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楓葉店一到秋天,總是可以吸引到不少人氣,因為,秋天到了,楓葉自然也就紅了。
楓葉店以楓葉為名,顧名思議,這個地方的紅楓實是太多了,是以才會以楓葉為名。
楓葉店的紅楓多是多,但究竟有多少,卻沒有人知道确切的數目,不過,到過楓葉店的人都明白,那裡的紅楓多如海,放眼望去,方圓百裡全是赤紅。
所以楓葉店的人喜歡紅,不僅愛穿紅衣紅裙,就連門面樓壁都刷上了厚厚一層紅漆,鎮上最大的酒樓——五湖居裡賣的酒,取個名兒也叫“胭脂紅”! “胭脂紅”是五湖居獨門秘方釀制的,入口清醇,酒味悠長,算得上是酒中極品,是以賣價不菲。
據說一壺“胭脂紅”的價錢,不比整治一桌上好的菜肴便宜,因此,能夠光顧五湖居的客人,非富即貴,走卒小販之輩隻能望門興歎了。
不過,凡事沒有絕對,對五湖居老闆王二麻子來說,至少今天是一個例外。
今天是五月二十八,曆書上雲:諸事不宜! 所以王二麻子一大早起來,就召齊自己店中的大廚夥計,千叮咛、萬囑咐,其實歸總起來就是一句話:忍氣避禍! 這是每一個開鋪做生意的人都信奉的一句名言,換一種說法,就叫和氣生财,王二麻子給店取名為“五湖居”,而他臉上的招牌就是笑,有人開玩笑說:“你就是當着王二麻子的面罵娘,他也絕不會說個不好!” 這話雖然有些誇張,但卻說明王二麻子的脾氣的确是好。
不過,此時此刻,他看着樓上的幾個客人,心裡卻一點也順暢不起來。
這幾個客人并不是一路的,前前後後共有三批人。
第一批隻是一個人,穿着講究,氣派非常,二十來歲年紀,長相算是在男人中拔尖的,他一落坐,就将腰間的長劍擱在桌上,顯得異常醒目。
王二麻子以為這是一個大主顧,誰曾想他隻叫了一盤“相思豆”,喝着免費的清茶,從午前一直坐到現在,幾個時辰都未挪動位置。
“相思豆”的名兒好聽,其實就是炒黃豆與炒碗豆拼成一盤,總共隻值一個大錢,這也難怪王二麻子看不順眼。
第二批人則是一對中年夫婦,點了幾個“五湖居”特有的招牌菜,又要了一壺上好的“胭脂紅”,看來是一對舍得花錢的主兒,可是王二麻子還是瞧着覺得别扭。
這倒不是王二麻子的眼光太挑剔了,實在是這一對夫婦搭配得太不般配了。
女的穿着妖娆,模樣俊俏,兩條細細的柳葉眉微張,眉梢淡垂,顧盼間自有一股風流韻态,就連王二麻子這樣五六十的老漢,見了這風騷勁兒,也忍不住胡思亂想一番,可見這半老徐娘端的算得上是漂亮,再看這男的,個子矮瘦,五官像是挪了位似的,與“勻稱”二字毫不沾邊,一條不深長的刀疤自臉上橫斜而過,更顯得猙獰可怕,不敢恭維。
兩人站在一起,正應了一句老話——“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 這第三批共有五人,有老有少,有俊有醜,一來就叫了一桌子好菜,有山珍海味,有奇禽猛獸,讓廚子忙活了好一陣子,可是王二麻子偏偏高興不起來,這隻因為這些人身上都帶着兵器,橫眉怒眼的,還不知給不給錢呢。
想到這裡,王二麻子就站在櫃台裡面唉聲歎氣,恰在這時,門口傳來夥計的招呼聲:“有客來了,樓上請!” 這一撥人隻有三位,其中一位正是本鎮首富範鋒,範鋒此人年不過四旬,原先不過是小商販出身,後來闖蕩江湖,一去十年,回到楓葉店就成了大戶人家。
誰也不知道他這十年究竟做了些什麼勾當,也沒有人知道他的發迹史,更沒有人知道他家裡的金銀多如山,雖說如此,卻沒有黑道上的朋友打他的主意。
王二麻子萬沒想到,以範鋒的權勢地位,竟然會對同行的兩個客人點頭哈腰,低聲下氣。
但看同行的這兩位,一個矮胖,一個矮瘦,臉上似有幾分浮腫,穿着舉止也顯得一般,除了眼神裡偶爾閃出一道精光、顯出幾分幹練之外,其它的地方并無特别之處。
在王二麻子熱情招待之下,三人選了靠窗的桌前坐下,點好酒菜之後,那矮胖老者壓低聲音道:“範兄,看來楓葉店并不像你所說的那麼平靜啊!” 範鋒一怔,正要擡頭觀望四周,卻聽那矮胖老者道:“别東張西望,以免打草驚蛇!” 範鋒吃了一驚道:“海老,莫非你認得樓上的這些人?” 矮胖老者冷然道:“老夫知道這三夥人中至少有兩夥人是混黑道的,雖然老夫不認得他們,但從相貌兵器上推斷,應該不會有錯!” 那矮瘦老者淡淡而道:“看來飛雲寨和黑白府乃是有備而來,安了心想趟趟這渾水!” 範鋒倒吸了口冷氣道:“江老的意思是說那一對夫妻竟是黑白府的雙無常,而那五個人是飛雲寨的連環五子?” “不錯!”那矮瘦老者點了點頭道。
範鋒渾身一震,心中暗道:“怪不得這兩個老家這麼着急趕來楓葉店,敢情這裡有大事即将發生!” 江湖上傳言,能夠勞動雙無常或是連環五子親自出馬的,都是價值萬金的大買賣,如今正值亂世,像這樣的大買賣已經少之又少,這就難怪雙無常與連環五子争這票買賣了。
範鋒的眼神似是不經意地瞟了一眼那位正在嚼
楓葉店以楓葉為名,顧名思議,這個地方的紅楓實是太多了,是以才會以楓葉為名。
楓葉店的紅楓多是多,但究竟有多少,卻沒有人知道确切的數目,不過,到過楓葉店的人都明白,那裡的紅楓多如海,放眼望去,方圓百裡全是赤紅。
所以楓葉店的人喜歡紅,不僅愛穿紅衣紅裙,就連門面樓壁都刷上了厚厚一層紅漆,鎮上最大的酒樓——五湖居裡賣的酒,取個名兒也叫“胭脂紅”! “胭脂紅”是五湖居獨門秘方釀制的,入口清醇,酒味悠長,算得上是酒中極品,是以賣價不菲。
據說一壺“胭脂紅”的價錢,不比整治一桌上好的菜肴便宜,因此,能夠光顧五湖居的客人,非富即貴,走卒小販之輩隻能望門興歎了。
不過,凡事沒有絕對,對五湖居老闆王二麻子來說,至少今天是一個例外。
今天是五月二十八,曆書上雲:諸事不宜! 所以王二麻子一大早起來,就召齊自己店中的大廚夥計,千叮咛、萬囑咐,其實歸總起來就是一句話:忍氣避禍! 這是每一個開鋪做生意的人都信奉的一句名言,換一種說法,就叫和氣生财,王二麻子給店取名為“五湖居”,而他臉上的招牌就是笑,有人開玩笑說:“你就是當着王二麻子的面罵娘,他也絕不會說個不好!” 這話雖然有些誇張,但卻說明王二麻子的脾氣的确是好。
不過,此時此刻,他看着樓上的幾個客人,心裡卻一點也順暢不起來。
這幾個客人并不是一路的,前前後後共有三批人。
第一批隻是一個人,穿着講究,氣派非常,二十來歲年紀,長相算是在男人中拔尖的,他一落坐,就将腰間的長劍擱在桌上,顯得異常醒目。
王二麻子以為這是一個大主顧,誰曾想他隻叫了一盤“相思豆”,喝着免費的清茶,從午前一直坐到現在,幾個時辰都未挪動位置。
“相思豆”的名兒好聽,其實就是炒黃豆與炒碗豆拼成一盤,總共隻值一個大錢,這也難怪王二麻子看不順眼。
第二批人則是一對中年夫婦,點了幾個“五湖居”特有的招牌菜,又要了一壺上好的“胭脂紅”,看來是一對舍得花錢的主兒,可是王二麻子還是瞧着覺得别扭。
這倒不是王二麻子的眼光太挑剔了,實在是這一對夫婦搭配得太不般配了。
女的穿着妖娆,模樣俊俏,兩條細細的柳葉眉微張,眉梢淡垂,顧盼間自有一股風流韻态,就連王二麻子這樣五六十的老漢,見了這風騷勁兒,也忍不住胡思亂想一番,可見這半老徐娘端的算得上是漂亮,再看這男的,個子矮瘦,五官像是挪了位似的,與“勻稱”二字毫不沾邊,一條不深長的刀疤自臉上橫斜而過,更顯得猙獰可怕,不敢恭維。
兩人站在一起,正應了一句老話——“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 這第三批共有五人,有老有少,有俊有醜,一來就叫了一桌子好菜,有山珍海味,有奇禽猛獸,讓廚子忙活了好一陣子,可是王二麻子偏偏高興不起來,這隻因為這些人身上都帶着兵器,橫眉怒眼的,還不知給不給錢呢。
想到這裡,王二麻子就站在櫃台裡面唉聲歎氣,恰在這時,門口傳來夥計的招呼聲:“有客來了,樓上請!” 這一撥人隻有三位,其中一位正是本鎮首富範鋒,範鋒此人年不過四旬,原先不過是小商販出身,後來闖蕩江湖,一去十年,回到楓葉店就成了大戶人家。
誰也不知道他這十年究竟做了些什麼勾當,也沒有人知道他的發迹史,更沒有人知道他家裡的金銀多如山,雖說如此,卻沒有黑道上的朋友打他的主意。
王二麻子萬沒想到,以範鋒的權勢地位,竟然會對同行的兩個客人點頭哈腰,低聲下氣。
但看同行的這兩位,一個矮胖,一個矮瘦,臉上似有幾分浮腫,穿着舉止也顯得一般,除了眼神裡偶爾閃出一道精光、顯出幾分幹練之外,其它的地方并無特别之處。
在王二麻子熱情招待之下,三人選了靠窗的桌前坐下,點好酒菜之後,那矮胖老者壓低聲音道:“範兄,看來楓葉店并不像你所說的那麼平靜啊!” 範鋒一怔,正要擡頭觀望四周,卻聽那矮胖老者道:“别東張西望,以免打草驚蛇!” 範鋒吃了一驚道:“海老,莫非你認得樓上的這些人?” 矮胖老者冷然道:“老夫知道這三夥人中至少有兩夥人是混黑道的,雖然老夫不認得他們,但從相貌兵器上推斷,應該不會有錯!” 那矮瘦老者淡淡而道:“看來飛雲寨和黑白府乃是有備而來,安了心想趟趟這渾水!” 範鋒倒吸了口冷氣道:“江老的意思是說那一對夫妻竟是黑白府的雙無常,而那五個人是飛雲寨的連環五子?” “不錯!”那矮瘦老者點了點頭道。
範鋒渾身一震,心中暗道:“怪不得這兩個老家這麼着急趕來楓葉店,敢情這裡有大事即将發生!” 江湖上傳言,能夠勞動雙無常或是連環五子親自出馬的,都是價值萬金的大買賣,如今正值亂世,像這樣的大買賣已經少之又少,這就難怪雙無常與連環五子争這票買賣了。
範鋒的眼神似是不經意地瞟了一眼那位正在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