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的心下躊躇起來,然而,車侯、扶滄海都是他的患難之交,一向情深義重,若是不能為他們報仇,他有何顔面去見他們的在天之靈?
張良顯然看穿了他的心思,緩緩而道:“真正殺害車侯、扶滄海的人不是項羽,隻要公子靜下心來想一想,答案不說自明。
” 他這一句話驚住了在座的每一個人,紀空手縱是智計多端,心思缜密,一時間也未能明白張良話中所指。
張良道:“城陽之敗在于當初我們的失算,就連我也算漏了一人。
公子試想,以項羽飛橫跋扈的秉性,一旦聞聽關中被破的消息,哪裡還能按兵不動?然而事實上他卻置關中而不顧,圍攻城陽,這豈非太過反常?” 紀空手心中一直有這種疑惑,點頭道:“這的确有違此人的本性。
” 張良淡淡地道:“據我所知,當初項羽确有救援關中之意,不過在他的身邊,還有一個範增,正是範增看到了救援關中的弊端,是以才勸說項羽留在了齊國。
” 紀空手的心裡頓時明亮起來,道:“要殺範增,談何容易?項羽既拜範增為亞父,正是将他當作了左臂右膀。
” “為個人計,為天下計,範增都是必殺之人。
”張良的眉間一動,隐然閃現出一絲殺氣:“楚漢相争,在于鬥智不鬥力,隻要去掉項羽真正的智囊,無異是斷了他的一條手臂。
” 他當即叙說了範增在西楚軍中的重要性,并且列舉了範增出謀劃策所取得成功的各個範例,聽的紀空手霍然動容。
“既然如此,明日我便啟程。
”紀空手不想假手于他人,決定親自動手。
龍赓搖了搖頭道:“公子舊傷未愈,不宜車馬勞頓,此事還是交給我吧。
” 紀空手望了他一眼,深知龍赓沉默如金,既然開口應承此事,已有了七分把握。
而且,龍赓的劍術幾近通神的地步,縱然不能行刺成功,當可自保全身而退。
張良卻道:“此刻行刺範增,時機未到。
各位細想,範增既是項羽的重要謀臣,身邊的戒備必定森嚴,我們又豈能仿效莽夫逞一時之勇?” 紀空手是何等聰明之人,聞音而知其意,點了點頭道:“莫非你已有了妙計?” 張良淡淡地道:“妙計倒算不上,不過是用‘離間’二字。
” “好!”紀空手一拍手道:“殺人不見血,那就有勞了!” “我不行。
”張良神秘地一笑:“但你行。
” 紀空手一愕,頓時醒悟過來道:“果真是這個理,我竟然忘了我此刻的身分了。
” 兩人似談玄機般地一問一答,聽得衆人如墜雲霧之中。
長夜漫漫,蒼穹盡墨,誰又能讀懂黑暗之中所蘊藏的未知玄理? △△△△△△△△△ 關中三年免賦的消息,如一粒火種撒向關中,撒向巴、蜀、漢中三郡,并在短時間内鬧得天下沸沸揚揚,無論是地主豪紳,還是貧民商賈,無不拍手稱快。
當時天下百姓經過很長時間的暴秦苛政,心中積怨頗深,驟然聽得天底下還有“免賦”這樣的好事,而且一免就是三年,無不心向往之。
更有漢王以德政治理巴、蜀、漢中三郡之事早已傳播開來,一時之間,關中一地熱鬧起來,竟在半月之内新增人丁達百萬之衆。
這一切都被紀空手看在眼裡,喜在心頭。
他所喜的并非是關中一地的繁華,而是民心所向,楚漢争霸雖然還沒有真正地動起一刀一槍,但在政治上,紀空手已明顯占到了上風。
漢曆三年三月,在關中門戶武關城外的一條古驿道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牛車馬車連綿不斷,人流熙熙攘攘。
樊哙身為大漢軍的先鋒官,坐鎮武關,既有保一地平安之責,同時也不忘自己身負北上伐楚之重任,是以,親自坐守城門之上,時刻警惕着人流動向,以防不測。
受命先鋒一職,這原本是樊哙心中所不敢想象之事,當日他助呂翥謀害劉邦,犯下的是“謀逆”大罪,雖說是呂翥以藥物要挾,但于理于法,自己終究難逃一死。
誰曾想劉邦竟能冰釋前嫌,既往不咎,反而對自己委以重任,這的确讓樊哙心生“士為知已者死”的念頭。
所以他受命先鋒之後,盡心盡職,骁勇異常,屢建戰功,成為大漢軍不可多得的一代名将,他卻不知、若真是以劉邦“睚眦必報”的本性,又豈能容他這樣的謀逆之臣,隻是此劉邦已非彼劉邦,才成就了他的名将風範。
樊哙望着城上城下自己的軍隊,心裡不由有三分得意,他任先鋒後,一向講究軍紀嚴明,賞罰分明,為了打造一支這樣的鐵軍,他簡直是嘔心瀝血,與兵同吃,與兵同寝,不敢有一絲的懈怠,最終才有此成就,回想起來,自己也确實不易。
他兀自想着,陡然聽得遠處傳來一陣“得得”的馬蹄之聲,循聲望去,但見古驿道上漫起一片黃沙,十幾騎人馬在沙塵中時隐時現,來勢甚疾。
樊哙心中一怔:“自平定關中以來,楚漢相對平靜了七八個月,雖然誰都明白這隻是一種暫時的平靜,平靜的背後卻孕育着風暴的
” 他這一句話驚住了在座的每一個人,紀空手縱是智計多端,心思缜密,一時間也未能明白張良話中所指。
張良道:“城陽之敗在于當初我們的失算,就連我也算漏了一人。
公子試想,以項羽飛橫跋扈的秉性,一旦聞聽關中被破的消息,哪裡還能按兵不動?然而事實上他卻置關中而不顧,圍攻城陽,這豈非太過反常?” 紀空手心中一直有這種疑惑,點頭道:“這的确有違此人的本性。
” 張良淡淡地道:“據我所知,當初項羽确有救援關中之意,不過在他的身邊,還有一個範增,正是範增看到了救援關中的弊端,是以才勸說項羽留在了齊國。
” 紀空手的心裡頓時明亮起來,道:“要殺範增,談何容易?項羽既拜範增為亞父,正是将他當作了左臂右膀。
” “為個人計,為天下計,範增都是必殺之人。
”張良的眉間一動,隐然閃現出一絲殺氣:“楚漢相争,在于鬥智不鬥力,隻要去掉項羽真正的智囊,無異是斷了他的一條手臂。
” 他當即叙說了範增在西楚軍中的重要性,并且列舉了範增出謀劃策所取得成功的各個範例,聽的紀空手霍然動容。
“既然如此,明日我便啟程。
”紀空手不想假手于他人,決定親自動手。
龍赓搖了搖頭道:“公子舊傷未愈,不宜車馬勞頓,此事還是交給我吧。
” 紀空手望了他一眼,深知龍赓沉默如金,既然開口應承此事,已有了七分把握。
而且,龍赓的劍術幾近通神的地步,縱然不能行刺成功,當可自保全身而退。
張良卻道:“此刻行刺範增,時機未到。
各位細想,範增既是項羽的重要謀臣,身邊的戒備必定森嚴,我們又豈能仿效莽夫逞一時之勇?” 紀空手是何等聰明之人,聞音而知其意,點了點頭道:“莫非你已有了妙計?” 張良淡淡地道:“妙計倒算不上,不過是用‘離間’二字。
” “好!”紀空手一拍手道:“殺人不見血,那就有勞了!” “我不行。
”張良神秘地一笑:“但你行。
” 紀空手一愕,頓時醒悟過來道:“果真是這個理,我竟然忘了我此刻的身分了。
” 兩人似談玄機般地一問一答,聽得衆人如墜雲霧之中。
長夜漫漫,蒼穹盡墨,誰又能讀懂黑暗之中所蘊藏的未知玄理? △△△△△△△△△ 關中三年免賦的消息,如一粒火種撒向關中,撒向巴、蜀、漢中三郡,并在短時間内鬧得天下沸沸揚揚,無論是地主豪紳,還是貧民商賈,無不拍手稱快。
當時天下百姓經過很長時間的暴秦苛政,心中積怨頗深,驟然聽得天底下還有“免賦”這樣的好事,而且一免就是三年,無不心向往之。
更有漢王以德政治理巴、蜀、漢中三郡之事早已傳播開來,一時之間,關中一地熱鬧起來,竟在半月之内新增人丁達百萬之衆。
這一切都被紀空手看在眼裡,喜在心頭。
他所喜的并非是關中一地的繁華,而是民心所向,楚漢争霸雖然還沒有真正地動起一刀一槍,但在政治上,紀空手已明顯占到了上風。
漢曆三年三月,在關中門戶武關城外的一條古驿道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牛車馬車連綿不斷,人流熙熙攘攘。
樊哙身為大漢軍的先鋒官,坐鎮武關,既有保一地平安之責,同時也不忘自己身負北上伐楚之重任,是以,親自坐守城門之上,時刻警惕着人流動向,以防不測。
受命先鋒一職,這原本是樊哙心中所不敢想象之事,當日他助呂翥謀害劉邦,犯下的是“謀逆”大罪,雖說是呂翥以藥物要挾,但于理于法,自己終究難逃一死。
誰曾想劉邦竟能冰釋前嫌,既往不咎,反而對自己委以重任,這的确讓樊哙心生“士為知已者死”的念頭。
所以他受命先鋒之後,盡心盡職,骁勇異常,屢建戰功,成為大漢軍不可多得的一代名将,他卻不知、若真是以劉邦“睚眦必報”的本性,又豈能容他這樣的謀逆之臣,隻是此劉邦已非彼劉邦,才成就了他的名将風範。
樊哙望着城上城下自己的軍隊,心裡不由有三分得意,他任先鋒後,一向講究軍紀嚴明,賞罰分明,為了打造一支這樣的鐵軍,他簡直是嘔心瀝血,與兵同吃,與兵同寝,不敢有一絲的懈怠,最終才有此成就,回想起來,自己也确實不易。
他兀自想着,陡然聽得遠處傳來一陣“得得”的馬蹄之聲,循聲望去,但見古驿道上漫起一片黃沙,十幾騎人馬在沙塵中時隐時現,來勢甚疾。
樊哙心中一怔:“自平定關中以來,楚漢相對平靜了七八個月,雖然誰都明白這隻是一種暫時的平靜,平靜的背後卻孕育着風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