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無計可施

關燈
紀空手的聲音很輕,生怕驚動了孩子那燦爛的笑臉,他隻是悄然地來到虞姬的身邊,大手輕撫在虞姬香肩之上,輕拍了兩下,順着虞姬那柔滑而烏黑的發梢,去窺望這個曾經在心裡想象過千百遍的孩子。

     這孩子的确很美,美得就像是虞姬的翻版,如果說在他的身上還能找出一點紀空手的影子,就隻有那一雙滴溜轉動的、烏黑的眼睛。

     “這小家夥叫什麼?”紀空手忍不住笑了起來,問道。

     虞姬回過頭來,白了他一眼道:“他的名字當然得由他的父親來取,你想好了嗎?” 就在這時,紅顔與呂雉也走上樓來,聽說要給這小家夥取名,大家的興緻頓時高了起來,你一言我一語,竟然在片刻之間說出了十幾個名字。

     紀空手深深地看着虞姬懷中的孩子,沉吟半晌,悠然而道:“我早已想好了他的名字,他姓紀,就叫他‘紀無施’吧!” 他此言一出,三大美女無不皺眉,異口同聲道:“‘紀無施’?好難聽的名字,乍然一聽,還以為是‘無計可施’,這可不行!” 紀空手憑欄而站,雙眼望向藍天之上那悠悠的白雲,沉聲道:“我之所以給他取這個名字,是因為我希望他這一生不要太聰明,聰明其實是一種累,當你勘破世情,能夠預知自己人生中的每一步時,這樣的生活豈非無趣得很?” 他似是有感而發,又似在總結自己,但他的臉上分明有一種滄桑和蕭索,更有一種疲憊和倦意。

     △△△△△△△△△ 千裡之外的淮陰城,已處在一種戰備狀态下,大街上随時可見列隊而過的軍士,一座座軍營駐紮在城郊之外,軍旗飄飄,馬嘶聲聲,顯得異常緊張,卻又井井有條。

     在淮陰府中,卻洋溢着一種與外面的緊張絕然不同的甯靜。

     韓信獨自坐在書房之中,在他面前的書案之上,放着一張錦箋,從錦箋的表面來看,已是汗迹斑斑,略呈米黃,顯然已被韓信翻看多次,也顯示着此時他的心境并不平衡。

     這是一封來自于漢王劉邦的密信,信中所言乃是密議雙方出兵的約定日程,對于韓信來說,這是一個很難決定的選擇。

     此時他的江淮軍已然極具規模,從最初的數萬人,達到今天的二十萬之衆,這中間所付出的心血,隻有韓信自己知道,所以他不想貿然行事,他相信在自己的調教之下,這二十萬人已成精銳之師,更是他争霸天下的本錢,他希望選擇一個恰當的時機,進入到争霸天下的行列,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受人擺布。

     然而,他的心中還有一個更大的結,而這個結就是鳳影。

     這是一個無法解開的心結,對于韓信來說,那更是自己感情的全部寄托,他曾經試着想過要忘掉鳳影,為此他整日泡在酒中,夜夜踏入那煙花之地,等到酒冷人去之時,他卻發現自己的心裡更是空虛,更是無法控制自己對鳳影那至真至誠的相思。

     所以他明白,他不能舍棄天下,也無法舍棄鳳影,正因為要讓他在這兩者之間做出選擇,他才會感受到一種艱難。

     他心裡非常清楚,劉邦東進已是勢在必行,此時的項羽被田橫的數萬兵馬牢牢地拖在齊國境内,要想争霸天下,這無疑是一個最佳的時機,但無論是劉邦,還是他自己,都視對方是一種威脅,都想踩着對方的肩膀奪得這個天下。

     對于韓信來說,既然劉邦東進已是勢在必行,那麼他此時最佳的選擇就應該是觀望,然而,因為鳳影,他惟有放棄這種選擇。

     一陣腳步聲從門外響起,将韓信從沉思中驚醒,他略微遲疑,已然聽出了門外之人是李秀樹。

     此時的李秀樹經過了夜郎和南鄭之戰後,他的實力已然銳減,手下的精英高手損失大半,在韓信的眼中,他已不足為患,但是韓信畢竟是韓信,他在表面上依然對李秀樹十分的尊敬,言聽計從,這隻因為他還必須要仰仗李秀樹背後的王國高麗。

     這是韓信必走的一步棋,他此時所在的江淮各郡中,還沒有足夠的财力來支付他二十萬大軍的用度軍需,更缺銅少鐵,難以保證軍隊對兵器的需求,而高麗王國偏安一隅,财力豐厚,更盛産銅鐵,隻要獲得他們的支持,江淮軍就完全能夠保證自己的戰力。

     所以,他沒有猶豫,起身迎出門外,将李秀樹恭迎至書房,雙手遞上了劉邦的錦箋,道:“王爺來得正是時候,本候正為此事煩心,想找個人商議商議!” 李秀樹接過錦箋,仔細地看了一遍,整個人頓時亢奮起來。

     他無法不激動,因為他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