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洛陽雲雨
關燈
小
中
大
現在是八月初五,距即将舉行于華山的第五屆武林大會,隻剩下整整十天了。
洛陽城中,盛況倍于往昔;形形式式的人物,一批批地來,一批批地去,人語馬嘶,晝夜不絕。
客棧的夥計們,以往站在門口是逢人哈腰,而今則變成見人搖頭。
滿口語發連珠的“是是是”“有有有”,刻下也都變成了皮笑肉不笑的“這個這個”“對不起”“抱歉十分”,或者是“十分抱歉”。
更用不着像以往那樣,套好馬車,車轅上高懸着寫有店号的大紅燈籠,派人整日價分别守住“建春”“麗景”“安喜”“長夏”等四城門口,一面抱着膝蓋打盹,一面候着接客人。
這種情形,白馬寺前的八方古棧,自然也不例外。
可是,盡管事實如此,這一天黃昏時分,八方古棧門前,仍在兩名棧夥的眉峰緊蹙之下,緩緩駛來一輛馬車。
車夫是一名低低地歪壓着遮陽草笠,隻露出半張蠟黃面孔的中年漢子,這時足抵踏闆,手中缰繩往後一帶,馬車立即在棧前停了下來。
從低垂的車簾看上去,車内坐的,似乎是女眷。
可是,出人意外的,車簾掀處,從車上走下來的,竟是一名青年文士。
但見這名文士年約三旬上下,身穿一襲天藍長衫,劍眉星目,口方鼻挺,膚色微呈醬紫,于儒雅潇灑中,更有着一股英俊挺拔之氣。
兩名棧夥微微一呆,其中一名正待上前說明棧中已無空房時,另一名棧夥目光溜動,忽然輕輕一噫,手一伸,便将夥伴輕輕拉住。
前者不由得臉一偏,皺眉說道:“老大,怎麼啦,你?” 被喊做老大的那名棧夥下巴一擡,剛說得一句:“且慢,那邊還有……”一陣亂蹄,七騎業已如飛而至。
塵土飛揚中,七名高矮肥瘦不一的灰衣老人,先後躍下馬背。
藍衣青年文士聞聲回頭,目光至處,臉色不由得微微一變,七名灰衣老人身形閃動,左三右四,于有意無意中,已将馬車圍住,為首一名身材瘦小的老人,同時寒着臉色向藍衣青年文士走了過來。
近前微微一躬,語音沉重地說道:“老朽們伺候掌門賢侄來了!” 藍衣青年文士錯愕神情已漸轉為一股不快之色,這時唇角微啟複合,欲言忽止,最後臉一仰一語不發。
瘦小老人精目閃動,突然回頭喝道:“還不替掌門賢侄取下行李,更待何時?” 圍着馬車的六名灰衣老人神色一緊,立有二人上跨一步,出手如電,迅将車簾分向兩邊高高挑開。
車廂内,空空如也,七隻精目閃電般交射之下,七張嚴肅的面孔,不由得同時蒼白起來。
藍衣青年文士淡淡說道:“七位師叔知道的,愚侄并沒有帶着什麼。
”口中說着,人已安然舉步向棧中走去。
瘦小老人微現歉色,于路後低聲喊道:“藍賢侄!” 藍衣青年文士回身淡淡道:“七位師叔輩高位重,自不必受師門令符約束,師叔們請便也就是了!” 語畢冷冷一笑,複向棧内走去。
瘦小老人木然轉過身來,另外六名老人朝他望了一眼,先後默然低頭。
那名一直顯得有點敢怒而不敢言的車夫,這時惡狠狠地朝踏闆上啐了一口,缰繩一松一抖催動牲口,叱喝着駛去棧側馬棚。
七名灰衣人似被車輪滾動聲響驚醒過來,其中一名身軀高大,面如重棗的紅臉老人,首先仰天大聲冷笑道:“老朽記得,老朽曾經不止一次地反對這樣做。
” 對面一名淡眉老人,垂首低歎道:“此舉老朽堅持最力,都是老朽的不是。
” 身旁一名灰發老人目凝自己腳尖,喃喃說道:“僅憑道聽途說,我們就貿然來此,也實在太糊塗了!” 對面一名長臉老人冷冷說道:“七弟的反對,三弟的堅持,都是一片好意,三弟不必自責,七弟也不應有所埋怨。
”臉一擡,向灰發老人注目道:“五弟以為這事是空穴來風麼?嘿嘿,老朽看來,恐怕未必吧!” 另一名秃頂老人點點頭,瞑目歎道:“二哥之言,老朽亦有同感,靈飛這孩子,今天說話的那種态度也實在太反常了。
” 另外一名微胖的老人向秃頂老人苦笑着說道:“老朽也有四哥這種感覺,可是我們什麼也沒發現呀!” 那名被喊為七弟,首先發言的紅臉老人突然向站在一旁,目凝虛空、始終未發一言的瘦小老人大聲說道:“大哥,吩咐罷,我們現在應該怎麼做?” 此語一出,所有的目光立即一齊射向瘦小老人的臉上。
顯為七老之首的瘦小老人這時緩緩移目在面前六位師弟臉上環掃了一眼,這才緩緩說道:“我們想做的,已經做了……” 紅臉老人冷冷一笑道:“可惜什麼也沒有見到。
” 長臉老人冷笑着接道:“我們仍可繼續追究下去,為了昆侖一脈綿續了近三百年的清譽,毀了我們七個老頭子,也算不得什麼。
” 淡眉老人目移他處,輕歎道:“不應該再有第二次了。
” 七老之首的瘦小老人正待開口,淡眉老人的話令他神色一動,當下點點頭,目光一擡,靜靜地說道:“三弟說得不錯,我們雖然位居七賢,但終不敵掌門之體,此事的确可一而不可再!” 眼光移向長臉老人,注目接道:“就算依了二弟之言,結果也能有所發現,我問他,二弟,掌門一職系我們七人所聯名推薦,到那時候,我們七人,又當如何自處?” 長臉老人默然低下頭去,靜了片刻,瘦小老人忽然面露笑意地向身軀微胖的那名灰衣老人溫顔說道:“喂,六弟,舊年一次圍爐聚飲,你說你在千古岩發現一片勝地,現在你再說說看那裡景色究竟如何?” 瘦小的首賢此語一出,其他各賢先均微微怔,但亦僅霎眼間的事,六賢眉字軒動,立即先後相繼領會過來。
身軀微胖的六賢臉一仰,緩緩說道:“面對大海,令人心胸開闊,岩後一屏曲蟑,可避苦而凄風,岩下是一片雪地,長滿奇花異草,怪石嗟峨其間,可供煮酒賞月,可供對弈聊吟。
” 淡眉三賢輕聲接道:“七弟書法好,題字應該是七弟的筆。
” 紅臉七賢撫掌大笑道:“千古岩?好,好,七賢之墓,昆侖千古罪人……”大笑聲中,高大身軀霍地一轉,立即飛身躍向馬背。
其餘諸賢互瞥了一眼,亦皆默默上馬,一陣輕叱,得得蹄聲由近而遠不久便于暮霭蒼茫中消失不見。
急蹄所揚起的塵灰逐漸消散,兩名面目可憎、一派纨褥氣質的青年,立從客棧對面一家茶肆中緩步走了出來。
其中身材較高、垂眉吊眼的一個輕聲喃喃道:“這究竟怎麼回事?” 身邊那個身材較矮、扁嘴塌鼻的立即低聲接道:“是呀,古老前輩親眼見到他一直跟一名紅衣少女住在一起,連我們都以為人在車中,怎會忽然不見了呢?” 吊眼青年手搖把扇,蹙眉不語,塌鼻青年眼光滾動了一下,忽然偏臉促切地低聲又道:“七賢語氣中似已決定要自絕以謝師門,這又怎樣?” 吊眼青年苦笑一聲,輕聲道:“怎辦?誰也無能為力。
” 微微一頓,沉重地接道:“這事顯有蹊跷,令人不信也得信了,那位頭頂微秃的四賢說得不錯,愚兄上次在少林所見到的藍衣秀士也不是這種樣子,他的本質似乎已經起了變化,我們進去看看吧。
” 兩名纨結青年邊行邊說着,這時手搖招扇,也向八方古棧走了過去。
藍衣青年秀士頭也沒回,一迳走進棧内。
賬房先生剛剛欠起半個身子,藍衣秀士目光一注,已經攔在前面平靜地問道: “貴棧後院的三号上房本人以前住過,現在還空着嗎?” 賬房先生忙賠笑道:“唉唉,真不巧,大爺晚了一步!” 藍衣秀士哦了一聲,注目又道:“有了客人?”漫不為意的淡淡接了一句道: “什麼樣的客人?” 賬房先生賠笑道:“一位騎黃馬的少爺,一位騎白馬的姑娘……”目光偶溜棧外馬棚,一聲驚噫,霍然住口。
藍衣秀士微微一怔道:“什麼事?” 賬房先生驚呼道:“兩匹馬兒怎的不見了?” 正待喊人查點時,一名鬥雞眼的夥計,突然神色慌亂地自後院急步走了出來,人未至櫃前,賬房先生已然探出上身瞪大眼大聲道:“三号上房的兩位年青客人已經走了是不是?” 鬥雞眼的棧夥兩隻又圓又小的眼珠猛往中間鼻梁一靠,發呆道:“還有一号上房的那位灰袍老先生,二爺,怎,怎麼會知道的?” 賬房先生眉頭一皺,正待說什麼時,目光一轉,忽然臉呈不快之色,朝鬥雞眼的棧夥胸前一指,沉聲道:“那是什麼東西?” 鬥雞眼棧夥臉色大變,忙自懷中取出一個紙包,雙手捧上,低下頭去顫聲說道: “是的,小的正要向二爺報告,人雖然走了,房錢卻擱在桌上,一号房内雖然空空如也,但三号房内這一份卻多多有餘,那位灰袍老先生大概跟兩位青年客人有舊,兩個房間的房錢算在一起也不一定。
” 賬房先生接過銀包,點點頭,揮手道:“那麼帶這位大爺進去看看罷。
” 藍衣秀士微感意外的皺了一下眉頭,鬥雞眼棧夥急急應諾着轉過身去,正待舉步之際,賬房先生大聲又接道:“這兒不比他處,衣服快去換一件,知道嗎?” 鬥雞眼棧夥頭一低,兩眼齊注于胸
洛陽城中,盛況倍于往昔;形形式式的人物,一批批地來,一批批地去,人語馬嘶,晝夜不絕。
客棧的夥計們,以往站在門口是逢人哈腰,而今則變成見人搖頭。
滿口語發連珠的“是是是”“有有有”,刻下也都變成了皮笑肉不笑的“這個這個”“對不起”“抱歉十分”,或者是“十分抱歉”。
更用不着像以往那樣,套好馬車,車轅上高懸着寫有店号的大紅燈籠,派人整日價分别守住“建春”“麗景”“安喜”“長夏”等四城門口,一面抱着膝蓋打盹,一面候着接客人。
這種情形,白馬寺前的八方古棧,自然也不例外。
可是,盡管事實如此,這一天黃昏時分,八方古棧門前,仍在兩名棧夥的眉峰緊蹙之下,緩緩駛來一輛馬車。
車夫是一名低低地歪壓着遮陽草笠,隻露出半張蠟黃面孔的中年漢子,這時足抵踏闆,手中缰繩往後一帶,馬車立即在棧前停了下來。
從低垂的車簾看上去,車内坐的,似乎是女眷。
可是,出人意外的,車簾掀處,從車上走下來的,竟是一名青年文士。
但見這名文士年約三旬上下,身穿一襲天藍長衫,劍眉星目,口方鼻挺,膚色微呈醬紫,于儒雅潇灑中,更有着一股英俊挺拔之氣。
兩名棧夥微微一呆,其中一名正待上前說明棧中已無空房時,另一名棧夥目光溜動,忽然輕輕一噫,手一伸,便将夥伴輕輕拉住。
前者不由得臉一偏,皺眉說道:“老大,怎麼啦,你?” 被喊做老大的那名棧夥下巴一擡,剛說得一句:“且慢,那邊還有……”一陣亂蹄,七騎業已如飛而至。
塵土飛揚中,七名高矮肥瘦不一的灰衣老人,先後躍下馬背。
藍衣青年文士聞聲回頭,目光至處,臉色不由得微微一變,七名灰衣老人身形閃動,左三右四,于有意無意中,已将馬車圍住,為首一名身材瘦小的老人,同時寒着臉色向藍衣青年文士走了過來。
近前微微一躬,語音沉重地說道:“老朽們伺候掌門賢侄來了!” 藍衣青年文士錯愕神情已漸轉為一股不快之色,這時唇角微啟複合,欲言忽止,最後臉一仰一語不發。
瘦小老人精目閃動,突然回頭喝道:“還不替掌門賢侄取下行李,更待何時?” 圍着馬車的六名灰衣老人神色一緊,立有二人上跨一步,出手如電,迅将車簾分向兩邊高高挑開。
車廂内,空空如也,七隻精目閃電般交射之下,七張嚴肅的面孔,不由得同時蒼白起來。
藍衣青年文士淡淡說道:“七位師叔知道的,愚侄并沒有帶着什麼。
”口中說着,人已安然舉步向棧中走去。
瘦小老人微現歉色,于路後低聲喊道:“藍賢侄!” 藍衣青年文士回身淡淡道:“七位師叔輩高位重,自不必受師門令符約束,師叔們請便也就是了!” 語畢冷冷一笑,複向棧内走去。
瘦小老人木然轉過身來,另外六名老人朝他望了一眼,先後默然低頭。
那名一直顯得有點敢怒而不敢言的車夫,這時惡狠狠地朝踏闆上啐了一口,缰繩一松一抖催動牲口,叱喝着駛去棧側馬棚。
七名灰衣人似被車輪滾動聲響驚醒過來,其中一名身軀高大,面如重棗的紅臉老人,首先仰天大聲冷笑道:“老朽記得,老朽曾經不止一次地反對這樣做。
” 對面一名淡眉老人,垂首低歎道:“此舉老朽堅持最力,都是老朽的不是。
” 身旁一名灰發老人目凝自己腳尖,喃喃說道:“僅憑道聽途說,我們就貿然來此,也實在太糊塗了!” 對面一名長臉老人冷冷說道:“七弟的反對,三弟的堅持,都是一片好意,三弟不必自責,七弟也不應有所埋怨。
”臉一擡,向灰發老人注目道:“五弟以為這事是空穴來風麼?嘿嘿,老朽看來,恐怕未必吧!” 另一名秃頂老人點點頭,瞑目歎道:“二哥之言,老朽亦有同感,靈飛這孩子,今天說話的那種态度也實在太反常了。
” 另外一名微胖的老人向秃頂老人苦笑着說道:“老朽也有四哥這種感覺,可是我們什麼也沒發現呀!” 那名被喊為七弟,首先發言的紅臉老人突然向站在一旁,目凝虛空、始終未發一言的瘦小老人大聲說道:“大哥,吩咐罷,我們現在應該怎麼做?” 此語一出,所有的目光立即一齊射向瘦小老人的臉上。
顯為七老之首的瘦小老人這時緩緩移目在面前六位師弟臉上環掃了一眼,這才緩緩說道:“我們想做的,已經做了……” 紅臉老人冷冷一笑道:“可惜什麼也沒有見到。
” 長臉老人冷笑着接道:“我們仍可繼續追究下去,為了昆侖一脈綿續了近三百年的清譽,毀了我們七個老頭子,也算不得什麼。
” 淡眉老人目移他處,輕歎道:“不應該再有第二次了。
” 七老之首的瘦小老人正待開口,淡眉老人的話令他神色一動,當下點點頭,目光一擡,靜靜地說道:“三弟說得不錯,我們雖然位居七賢,但終不敵掌門之體,此事的确可一而不可再!” 眼光移向長臉老人,注目接道:“就算依了二弟之言,結果也能有所發現,我問他,二弟,掌門一職系我們七人所聯名推薦,到那時候,我們七人,又當如何自處?” 長臉老人默然低下頭去,靜了片刻,瘦小老人忽然面露笑意地向身軀微胖的那名灰衣老人溫顔說道:“喂,六弟,舊年一次圍爐聚飲,你說你在千古岩發現一片勝地,現在你再說說看那裡景色究竟如何?” 瘦小的首賢此語一出,其他各賢先均微微怔,但亦僅霎眼間的事,六賢眉字軒動,立即先後相繼領會過來。
身軀微胖的六賢臉一仰,緩緩說道:“面對大海,令人心胸開闊,岩後一屏曲蟑,可避苦而凄風,岩下是一片雪地,長滿奇花異草,怪石嗟峨其間,可供煮酒賞月,可供對弈聊吟。
” 淡眉三賢輕聲接道:“七弟書法好,題字應該是七弟的筆。
” 紅臉七賢撫掌大笑道:“千古岩?好,好,七賢之墓,昆侖千古罪人……”大笑聲中,高大身軀霍地一轉,立即飛身躍向馬背。
其餘諸賢互瞥了一眼,亦皆默默上馬,一陣輕叱,得得蹄聲由近而遠不久便于暮霭蒼茫中消失不見。
急蹄所揚起的塵灰逐漸消散,兩名面目可憎、一派纨褥氣質的青年,立從客棧對面一家茶肆中緩步走了出來。
其中身材較高、垂眉吊眼的一個輕聲喃喃道:“這究竟怎麼回事?” 身邊那個身材較矮、扁嘴塌鼻的立即低聲接道:“是呀,古老前輩親眼見到他一直跟一名紅衣少女住在一起,連我們都以為人在車中,怎會忽然不見了呢?” 吊眼青年手搖把扇,蹙眉不語,塌鼻青年眼光滾動了一下,忽然偏臉促切地低聲又道:“七賢語氣中似已決定要自絕以謝師門,這又怎樣?” 吊眼青年苦笑一聲,輕聲道:“怎辦?誰也無能為力。
” 微微一頓,沉重地接道:“這事顯有蹊跷,令人不信也得信了,那位頭頂微秃的四賢說得不錯,愚兄上次在少林所見到的藍衣秀士也不是這種樣子,他的本質似乎已經起了變化,我們進去看看吧。
” 兩名纨結青年邊行邊說着,這時手搖招扇,也向八方古棧走了過去。
藍衣青年秀士頭也沒回,一迳走進棧内。
賬房先生剛剛欠起半個身子,藍衣秀士目光一注,已經攔在前面平靜地問道: “貴棧後院的三号上房本人以前住過,現在還空着嗎?” 賬房先生忙賠笑道:“唉唉,真不巧,大爺晚了一步!” 藍衣秀士哦了一聲,注目又道:“有了客人?”漫不為意的淡淡接了一句道: “什麼樣的客人?” 賬房先生賠笑道:“一位騎黃馬的少爺,一位騎白馬的姑娘……”目光偶溜棧外馬棚,一聲驚噫,霍然住口。
藍衣秀士微微一怔道:“什麼事?” 賬房先生驚呼道:“兩匹馬兒怎的不見了?” 正待喊人查點時,一名鬥雞眼的夥計,突然神色慌亂地自後院急步走了出來,人未至櫃前,賬房先生已然探出上身瞪大眼大聲道:“三号上房的兩位年青客人已經走了是不是?” 鬥雞眼的棧夥兩隻又圓又小的眼珠猛往中間鼻梁一靠,發呆道:“還有一号上房的那位灰袍老先生,二爺,怎,怎麼會知道的?” 賬房先生眉頭一皺,正待說什麼時,目光一轉,忽然臉呈不快之色,朝鬥雞眼的棧夥胸前一指,沉聲道:“那是什麼東西?” 鬥雞眼棧夥臉色大變,忙自懷中取出一個紙包,雙手捧上,低下頭去顫聲說道: “是的,小的正要向二爺報告,人雖然走了,房錢卻擱在桌上,一号房内雖然空空如也,但三号房内這一份卻多多有餘,那位灰袍老先生大概跟兩位青年客人有舊,兩個房間的房錢算在一起也不一定。
” 賬房先生接過銀包,點點頭,揮手道:“那麼帶這位大爺進去看看罷。
” 藍衣秀士微感意外的皺了一下眉頭,鬥雞眼棧夥急急應諾着轉過身去,正待舉步之際,賬房先生大聲又接道:“這兒不比他處,衣服快去換一件,知道嗎?” 鬥雞眼棧夥頭一低,兩眼齊注于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