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北宋,東京汴梁——暖暖的陽光普照。
「來來來,快來買又香又大的香糖栗子,粒粒經過挑選,買一斤送一兩,好吃多買些,壞栗子的不算錢咧——」 盛夏的京城熱鬧異常,窄小交錯的巷道擠滿了努力吆喝的攤販。
從字畫販售,到童玩小擔,一攤接過一攤,放眼人臉人背,處處繁榮景象。
而雜杳的人群中,有兩名男子特别引人注目,原因無他,因為他倆正是「封記」海味幹貨行的收款代表——整條長街上食品攤的衣食父母。
因為街上大多數的飲食店家、食擔,都使用封記出貨的海鮮山産幹貨,且用過的人莫不稱贊封記的幹貨「物美價廉」。
就因為「物美」,所以用了封記幹貨的擔子生意特别興旺;也因為「價廉」,即使是小小生意,也能大大受惠。
于是,「封記」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大大小小攤販口中的「衣食父母」了。
二少爺,這個月慶祥鋪子該收的貨款才給了一半,瞧那祥老爺子一臉的困難,會不會真的交不出餘款吶?如果真交不錢來,咱們是不是得告訴大少爺,将他列為『信譽不良戶』?」 小夥計孝春懷裡緊緊拽着布包,将剛剛一路上收來的貨款壓得牢牢,惟恐一個閃神,就得三輩子作牛作馬來還。
一襲青衣飄飄,封輕岚走在孝春前頭,腳步随性,眉眼盡是和氣。
「不急。
」 他一面回答,一面笑着和一旁賣羹湯的老翁打招呼。
老翁在這街上賣羹湯已有數十年時間,一家子吃穿全靠這兒,他羹裡添的菇類、魚片幹貨,就是向街底的慶祥鋪子買的。
雖說料理的材料有諸多選擇,而幹貨固然不是最佳的抉擇,可卻是省去時間、距離的最好考量。
最起碼,像賣羹的老翁一類的小販,就無須為了在羹裡添點鮮味,還得天天提着釣竿問候河神。
給人方便,也就是給自己方便——這便是封家作生意的不二箴言。
「可是二少爺,今早出門,大少爺還千叮咛萬囑咐地告訴孝春,要孝春……盯着您将貨款收齊的。
」 「你說,大哥要你『盯』着我?」打趣地睨了身後的少年一眼。
「不……不是,孝春哪敢盯少爺!」他又不是大白天作賊——膽子大了。
「隻是大少爺說了,咱們店裡的東西賣得夠便宜,再讓人賒帳,哪說得過去。
」 像二少爺這樣讓人一賒再賒,擺明就像在開救濟院,隻怕一街子的小貓、小狗都給養得肥嘟嘟,封家上下十餘口卻給餓扁了。
「唉!你又聽了我大哥的惡言惡語了。
」封輕岚癟癟嘴,掉頭轉進一條巷子内。
孝春忙跟上,微喘道:「但是大少爺他說的也對呀!」 「我沒說他錯,隻是作買賣方法有好幾種,剛柔并濟,才會财源滾滾。
」 他大哥封栖雲常說他是下了鍋的面條——硬不起來,可他瞧大哥那脾氣才是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
如果天天收帳如讨債,遲早會連熟客都給趕跑的! 「剛柔并濟?」 見孝春一臉疑惑,封輕岚幹脆來個「就地取材」,他霍地指向路旁一名該是做錯事而正被爹娘修理的娃兒。
「瞧見沒?」 「瞧……瞧見什麼?」 孝春咕哝着吞下口水。
二少爺指着那娃兒,該不會是暗示他再多嘴便會有此下場吧? 「我說那娃兒,如果小春子你再多嘴……」 「我……我不多嘴了,二少爺你怎麼說怎麼是!」小夥計摀住嘴巴,隻餘兩隻眼珠子驚慌地轉。
餘音拖了半晌,封輕岚終于忍俊不住,他大笑。
「你這麼緊張做什麼?我又不是你那成天隻會對人闆着臉的大少爺。
」損了自家兄弟一把。
二少爺不是大少爺? 是……是呀!二少爺是出了名的好脾氣,怎會兇他!孝春這才松了口氣。
「我叫你看着那娃兒,是想告訴你:跟我們賒帳的店家就和那做錯事的娃兒一樣,我們天天催他就像天天打他,愈打他就愈生脾氣。
」 「可是他們欠的是銀兩,能填飽肚皮的東西,不催可以嗎?」 「我說過不催嗎?」封輕岚故弄玄虛,惹得身邊人丈二金剛,摸不着頭緒。
「還不懂?來,你再看看。
」 就像是套好似的,剛剛還拿竹帚子打孩子的大娘,此刻居然拿出事先預備好的糖葫蘆串,塞到仍在抽噎的孩子手中。
「這個……」 孝春胡塗了。
以前他做錯事,他娘都是這麼打打他又摸摸他的,哪有什麼稀奇呢! 封輕岚笑了。
「拿出葫蘆串的意思,是告訴孩子;做錯事的下場隻有一種,但做不做錯事卻是可以選擇的。
做生意也是一樣道理,天天逼帳,店家隻會覺得我們太過計較,但是我們今天讓他方便,他卻不可能不知道我們的用意。
」 他又舉步往巷底走,孝春則茅塞頓開地跟了上去。
「是不是店家認為我們夠體諒人,就會一直跟我們買幹貨,我們也就
「來來來,快來買又香又大的香糖栗子,粒粒經過挑選,買一斤送一兩,好吃多買些,壞栗子的不算錢咧——」 盛夏的京城熱鬧異常,窄小交錯的巷道擠滿了努力吆喝的攤販。
從字畫販售,到童玩小擔,一攤接過一攤,放眼人臉人背,處處繁榮景象。
而雜杳的人群中,有兩名男子特别引人注目,原因無他,因為他倆正是「封記」海味幹貨行的收款代表——整條長街上食品攤的衣食父母。
因為街上大多數的飲食店家、食擔,都使用封記出貨的海鮮山産幹貨,且用過的人莫不稱贊封記的幹貨「物美價廉」。
就因為「物美」,所以用了封記幹貨的擔子生意特别興旺;也因為「價廉」,即使是小小生意,也能大大受惠。
于是,「封記」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大大小小攤販口中的「衣食父母」了。
二少爺,這個月慶祥鋪子該收的貨款才給了一半,瞧那祥老爺子一臉的困難,會不會真的交不出餘款吶?如果真交不錢來,咱們是不是得告訴大少爺,将他列為『信譽不良戶』?」 小夥計孝春懷裡緊緊拽着布包,将剛剛一路上收來的貨款壓得牢牢,惟恐一個閃神,就得三輩子作牛作馬來還。
一襲青衣飄飄,封輕岚走在孝春前頭,腳步随性,眉眼盡是和氣。
「不急。
」 他一面回答,一面笑着和一旁賣羹湯的老翁打招呼。
老翁在這街上賣羹湯已有數十年時間,一家子吃穿全靠這兒,他羹裡添的菇類、魚片幹貨,就是向街底的慶祥鋪子買的。
雖說料理的材料有諸多選擇,而幹貨固然不是最佳的抉擇,可卻是省去時間、距離的最好考量。
最起碼,像賣羹的老翁一類的小販,就無須為了在羹裡添點鮮味,還得天天提着釣竿問候河神。
給人方便,也就是給自己方便——這便是封家作生意的不二箴言。
「可是二少爺,今早出門,大少爺還千叮咛萬囑咐地告訴孝春,要孝春……盯着您将貨款收齊的。
」 「你說,大哥要你『盯』着我?」打趣地睨了身後的少年一眼。
「不……不是,孝春哪敢盯少爺!」他又不是大白天作賊——膽子大了。
「隻是大少爺說了,咱們店裡的東西賣得夠便宜,再讓人賒帳,哪說得過去。
」 像二少爺這樣讓人一賒再賒,擺明就像在開救濟院,隻怕一街子的小貓、小狗都給養得肥嘟嘟,封家上下十餘口卻給餓扁了。
「唉!你又聽了我大哥的惡言惡語了。
」封輕岚癟癟嘴,掉頭轉進一條巷子内。
孝春忙跟上,微喘道:「但是大少爺他說的也對呀!」 「我沒說他錯,隻是作買賣方法有好幾種,剛柔并濟,才會财源滾滾。
」 他大哥封栖雲常說他是下了鍋的面條——硬不起來,可他瞧大哥那脾氣才是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
如果天天收帳如讨債,遲早會連熟客都給趕跑的! 「剛柔并濟?」 見孝春一臉疑惑,封輕岚幹脆來個「就地取材」,他霍地指向路旁一名該是做錯事而正被爹娘修理的娃兒。
「瞧見沒?」 「瞧……瞧見什麼?」 孝春咕哝着吞下口水。
二少爺指着那娃兒,該不會是暗示他再多嘴便會有此下場吧? 「我說那娃兒,如果小春子你再多嘴……」 「我……我不多嘴了,二少爺你怎麼說怎麼是!」小夥計摀住嘴巴,隻餘兩隻眼珠子驚慌地轉。
餘音拖了半晌,封輕岚終于忍俊不住,他大笑。
「你這麼緊張做什麼?我又不是你那成天隻會對人闆着臉的大少爺。
」損了自家兄弟一把。
二少爺不是大少爺? 是……是呀!二少爺是出了名的好脾氣,怎會兇他!孝春這才松了口氣。
「我叫你看着那娃兒,是想告訴你:跟我們賒帳的店家就和那做錯事的娃兒一樣,我們天天催他就像天天打他,愈打他就愈生脾氣。
」 「可是他們欠的是銀兩,能填飽肚皮的東西,不催可以嗎?」 「我說過不催嗎?」封輕岚故弄玄虛,惹得身邊人丈二金剛,摸不着頭緒。
「還不懂?來,你再看看。
」 就像是套好似的,剛剛還拿竹帚子打孩子的大娘,此刻居然拿出事先預備好的糖葫蘆串,塞到仍在抽噎的孩子手中。
「這個……」 孝春胡塗了。
以前他做錯事,他娘都是這麼打打他又摸摸他的,哪有什麼稀奇呢! 封輕岚笑了。
「拿出葫蘆串的意思,是告訴孩子;做錯事的下場隻有一種,但做不做錯事卻是可以選擇的。
做生意也是一樣道理,天天逼帳,店家隻會覺得我們太過計較,但是我們今天讓他方便,他卻不可能不知道我們的用意。
」 他又舉步往巷底走,孝春則茅塞頓開地跟了上去。
「是不是店家認為我們夠體諒人,就會一直跟我們買幹貨,我們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