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荒山古墓動幹戈
關燈
小
中
大
三徒葛品揚前來拜訪”
他一時對白發魔母尚無認為适當的稱呼,隻好說到“拜訪”二字為止。
裡面仍然寂無反應。
卻聽到樓下有了響動。
似是有人由睡夢中驚醒,南咕着叫道:“誰呀?三更半夜,吵人好睡……” 另一個含糊不清的聲音道:“老二,好像是在……天上說話……” 大約吓醒了?随即一聲不響了! 葛品揚回頭向龍門棋士皺了皺眉頭。
龍門棋士側耳聽了一下,一招手,哼道:“下去。
” 人已一式“倒挂珠簾”,翻落檐頭,空中猛一折腰,雙掌封住門戶,破窗撲入東側一間客房中。
葛品揚亦已聽到那間房中有輕微異樣的可疑聲息。
毫不猶豫地,也以一式“紫燕穿簾”,随後撲入。
房中一片漆黑。
凝目一看,案上殘燭淚盡,榻上被褥未動,顯然無人。
聲息起于榻旁錦幔之後。
龍門棋士早已毫無聲息地掩了進去。
葛品揚凝功跟進。
目光至處,為之一怔。
入目一人隻見半身,齊肩以下,被白綢纏帶五花大綁地綁在梨木床欄上,頭上則被套了一隻“混元金鬥”(馬桶)。
大約馬桶中原有之物,臨時亦被派用上場,騷氣撲鼻,尿流遍體,可說淋漓盡緻,一身“奇香”。
人在掙紮,馬桶也随着晃動。
龍門棋士一皺眉,向葛品揚一揚臉,自顧背起雙手轉過身子。
葛品揚暗暗叫苦:真是好差使,這可不是有酒食先生馔呀! 他無可奈何地迅速近前,手指貫勁,先把緊綁住的纏帶截斷,再用巧勁,一腳把混元金鬥挑起踢開。
那人頭一露出,不住搖晃,敢情面上臭尿未幹,騷味難受! 葛品揚看清之下,不禁啼笑皆非,隻“噢”了一聲,連忙掉頭退出。
原來,這被人纏帶綁身、頭戴馬桶的人,竟是妙手空空兒羅集。
對此,葛品揚當然隻有回避一下。
朋友受辱,感同身受,人要臉,樹要皮,怎好面對面,增加羅集的尴尬? 羅集定了定神,羞憤欲絕,卻口中被塞滿破布團,難以出聲,雙臂亦因捆綁太久,酸麻無力,一時仍無法行動。
葛品揚找了一條面巾,由幔外抛入,促聲道:“羅兄,冠弟呢?快點收拾,慢慢再說,大丈夫能屈能伸……” 龍門棋士哼了一聲:“膿包,幾乎誤盡了大事!” 羅集已聽出是葛品揚和龍門棋士到了,手腳經過這一會工夫也已舒展了,忙自己扯出口中破布團,又在臉上脖子間拭了幾把,騷氣攻心,似乎連破布團上也有怪味,差點連膽中黃水也嘔了出來。
這委實是最難堪的事,也是奇恥大辱! 龍門棋士又發話了,聲調有點不自然:“怎麼?冠兒何在?” 羅集吐了幾口唾沫,喘聲道:“還好,令徒見機得快,恰好又碰到那老婆子似乎有事,急待離去,令徒想必未遭毒手。
” 人已滿面愧慚,郁怒地掀幔而出。
葛品揚噓了一口氣,安慰着道:“人有失手,馬有失蹄。
羅兄,敵勢太強,連家師也在作難!我們走吧!” 他的意思,無非是為羅集解窘。
龍門棋士卻又哼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誰叫你貪功輕動的?活該!” 羅集嗫嚅着道:“古老教訓得是,我原隻想順手牽羊,免犯‘空回’之祖師戒條,不料竟會失風了!”又歎了一口氣,沮喪地道:“這麼倒黴,三年内絕對不能出手作案了! 唉!” 龍門棋士沉聲道:“你聽到她們說了什麼沒有?” 羅集道:“隻聽老婆子說了一句:“那兩個老孽畜已應約到了靈帝陵,先去把他們了結了再說!’于是一下子就都走了。
” 龍門棋士點頭道:“果然不錯,一定是天山兩個老賊,我們看好戲去!” 人已穿窗而出,葛品揚看看房中再沒有什麼岔眼之處,随後也跟着縱出。
樓下又有人被驚動了,嚷道:“有賊!店家!” 龍門棋士星拽而下,循聲撲入一間房中,一會兒,又孤身出來,脅下多了一團衣物,往剛飄落實地的羅集手中一塞,哼道:“你小子做賊失手,老夫隻有臨時客串,做一次剝衣強盜,誰叫那厮鬼叫亂嚷的!快換上,自己跟上來。
” 人又騰身而起,直撲正北。
葛品揚知道靈帝陵在北邙山中。
邙山南麓,集有漢、唐、晉三朝的帝王陵墓。
自光武、明章諸帝以下,曆朝諸帝都葬骨于邙山。
積而久之,重疊皆墓,無處不陵,故洛陽俗諺中有“邙山無卧牛之地”之說。
漢明帝墓稱“顯節陵”,桓帝墓稱“室陵”,章帝墓稱“敬陵”。
上頂山,實即靈帝陵,遠望如小山,高約三四十丈,周遭占地三裡有餘。
古時帝王死後備極哀榮,陵寝鸠工浩大,更講究風水,據郭噗的《遊仙龍脈》說:“北邙山滿山松柏,蒼翠欲滴,來龍去脈,地多佳穴……”後來,“古墓犁為田,松柏砍為薪”,祥風吉水,也随帝王威風飄然俱去。
晨霧很濃,涼風拂袂。
遠處已有晨雞報曉。
龍門棋士、葛品揚和換過衣服的羅集剛趕到山下,便聽得山中喝叱之聲與掌風激蕩之聲響成一片。
急急登臨一看,果見靈帝陵前,天山胖瘦雙魔正和那兩個大辮子的婦人打得異常慘烈。
另外,黃鳳為首,加上藍、紫、紅三鳳,則與雅凡等四女人影交錯,掌指齊飛,鬥成一團。
隻有青鳳,大約因内傷未愈,站在一側掠陣。
還有黃、青、藍、紫四鷹,于外圍排立成弧形,凝目緊注場中,有如繃緊的弓弦,躍躍欲撲。
墓前正中安靈碑上,赫然端坐着那個曾在洛陽朝陽居門前亮過相的白發老婦! 她仍是一身烏光閃閃、不知是用什麼料子做成的寬大衣裙,面垂黑紗,不見面目。
隻是項下胸前卻多了一串累累如瓜、一大八小的九個骷髅頭。
那九個骷髅頭,俱是獠牙如刃,目瞠如壑,十分猙獰可怖。
葛品揚如今已知道這個老婦就是三十年前使中原武林聞名色變、見影驚魂的白發魔母唐禦君!心中情不自禁駭然生凜。
别看她顫巍巍的,好像風也吹得到,其實年高八十有餘,功力通玄,整個中原武林沒有百招對手。
葛品揚曾于天龍八将口中得知許多“江湖掌故”與“武林秘辛”,唯八将每次說到白發魔母時,卻總似有所忌諱,吞吞吐吐,語焉不詳。
不過,他綜合各次片段,已在腦中形成了一個大緻的印象,即:約三十年前,“魔母”曾率領九個魔子,前來中原鬧事,所向無敵、橫行一時,被中原道上稱為“九子魔母”。
來幾,中原武林群起而攻,潼關一會,得高人出手,大挫之,魔母九個兒子,無一幸免,魔母自己也負傷而遁。
葛品揚也曾好奇地問過:魔母生有九個兒子,難道一個女兒也沒有? 對此,首将以目光止住四将剛進出口的半個“有”字,搖頭說道:“這個,不大清楚。
” 後來,他又由天風老人處聽到“武林三美一枝花”的名稱,關于“武林三美”的說法,他早已聽說過;問起“一枝花”,天風老人遲疑了一下,才說出是一個很厲害而又很美豔的魔女,因善用一種最狠辣的暗器“斷腸花”,故有些人就稱她為“斷腸花”或“一枝花”。
再問别的,天風老人就顧左右而言他了。
裡面仍然寂無反應。
卻聽到樓下有了響動。
似是有人由睡夢中驚醒,南咕着叫道:“誰呀?三更半夜,吵人好睡……” 另一個含糊不清的聲音道:“老二,好像是在……天上說話……” 大約吓醒了?随即一聲不響了! 葛品揚回頭向龍門棋士皺了皺眉頭。
龍門棋士側耳聽了一下,一招手,哼道:“下去。
” 人已一式“倒挂珠簾”,翻落檐頭,空中猛一折腰,雙掌封住門戶,破窗撲入東側一間客房中。
葛品揚亦已聽到那間房中有輕微異樣的可疑聲息。
毫不猶豫地,也以一式“紫燕穿簾”,随後撲入。
房中一片漆黑。
凝目一看,案上殘燭淚盡,榻上被褥未動,顯然無人。
聲息起于榻旁錦幔之後。
龍門棋士早已毫無聲息地掩了進去。
葛品揚凝功跟進。
目光至處,為之一怔。
入目一人隻見半身,齊肩以下,被白綢纏帶五花大綁地綁在梨木床欄上,頭上則被套了一隻“混元金鬥”(馬桶)。
大約馬桶中原有之物,臨時亦被派用上場,騷氣撲鼻,尿流遍體,可說淋漓盡緻,一身“奇香”。
人在掙紮,馬桶也随着晃動。
龍門棋士一皺眉,向葛品揚一揚臉,自顧背起雙手轉過身子。
葛品揚暗暗叫苦:真是好差使,這可不是有酒食先生馔呀! 他無可奈何地迅速近前,手指貫勁,先把緊綁住的纏帶截斷,再用巧勁,一腳把混元金鬥挑起踢開。
那人頭一露出,不住搖晃,敢情面上臭尿未幹,騷味難受! 葛品揚看清之下,不禁啼笑皆非,隻“噢”了一聲,連忙掉頭退出。
原來,這被人纏帶綁身、頭戴馬桶的人,竟是妙手空空兒羅集。
對此,葛品揚當然隻有回避一下。
朋友受辱,感同身受,人要臉,樹要皮,怎好面對面,增加羅集的尴尬? 羅集定了定神,羞憤欲絕,卻口中被塞滿破布團,難以出聲,雙臂亦因捆綁太久,酸麻無力,一時仍無法行動。
葛品揚找了一條面巾,由幔外抛入,促聲道:“羅兄,冠弟呢?快點收拾,慢慢再說,大丈夫能屈能伸……” 龍門棋士哼了一聲:“膿包,幾乎誤盡了大事!” 羅集已聽出是葛品揚和龍門棋士到了,手腳經過這一會工夫也已舒展了,忙自己扯出口中破布團,又在臉上脖子間拭了幾把,騷氣攻心,似乎連破布團上也有怪味,差點連膽中黃水也嘔了出來。
這委實是最難堪的事,也是奇恥大辱! 龍門棋士又發話了,聲調有點不自然:“怎麼?冠兒何在?” 羅集吐了幾口唾沫,喘聲道:“還好,令徒見機得快,恰好又碰到那老婆子似乎有事,急待離去,令徒想必未遭毒手。
” 人已滿面愧慚,郁怒地掀幔而出。
葛品揚噓了一口氣,安慰着道:“人有失手,馬有失蹄。
羅兄,敵勢太強,連家師也在作難!我們走吧!” 他的意思,無非是為羅集解窘。
龍門棋士卻又哼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誰叫你貪功輕動的?活該!” 羅集嗫嚅着道:“古老教訓得是,我原隻想順手牽羊,免犯‘空回’之祖師戒條,不料竟會失風了!”又歎了一口氣,沮喪地道:“這麼倒黴,三年内絕對不能出手作案了! 唉!” 龍門棋士沉聲道:“你聽到她們說了什麼沒有?” 羅集道:“隻聽老婆子說了一句:“那兩個老孽畜已應約到了靈帝陵,先去把他們了結了再說!’于是一下子就都走了。
” 龍門棋士點頭道:“果然不錯,一定是天山兩個老賊,我們看好戲去!” 人已穿窗而出,葛品揚看看房中再沒有什麼岔眼之處,随後也跟着縱出。
樓下又有人被驚動了,嚷道:“有賊!店家!” 龍門棋士星拽而下,循聲撲入一間房中,一會兒,又孤身出來,脅下多了一團衣物,往剛飄落實地的羅集手中一塞,哼道:“你小子做賊失手,老夫隻有臨時客串,做一次剝衣強盜,誰叫那厮鬼叫亂嚷的!快換上,自己跟上來。
” 人又騰身而起,直撲正北。
葛品揚知道靈帝陵在北邙山中。
邙山南麓,集有漢、唐、晉三朝的帝王陵墓。
自光武、明章諸帝以下,曆朝諸帝都葬骨于邙山。
積而久之,重疊皆墓,無處不陵,故洛陽俗諺中有“邙山無卧牛之地”之說。
漢明帝墓稱“顯節陵”,桓帝墓稱“室陵”,章帝墓稱“敬陵”。
上頂山,實即靈帝陵,遠望如小山,高約三四十丈,周遭占地三裡有餘。
古時帝王死後備極哀榮,陵寝鸠工浩大,更講究風水,據郭噗的《遊仙龍脈》說:“北邙山滿山松柏,蒼翠欲滴,來龍去脈,地多佳穴……”後來,“古墓犁為田,松柏砍為薪”,祥風吉水,也随帝王威風飄然俱去。
晨霧很濃,涼風拂袂。
遠處已有晨雞報曉。
龍門棋士、葛品揚和換過衣服的羅集剛趕到山下,便聽得山中喝叱之聲與掌風激蕩之聲響成一片。
急急登臨一看,果見靈帝陵前,天山胖瘦雙魔正和那兩個大辮子的婦人打得異常慘烈。
另外,黃鳳為首,加上藍、紫、紅三鳳,則與雅凡等四女人影交錯,掌指齊飛,鬥成一團。
隻有青鳳,大約因内傷未愈,站在一側掠陣。
還有黃、青、藍、紫四鷹,于外圍排立成弧形,凝目緊注場中,有如繃緊的弓弦,躍躍欲撲。
墓前正中安靈碑上,赫然端坐着那個曾在洛陽朝陽居門前亮過相的白發老婦! 她仍是一身烏光閃閃、不知是用什麼料子做成的寬大衣裙,面垂黑紗,不見面目。
隻是項下胸前卻多了一串累累如瓜、一大八小的九個骷髅頭。
那九個骷髅頭,俱是獠牙如刃,目瞠如壑,十分猙獰可怖。
葛品揚如今已知道這個老婦就是三十年前使中原武林聞名色變、見影驚魂的白發魔母唐禦君!心中情不自禁駭然生凜。
别看她顫巍巍的,好像風也吹得到,其實年高八十有餘,功力通玄,整個中原武林沒有百招對手。
葛品揚曾于天龍八将口中得知許多“江湖掌故”與“武林秘辛”,唯八将每次說到白發魔母時,卻總似有所忌諱,吞吞吐吐,語焉不詳。
不過,他綜合各次片段,已在腦中形成了一個大緻的印象,即:約三十年前,“魔母”曾率領九個魔子,前來中原鬧事,所向無敵、橫行一時,被中原道上稱為“九子魔母”。
來幾,中原武林群起而攻,潼關一會,得高人出手,大挫之,魔母九個兒子,無一幸免,魔母自己也負傷而遁。
葛品揚也曾好奇地問過:魔母生有九個兒子,難道一個女兒也沒有? 對此,首将以目光止住四将剛進出口的半個“有”字,搖頭說道:“這個,不大清楚。
” 後來,他又由天風老人處聽到“武林三美一枝花”的名稱,關于“武林三美”的說法,他早已聽說過;問起“一枝花”,天風老人遲疑了一下,才說出是一個很厲害而又很美豔的魔女,因善用一種最狠辣的暗器“斷腸花”,故有些人就稱她為“斷腸花”或“一枝花”。
再問别的,天風老人就顧左右而言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