓激動的心略為平靜了些,這才霍然張目,雙肘一收,翻過屍體…… 一看之下,全身如遭雷殓,棺中屍體,面目陌生,竟是個三十來歲的中年漢子。
法元大師目瞪口呆,正自呆然若癡,突覺光線一暗,土坑前沒聲息出現一條欣長身影。
那人不知什麼時候來到坑沿,一身青色儒衫,足登青緞軟履,濃眉,薄唇,手裡握着一柄木劍,衣着裝束,和坑中死屍毫無分别。
法元大師劍些驚呼失聲,坑外那人,可不就是自己親手掩埋的“風鈴魔劍”楊君達麼? 尤其那人冷峻的神情,手中木劍,活脫脫就跟三個月以前,四門五派尋仇承天坪時一般模樣。
老和尚雖然禮佛,卻不信有鬼,忙不疊一提真氣,便想躍出土坑。
但是,淺淺數尺的土坑,他居然未能躍過,身軀才動,又重重摔倒了下去。
坑外那人嘴角微掀,冷然笑道:“大師感覺意外吧?三月之前,你那毒龍珠所化雪水,沒能把楊某人毒死,如今楊某人卻在這具假屍身上暗置毒粉,總算一報一償,了斷前仇。
” 法元大師急忙運氣,一試之下,果然真氣已無法凝聚。
老和尚驚駭不已,但轉念間,即知求生無望,心裡反而鎮定下來,注目問道:“施主究是何人?請恕老衲眼拙!” 那人曬道:“大師何須作态,連區區楊某人也故作不識了?” 法元大師正色道:“楊大俠早在三月前便已故世,施主雖然搶得很逼真,但老衲決不相信人死複生的故事。
” 那人吃吃一陣冷笑,道:“信與不信,那是大師的事,楊某人隻要讓你們這些自命正派的僞君子知道,區區毒水,害不了楊某人,可是,諸位卻将報應臨頭,自食惡果。
” 法元大師道:“這麼說,劍傷武當掌教,殺害三大門派掌門人,都是施主下的毒手?” 那人點頭道:“不錯,凡是參與承天坪尋仇之人,楊某人遲早會把他們劍劍誅絕,一個不留。
” 語聲微頓,凝目又道:“所以,今天該輪到大師你了。
” 法元大師發出一聲苦笑,道:“老衲年事已高,早将生死置諸度外,隻是,施主假冒他人之名,嗜殺肆虐,不知目的何在?” 那人沉聲道:“楊某人負不白之冤,遭人誣陷,幸而不死親手報血仇,何須冒人名号。
” 法元大師心念微動,道:“但老衲卻發現兩處破綻,足證疱主閃非楊大俠。
” 那人一怔,随即聳肩笑:“是嗎?楊某人倒想聽聽你指的是什麼?” 法元大師道:“其一,施主不該在死屍上暗施毒粉。
” 那人道:“為什麼不該?” 法元大師道:“因為楊大俠生前最鄙視用毒,倘若施主真是楊大俠,即憑武功取老衲性命,亦屬輕而易舉,根本無須先施毒粉,行此暗算。
” 那人冷曬道:“那是從前,如今楊某人為報深仇,不擇手毆,何況當初你以毒水逼我自戕,現在我也應該讓你嘗嘗毒發身死的滋味。
” 法元大師道:“其二,施主不該持此木劍。
” 那人輕蔑地道:“這又是為什麼?” 法元大師說道:“楊大俠劍術登峰造極,折枝皆可代劍,故舍神兵利器,僅以木劍聊備一格,但施主功力卻未達到那種境界,自知若憑木劍跟老衲動手,難操勝算,才想到先在棺中置毒,使老衲無法凝聚真氣,以掩短拙,實則欲蓋彌彰,反露破綻……” 那人不待他話完,冷喝道:“井底之蛙,所知幾何?你且睜大了眼看看。
” 聲落,木劍斜舉平肩,遙指坑中松棺,淩空虛劈一劍。
木劍距棺,遠逾五尺,但劍尖所發無形罡氣,竟将松木棺材和棺内無名屍體,生生劈成兩半,直如利刃破竹毫無頓阻。
那人傲然笑道:“如何?” 法元大師臉上泛起一抹喜色,合十道:“善哉!施主劍術已臻化境,除楊大俠外,天下難有敵手的了。
” 那人怒道:“你說什麼?除他” 剛說了個“他”字,忽然警覺,語音微頓,改口道:“你是說,這樣還不相信我楊某人未被害死?” 法元大師斂容凝聲道:“施主炫示劍術,益證決不是楊大俠,不過,老衲已經知道施主是誰了。
” 那人雙目精光暴射,殺機已萌,聽到最後一句,身形微顫,沉聲道:“你倒說說看,我是誰?” 法元大師垂目跌座,平靜地道:“任憑化身千萬,難惑靈犀一點,施主姓康名浩,乃楊大俠唯一傳人。
” 那人木劍業已舉起,聞言仿佛頗感意外,劍勢略頓,斷喝道:“老秃驢,你憑什麼理由敢作此推斷?” 法元大師淡淡一笑,道:“理由太簡單了,施主恚憤師門沉冤,早有報複之志,卻因顧忌四門五派聯手,深恐力有未逮,又欲矜全亡師威譽,乃行此一石二鳥之計,兩次喬裝令師尋仇,偏又故留活口,無非是想會坐實老衲放縱罪名,挑起各派與少林火并,然後施主可坐享漁利,将四門五派各個擊破。
” 語聲微頓,複又接道:“此次施主獨上少林,訛稱太原金店不承認鑄過金帶,老衲已有預感,臨行之時,且已暗囑師弟法明,倘老衲遇害,即将此事分告各派,方才施主藉故離去,那就越發證明老衲的揣測不錯了。
” “老衲話已說明,施主盡管下手吧,隻是老衲死後,四門五派高手,必将迫索天下,那時施主亦難逃公道……” 那人冷笑截口道:“死在眼前,饒舌何用?老秃驢,留你不得。
” 木劍一振,暴點法元大師前胸。
法元大師無法閃避,霍然張目登視着對方,緊接着,一聲悶哼,仰面栽倒在坑中。
那人收回木劍,目光一陣閃動,頓腳轉身,一連兩次起落,迅速消失在山口之外。
過了半盞茶光景,康浩手提木劍,匆匆趕回坪上。
當他一見坑中棺木屍體俱被劈成兩半,法元大師也僵卧在側,這-驚,真是非同小可,急忙将木劍插在地上,便想縱身下坑查看…… “不!不能” 法元大師突然低聲喝阻,同時掙紮着撐起身子,氣籲籲地道:“坑内死屍染有劇毒,老衲已中毒負傷,少施主千萬不能再魯莽。
” 康浩駭然說道:“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法元大師呼吸短促,額上汗水滾滾直落,嘶聲道:“快……快用劍尖,隔空替老衲封住心絡三穴……” 康浩驚悸莫名,連忙拔出木劍,如言飛點了法元大師心絡三處大穴。
三穴點閉,法元大師身軀-陣顫抖,恍如虛脫般倚靠在坑壁上,一面唏氣,一面從貼身布袋中取出一隻小磁瓶,倒出三粒黑色藥丸,納人口中,閉目調息。
康浩焦急不安地,候在坑外,頻頻揚目四顧,峰頂林木蕭蕭,渺無人蹤,絲毫看不出有何異狀。
過了頓飯光景,才見法元大師收汗出聲,緩緩張開眼來。
康浩迫不及待,急又問道:“大師,這兒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法元大師長歎一聲,黯然道:“老衲慚愧,有負少施主期盼!” 康浩道:“現在别說這些,快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我師父遺體,是誰損傷的?” 法元大師道:“少施主先放寬心,這具死屍,并非令師楊大俠?” 康浩驚道:“不是師父?那麼他是誰?屍體上怎會有毒?” 法元大師斂容歎道:“這是一樁可怕的陰謀,令師遺體,早巳被人換掉移走,在那假屍上塗了毒粉,老衲一時大意,緻遭所害。
” 康浩迫問道:“大師知道是什麼人幹的嗎?” 法元大師微微颔首,道:“那移屍下毒的人,也就是假冒令師,殺害三大門派掌門人的兇手,他剛才還在坪上,刺了老衲一劍,少施主返來之前不久,才離開承天坪。
” 康浩心頭一震,本能地提劍四顧,茫然道:“這就奇怪了,怎麼我一路趕回來,竟沒有碰見他,而且”目光凝注法元大師,忽然住口未往下說了,其未盡之言,當然是指老和尚身上完好無恙,看不出曾受過劍傷。
法元大師凄然一笑,道:“那人喬裝令師,容貌維妙維肖,幾令人難辨真假,所用兵刃,也是一柄木劍,老衲中毒無法抗拒,本已注定難逃一死,卻因急中生智,撒了一次謊,才使他劍下留情,有意钭劍勢錯開二分,沒有正點老衲的死穴。
” 康浩更詫道:“大師撒的什麼謊?竟能仗以死裡逃生?” 法元大師道:“老衲假稱已識破他的身份,并直指他就是少施主所扮!” 康浩一怔,脫口道:“可是,他分明并不是我……” 法元大師接道:“老衲也明知他并非少施主,隻是故作錯認,以消除他滅口之心而已。
” 康浩如堕五裡霧中,搖頭道:“我不懂你的話?” 法元大師便将适才經過,詳細說了一遍,最後感歎道: “此人心智武功,兩皆高明,他假扮令師的目的,不久挑撥四門五派内鬥火并,以求坐收漁人之利,所以,老衲才有意指他是少施主所扮,他本可殺死老衲,但卻臨時改變了心意,準備留下老衲這個活口,将錯就錯,使少施主不能見諒于各門各派,如此一來,武林中勢将掀起血腥殺劫,結果無論孰勝孰敗,都對他有裨益。
” 康浩聽了,卻不以為然道:“事實上,我與四門五派已有殺師之仇,勢成冰炭,何用人挑撥?” 法元大師正色道:“少施主錯了,令師負冤謝世,純出誤會,基間隐衷内情難明,四門五派,不過中人嫁禍激将奸計,少施主為昭雪師冤,端在查明隐情,豈能盲目尋仇,徒令親痛仇快,予好人可乘之機。
” 康浩冷然道:“大師這番金玉良言,應該早在太原霍家變故發生的時候說出才對,現在家師已亡,沉冤已深,再說就嫌太遲了。
” 法元大師歎道:“也難怪少施主不忿,但大錯已鑄,悔恨無及,一錯不能再錯,少施主志在洗雪師冤,就當以查緝真兇為正途,倘若僅求快意一時,縱然殺盡了四門五派,恐亦難慰令師在天之靈!” 康浩眼中淚光又現,緩緩垂下頭去,好半晌,才哽聲喃喃道:“可是,真兇是誰?要到哪兒去查緝?如今連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