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千古名劍
關燈
小
中
大
麻小衣辦事頗為雷厲風行,第二日,他便已讓屬下弟子四出傳送消息,将九幽宮餘孽再現江湖之事告之天下各大名門正派,使他們心中有數,不至于被九幽宮暗箭所傷。
九幽宮本以為可以将群豪格殺于爛柯山巅的。
如果沒有名不見經傳的甯勿缺出現,那一群飛蛇就足以讓他們的計劃得逞,何況還有三個神秘的籠子沒有開啟?雖然它們都已被黑衣人帶走了,誰也不知道裡面裝的是什麼,但必定是與飛蛇一樣歹毒的東西。
甯勿缺的作用是建立在他的“無名”上的:因為無名,所以九幽宮在布置陰謀時,根本沒去注意他,他們以為隻要對付了麻小衣和武當三子,事情便妥了。
當所有人都遇難後,誰也不會想到是九幽宮的人做下的好事,人們隻會驚詫于為何左扁舟會有那麼可怕的武功。
群豪沒有馬上離開振陽镖局,是因為元曲的挽留。
而元曲之所以挽留衆人,也不僅僅出于熱情,他是擔心九幽宮的人會卷土重來,也許九幽宮為了不使行蹤敗露,會設計将知情者殺了滅口。
當然,隻要捱過一段時間,整個武林都會知道這件事,那時,九幽宮殺人滅口也是無從殺起了。
振陽镖局的總镖頭希望在這段時間内平安些,而群豪留在這兒,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
當然,這樣的話他是不會明着說出來的。
隻要丐幫弟子将消息一散布開去,九幽宮的行動就不會那般無所顧忌了。
除少數幾個人執意告辭了之外,大多數人又在這兒留了一宿。
甯勿缺與方雨沒有離開是因為他們對丐幫寄予了不小的期望。
麻小衣頗為守信,他讓門下弟子傳布消息的同時也讓幫中弟子尋找封楚楚了。
甯勿缺認為丐幫數以萬計的弟子在尋找線索時,總會發現點什麼。
嚴萬也留了下來. 甯勿缺尋了個空隙,又要問嚴萬一些關于封家人及洪遠镖局的事,自然這不是出于好奇,而是希望能徹底地查明封楚楚慘遭滅門的真實内幕。
畢竟,這是他初入江湖時遇到的第一件事,他想起了翁榮、永州四老、左扁舟的二胡聲、蒙面人……是什麼東西牽動了這麼多人呢? 嚴萬睡了一覺之後,似乎性情變了,變成了一個悶嘴葫蘆,任甯勿缺如何旁敲側擊,他就是一個勁地閃爍其辭,環顧左右而言它。
也許,他已感覺到多說此事會惹上禍端。
忽然,甯勿缺聽得身後有人道:“甯少俠想知道封家的事為何不問問我?” 甯勿缺一驚,急忙回頭,才知是元曲。
甯勿缺忙道:“元大俠對此事知之甚多嗎?” 元曲笑道:“也不算少。
二十年前,我還是京城一家镖局的趟子手。
那時,封疏影便已在京城為官,因為他為官剛正不阿,所以在京城中聲名頗響,有關他的事,我也聽了不少。
” 這時嚴萬大概覺得有些不自在,便借故離開了。
甯勿缺忙道:“願聞其詳!” 元曲道:“論起來,封疏影也是出身名家,因為封隐是他的祖上。
” 甯勿缺不解地道:“封隐是誰?” 元曲道:“三術亡吳,一身殉越之人,不知甯少俠知不知道是誰?” 甯勿缺對江湖之事知之甚少,但對天文地理、詩史書畫知道可就不少了,他道:“莫非是文種文大夫?” 元曲道:“不錯,而封隐則是文種最得意的謀士,也是他的莫逆之交。
東周末年,吳越争霸,越王勾踐憑着文種、範蠢之輔佐,卧薪嘗膽,最後一雪前恥,吳王夫差被逼自缢。
此後,文種與範蠡便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 甯勿缺道:“範蠡深悉王者之心,知道狡兔死,走狗烹的不變規律,便不辭而别,深三江,入五湖,最後成了一位名貫古今的巨賈!” 元曲道:“而文種卻不能急流勇退,最後被勾踐借故賜死。
而賜死文種之劍,與當年夫差賜死伍子胥所用的劍是同一把,卻是千古名劍:屬縷劍!一劍之上,凝有兩個忠魂!” 甯勿缺很是吃驚,原來自己手中的“屬縷劍”竟有這般來曆! 他舉起手中之劍,道:“不瞞元大俠,在下手中這把劍,便是‘屬縷劍’!” 他以為元曲一
九幽宮本以為可以将群豪格殺于爛柯山巅的。
如果沒有名不見經傳的甯勿缺出現,那一群飛蛇就足以讓他們的計劃得逞,何況還有三個神秘的籠子沒有開啟?雖然它們都已被黑衣人帶走了,誰也不知道裡面裝的是什麼,但必定是與飛蛇一樣歹毒的東西。
甯勿缺的作用是建立在他的“無名”上的:因為無名,所以九幽宮在布置陰謀時,根本沒去注意他,他們以為隻要對付了麻小衣和武當三子,事情便妥了。
當所有人都遇難後,誰也不會想到是九幽宮的人做下的好事,人們隻會驚詫于為何左扁舟會有那麼可怕的武功。
群豪沒有馬上離開振陽镖局,是因為元曲的挽留。
而元曲之所以挽留衆人,也不僅僅出于熱情,他是擔心九幽宮的人會卷土重來,也許九幽宮為了不使行蹤敗露,會設計将知情者殺了滅口。
當然,隻要捱過一段時間,整個武林都會知道這件事,那時,九幽宮殺人滅口也是無從殺起了。
振陽镖局的總镖頭希望在這段時間内平安些,而群豪留在這兒,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
當然,這樣的話他是不會明着說出來的。
隻要丐幫弟子将消息一散布開去,九幽宮的行動就不會那般無所顧忌了。
除少數幾個人執意告辭了之外,大多數人又在這兒留了一宿。
甯勿缺與方雨沒有離開是因為他們對丐幫寄予了不小的期望。
麻小衣頗為守信,他讓門下弟子傳布消息的同時也讓幫中弟子尋找封楚楚了。
甯勿缺認為丐幫數以萬計的弟子在尋找線索時,總會發現點什麼。
嚴萬也留了下來. 甯勿缺尋了個空隙,又要問嚴萬一些關于封家人及洪遠镖局的事,自然這不是出于好奇,而是希望能徹底地查明封楚楚慘遭滅門的真實内幕。
畢竟,這是他初入江湖時遇到的第一件事,他想起了翁榮、永州四老、左扁舟的二胡聲、蒙面人……是什麼東西牽動了這麼多人呢? 嚴萬睡了一覺之後,似乎性情變了,變成了一個悶嘴葫蘆,任甯勿缺如何旁敲側擊,他就是一個勁地閃爍其辭,環顧左右而言它。
也許,他已感覺到多說此事會惹上禍端。
忽然,甯勿缺聽得身後有人道:“甯少俠想知道封家的事為何不問問我?” 甯勿缺一驚,急忙回頭,才知是元曲。
甯勿缺忙道:“元大俠對此事知之甚多嗎?” 元曲笑道:“也不算少。
二十年前,我還是京城一家镖局的趟子手。
那時,封疏影便已在京城為官,因為他為官剛正不阿,所以在京城中聲名頗響,有關他的事,我也聽了不少。
” 這時嚴萬大概覺得有些不自在,便借故離開了。
甯勿缺忙道:“願聞其詳!” 元曲道:“論起來,封疏影也是出身名家,因為封隐是他的祖上。
” 甯勿缺不解地道:“封隐是誰?” 元曲道:“三術亡吳,一身殉越之人,不知甯少俠知不知道是誰?” 甯勿缺對江湖之事知之甚少,但對天文地理、詩史書畫知道可就不少了,他道:“莫非是文種文大夫?” 元曲道:“不錯,而封隐則是文種最得意的謀士,也是他的莫逆之交。
東周末年,吳越争霸,越王勾踐憑着文種、範蠢之輔佐,卧薪嘗膽,最後一雪前恥,吳王夫差被逼自缢。
此後,文種與範蠡便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 甯勿缺道:“範蠡深悉王者之心,知道狡兔死,走狗烹的不變規律,便不辭而别,深三江,入五湖,最後成了一位名貫古今的巨賈!” 元曲道:“而文種卻不能急流勇退,最後被勾踐借故賜死。
而賜死文種之劍,與當年夫差賜死伍子胥所用的劍是同一把,卻是千古名劍:屬縷劍!一劍之上,凝有兩個忠魂!” 甯勿缺很是吃驚,原來自己手中的“屬縷劍”竟有這般來曆! 他舉起手中之劍,道:“不瞞元大俠,在下手中這把劍,便是‘屬縷劍’!” 他以為元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