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父母命苦叮咛焉敢過辭
關燈
小
中
大
分東西,對設着兩席酒筵;廳下左右鋪着兩條紅氈。
許多侍妾早已擁簇着冰心小姐,立在廳右,見鐵中玉到簾,兩個侍妾忙扯開簾子,請鐵中玉入去。
冰心小姐見鐵中玉進來,毫不作兒女羞澀之态,竟喜孜孜接着說道:“向蒙君子鴻恩高誼,銘刻于心,隻道今生不能緻謝,不料天心若有意垂憐,父母忽無心遂願,今得少陳知感,誠厚幸也。
請上受賤妾一拜。
”鐵中玉在縣堂看見冰心小姐時,雖說美麗,卻穿的是淺淡衣服,今日卻金裝玉裹,打扮得與天仙相似,一見了隻覺神魂無主,因答道:“卑人受夫人厚德,不敢齒牙明頌,以辱芳香。
惟于夢魂焚祝,聊銘感佩。
今幸親瞻仙範,正有一拜。
”遂各就紅氈對拜了四禮。
侍妾吩咐廂房樂人隐隐奏樂。
拜完樂止,二人東西就位對坐。
侍妾一面獻茶。
因是合卺筵,不分賓主,無人定席,一面擺上酒來對飲。
飲過三巡,鐵中玉因說道:“卑人陷阱餘生,蒙夫人垂救,此恩已久相忘,不敢複緻殷勤。
隻卑人浪迹浮沉,若非夫人良言,指示明白,今日尚不知流落何所。
今雖叨一第,不足動心,然夫人培植恩私,時時躍入方寸中,不能去也。
”冰心小姐道:“臨事,何人不獻刍荛?問途,童子亦能指示。
但患聽之者難,從之者不易耳。
君子之能從,正君子之善所也,賤妾何與焉? 若論恩私之隆重,君子施于賤妾者,猶說遊戲縣堂,無大利害;至于侯孝一案,事在法司,所關天子,豈遊戲之所哉?而君子竟談笑為之。
雖義俠出于天生,而雄辯驚人,正言服衆,故能聳動君臣,得以救敗為功,而令家嚴由此生還,功莫大焉!妾雖殺身不足報萬一,何況奉侍箕帚之末,而敢過為之推辭哉? 所以推辭者,因向日有養病之嫌,雖君之心,與賤妾之心無不白,而傳聞之人則不白者多矣。
況于今之際,妒者有人,恨者有人,讒者有人,安保無污辱,安保無謗毀?若遵父命,而早貪旦夕之歡,設有微言,則君子與賤妾,俱在微言中矣,其何以自表?莫若待浮言散盡,再結缡于青天白日之下,庶不以賤妾之不幸,為君子高風累也。
不知君子以為然否?” 鐵中玉聽罷,連聲俯首道:“卑人之慕夫人,雖大旱雲霓不足喻也。
每再思一侍教,有如天上。
況聞兩大人之命,豈不願寝食河洲荇菜?而惶懼不敢者,隻恐匆匆草草,以我之快心,緻夫人之遺恨也。
然而兩大人下詢,實逡巡不知所對,今既夫人之宛轉,實盡我心之委曲。
共同此心,自無他議,事歸終吉,或為今日而言也。
”水小姐道:“即今日之舉,亦屬勉強,但欲謝大夬侯、仇太監于無言也,不得不出此。
”鐵中玉道:“卑人料大夬侯與仇太監,皆風中牛馬,毫不相及,而忽然作出此山鬼伎倆者,自是過氏父子為之播弄耳。
今播弄不行,惡心豈能遂意,不知又将何為?” 冰心小姐道:“妾聞凡事未成可破,将成可奪。
今日君子與賤妾,此番舉動可謂已成矣,破之不能,奪之不可,計惟有布散流言,橫加污蔑,使自相乖違耳。
妾之不敢即薦枕衾者,欲使通國知白璧至今尚瑩然如故,而青蠅自息矣。
”鐵中玉道:“夫人妙論,既不失身之正,又可謝讒之奸,真可謂才德兼全也。
但思往日養病之事,出入則徑路無媒,居停則男女一室,當此之際,夫人與卑人之無欺無愧,惟有自知,此外則誰為明證?設使流言一起,縱知人者,以為莫須有,有執筆何所據,而敢判其必無,緻使良人之子,終屬兩懸,則将奈何!”冰心小姐道:“此可無慮也。
妾聞天之所生,未有不受天之所成者也。
而人事于中阻撓者,正以砥厲其操守,而簡煉其名節也。
君子得之,小人喪之,每每于此分途焉。
譬如君子義氣如雲,肝膽似鐵,爵祿不移,威武不屈,設非天生,當不至此。
賤妾雖閨娃不足齒,然粗知大義,略谙内儀,亦自負禀于天者,不過冥冥中若無作合,則日東月西,何緣相會?枘圓鑿方,入于參差。
乃相逢陌路,君即慷慨垂憐,至于患難周旋,妾亦冒嫌不惜。
此中天意,已隐隐可知,然那時養病,心雖出于公,而事涉于私,故願留而不敢留,欲親而不敢親。
至于今日,父母有命,媒妁有言,事既公矣,而心之私猶未白,故已成而終不敢謂成,既合而猶不敢合者,蓋欲操守名節之無愧君子也。
此雖系自揆,而實成天之所成。
君與妾既成天之所成,而天若轉不相成,則天生君與妾,不既虛乎,斷不然也。
但天心微妙,不易淺窺,君子但安俟之。
天若鑒明,兩心自表白也。
即使終不表白,到底如斯,君與妾夫婦為名,友朋為實,而花朝月夕,樂此終身,亦未必非千秋佳話也。
” 鐵中玉聽了,喜動眉宇道:“夫人至論,茅塞頓開,使我鐵中玉自今以後,但修人事,以俟天命,不敢複生疑慮矣。
” 二人說話投機,先說過公子許多惡意,皆是引君入幕,後說過學士無限毒情,轉是激将成功。
正是:合卺如何不合歡,合而不合合而安。
有人識得其中妙,始覺聖人名教寬。
這個鐵中玉與冰心小姐,合而不合,有分教:藤蔓重纏,絲蘿再結。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許多侍妾早已擁簇着冰心小姐,立在廳右,見鐵中玉到簾,兩個侍妾忙扯開簾子,請鐵中玉入去。
冰心小姐見鐵中玉進來,毫不作兒女羞澀之态,竟喜孜孜接着說道:“向蒙君子鴻恩高誼,銘刻于心,隻道今生不能緻謝,不料天心若有意垂憐,父母忽無心遂願,今得少陳知感,誠厚幸也。
請上受賤妾一拜。
”鐵中玉在縣堂看見冰心小姐時,雖說美麗,卻穿的是淺淡衣服,今日卻金裝玉裹,打扮得與天仙相似,一見了隻覺神魂無主,因答道:“卑人受夫人厚德,不敢齒牙明頌,以辱芳香。
惟于夢魂焚祝,聊銘感佩。
今幸親瞻仙範,正有一拜。
”遂各就紅氈對拜了四禮。
侍妾吩咐廂房樂人隐隐奏樂。
拜完樂止,二人東西就位對坐。
侍妾一面獻茶。
因是合卺筵,不分賓主,無人定席,一面擺上酒來對飲。
飲過三巡,鐵中玉因說道:“卑人陷阱餘生,蒙夫人垂救,此恩已久相忘,不敢複緻殷勤。
隻卑人浪迹浮沉,若非夫人良言,指示明白,今日尚不知流落何所。
今雖叨一第,不足動心,然夫人培植恩私,時時躍入方寸中,不能去也。
”冰心小姐道:“臨事,何人不獻刍荛?問途,童子亦能指示。
但患聽之者難,從之者不易耳。
君子之能從,正君子之善所也,賤妾何與焉? 若論恩私之隆重,君子施于賤妾者,猶說遊戲縣堂,無大利害;至于侯孝一案,事在法司,所關天子,豈遊戲之所哉?而君子竟談笑為之。
雖義俠出于天生,而雄辯驚人,正言服衆,故能聳動君臣,得以救敗為功,而令家嚴由此生還,功莫大焉!妾雖殺身不足報萬一,何況奉侍箕帚之末,而敢過為之推辭哉? 所以推辭者,因向日有養病之嫌,雖君之心,與賤妾之心無不白,而傳聞之人則不白者多矣。
況于今之際,妒者有人,恨者有人,讒者有人,安保無污辱,安保無謗毀?若遵父命,而早貪旦夕之歡,設有微言,則君子與賤妾,俱在微言中矣,其何以自表?莫若待浮言散盡,再結缡于青天白日之下,庶不以賤妾之不幸,為君子高風累也。
不知君子以為然否?” 鐵中玉聽罷,連聲俯首道:“卑人之慕夫人,雖大旱雲霓不足喻也。
每再思一侍教,有如天上。
況聞兩大人之命,豈不願寝食河洲荇菜?而惶懼不敢者,隻恐匆匆草草,以我之快心,緻夫人之遺恨也。
然而兩大人下詢,實逡巡不知所對,今既夫人之宛轉,實盡我心之委曲。
共同此心,自無他議,事歸終吉,或為今日而言也。
”水小姐道:“即今日之舉,亦屬勉強,但欲謝大夬侯、仇太監于無言也,不得不出此。
”鐵中玉道:“卑人料大夬侯與仇太監,皆風中牛馬,毫不相及,而忽然作出此山鬼伎倆者,自是過氏父子為之播弄耳。
今播弄不行,惡心豈能遂意,不知又将何為?” 冰心小姐道:“妾聞凡事未成可破,将成可奪。
今日君子與賤妾,此番舉動可謂已成矣,破之不能,奪之不可,計惟有布散流言,橫加污蔑,使自相乖違耳。
妾之不敢即薦枕衾者,欲使通國知白璧至今尚瑩然如故,而青蠅自息矣。
”鐵中玉道:“夫人妙論,既不失身之正,又可謝讒之奸,真可謂才德兼全也。
但思往日養病之事,出入則徑路無媒,居停則男女一室,當此之際,夫人與卑人之無欺無愧,惟有自知,此外則誰為明證?設使流言一起,縱知人者,以為莫須有,有執筆何所據,而敢判其必無,緻使良人之子,終屬兩懸,則将奈何!”冰心小姐道:“此可無慮也。
妾聞天之所生,未有不受天之所成者也。
而人事于中阻撓者,正以砥厲其操守,而簡煉其名節也。
君子得之,小人喪之,每每于此分途焉。
譬如君子義氣如雲,肝膽似鐵,爵祿不移,威武不屈,設非天生,當不至此。
賤妾雖閨娃不足齒,然粗知大義,略谙内儀,亦自負禀于天者,不過冥冥中若無作合,則日東月西,何緣相會?枘圓鑿方,入于參差。
乃相逢陌路,君即慷慨垂憐,至于患難周旋,妾亦冒嫌不惜。
此中天意,已隐隐可知,然那時養病,心雖出于公,而事涉于私,故願留而不敢留,欲親而不敢親。
至于今日,父母有命,媒妁有言,事既公矣,而心之私猶未白,故已成而終不敢謂成,既合而猶不敢合者,蓋欲操守名節之無愧君子也。
此雖系自揆,而實成天之所成。
君與妾既成天之所成,而天若轉不相成,則天生君與妾,不既虛乎,斷不然也。
但天心微妙,不易淺窺,君子但安俟之。
天若鑒明,兩心自表白也。
即使終不表白,到底如斯,君與妾夫婦為名,友朋為實,而花朝月夕,樂此終身,亦未必非千秋佳話也。
” 鐵中玉聽了,喜動眉宇道:“夫人至論,茅塞頓開,使我鐵中玉自今以後,但修人事,以俟天命,不敢複生疑慮矣。
” 二人說話投機,先說過公子許多惡意,皆是引君入幕,後說過學士無限毒情,轉是激将成功。
正是:合卺如何不合歡,合而不合合而安。
有人識得其中妙,始覺聖人名教寬。
這個鐵中玉與冰心小姐,合而不合,有分教:藤蔓重纏,絲蘿再結。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