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陷阱
關燈
小
中
大
不失為識時務的俊傑之士。
” 上官印微笑道:“閣下呢?” 黑衣劍士目光一寒,突然喝道:“饒你先出劍!” 上官印悠然笑道:“還是閣下先請吧,我這劍法零碎而不成套,拙于攻而擅于守,閣下不攻,我則無用武之地……” 上官印說的,半調侃,半實情,小魔女一走,他顧忌已去一大半,不過,在師南宮面前,他仍不願洩露太多,所以,他打定主意,隻要能保持不敗,勉強應付過去,決不全套施展。
黑衣劍士在小魔女面前低聲下氣,在男人面前,卻顯得高傲無比,聽了這話,自然不甚受用。
當下一聲沉喝:“看清了!” 劍平持,腰身一挫,就地一個盤旋,劍光繞身如平湖月影,光影收斂處,一片化作一點,劍尖遊竄,帶着一條長長而閃動的芒尾,有如靈蛇般,迅着電光石火,徑奔上官印心窩。
上官印心神一凜,揮劍斜斜劈出,這一劍,劍氣如浪,正是奇緣七式的第一招: 滾滾黃塵! 這一掃,方位與原式雖略有參差,但威力卻非同小可,别人見了尚不怎樣,師南宮眼角一掃,不禁駭然忖道:“他這一招又這麼可怕,究竟怎麼回事?這一式對這黑衣劍士雖不一定緻命,但是如換上我,以‘逍遙七式’中第一式‘遙目天涯’攻他,豈不要大糟而特糟麼?” 但在上官印,卻是有苦說不出。
因為奇緣七式全系針對逍遙七式創研而成,單獨攻敵,雖然亦有無窮威力,然遇上黑衣劍士這等自成一家的劍法名手,是否一樣有效?上官印不免惶惑了。
這套劍法的單招對這人的劍法有效麼?萬一不生克制作用那将怎辦?如逼得非施出七式全套又怎辦? 所以,上官印發出這一劍,多少帶點試探性質,發出後會有何種結果,可說一點自信也沒有。
兩劍相交,一聲脆吟,黑衣劍士微退半步,上官印則連連退出三步之多。
奇緣劍為武林中罕見奇兵,削鐵如泥,無堅不摧,這時不但未将來劍毀折,反而被震退三步之多,于此可見來人手中也是一支名劍,而且來人之功候,一定比自己隻強不弱。
師南宮情不自禁地出聲喝道:“好劍法,好劍法!” 佳人惜顔色,英雄愛寶劍,乃古今不易之理,師南宮,一代劍術名家,身處此境,忘情難免,一聲喝出,竟然收劍跳出戰圈。
兩魔因無法占得上風,這時也不追迫,指揮四名壯漢擡走南北二魔,便也一旁觀戰起來。
師南宮一聲喝畢,雙眉不期然微微一皺,他因見上官印比黑衣劍士退後較多,不由得暗暗懸心。
然在上官印本人,感覺卻完全相反。
這種内情,局外人是無論如何不能了解的,唯有他自己清楚,這種結果是必然現象,因他并未施出正招和全力。
同時,上官印還得到兩項解答:“奇緣劍法雖不是對方這種劍法的克星,全力應付自保将足足有餘,對方此人功力縱比自己稍厚,其間之差,也極有限,達觀。
機智,是自己長處,這是身臨大敵的緻勝基本要件,而對方,則失之過做,正犯兵家大忌。
” 黑衣劍士雖在第一合占得上民竟微怔了一下才攻出第二招。
看他表情似乎認為上官印連一劍也不該架得住才是,上官印增加了信心,也增加了謹慎,手腕一緊加上兩成力道,仍然将原式複演了一遍。
兩劍相交,再度迸出一聲脆吟,所不同的,這一次,上官印僅向後退出一大步即站穩身子。
黑衣劍士一聲哦,雙目光閃,劍式忽生變化。
第三次攻出,劍尖指天,劍身當胸豎持,腳踏連環步,直闖中宮,劍光閃閃,始終蓄而不發。
其勢大有泰山臨頂之慨。
這種駭人威勢,令上官印微感慌亂,上乘劍法講究以靜制動,目下對方這一招,便深蘊此一妙蒂。
人動,劍靜,動中有淵停嶽峙之威,靜中則藏一發萬鈞的風雷變化。
上官印心神微散旋斂,不期而然地平劍圈掃,施出奇緣七式中第二式:“月黑風高”! 劍尖嘶風,像一道華光寶環,向黑衣劍士橫胸滾切而去。
黑衣劍士一聲驚噫,飄身疾退,上官印不為己甚,霍地收勢停身,師南宮茫然搖頭,喃喃道:“逍遙河漢遇上又完蛋,怪,太怪了!” 黑衣劍士人如風車般,一個急轉,去而複回,這時仗劍而立,在上官印身上打量了好幾眼,方突然陰聲喝問道:“你這套劍法授自何人?” 上官印微微一笑,說道:“授自本屆武林盟主,閣下詢此有何見教?” 黑衣劍士注目又問道:“什麼名稱?” 上官印搖搖頭道:“抱歉得很。
” 黑衣劍士微怒道:“此話怎講?” “據授業者稱:這套劍法叫什麼誰也不清楚,包括那位盟主本人在内,而在下一共就隻學得這幾個防身變化,自然更不清楚了。
” 稍頓,笑着接下問道:“到此為止了吧?” 黑衣劍士忽然嘿嘿一笑道:“以為我已不敵麼?” 上官印暗暗好笑,心想:“不然你會住手?要找點面子當然不成問題。
” 于是,頭微搖,從容含笑道:“哪裡,哪裡,閣下一直操縱主動,在下不過勉強支撐幸邀不敗而已,如說誰勝誰負,豈不……” 黑衣劍士接口喝道:“好了!” 冷笑一聲,又道:“你既有自知自明,本俠不妨法外開恩一次,現在告訴你,你這種劍法雖然主守,本俠仍有消解方法……” 上官印連忙點頭忍笑道:“當然,當然。
” 黑衣劍士語氣一沉,接下去道:“如今,你可準備再接本俠一招,這一招,你如不幸亡身無可怨尤,你能幸獲不死,本俠立時離開,以後哪兒遇上哪兒算。
” 上官印暗地尋思道:“既有殺着,剛才為何不施為?哼,下台的藉口罷了!” 表面上卻點點頭道:“碰碰運氣也好。
” 黑衣劍士沉聲又道:“本俠中途住手,乃為想将你這套劍法了解一下,既然你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說着,似感不耐,改口喝道:“注意接招!” 随着話音,身形迅移,左手訣閃電般按向上官印右肩。
在劍法中劍訣如車之軸,船之舵,永遠隻用作維持平衡運轉之用,而現在劍士竟将它當實招使出,頗出上官印意外。
上官印随着應變本能,右肩微卸,腰一擰,正待閃身避讓同時出劍還攻之際,左肋下銳勁透衣,對方劍關,已及皮肉。
東西雙魔眼中蓦地一亮,師南宮、天目神童,以及所有遠遠聚觀的丐幫分舵弟子,均不由得齊齊失聲驚呼。
不過,這隻是轉瞬即逝的一刹那,衆人呼聲未竟,上官印一條身軀已平飄而起,其情景,與小魔女剛才暗施冷襲時一樣。
衣破,人無恙,有驚無險,空中,朗吟悠悠:“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随着朗吟的結束,上官印劍貼右腕,冉冉落地。
黑衣劍士也與剛才的小魔女一樣,僵立着,半晌無語,最後默然将劍插回身後,向東西兩魔打一躬道:“兩位大哥,我們走罷。
” 語畢,領先返身向殿外走去。
東西兩魔對望一眼,沒開口,随後跟去。
目送三魔背影消失,衆人一聲噢,如自夢中醒轉,迅将上官印團團圍住,七嘴八舌,令上官印為之應接不暇…… 最後,還是天目神童看了不像話,回身大吼道:“别吵,都給我坐下來!” 這小子别的不怎樣,但在丐幫中,倒還有他一點威風,吼聲一出,四下裡立即歸入平靜。
上官印、師南宮、天目神童三人三角對坐,其餘諸丐則圍坐四周,坐定後,紛嚷又起。
一名二結叫化道:“上官少俠,你兩次脫身使的什麼手法啊?” 一名三結叫化道:“上官少俠,剛才那黑衣人究竟什麼來路,少俠看出來沒有?” 一名一結叫化道:“行談劍法!” 發問三丐中,最後這家夥身份最低,卻數他嗓門最高,語氣也最肯定,就好像在下達命令一般。
上官印不住點頭道:“說,說,都說!” 天目神童臉一偏,向那名一結叫化側目冷笑道:“你是跟誰說話曹頭目?” 那名一結叫化一愣,悟及失儀,性子躁的人容易沖動,也最容易認錯,這時臉色微變立即爬身伏下。
上官印忙擺手笑道:“沒關系,曹頭目,别聽他的,他是你們的五結令丐,我上官印則是他的小叔台,我不在乎就沒有他說話的份兒啦。
” 那名一結叫化磕了個頭道:“謝少俠開恩。
” 轉臉望向天目神童,未敢立即起身,天目神童哼道:“曹頭目以後還是檢點些的好!” 上官印又向師南宮笑道:“南宮兄意下如何?” 師南宮眨動着雙睛道:“愚兄關心的,也是你那幾招劍法。
” 上官印再向天目神童笑道:“小叫化,你呢?” 天目神童想了想道:“随便!橫豎你得樣樣說,小叫化也是樣樣要聽,先說與後說,分别有限。
” 衆人大笑,上官印住笑點頭道:“是的,樣樣要說,請求是你們的事,次序可得依我的,這樣一來,就不會厚此薄彼……” 天目神童舔唇接口道:“最好言歸正傳。
” 衆人又是一陣大笑,笑聲中,上官印開始述說:原來,在八十多年前,“南海”一派,亦為武林中的數大派之一,該派之“拳”“掌”“劍”,被舉為“南海三絕”。
南海派這三種絕學中,尤以劍法一項,更稱精奧。
南海一派的門規是:工藝不并傳,内分“拳”“掌”“劍”三堂,凡入門弟子,經當代掌門人予以考驗以後,即指派某堂受業,有傑出成就者,方獲轉入掌門座下,接受三絕并傳,晉升為“入室弟子”。
下一代掌門人,便由這些入室弟子中産生。
不過,有一件事實是無可否認的,即曆代當選掌門之弟子,十之八九均為“劍堂”出身,由“拳堂”和“掌堂”出身而獲選者,二十代以來,僅各得一名。
于是,同一代弟子,在無形中便有了等級之分,“劍堂”弟子,顧盼自雄,“拳堂”“掌堂”弟子,也處處自感遜人一籌。
這種分堂制度,在立法者,自有其苦心孤詣的用意,因為武人講究天賦,人之資質有如五指之不齊,分類而教,自屬無可厚非。
任何種制度,有其利,必有其弊。
八十
” 上官印微笑道:“閣下呢?” 黑衣劍士目光一寒,突然喝道:“饒你先出劍!” 上官印悠然笑道:“還是閣下先請吧,我這劍法零碎而不成套,拙于攻而擅于守,閣下不攻,我則無用武之地……” 上官印說的,半調侃,半實情,小魔女一走,他顧忌已去一大半,不過,在師南宮面前,他仍不願洩露太多,所以,他打定主意,隻要能保持不敗,勉強應付過去,決不全套施展。
黑衣劍士在小魔女面前低聲下氣,在男人面前,卻顯得高傲無比,聽了這話,自然不甚受用。
當下一聲沉喝:“看清了!” 劍平持,腰身一挫,就地一個盤旋,劍光繞身如平湖月影,光影收斂處,一片化作一點,劍尖遊竄,帶着一條長長而閃動的芒尾,有如靈蛇般,迅着電光石火,徑奔上官印心窩。
上官印心神一凜,揮劍斜斜劈出,這一劍,劍氣如浪,正是奇緣七式的第一招: 滾滾黃塵! 這一掃,方位與原式雖略有參差,但威力卻非同小可,别人見了尚不怎樣,師南宮眼角一掃,不禁駭然忖道:“他這一招又這麼可怕,究竟怎麼回事?這一式對這黑衣劍士雖不一定緻命,但是如換上我,以‘逍遙七式’中第一式‘遙目天涯’攻他,豈不要大糟而特糟麼?” 但在上官印,卻是有苦說不出。
因為奇緣七式全系針對逍遙七式創研而成,單獨攻敵,雖然亦有無窮威力,然遇上黑衣劍士這等自成一家的劍法名手,是否一樣有效?上官印不免惶惑了。
這套劍法的單招對這人的劍法有效麼?萬一不生克制作用那将怎辦?如逼得非施出七式全套又怎辦? 所以,上官印發出這一劍,多少帶點試探性質,發出後會有何種結果,可說一點自信也沒有。
兩劍相交,一聲脆吟,黑衣劍士微退半步,上官印則連連退出三步之多。
奇緣劍為武林中罕見奇兵,削鐵如泥,無堅不摧,這時不但未将來劍毀折,反而被震退三步之多,于此可見來人手中也是一支名劍,而且來人之功候,一定比自己隻強不弱。
師南宮情不自禁地出聲喝道:“好劍法,好劍法!” 佳人惜顔色,英雄愛寶劍,乃古今不易之理,師南宮,一代劍術名家,身處此境,忘情難免,一聲喝出,竟然收劍跳出戰圈。
兩魔因無法占得上風,這時也不追迫,指揮四名壯漢擡走南北二魔,便也一旁觀戰起來。
師南宮一聲喝畢,雙眉不期然微微一皺,他因見上官印比黑衣劍士退後較多,不由得暗暗懸心。
然在上官印本人,感覺卻完全相反。
這種内情,局外人是無論如何不能了解的,唯有他自己清楚,這種結果是必然現象,因他并未施出正招和全力。
同時,上官印還得到兩項解答:“奇緣劍法雖不是對方這種劍法的克星,全力應付自保将足足有餘,對方此人功力縱比自己稍厚,其間之差,也極有限,達觀。
機智,是自己長處,這是身臨大敵的緻勝基本要件,而對方,則失之過做,正犯兵家大忌。
” 黑衣劍士雖在第一合占得上民竟微怔了一下才攻出第二招。
看他表情似乎認為上官印連一劍也不該架得住才是,上官印增加了信心,也增加了謹慎,手腕一緊加上兩成力道,仍然将原式複演了一遍。
兩劍相交,再度迸出一聲脆吟,所不同的,這一次,上官印僅向後退出一大步即站穩身子。
黑衣劍士一聲哦,雙目光閃,劍式忽生變化。
第三次攻出,劍尖指天,劍身當胸豎持,腳踏連環步,直闖中宮,劍光閃閃,始終蓄而不發。
其勢大有泰山臨頂之慨。
這種駭人威勢,令上官印微感慌亂,上乘劍法講究以靜制動,目下對方這一招,便深蘊此一妙蒂。
人動,劍靜,動中有淵停嶽峙之威,靜中則藏一發萬鈞的風雷變化。
上官印心神微散旋斂,不期而然地平劍圈掃,施出奇緣七式中第二式:“月黑風高”! 劍尖嘶風,像一道華光寶環,向黑衣劍士橫胸滾切而去。
黑衣劍士一聲驚噫,飄身疾退,上官印不為己甚,霍地收勢停身,師南宮茫然搖頭,喃喃道:“逍遙河漢遇上又完蛋,怪,太怪了!” 黑衣劍士人如風車般,一個急轉,去而複回,這時仗劍而立,在上官印身上打量了好幾眼,方突然陰聲喝問道:“你這套劍法授自何人?” 上官印微微一笑,說道:“授自本屆武林盟主,閣下詢此有何見教?” 黑衣劍士注目又問道:“什麼名稱?” 上官印搖搖頭道:“抱歉得很。
” 黑衣劍士微怒道:“此話怎講?” “據授業者稱:這套劍法叫什麼誰也不清楚,包括那位盟主本人在内,而在下一共就隻學得這幾個防身變化,自然更不清楚了。
” 稍頓,笑着接下問道:“到此為止了吧?” 黑衣劍士忽然嘿嘿一笑道:“以為我已不敵麼?” 上官印暗暗好笑,心想:“不然你會住手?要找點面子當然不成問題。
” 于是,頭微搖,從容含笑道:“哪裡,哪裡,閣下一直操縱主動,在下不過勉強支撐幸邀不敗而已,如說誰勝誰負,豈不……” 黑衣劍士接口喝道:“好了!” 冷笑一聲,又道:“你既有自知自明,本俠不妨法外開恩一次,現在告訴你,你這種劍法雖然主守,本俠仍有消解方法……” 上官印連忙點頭忍笑道:“當然,當然。
” 黑衣劍士語氣一沉,接下去道:“如今,你可準備再接本俠一招,這一招,你如不幸亡身無可怨尤,你能幸獲不死,本俠立時離開,以後哪兒遇上哪兒算。
” 上官印暗地尋思道:“既有殺着,剛才為何不施為?哼,下台的藉口罷了!” 表面上卻點點頭道:“碰碰運氣也好。
” 黑衣劍士沉聲又道:“本俠中途住手,乃為想将你這套劍法了解一下,既然你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說着,似感不耐,改口喝道:“注意接招!” 随着話音,身形迅移,左手訣閃電般按向上官印右肩。
在劍法中劍訣如車之軸,船之舵,永遠隻用作維持平衡運轉之用,而現在劍士竟将它當實招使出,頗出上官印意外。
上官印随着應變本能,右肩微卸,腰一擰,正待閃身避讓同時出劍還攻之際,左肋下銳勁透衣,對方劍關,已及皮肉。
東西雙魔眼中蓦地一亮,師南宮、天目神童,以及所有遠遠聚觀的丐幫分舵弟子,均不由得齊齊失聲驚呼。
不過,這隻是轉瞬即逝的一刹那,衆人呼聲未竟,上官印一條身軀已平飄而起,其情景,與小魔女剛才暗施冷襲時一樣。
衣破,人無恙,有驚無險,空中,朗吟悠悠:“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随着朗吟的結束,上官印劍貼右腕,冉冉落地。
黑衣劍士也與剛才的小魔女一樣,僵立着,半晌無語,最後默然将劍插回身後,向東西兩魔打一躬道:“兩位大哥,我們走罷。
” 語畢,領先返身向殿外走去。
東西兩魔對望一眼,沒開口,随後跟去。
目送三魔背影消失,衆人一聲噢,如自夢中醒轉,迅将上官印團團圍住,七嘴八舌,令上官印為之應接不暇…… 最後,還是天目神童看了不像話,回身大吼道:“别吵,都給我坐下來!” 這小子别的不怎樣,但在丐幫中,倒還有他一點威風,吼聲一出,四下裡立即歸入平靜。
上官印、師南宮、天目神童三人三角對坐,其餘諸丐則圍坐四周,坐定後,紛嚷又起。
一名二結叫化道:“上官少俠,你兩次脫身使的什麼手法啊?” 一名三結叫化道:“上官少俠,剛才那黑衣人究竟什麼來路,少俠看出來沒有?” 一名一結叫化道:“行談劍法!” 發問三丐中,最後這家夥身份最低,卻數他嗓門最高,語氣也最肯定,就好像在下達命令一般。
上官印不住點頭道:“說,說,都說!” 天目神童臉一偏,向那名一結叫化側目冷笑道:“你是跟誰說話曹頭目?” 那名一結叫化一愣,悟及失儀,性子躁的人容易沖動,也最容易認錯,這時臉色微變立即爬身伏下。
上官印忙擺手笑道:“沒關系,曹頭目,别聽他的,他是你們的五結令丐,我上官印則是他的小叔台,我不在乎就沒有他說話的份兒啦。
” 那名一結叫化磕了個頭道:“謝少俠開恩。
” 轉臉望向天目神童,未敢立即起身,天目神童哼道:“曹頭目以後還是檢點些的好!” 上官印又向師南宮笑道:“南宮兄意下如何?” 師南宮眨動着雙睛道:“愚兄關心的,也是你那幾招劍法。
” 上官印再向天目神童笑道:“小叫化,你呢?” 天目神童想了想道:“随便!橫豎你得樣樣說,小叫化也是樣樣要聽,先說與後說,分别有限。
” 衆人大笑,上官印住笑點頭道:“是的,樣樣要說,請求是你們的事,次序可得依我的,這樣一來,就不會厚此薄彼……” 天目神童舔唇接口道:“最好言歸正傳。
” 衆人又是一陣大笑,笑聲中,上官印開始述說:原來,在八十多年前,“南海”一派,亦為武林中的數大派之一,該派之“拳”“掌”“劍”,被舉為“南海三絕”。
南海派這三種絕學中,尤以劍法一項,更稱精奧。
南海一派的門規是:工藝不并傳,内分“拳”“掌”“劍”三堂,凡入門弟子,經當代掌門人予以考驗以後,即指派某堂受業,有傑出成就者,方獲轉入掌門座下,接受三絕并傳,晉升為“入室弟子”。
下一代掌門人,便由這些入室弟子中産生。
不過,有一件事實是無可否認的,即曆代當選掌門之弟子,十之八九均為“劍堂”出身,由“拳堂”和“掌堂”出身而獲選者,二十代以來,僅各得一名。
于是,同一代弟子,在無形中便有了等級之分,“劍堂”弟子,顧盼自雄,“拳堂”“掌堂”弟子,也處處自感遜人一籌。
這種分堂制度,在立法者,自有其苦心孤詣的用意,因為武人講究天賦,人之資質有如五指之不齊,分類而教,自屬無可厚非。
任何種制度,有其利,必有其弊。
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