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兵困城陽

關燈
他心裡深知,面對項羽的精銳之師,城陽之圍絕非輕易能解,依靠陳馀、彭越的騷擾,未必就能讓項羽退兵,與其如此坐以待斃,倒不如放手一搏。

     “我今日将各位召集過來,的确有一件要事要拜托各位去辦。

    對于各位,我是知根知底,十分信任,相信我平日待你們也不薄,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今日要用到各位,不知意下如何?”田榮的眼芒如刀,在每一個人的臉上一一劃過,眉間緊鎖,一臉肅然。

     “但有差遣,義不容辭!”這十八人同時擡頭道。

     田榮十分滿意這些人的表現,輕咳一聲道:“不過,此事之艱巨,遠遠超出了你們的想象,不僅要流血,甚至于還要付出你們的生命。

    所以我不得不提醒各位,如果你們中間有人害怕了,現在退出還來得及,我絕不勉強,也不為難,日後還當是我的心腹親信。

    ” 這十八人中,有一位中年漢子踏前一步道:“能為大王效命,本就是我們這些做臣子的榮幸,不要說是獻出生命,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九死無生,我雷戈也絕不皺眉!” 此人在這十八人中,武功最高,官至将位,隐然是這些人中的首領,所以他的話頗有号召力,一言方出,衆人紛紛響應。

     “好漢子,好兄弟,我田榮有你們這幫朋友,才是我這一生的最大榮幸。

    ”田榮的眼眶微微帶些濕潤,很是感動。

     這十八人眼見田榮如此,無不血脈贲張,更是紛紛請命。

     田榮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讓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這才緩緩而道:“你們此行的任務,就叫驚蜇。

    因為隻有在驚蜇那天,才會有驚雷出現。

    而我希望你們的行動就像一道驚雷,不僅要快,而且要猛,惟有這樣,你們才能最終完成這項艱難的任務!” “這将會是一項怎樣的任務呢?”雷戈忍不住問道,他的話也正是衆人心中所思。

     田榮微微一笑道:“為了保證這項任務的機密性,你們中的每一個人都不能知道它的内容,隻有到了地頭之後,然後才會由他來告訴你們應該怎樣做。

    換句話說,他就是你們這次驚蜇行動的全權指揮者!” 他拍了拍掌,田橫已大步踏入廳中。

     “田大将軍!”衆人無不肅立恭迎。

     田橫微微一笑道:“無須多禮,從現在起,我也不是什麼大将軍,而是你們當中的一員。

    ” “不敢!”衆人忙道。

     “沒什麼敢不敢的。

    ”田橫眉頭一皺道:“我們隻有同舟共濟,才能最終完成驚蜇行動,所以你們謹記,在這裡,沒有大将軍,隻有死士田橫!不成功,便成仁!” 衆人聞聽,頓時亢奮起來,大聲道:“是!不成功,便成仁!” “好!”田橫哈哈一笑道:“我要的就是這種有血性的漢子!我們立刻出發,從城後繞道,目标——濟陽!” 他當先向田榮行了一禮,然後大步而行,在他的身後,十八名勇士緊緊相随,神色肅穆。

     田榮目送他們的背影消失于廳門外,眼中禁不住流露出一股關切之意。

     他心裡十分清楚,這十九名活生生的漢子從此門出去,真正能活生生地回來的人卻實在不多,這個驚蜇行動的難度之大,連他自己也毫無把握。

     正因如此,他才會讓田橫坐鎮指揮。

     想到這裡,田榮輕輕地歎息一聲,心裡頓時湧出了一股悲情。

     △△△△△△△△△ 華艾在跌飛之中,已無力格擋住龍赓這如山崩之勢的一劍。

     但他臨場應變之快,無愧于“高手”身分。

    他既知此劍已不能擋,索性加快了跌飛的速度,藉此拉開他與龍赓之間的距離。

     他實在聰明,知道此刻距離對他來說有多麼的重要,即使是一寸之差,也可要了他的性命。

     “嗖……嗖……”周圍的人群中一聲暴喝,無數箭矢如閃電般漫舞空中,射向龍赓,封鎖住龍赓前行的去路。

     龍赓的心裡發出一聲歎息,不由也暗自佩服起華艾的應變能力。

    的确,距離在此刻顯得非常重要,隻要自己能夠搶入華艾的一尺範圍之内,這些弓箭手就會投鼠忌器。

     勁風撲面而來,漫天的箭矢疾射空中,支支要命,不容龍赓有半點小視。

     他暴喝一聲,沖進這漫天而下的箭雨裡,劍芒閃動,封閉着自己周身的空間。

     箭雨如蝗,卻湧不進龍赓的三尺範圍,勁箭紛紛彈飛跌落…… 當這一輪箭矢歇止之後,在龍赓的面前三丈外,依然立着一個人。

     但這個人已不是華艾,而是手握長刀的趙嶽山。

     在趙嶽山的掩護下,華艾已退回了己方的陣營中。

     “好不要臉,竟然施出偷襲的手段!”趙嶽山目睹了龍赓驚人的劍法,絲毫不敢大意,隻有用話來激他,好讓他心生愧意,影響發揮。

     “我也覺得自己不要臉之至。

    ”龍赓站定之後,并不生氣,而是淡淡一笑道:“所謂以其人之道,還治于其人之身,這是我一生中所信奉的至理名言。

    對君子,我心裡坦坦蕩蕩;對付小人,又何妨用小人的手段?而對付那些不要臉的人,我通常采用的手段,就是比他們更不要臉!” 趙嶽山一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