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去時容易歸來難

關燈
兩種解釋都對。

     一是五鳳幫、四方教的高手追蹤自己已到了長安。

     二是不可置信有着不可忖度能為的巨奸枭雄已到了長安,準備對五鳳幫、四方教乃至天龍堡有所舉動了。

     前者十分可能,後者則簡直不可思議。

     “你最好快逃!”雖然出于好意,但天龍門下葛品揚豈會這樣沒種? 他忍不住笑了起來:“好!天雨留客,我們就多住幾天。

    谒谒陵宮,看看兩曲(指長安附近的‘韋曲’與‘王曲’)也好。

    ” 一邊的妙手空空兒正好看完字條上最後那一句還故意出聲念了出來,三人相對一陣大笑。

     店夥捧進酒罐,讨好地說是最有名的“龍駒寨”特制的“葡萄酒”,比鳳翔的什麼“貴妃酒”,什麼“汾酒”、“花雕”更好,更醇。

     接着,菜肴齊上。

     三人吃着、喝着。

     猛聽隔房有人發出沙啞的笑聲道:“這年頭怪事多,和尚也嫖妓宿娼,真他奶奶的,絕!” 另一個清脆的聲音,“呸”了一聲道:“嚼舌根,灌多了黃湯,胡說。

    ” 吵啞的聲音更大了:“咱不瞞你,昨兒個夜裡,咱和老劉去寺那邊,嘿,奶奶的,真比金陵的夫子廟更叫人要窩心,揚州的八仙橋還差不多,大大的屁股,小小的腳,奶奶的,咱和老劉走進一家什麼‘漢富春’的院子裡,聽龜奴說一個大和尚把他院裡三個最标緻的姑娘全包下了,一連三夜不讓她們出來。

    ” 尖細的笑聲:“瞧你這副德性,就像八輩子沒見過娘兒們似的。

    你又沒親眼看到,聽人家說風,你就當作雨……” “誰說咱沒親眼看到?奶奶的,先聽到内院一陣吵鬧,接着一陣尖聲尖氣的驚叫,一個叫小蜜桃的姑娘……咳咳,隻穿着短襖,纏腳帶也被解開了,哭着叫救命,一個光赤赤、隻穿着褲子的秃頭追了出來,好比鷹抓小雞似的,一下又把小蜜桃抱了過去,還連親着嘴哩……” 沙啞的一笑,又說下去:“老劉一打聽,那秀驢倒很氣派,給了老鸨一袋金砂。

    老鸨為了金子,就顧不得姑娘們了,還拿鞭子要打姑娘。

    咳咳,你說怎麼着?那秃驢才是八輩子沒見過娘兒們哩,不但要三個姑娘輪流陪……還要姑娘們解開纏腳布給他嗅,說小腳真有趣,越聞越好哩!怎麼樣?咱們也……” 一陣暧昧的笑聲之後,旋歸寂然。

     葛品揚直搖頭,不忍卒聞,蹩眉不語。

     趙冠哼了一聲道:“看來我們應當喬遷了,木成話,哼,和尚不守清規,大可給點懲戒,或叫他當衆念了一遍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什麼寺那邊?是指什麼地方?” 羅集啞然失笑道:“你哪來這份閑情管閑事?就在開元寺那邊,亂七八糟,我佛也要生嗔!” 葛品揚雙目一亮,“噢”了一聲道:“有這種事?值得一行。

    ” 趙冠笑道:“是去燒香?還是許願?有難題,不妨先請教本山人。

    ” 葛品揚笑罵:“幾時變得這麼油腔滑調,大約骨頭癢,要讨打了吧?” 又壓低聲音道:“我說‘值得一行’,是有原因的!第一:開元寺在東大街西首,且在城中,據《地輿史記》載述:該寺系唐玄宗于開元二十八年,在延慶殿與勝光法師論佛興念,傳旨天下各州府各建開元寺一所,由來久矣。

    既是古刹,莊嚴佛地,如是開元寺的和尚,豈敢胡來?這就可證明是外來的和尚!第二……” 趙冠笑道:“是認為一般僧人決不敢如此明目張膽地犯戒,可能是道上奸徒,隐迹佛門,不改酒色劣根性是不是?” 葛品揚哼了一聲道:“有此兩點,你說值得一行嗎?” 趙冠舉杯道:“豈止值得一行,而且值得三人同行,等初更後再去吧。

    尤其‘無情’老怪物,開你這麼大一個玩笑,他既然還在城裡,我們不妨找到他,也開他一個玩笑。

    ” 葛品揚直搖頭,蹩眉道:“以我看法,甯可信其有!” 趙冠幹了一杯酒道:“你葛兄是比誰都聰明的,如有可能,八成是什麼鳳呀、鷹呀的來了長安。

    英雄不耐寂寞,連女人也不甘雌伏。

    看來,‘長安雖好,不是久住之鄉’,我們還是早點離開吧。

    ” 葛品揚閉目不理,狀如老僧入定,陷入冥思默想中。

     趙冠剛感笑道:“最好是,該來的來了,不該來的不要來……” 話未完,猛聽一聲幹咳,有人輕笑接口道:“不錯,老漢這該來的人來了……” 葛品揚矍然張目,一面站起,一面含笑道:“有請。

    ” 由房門外,走進一個遊方郎中,容色十分蒼老。

     葛品揚是由口音中,聽出來人是醫聖毒王司徒求。

    司徒求已不是本來面目,顯然是已接受了葛品揚的意見,易過了客,讓了座,店夥添上杯箸。

     葛品揚順手帶上房門,低聲給趙、羅二人簡要介見了一下。

     趙、羅二人一聽眼前這人就是有名的正牌醫聖毒王,不禁訝然。

     葛品揚知道司徒求和弄月老人有約,可能弄月老人也來了長安,一問,司徒求卻笑而不答。

     葛品揚把無情翁的字條遞了過去,又把元德寺後首鷹冷必威等圍攻無情翁,自己如何打落屍鷹卓白骨的“喪門毒釘”經過,以及奉龍門棋士之命,路過冒充水雲叟的陳煙火,如何設計,挑去四方教分舵,直闖巴山總壇,回途巧遇金醉兩魔,傷在金魔“金手指”之下,無情翁仗義相救等情一一說給司徒求聽。

     司徒求頻頻點頭,聽完了話,看完了字條,深沉地歎了一口氣道:“看來恐怕不錯了,如果真的成了事實,委實堪憂,可怕!” 三人被他這沒頭沒腦的幾句話弄糊塗了,都呆看着他。

    凝聽下文。

     司徒求看了三人一眼,問道:“三位可知‘空手道’這個名稱的出處?” 羅集失聲道:“似乎聽家師說過,可是西域的一種旁門武學?” 趙冠接口道:“不錯,乃是青海、西藏番僧門的一種秘傳。

    ” 葛品揚沉吟道:“前輩可是有所發現?” 司徒求點點頭,深深一歎道:“老漢昔年采藥,遠到青藏異域,頗知西域武學源流,有所謂紅教、黑教、黃教之分,由于心法、戒律互有不同,又有密宗、空宗、修羅宗、瑜珈宗、烈火宗等派别……” 葛品揚道:“據家師說:密宗擅長一種大手印掌法,十分詭異、狠毒。

    其他則語焉不詳。

    ” 司徒求道:“不錯,空手道就是空宗的獨門殺手,功力高的,能夠虛空吸擒飛鳥,隔水震斃遊魚,奪人兵器于舉手之間,空手傷人于無形之中,其特點就是從不使用任何兵刃。

    ” 趙冠促聲道:“難道空宗有人進入中原?” 司徒求喝了一口酒,道:“此次老漢因與弄月老兒有約,于來長安途中,在普仙寺附近,發現兩個紅衣喇嘛,坐地歇息,互用番語交談,老漢略知藏語,隐約聽出有什麼‘三教一家’,‘同心合盟’的話,老漢隐身在大樹後,那兩個喇嘛以為附近無人,互較掌力,把兩隻歸巢烏鴉由三丈高的空中吸落,因此想到空手道。

    老漢跟蹤入城,他們下榻在東大街悅來客棧,每天大酒大肉,深夜外出,老漢竟無法暗蹑,其中一個已四夜未見回棧了。

    ” 葛品揚等三人面面相觑。

     司徒求搖搖頭,接說道:“如果,他們三教聯手入寇中原的話,以他們那不同于中原武學的詭異武功,委實太可慮了。

    ” 葛品揚等一時沉思無語。

     司徒求一笑道:“還是喝酒吧。

    老漢偶然發現葛老弟行蹤,一路跟了下來,在人家屋檐下躲了一陣雨,疲累得很,也該向店家要個鋪位了。

    ” 葛品揚忙叫來店夥,加定了一個房間。

     葛品揚猛想起無情翁字條中有“二位老友,将聚首長安”之語,司徒求是老一輩人物,可能清楚,便提出請問。

     司徒求瞑目想了一會,沉吟着道:“天目無情翁,姓錢名大樁,出身世家子弟,中年因愛妻為人所誘,性情大變,由正派轉趨邪道,專喜蹂躏江湖上出名的蕩婦淫娃,為正道人物不齒,心狠手辣,所交皆一時之枭雄、巨奸,當年和雲夢金槍神判狄子明,莫幹鎖喉絕手吳良,被道上并稱三煞,都以喜怒無常,殺人為樂聞名。

    聽說曾因調戲當時武林三美中的第三美人天台玉女阮飛紅,被令師碰到,賞了他一記一元指,這事隻有少數人知道,他與令師有隙,可能就源于此事。

    難為他尚有一點人性未泯,尚未到不可救藥地步。

    老漢一輩的人,因老漢殘廢多年,未預江湖間事,不太清楚存亡,總之,他的老友,木會是什麼好相與的!” 葛品揚矍然道:“百川歸海,當前第一要務,就是找到這位無情老怪物,謝他留字傳警美意,隻要找出他,就不難知道他的老友是誰,更能由他口中探出一些秘密。

    事不宜遲,冠弟、羅兄,我們立即行動。

    ” 趙冠搖頭道:“我隻對悅來客棧有興趣。

    ” 葛品揚笑罵道:“不怕成了烏鴉。

    ” 司徒求莞爾道:“後生可畏,小心為是,無情老兒喜怒無常,探人秘密,犯人大忌,如果他和别人在一起,更要防他反臉無情!” 葛品揚肅然道:“晚輩等省得。

    ” 司徒求連盡三杯,笑道:“你們去吧,老漢可要早點歇着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