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怪老奇兵
關燈
小
中
大
”
葛品揚摸不清對方為何閑扯這多怪論?目的何在?一面思索對方言外之意,一面也隻好裝作恭聽狀不時點頭。
九子魔母似乎要傾吐她多年的肺腑,又似碰到知己,暢所欲言,盡抒胸中抱負,語氣越說越起勁,道:“孩子,本教祖師既明此理,乃奪天地之造化,創立本教,分為九道,一曰權術、二曰用智、三曰用力、四曰攻心、五曰煉氣、六曰換骨、七曰煉丹、八曰用毒、九曰成道。
老身試略舉例給你聽聽。
” 雅真明眸一轉,嬌笑道:“姥姥好偏心,隻教我們每人習一種,現在好像要把九種都教給他似的。
” 九子魔母笑罵道:“丫頭又多嘴了!世人貪多務得,凡事不求專一,所以不能成大事,終至碌碌無成,虛度一生。
你如能學成一種已夠一生受用不淺了,可惜禀賦不夠,連一種也未必能夠成呢。
” 雅真剛要說話,被雅凡瞪了一眼,隻好翹起小嘴。
葛品揚心神連震,忖道:“難道這女魔頭竟看中了我?” 忍不住心中怦怦亂跳起來。
隻聽魔母又緩緩道:“孩子,本教九道,初聽起來,好像含混不清,其實大有分别。
論‘權術’,有剛有柔,能柔中有剛,剛中有柔,即是手段。
古來帝皇,皆多少有一套手段,才可役人,使人樂供驅策,甘為效命,不外以名利爵祿為餌,如手段不高出萬人之上,必屈居别人之下。
會用手段的人,以暴力馭禦一切,效仿霸道;以假仁假義懷柔,僞冒王道,或者兩者兼施最能利用别人。
要學這一道的人,必須有大氣魄,大胸襟,大志氣,才可運用由心,故女人不易學成。
論‘用智’則全憑智慧應付一切,即使手無縛雞之力,能使霸王束手,勇夫低頭,刀頭劍下,安如泰山,非學貫天人不可,故諸葛、子房,皆能以一介書生,出入百萬軍中,指揮自如,如要他們親自對陣交兵,則必敗,此謂鬥智不鬥力,智能優力也。
” 葛品揚暗暗點頭,由衷地肅然道:“諸葛、子房,千古一人,常人難以做到。
” 九子魔母道:“論‘功力’,則專憑功力超人。
以天下之大,要以力服人,非學萬人敵不可,故欲成驚人藝,須下死功夫。
本教傳授這一門,必須弟子能吃得任何苦,煉成此道最高心法後,即使全身負創,被人肢解,隻要六陽魁首未失,仍可不死。
功力專注奇門偏穴,每對敵一次就能多增加一分功力。
因深通‘力學’,就能夠借力打力,潛力無窮,把人類潛力發揮到極限,非有至佳資質,無法登峰造極,所以本教曆代少出特殊高手,空負祖師絕學!” 葛品揚已聽出魔母言外之意,呼之欲出,更是驚惶不安。
九子魔母注視了他一會,沉聲又道:“論‘攻心’,本是‘用智’之餘,但這一門,系專為研究人類及萬物心理而設。
同是人,由于各人情況不同,心理也不同,就必須深知各種人的心理,例如:男人和女人心理不同,老年和少年心理有别。
學成此道,能針對對方心理弱點進攻,三言兩語,可使人喜、怒、哀、樂,好比世人傳說‘諸葛亮罵死王朗’,就是‘攻心’之術,古之蘇秦、張儀,皆精此術,故能‘合縱’‘連橫’,改變曆史。
世人不明此道,既不知人,又不知己,無自知知人之明,故就難成大事。
” 葛品揚忖道:難道你是向我進行這“攻心”之術? 九子魔母又道:“論‘煉氣’,非練功之謂。
人之有生,全憑一口氣,古稱道家為‘煉氣士’,即因彼等精擅内功吐納之術。
本教‘煉氣’一門,乃專攻‘馭氣役物’、‘以氣傷人’的功夫,能以真氣注于呼吸之中、聲音之裡,傷人于出口談笑之間,毫無防備或防不勝防之際。
煉到極限,更能将真氣逼注于任何東西之上,借物傷人,咳唾克敵,非真陽、真明之體不行,本教煉此者極少。
” 葛品揚隻有點頭表示傾聽的份兒。
魔母興緻盎然地又說下去道:“論‘換骨’,本教名為‘淬骨大法’。
如于嬰兒出生時即予‘換骨’,可以百病不生,百毒不侵,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兵刃難傷,乃專為‘坐關’不慮外敵而設,為‘成道’所必修功課。
論‘煉丹’,專為長生、治病而施,老身對此道未得真傳,心法已經失傳,引為憾事。
論這‘用毒’,則專為以毒緻敵、本身防毒而言,本教原有一種‘無影之毒’,獨步天下,惜亦失傳,但本教弟子,不怕任何旁門毒手。
” 說到這裡,想了一下,接道:“論‘成道’,乃本教獨得之秘。
本門弟子,男女雙修,以引導之術使男女交換陰陽,一結丹,即成金剛不壞之身,練成元嬰,即可仙去。
本教祖師,即道成而羽化,三百年來,真身仍在‘聖殿’,即可證明本教決非一般道聽途說。
” 葛品揚暗笑道:“老婆子說來說去,成了王婆賣瓜,專在自己臉上貼金。
既然如此,為何昔年一敗塗地,九子盡喪?豈非天花亂墜,都是自打嘴巴?我隻有‘不贊一詞’了,由她自己說得高興吧!事實如此,不能怪我不夠厚道。
” 猛然瞥見魔母閉目端坐,一片靜肅,如泥塑木雕。
兩個中年婦人和雅凡等四女,也是閉目如同老僧入定,一動也不動。
葛品揚大吃一驚,心中叫道:“這搗什麼鬼?” 突然有悟,她們是當魔母說到“真身仍在聖殿”時,才變成這個樣子,大約他們對已死了三百年的祖師,有這種“靜默”的禮儀? 當下,也不敢怎樣,樂得悶聲不響,端坐不動。
突然,他覺得耳中咝咝地,一縷風直吹入右耳底。
右耳中一陣奇癢,幾乎想伸手去挖、恍如有人在他右側,對着他耳中吹氣。
他心頭一跳,目光電閃,側瞥之下,根本沒有人影,也無此可能,豈有自己身邊有人,毫無警覺之理? 她們仍是一動也不動。
一縷怪聲怪氣的語音,緊随一縷風在耳中響起:“小子聽着,坐穩了,一定要拿出不怕老乞婆的勇氣加上假冒我老人家門下的膽氣,才有資格聽我老人家耳提面命,我老人家此刻在碰鼻子拐彎的牆角。
” 聲音一入耳,葛品揚幾乎驚得直跳起來。
雙手緊握,一口氣直沉丹田,再緩緩呼出,才強捺住狂跳的心。
他果真紋風不動,目光一注她們,自魔母以下,仍是毫無動靜。
耳中怪聲怪氣又起:“小子!你快完蛋了!老乞婆看上你小子啦!她胡吹之下,必有牛肚鼓起,小心破了!老乞婆本是四川唐家獨生女,就因誤聽胡說,投身魔教。
她老公就是為了想和她‘成道’,走火火魔砸了鍋!你小子,好像有點小人鬼大,不妨‘利用’一下,懂不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葛品揚心都吊起,哭笑不得。
聲音一頓又起:“小子,我老人家懶得多說。
現在,你小子死到臨頭,我老人家于心不忍,權授救命之法,就是不論老乞婆要你如何,你隻管答應,可是你必須要自然,在隻可意會、不可言傳上注意。
幹得好,隻要小命還有半條,我老人家忍痛漏幾手給你小子受用;如幹不好,你小子短命,不要怪閻王老子!” 葛品揚頭如鬥大,一身躁汗,本想有所“表示”,又強自忍住。
聲音已寂然而止。
葛品揚隻覺心跳得如同撞鹿,又如一天大霧,突然開朗,心中說不出的激動、興奮,世上哪有這種巧得不可想象的事? 他想:真是不用踏破草鞋,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了!當今之世,誰能如此傳聲說話,連九子魔母也毫無所覺呢? 又驚忖道:難道她們已被暗中制住? 倏地,瞥見魔母張開雙目,沉聲道:“孩子,你可聽懂了老身的意思?” 葛品揚隻有裝糊塗,道:“晚輩魯鈍,未聞大道。
” 魔母笑道:“孩子,你心中還有懷疑嗎?老身告訴你,老身一本有九個兒子,各學一門,本可無敵天下,隻因他們禀賦不夠,未克登峰造極,所以都沒多大出息。
老身認為你禀賦很好,萬中無一,如拜在老身座下,不出三年便可天下無敵,比你師父高明多了。
” 葛品揚幾乎又要跳起來。
魔母目光緊逼着他,道:“孩子,這是你天大造化,别聽龍門老兒胡說八道。
老怪物那幾手玩意,現在根本不在老身眼裡。
孩子!隻要你點頭,好處多着哩,老身這四個丫頭,可由你選擇!即使另有其他所愛,以本教信條來說,女的越多越好! 老身沒有世俗的看法。
” 這成什麼話,還像是長者對小輩的口氣? 魔道畢竟是魔道,狐狸仍是露出尾巴,葛品揚懷疑耳朵又出了毛病。
特别是男女大事,竟這麼随口而出,簡直像個鸨母了。
刹那間,葛品揚對魔母的一點好感又化為烏有,一轉而成憎惡、憤怒。
他差點脫口大罵!隻見魔母面紗下的兩道目光,似已凝聚成形地逼視着他。
那兩個中年婦人也向他平靜地注視着。
她們呢?由雅凡到雅真,都垂下了粉首,尚不失少女天生的羞态。
葛品揚隻覺全身不自在,面上火烈,心火炎炎,尚不知如何措詞。
魔母已又凝聲道:“孩子,本教最恨虛僞。
你有話,隻管說,老身并不勉強,勿作世俗兒女态。
老身這四個丫頭,在女孩子中,也可說才貌雙全,百中無一,隻在王屋冷氏五個丫頭什麼五鳳之上,不在她們之下。
你可多想想,或者,暫不談此事,老身提醒一句,能得老身垂青,可遇而不可求。
孩子,連你師父也隻能算是老身半子之實,一個人應當有性格當機立斷,自作主張,一言落诠,就太俗了些。
” 一擡左手,向雅凡等四女看了一眼,沉聲道:“你們怎麼這樣?擡起頭來,面對葛少俠,讓他看清楚,也不負你們天生容貌。
男女間事,各憑緣份,不必怕羞。
” 她們果然回身面對,緩緩仰起螓首,向葛品揚望去,卻是那麼平靜,那麼自然,沒有一點做作。
不過 黛眉幾許嬌意?雙須幾許紅暈?還有,七分矜持中的三分羞怯。
葛品揚本恨得牙癢癢地
九子魔母似乎要傾吐她多年的肺腑,又似碰到知己,暢所欲言,盡抒胸中抱負,語氣越說越起勁,道:“孩子,本教祖師既明此理,乃奪天地之造化,創立本教,分為九道,一曰權術、二曰用智、三曰用力、四曰攻心、五曰煉氣、六曰換骨、七曰煉丹、八曰用毒、九曰成道。
老身試略舉例給你聽聽。
” 雅真明眸一轉,嬌笑道:“姥姥好偏心,隻教我們每人習一種,現在好像要把九種都教給他似的。
” 九子魔母笑罵道:“丫頭又多嘴了!世人貪多務得,凡事不求專一,所以不能成大事,終至碌碌無成,虛度一生。
你如能學成一種已夠一生受用不淺了,可惜禀賦不夠,連一種也未必能夠成呢。
” 雅真剛要說話,被雅凡瞪了一眼,隻好翹起小嘴。
葛品揚心神連震,忖道:“難道這女魔頭竟看中了我?” 忍不住心中怦怦亂跳起來。
隻聽魔母又緩緩道:“孩子,本教九道,初聽起來,好像含混不清,其實大有分别。
論‘權術’,有剛有柔,能柔中有剛,剛中有柔,即是手段。
古來帝皇,皆多少有一套手段,才可役人,使人樂供驅策,甘為效命,不外以名利爵祿為餌,如手段不高出萬人之上,必屈居别人之下。
會用手段的人,以暴力馭禦一切,效仿霸道;以假仁假義懷柔,僞冒王道,或者兩者兼施最能利用别人。
要學這一道的人,必須有大氣魄,大胸襟,大志氣,才可運用由心,故女人不易學成。
論‘用智’則全憑智慧應付一切,即使手無縛雞之力,能使霸王束手,勇夫低頭,刀頭劍下,安如泰山,非學貫天人不可,故諸葛、子房,皆能以一介書生,出入百萬軍中,指揮自如,如要他們親自對陣交兵,則必敗,此謂鬥智不鬥力,智能優力也。
” 葛品揚暗暗點頭,由衷地肅然道:“諸葛、子房,千古一人,常人難以做到。
” 九子魔母道:“論‘功力’,則專憑功力超人。
以天下之大,要以力服人,非學萬人敵不可,故欲成驚人藝,須下死功夫。
本教傳授這一門,必須弟子能吃得任何苦,煉成此道最高心法後,即使全身負創,被人肢解,隻要六陽魁首未失,仍可不死。
功力專注奇門偏穴,每對敵一次就能多增加一分功力。
因深通‘力學’,就能夠借力打力,潛力無窮,把人類潛力發揮到極限,非有至佳資質,無法登峰造極,所以本教曆代少出特殊高手,空負祖師絕學!” 葛品揚已聽出魔母言外之意,呼之欲出,更是驚惶不安。
九子魔母注視了他一會,沉聲又道:“論‘攻心’,本是‘用智’之餘,但這一門,系專為研究人類及萬物心理而設。
同是人,由于各人情況不同,心理也不同,就必須深知各種人的心理,例如:男人和女人心理不同,老年和少年心理有别。
學成此道,能針對對方心理弱點進攻,三言兩語,可使人喜、怒、哀、樂,好比世人傳說‘諸葛亮罵死王朗’,就是‘攻心’之術,古之蘇秦、張儀,皆精此術,故能‘合縱’‘連橫’,改變曆史。
世人不明此道,既不知人,又不知己,無自知知人之明,故就難成大事。
” 葛品揚忖道:難道你是向我進行這“攻心”之術? 九子魔母又道:“論‘煉氣’,非練功之謂。
人之有生,全憑一口氣,古稱道家為‘煉氣士’,即因彼等精擅内功吐納之術。
本教‘煉氣’一門,乃專攻‘馭氣役物’、‘以氣傷人’的功夫,能以真氣注于呼吸之中、聲音之裡,傷人于出口談笑之間,毫無防備或防不勝防之際。
煉到極限,更能将真氣逼注于任何東西之上,借物傷人,咳唾克敵,非真陽、真明之體不行,本教煉此者極少。
” 葛品揚隻有點頭表示傾聽的份兒。
魔母興緻盎然地又說下去道:“論‘換骨’,本教名為‘淬骨大法’。
如于嬰兒出生時即予‘換骨’,可以百病不生,百毒不侵,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兵刃難傷,乃專為‘坐關’不慮外敵而設,為‘成道’所必修功課。
論‘煉丹’,專為長生、治病而施,老身對此道未得真傳,心法已經失傳,引為憾事。
論這‘用毒’,則專為以毒緻敵、本身防毒而言,本教原有一種‘無影之毒’,獨步天下,惜亦失傳,但本教弟子,不怕任何旁門毒手。
” 說到這裡,想了一下,接道:“論‘成道’,乃本教獨得之秘。
本門弟子,男女雙修,以引導之術使男女交換陰陽,一結丹,即成金剛不壞之身,練成元嬰,即可仙去。
本教祖師,即道成而羽化,三百年來,真身仍在‘聖殿’,即可證明本教決非一般道聽途說。
” 葛品揚暗笑道:“老婆子說來說去,成了王婆賣瓜,專在自己臉上貼金。
既然如此,為何昔年一敗塗地,九子盡喪?豈非天花亂墜,都是自打嘴巴?我隻有‘不贊一詞’了,由她自己說得高興吧!事實如此,不能怪我不夠厚道。
” 猛然瞥見魔母閉目端坐,一片靜肅,如泥塑木雕。
兩個中年婦人和雅凡等四女,也是閉目如同老僧入定,一動也不動。
葛品揚大吃一驚,心中叫道:“這搗什麼鬼?” 突然有悟,她們是當魔母說到“真身仍在聖殿”時,才變成這個樣子,大約他們對已死了三百年的祖師,有這種“靜默”的禮儀? 當下,也不敢怎樣,樂得悶聲不響,端坐不動。
突然,他覺得耳中咝咝地,一縷風直吹入右耳底。
右耳中一陣奇癢,幾乎想伸手去挖、恍如有人在他右側,對着他耳中吹氣。
他心頭一跳,目光電閃,側瞥之下,根本沒有人影,也無此可能,豈有自己身邊有人,毫無警覺之理? 她們仍是一動也不動。
一縷怪聲怪氣的語音,緊随一縷風在耳中響起:“小子聽着,坐穩了,一定要拿出不怕老乞婆的勇氣加上假冒我老人家門下的膽氣,才有資格聽我老人家耳提面命,我老人家此刻在碰鼻子拐彎的牆角。
” 聲音一入耳,葛品揚幾乎驚得直跳起來。
雙手緊握,一口氣直沉丹田,再緩緩呼出,才強捺住狂跳的心。
他果真紋風不動,目光一注她們,自魔母以下,仍是毫無動靜。
耳中怪聲怪氣又起:“小子!你快完蛋了!老乞婆看上你小子啦!她胡吹之下,必有牛肚鼓起,小心破了!老乞婆本是四川唐家獨生女,就因誤聽胡說,投身魔教。
她老公就是為了想和她‘成道’,走火火魔砸了鍋!你小子,好像有點小人鬼大,不妨‘利用’一下,懂不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葛品揚心都吊起,哭笑不得。
聲音一頓又起:“小子,我老人家懶得多說。
現在,你小子死到臨頭,我老人家于心不忍,權授救命之法,就是不論老乞婆要你如何,你隻管答應,可是你必須要自然,在隻可意會、不可言傳上注意。
幹得好,隻要小命還有半條,我老人家忍痛漏幾手給你小子受用;如幹不好,你小子短命,不要怪閻王老子!” 葛品揚頭如鬥大,一身躁汗,本想有所“表示”,又強自忍住。
聲音已寂然而止。
葛品揚隻覺心跳得如同撞鹿,又如一天大霧,突然開朗,心中說不出的激動、興奮,世上哪有這種巧得不可想象的事? 他想:真是不用踏破草鞋,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了!當今之世,誰能如此傳聲說話,連九子魔母也毫無所覺呢? 又驚忖道:難道她們已被暗中制住? 倏地,瞥見魔母張開雙目,沉聲道:“孩子,你可聽懂了老身的意思?” 葛品揚隻有裝糊塗,道:“晚輩魯鈍,未聞大道。
” 魔母笑道:“孩子,你心中還有懷疑嗎?老身告訴你,老身一本有九個兒子,各學一門,本可無敵天下,隻因他們禀賦不夠,未克登峰造極,所以都沒多大出息。
老身認為你禀賦很好,萬中無一,如拜在老身座下,不出三年便可天下無敵,比你師父高明多了。
” 葛品揚幾乎又要跳起來。
魔母目光緊逼着他,道:“孩子,這是你天大造化,别聽龍門老兒胡說八道。
老怪物那幾手玩意,現在根本不在老身眼裡。
孩子!隻要你點頭,好處多着哩,老身這四個丫頭,可由你選擇!即使另有其他所愛,以本教信條來說,女的越多越好! 老身沒有世俗的看法。
” 這成什麼話,還像是長者對小輩的口氣? 魔道畢竟是魔道,狐狸仍是露出尾巴,葛品揚懷疑耳朵又出了毛病。
特别是男女大事,竟這麼随口而出,簡直像個鸨母了。
刹那間,葛品揚對魔母的一點好感又化為烏有,一轉而成憎惡、憤怒。
他差點脫口大罵!隻見魔母面紗下的兩道目光,似已凝聚成形地逼視着他。
那兩個中年婦人也向他平靜地注視着。
她們呢?由雅凡到雅真,都垂下了粉首,尚不失少女天生的羞态。
葛品揚隻覺全身不自在,面上火烈,心火炎炎,尚不知如何措詞。
魔母已又凝聲道:“孩子,本教最恨虛僞。
你有話,隻管說,老身并不勉強,勿作世俗兒女态。
老身這四個丫頭,在女孩子中,也可說才貌雙全,百中無一,隻在王屋冷氏五個丫頭什麼五鳳之上,不在她們之下。
你可多想想,或者,暫不談此事,老身提醒一句,能得老身垂青,可遇而不可求。
孩子,連你師父也隻能算是老身半子之實,一個人應當有性格當機立斷,自作主張,一言落诠,就太俗了些。
” 一擡左手,向雅凡等四女看了一眼,沉聲道:“你們怎麼這樣?擡起頭來,面對葛少俠,讓他看清楚,也不負你們天生容貌。
男女間事,各憑緣份,不必怕羞。
” 她們果然回身面對,緩緩仰起螓首,向葛品揚望去,卻是那麼平靜,那麼自然,沒有一點做作。
不過 黛眉幾許嬌意?雙須幾許紅暈?還有,七分矜持中的三分羞怯。
葛品揚本恨得牙癢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