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母子相見如陌路
關燈
小
中
大
人,各點穴道,無法可施,才迫不得已下來解救。
這夜見祈煥藝問起柬帖,把經過情形,大略一說,隻是将已與杜采頻暗訂終身一段,特意隐去不提。
因此,祈煥藝并不知他與杜采頻已有肌膚相親,有了夫婦之實的一對情侶。
祈煥藝含淚聽秦玉陽講完,心中異常感動,出啟衷心的說道:“貴派掌門人鶴年子與秦兄的大恩大德,祈煥藝不齒不忘,以後凡有所命,赴湯蹈火,決不敢辭。
” 秦玉陽笑道:“祈兄言重了,我們可說是不打不成相識。
隻不過‘龍形九劍’到底是不是勝過‘虛無長生劍’,我始終懷疑,幾時還得領教一下才好。
” 祈煥藝趕忙答道:“這也好辦得緊,等我大事一完,還得回山研求,那時禀明恩師,請秦兄一起上山,互相切磋。
家師最是心胸開闊的人,必能欣然相許。
” 這話讓秦玉陽大為高興,雄心勃發,暗想,如能将“虛無長生劍”與“龍形九劍”合而為一,取長補短,練成一套獨特劍法,那時才真正可以天下無敵! 當下,細問“剪雲小築”的形勢和上山途徑,祈煥藝口講指劃,一一詳告。
秦玉陽又問道:“祈兄今後行止如何,可否見告?” 祈煥藝慘然答道:“小弟遭此大故,方寸已亂,現下離中秋之期不過旬餘,總得先趕回山去,一切禀明家師以後,再定行止。
” 秦玉陽點頭說道:“重陽之約,還請祈兄照常光臨。
殺害令尊的真兇,杜采頻确實不知,但現在我有線索,可望水落石出。
令堂雖以死相誡,囑你斷了報仇之念。
不過也得看情形而定,能報自然要報,一切等探明真兇再說,祈兄放心回山吧!” 祈煥藝深深受教。
第二天,拜别慈靈,與秦玉陽灑淚而别,跨上銀駒。
迳往伏牛山進發。
當天,秦玉陽也回到了滬州五福莊。
杜采頻已等得不耐煩了。
因為離開白衣庵那悲慘的地方,頭腦恢複冷靜,從頭細想,疑實甚多。
夜深入靜,她來到秦玉陽年住的書齊中。
燈下相對,她悄聲問道:“我在想,祈煥藝怎麼會找到白衣庵呢?” 秦玉陽心裡吓得一跳,搖搖頭說道:“我倒沒有問他,也許誤打誤撞找到的吧?” 杜采頻緊接着又問道:“那麼你呢?也是誤找誤撞找到的嗎?” 這一下,秦玉陽已有防備,故意嘻笑道:“聽你的口氣,祈煥藝好像是我去找來的?其實我倒不是誤打誤撞,那天從江津回家,路過那裡,看見好一片松林,正好歇腳。
剛下了馬,聽見一陣房屋倒塌的暴響,找了進去,才發現你跟祈煥藝都動彈不得了。
” 杜采頻點點頭,一半信,一半不信。
在燈下,杜采頻眉如春黛,似愁似颦,特别動人。
秦玉陽一口将燈吹滅,一把攬住她的腰肢,涎臉說道:“好妹妹,你救一救我的相思病吧!” 杜采頻芳心突突的跳,四肢無力,任他抱倒榻上……。
三天過去,情況突變! 這天晚上,秦玉陽剛要寬衣上床,門外有人輕叩。
啟門一看,秦玉陽心内一驚。
杜采頻站在門外,但是他此時看到的杜采頻不是平常的仕采頻。
她,面色蒼白,雙目閃爍不定,隐現絕大的驚恐。
更奇怪的是,右手提着一袋幹糧,左手拿着兩支金元寶。
一進門,她把東西放下,輕輕關上房門,關門之前還先向外探望了一下。
杜采頻轉過身來,銀牙一咬,壓低聲音恨恨叱道:“你騙我!” 秦玉陽大驚道:“我騙你什麼?” 村采頻急促的說道:“你到白衣庵去過不止一次,上個月你說你找你師父去商量咱們的婚事,結果到長安去了一趟,這些都讓馮大叔知道了。
” 秦玉陽一聽這話,駭異莫名,但他到底是武不子弟,一挺胸說道:“他知道又怎麼樣?” 杜采頻眼圈紅紅的恨聲道:“冤家,你死到臨頭,都不知道,你替武當當卧底我不怪你,隻怪你把我當成什麼人了?這等大事,在我面前支字不露,等闖出禍來,我又替不了你。
你,你……你讓我寒透了心。
” 這番話真說得秦玉陽刻骨銘心,回腸蕩氣,無言可答。
逡巡片刻,秦玉陽撲通跪在地上,指天盟誓道:“頻妹,你也是武林中人,應該曉得師命不可違的大規矩,我暗底下去把祈煥藝找來,也是想謀個兩全之計,如果不是為你,我用不着這樣做。
頻妹,你的情深義重,我如果另有二心,讓我亂刃分屍,永世不得超生……。
” 他的話未完,杜采頻已撲了下去,相擁飲泣。
這一對情侶,愛心之堅,逾于金石,此時如醉如癡,渾忘身處險地。
忽然,杜采頻一把推開秦玉陽,滿臉堅毅之色,斬釘截鐵的說道:“你現在就走!晚了就來不及了!” 秦玉陽還要說什麼,杜采頻又冷冷說道:“你不走,我先死!” 說着,将秦玉陽的“驚虹”劍自床頭取至手中,拔劍也匣,隐隐紅光橫于項下。
秦玉陽不敢絲毫抗拒,匆匆收拾衣物,将杜采頻帶來的幹糧金子,歸在一起。
杜采頻這才還劍入匣,放在桌上,問道:“你準備到什麼地方?” 秦玉陽答道:“我現在還不能回武當,師恩未報,那可再替師門惹禍,我想先到伏牛山‘剪雲小築’找祈煥藝。
” 杜采頻搶着說道:“好,好!你求求一微上人,如果他老人家肯出面替你作主,咱們的事,必可順順當當的辦成。
現在你就走吧!” 秦玉陽萬感交集,悲喜難分,雖然兒女情長,但也知道,這時得要一些英雄氣概。
當下,向杜采頻深深一揖,說道:“頻妹珍重!” 杜采頻也說道:“你也保重,一路小心,别忘了我時時刻刻在盼望你……。
” 說至一半,聲音酸楚,已是哽咽難辨。
秦玉陽強忍眼淚,提起包裹寶劍,吹滅燈火,出了房門,一竄上房,回身揚揚手,身影沒入無邊黑暗之中。
“俊劍王”祈煥藝,自離江津縣白少鎮白衣庵,懷着悲痛的心情,日夜趕路,八月初十即已回至“剪雲小築”。
猿鶴相親,故居無恙,愁懷為之一寬。
叩見師父,不勝孺慕。
依依膝下,将下山半年餘來的奔走憂患一一細訴。
一微上人始終含着慈詳的微笑,凝神靜聽。
他沒有勸誡祈煥藝從母之命,放棄複仇之念。
因為老和尚洞澈玄機,深明有因必有果,非人力所可強力,隻是諄諄告誡他,在江湖行俠,勿造惡因。
同時,一微上人不斷考較他的功夫。
祈煥藝經過江湖一番闖蕩。
見聞已廣,經驗更是寶貴,對“須彌勁”、“龍形九劍”、“兜羅五手”等絕藝,連番實戰,得失皆已了然于胸。
此外見師父詳細考查,便把平日的疑難,一一提出請教。
一微上人為他細心指點,口講不足,繼以比劃。
經此一番重新印證,祈煥藝的功夫愈益精純。
轉眼間到了八月中秋。
這一天起來,老和尚面容肅穆,命祈煥藝帶同“老白”,将洞裡洞外,打掃幹淨,又命“老白”去采了許多果珍寶物準備款客。
中午時分,果有嘉賓光臨。
空山人靜,忽聽“铮——铮——”兩聲,日影中飛來兩枚青蚨。
這是“九指神偷”侯老俠的“迎門在揖”。
一微上人帶着祈煥藝,“老白”繼躍跟随,一齊迎出“剪雲小築”,隻見山道上兩點黑影,眨眨眼之間,已來至切近。
兩位貴賓,并肩行來,一位是“九指神偷”侯老俠。
另一位是“七妙居士”孫寒冰,特地來踐一微上人中秋之約。
老和尚雙手合十,慈眉善目問揚溢欣慰的微笑,一面行禮,一面說道:“兩位真是信人,老衲感激不盡。
” 侯孫二人,一齊還禮,同聲說道:“今日何日?我等豈敢忘懷。
” 祈煥藝趕緊也上前行禮,“七妙居士”孫寒冰一把扶起,撫着他的肩道:“孩子,你這幾個月的行蹤,我都知道,你受委屈了,但凡宅心仁厚,江湖險惡,不足為慮。
” “九指神愉”侯陵也說道:“藝兒,你總算不辱師門,我也替你師父高興呢!來日方長,還要好自為之。
” 祈煥藝連連稱是,十分恭敬。
但他發現,侯、孫二位老俠。
神态都與平時所見不同。
“七妙居士”孫寒冰素性潇麗飄逸,此時卻是面色凝重。
“九指神偷”越發令人奇怪,平日笑口常開,不知天地間有何憂愁危難,而今天嘻笑之态盡收,且隐隐含着悲痛。
這都是為了什麼? 祈煥藝不覺得也上了心事。
隻有一微上人,神态如常,将侯、孫二位,迎至“ⅹ字洞”内“知黑齊”中,圍着八尺長五尺寬的那張石案落坐。
“老白”最是乖巧不過,早将晨間所采的珍奇果物,擺陳棠上,并取來侯老俠的“火棗酒”和三個竹杯。
平日酒到杯幹的侯老俠,這天飲得極慢,孫老俠亦是淺斟低酌,酒興并不甚豪。
三位武林仰望如北鬥的奇人異士,殷殷話舊,談起數十年前的往事,皆有不堪回首之感。
祈煥藝侍立在後,聽到了許多江湖上的珍奇掌故,深感知味。
這一談,談至日色卸西,一微上人微笑道:“月亮快要上升了,我們出洞坐吧!” 侯、孫二人一齊起立,在洞外山坪上,陪着一微上人,閑目眺望,低聲密語。
不一會,月自東升。
“人生幾見月當頭。
”況是中秋之月,清輝滿地,桂魄流垠,在這洞天福地之中,景緻真個美到極處。
一微上人擡頭看着天上,口中輕輕說道:“月滿天心,是老衲的時候了。
” 說罷,向侯、孫二人點點頭,迳往山洞中而去。
侯陵向祈煥藝肅然喊道:“藝兒,來聽你師父的訓海!” 祈煥藝謹懼恐懼的随着三位前輩,進了洞府。
一微上人在平日起居的“守白軒”中,禅床上盤膝坐定,身旁放着一個白松木盒。
祈煥藝知道内藏一根蒼翠松針,師父用它替自己打通任督二脈,此時,這蒼翠松針,将作何用處,卻費疑猜。
侯、孫二人,分坐兩個石礅,左右相對,藝兒侍立一旁,靜聽一微上人有甚話說? 老和尚面容異常靜穆,精光四射的眸子,慢慢從四處掃過,對平日常用器具,皆隐有戀惜之意。
不一會,老和尚口吐慈音,說道:“今日特邀兩位居士,證明我前生。
老衲靜中參修,默悟前生,四世以來,皆是佛家弟子,可是四世以來,皆為宿業牽纏。
這段因果,長話短叙,且從第十世說起,那時老衲在浙江天台山國清寺出家,國清寺的戒律,極為精嚴,同門師兄弟皆是過年不食,所以午前必得出外募化。
其時,有一善女子娘家姓黃,夫家姓丁,這位丁夫人拜佛極基虔誠,因佛及僧,極喜布施,每日午間,必以白飯一盂相賜,曆時三月之久。
忽有一日,老衲打她門前經過,并不見有這位丁夫人,而且門挂喪旗,顯然有人故世。
老衲想起平日受賜于這家人家已久,無以為報,此日正應上門念誦經文,以為超度。
正待登門求見,說明來意,旁邊有人扯住老衲,說道:‘和尚,你去則甚?’老衲說明心意,那人勸道:‘不去為妙,免得多惹是非。
’” “原來那丁夫人的丈夫在遠地經商,家中有一長舌小姑,竟在親友間散播流言,說丁夫人與老衲有暖情事。
丁夫人懷冤莫白,竟然懸梁自盡,老衲這一登門求見,豈非無端卷入是非窩中?” “那丁夫入之死由老衲而起,所謂‘我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自此種下宿業。
” “第二世,老衲在江蘇常州出家,有一香火,不知如何,專好與老衲作對,老衲頗畏懼,千方百計躲避,後來這香火不慎為毒蛇所傷。
老衲亦始參悟,原來這香火竟是丁夫人轉世,故而有此宿業牽纏。
” “第三世,老衲在福建出家,雲遊至九華山,結茅而居,默悟前生,知那香火已轉世為一獵戾,在這九華山中居住,老衲訪到其人,加意結納,那獵戶心性暴戾,但以老衲與他有恩,竟不忍加害,以故第三世的冤孽,竟亦躲過。
” “這第四世,就是今生……。
” 一微上人說到此處,語聲突停,兩道慈祥溫暖的目光,洋注在祈煥藝臉上。
這時,不但侯陵,孫寒冰已猜知一微上人四世宿業的對象是誰?就是祈煥藝自己也恍然大悟,急急俯伏在地,顫聲叫道:“師父……。
” 一微上人擺手說道:“你且聽我說完。
” 他稍停以後,又指着祈煥藝對侯、孫二人說道:“這藝兒正是那獵戶的後生,與老衲已有四世的因緣,所以論世上的親人,實莫過于藝兒和老衲。
多蒙侯師弟成全,老衲心感不已。
” 說罷合十為禮,侯老俠也趕緊離座,說道:“些須小事,何勞師兄挂齒,請再開示。
” 一微上人微攏雙目,凝視良久,才說道:“老衲為了此一重宿業,煞費躊躇,種因必有果,此一宿業一日不了,老衲來生仍不能求得解脫,與人與已,兩無益處。
藝兒,你可認得為師的用心?” 祈煥藝恭聲答道:“是。
師父,你老人家慈悲,藝兒大恩未報,凡有所命,藝兒不敢不從。
” 一微上人欣然微笑道:“這就是了。
為師的今天要說脫臭皮囊……。
” 藝兒陡然一驚,宛如夢中失足,急急問道:“師父,您老人家說什麼?藝兒未曾聽清。
” 一微上人取起白松木盒,開了盒蓋,将那根蒼翠松針,拈在手中說道:“為師的欠你的命債已久,不如趁今天了結。
其實,我也等于是順水人情,今天為師的大限已到,你将這根松針,随便刺入我那一處穴道,為師的便好脫然無累,往生極樂了。
” 這一說,侯、孫二人大感意外,祈煥藝更如焦雷轟頂,目瞪口呆,半晌說不出話來。
“七妙居士”孫寒冰精通内典,佛學深湛,知道此事于一微上人修成正果的關系極大,便忍悲囑咐祈煥藝道:“藝兒,你就聽了你師父的話吧!” 這時藝兒才回過意來,這殺師逆倫之舉,他是甯死不從。
事成僵局,任憑孫寒冰和一微上人百般譬解,祈煥藝隻是含淚搖頭。
月色漸斜,已是三更将到。
一微上人長歎一聲,說道:“唉,冤業,冤業,何時得了?老衲力不從心,可是等不得了。
小徒的一切,就重托兩位吧!” 說罷,慈眉低垂,善目雙阖,臉上隐隐泛起一陣紅光,好一副莊業寶相。
藝兒心知不好,搶上來,叫道:“師父,師父。
” 正待撲将上前,“七妙居士”孫寒冰和“九指神偷”侯陵已雙雙出手,掌
這夜見祈煥藝問起柬帖,把經過情形,大略一說,隻是将已與杜采頻暗訂終身一段,特意隐去不提。
因此,祈煥藝并不知他與杜采頻已有肌膚相親,有了夫婦之實的一對情侶。
祈煥藝含淚聽秦玉陽講完,心中異常感動,出啟衷心的說道:“貴派掌門人鶴年子與秦兄的大恩大德,祈煥藝不齒不忘,以後凡有所命,赴湯蹈火,決不敢辭。
” 秦玉陽笑道:“祈兄言重了,我們可說是不打不成相識。
隻不過‘龍形九劍’到底是不是勝過‘虛無長生劍’,我始終懷疑,幾時還得領教一下才好。
” 祈煥藝趕忙答道:“這也好辦得緊,等我大事一完,還得回山研求,那時禀明恩師,請秦兄一起上山,互相切磋。
家師最是心胸開闊的人,必能欣然相許。
” 這話讓秦玉陽大為高興,雄心勃發,暗想,如能将“虛無長生劍”與“龍形九劍”合而為一,取長補短,練成一套獨特劍法,那時才真正可以天下無敵! 當下,細問“剪雲小築”的形勢和上山途徑,祈煥藝口講指劃,一一詳告。
秦玉陽又問道:“祈兄今後行止如何,可否見告?” 祈煥藝慘然答道:“小弟遭此大故,方寸已亂,現下離中秋之期不過旬餘,總得先趕回山去,一切禀明家師以後,再定行止。
” 秦玉陽點頭說道:“重陽之約,還請祈兄照常光臨。
殺害令尊的真兇,杜采頻确實不知,但現在我有線索,可望水落石出。
令堂雖以死相誡,囑你斷了報仇之念。
不過也得看情形而定,能報自然要報,一切等探明真兇再說,祈兄放心回山吧!” 祈煥藝深深受教。
第二天,拜别慈靈,與秦玉陽灑淚而别,跨上銀駒。
迳往伏牛山進發。
當天,秦玉陽也回到了滬州五福莊。
杜采頻已等得不耐煩了。
因為離開白衣庵那悲慘的地方,頭腦恢複冷靜,從頭細想,疑實甚多。
夜深入靜,她來到秦玉陽年住的書齊中。
燈下相對,她悄聲問道:“我在想,祈煥藝怎麼會找到白衣庵呢?” 秦玉陽心裡吓得一跳,搖搖頭說道:“我倒沒有問他,也許誤打誤撞找到的吧?” 杜采頻緊接着又問道:“那麼你呢?也是誤找誤撞找到的嗎?” 這一下,秦玉陽已有防備,故意嘻笑道:“聽你的口氣,祈煥藝好像是我去找來的?其實我倒不是誤打誤撞,那天從江津回家,路過那裡,看見好一片松林,正好歇腳。
剛下了馬,聽見一陣房屋倒塌的暴響,找了進去,才發現你跟祈煥藝都動彈不得了。
” 杜采頻點點頭,一半信,一半不信。
在燈下,杜采頻眉如春黛,似愁似颦,特别動人。
秦玉陽一口将燈吹滅,一把攬住她的腰肢,涎臉說道:“好妹妹,你救一救我的相思病吧!” 杜采頻芳心突突的跳,四肢無力,任他抱倒榻上……。
三天過去,情況突變! 這天晚上,秦玉陽剛要寬衣上床,門外有人輕叩。
啟門一看,秦玉陽心内一驚。
杜采頻站在門外,但是他此時看到的杜采頻不是平常的仕采頻。
她,面色蒼白,雙目閃爍不定,隐現絕大的驚恐。
更奇怪的是,右手提着一袋幹糧,左手拿着兩支金元寶。
一進門,她把東西放下,輕輕關上房門,關門之前還先向外探望了一下。
杜采頻轉過身來,銀牙一咬,壓低聲音恨恨叱道:“你騙我!” 秦玉陽大驚道:“我騙你什麼?” 村采頻急促的說道:“你到白衣庵去過不止一次,上個月你說你找你師父去商量咱們的婚事,結果到長安去了一趟,這些都讓馮大叔知道了。
” 秦玉陽一聽這話,駭異莫名,但他到底是武不子弟,一挺胸說道:“他知道又怎麼樣?” 杜采頻眼圈紅紅的恨聲道:“冤家,你死到臨頭,都不知道,你替武當當卧底我不怪你,隻怪你把我當成什麼人了?這等大事,在我面前支字不露,等闖出禍來,我又替不了你。
你,你……你讓我寒透了心。
” 這番話真說得秦玉陽刻骨銘心,回腸蕩氣,無言可答。
逡巡片刻,秦玉陽撲通跪在地上,指天盟誓道:“頻妹,你也是武林中人,應該曉得師命不可違的大規矩,我暗底下去把祈煥藝找來,也是想謀個兩全之計,如果不是為你,我用不着這樣做。
頻妹,你的情深義重,我如果另有二心,讓我亂刃分屍,永世不得超生……。
” 他的話未完,杜采頻已撲了下去,相擁飲泣。
這一對情侶,愛心之堅,逾于金石,此時如醉如癡,渾忘身處險地。
忽然,杜采頻一把推開秦玉陽,滿臉堅毅之色,斬釘截鐵的說道:“你現在就走!晚了就來不及了!” 秦玉陽還要說什麼,杜采頻又冷冷說道:“你不走,我先死!” 說着,将秦玉陽的“驚虹”劍自床頭取至手中,拔劍也匣,隐隐紅光橫于項下。
秦玉陽不敢絲毫抗拒,匆匆收拾衣物,将杜采頻帶來的幹糧金子,歸在一起。
杜采頻這才還劍入匣,放在桌上,問道:“你準備到什麼地方?” 秦玉陽答道:“我現在還不能回武當,師恩未報,那可再替師門惹禍,我想先到伏牛山‘剪雲小築’找祈煥藝。
” 杜采頻搶着說道:“好,好!你求求一微上人,如果他老人家肯出面替你作主,咱們的事,必可順順當當的辦成。
現在你就走吧!” 秦玉陽萬感交集,悲喜難分,雖然兒女情長,但也知道,這時得要一些英雄氣概。
當下,向杜采頻深深一揖,說道:“頻妹珍重!” 杜采頻也說道:“你也保重,一路小心,别忘了我時時刻刻在盼望你……。
” 說至一半,聲音酸楚,已是哽咽難辨。
秦玉陽強忍眼淚,提起包裹寶劍,吹滅燈火,出了房門,一竄上房,回身揚揚手,身影沒入無邊黑暗之中。
“俊劍王”祈煥藝,自離江津縣白少鎮白衣庵,懷着悲痛的心情,日夜趕路,八月初十即已回至“剪雲小築”。
猿鶴相親,故居無恙,愁懷為之一寬。
叩見師父,不勝孺慕。
依依膝下,将下山半年餘來的奔走憂患一一細訴。
一微上人始終含着慈詳的微笑,凝神靜聽。
他沒有勸誡祈煥藝從母之命,放棄複仇之念。
因為老和尚洞澈玄機,深明有因必有果,非人力所可強力,隻是諄諄告誡他,在江湖行俠,勿造惡因。
同時,一微上人不斷考較他的功夫。
祈煥藝經過江湖一番闖蕩。
見聞已廣,經驗更是寶貴,對“須彌勁”、“龍形九劍”、“兜羅五手”等絕藝,連番實戰,得失皆已了然于胸。
此外見師父詳細考查,便把平日的疑難,一一提出請教。
一微上人為他細心指點,口講不足,繼以比劃。
經此一番重新印證,祈煥藝的功夫愈益精純。
轉眼間到了八月中秋。
這一天起來,老和尚面容肅穆,命祈煥藝帶同“老白”,将洞裡洞外,打掃幹淨,又命“老白”去采了許多果珍寶物準備款客。
中午時分,果有嘉賓光臨。
空山人靜,忽聽“铮——铮——”兩聲,日影中飛來兩枚青蚨。
這是“九指神偷”侯老俠的“迎門在揖”。
一微上人帶着祈煥藝,“老白”繼躍跟随,一齊迎出“剪雲小築”,隻見山道上兩點黑影,眨眨眼之間,已來至切近。
兩位貴賓,并肩行來,一位是“九指神偷”侯老俠。
另一位是“七妙居士”孫寒冰,特地來踐一微上人中秋之約。
老和尚雙手合十,慈眉善目問揚溢欣慰的微笑,一面行禮,一面說道:“兩位真是信人,老衲感激不盡。
” 侯孫二人,一齊還禮,同聲說道:“今日何日?我等豈敢忘懷。
” 祈煥藝趕緊也上前行禮,“七妙居士”孫寒冰一把扶起,撫着他的肩道:“孩子,你這幾個月的行蹤,我都知道,你受委屈了,但凡宅心仁厚,江湖險惡,不足為慮。
” “九指神愉”侯陵也說道:“藝兒,你總算不辱師門,我也替你師父高興呢!來日方長,還要好自為之。
” 祈煥藝連連稱是,十分恭敬。
但他發現,侯、孫二位老俠。
神态都與平時所見不同。
“七妙居士”孫寒冰素性潇麗飄逸,此時卻是面色凝重。
“九指神偷”越發令人奇怪,平日笑口常開,不知天地間有何憂愁危難,而今天嘻笑之态盡收,且隐隐含着悲痛。
這都是為了什麼? 祈煥藝不覺得也上了心事。
隻有一微上人,神态如常,将侯、孫二位,迎至“ⅹ字洞”内“知黑齊”中,圍着八尺長五尺寬的那張石案落坐。
“老白”最是乖巧不過,早将晨間所采的珍奇果物,擺陳棠上,并取來侯老俠的“火棗酒”和三個竹杯。
平日酒到杯幹的侯老俠,這天飲得極慢,孫老俠亦是淺斟低酌,酒興并不甚豪。
三位武林仰望如北鬥的奇人異士,殷殷話舊,談起數十年前的往事,皆有不堪回首之感。
祈煥藝侍立在後,聽到了許多江湖上的珍奇掌故,深感知味。
這一談,談至日色卸西,一微上人微笑道:“月亮快要上升了,我們出洞坐吧!” 侯、孫二人一齊起立,在洞外山坪上,陪着一微上人,閑目眺望,低聲密語。
不一會,月自東升。
“人生幾見月當頭。
”況是中秋之月,清輝滿地,桂魄流垠,在這洞天福地之中,景緻真個美到極處。
一微上人擡頭看着天上,口中輕輕說道:“月滿天心,是老衲的時候了。
” 說罷,向侯、孫二人點點頭,迳往山洞中而去。
侯陵向祈煥藝肅然喊道:“藝兒,來聽你師父的訓海!” 祈煥藝謹懼恐懼的随着三位前輩,進了洞府。
一微上人在平日起居的“守白軒”中,禅床上盤膝坐定,身旁放着一個白松木盒。
祈煥藝知道内藏一根蒼翠松針,師父用它替自己打通任督二脈,此時,這蒼翠松針,将作何用處,卻費疑猜。
侯、孫二人,分坐兩個石礅,左右相對,藝兒侍立一旁,靜聽一微上人有甚話說? 老和尚面容異常靜穆,精光四射的眸子,慢慢從四處掃過,對平日常用器具,皆隐有戀惜之意。
不一會,老和尚口吐慈音,說道:“今日特邀兩位居士,證明我前生。
老衲靜中參修,默悟前生,四世以來,皆是佛家弟子,可是四世以來,皆為宿業牽纏。
這段因果,長話短叙,且從第十世說起,那時老衲在浙江天台山國清寺出家,國清寺的戒律,極為精嚴,同門師兄弟皆是過年不食,所以午前必得出外募化。
其時,有一善女子娘家姓黃,夫家姓丁,這位丁夫人拜佛極基虔誠,因佛及僧,極喜布施,每日午間,必以白飯一盂相賜,曆時三月之久。
忽有一日,老衲打她門前經過,并不見有這位丁夫人,而且門挂喪旗,顯然有人故世。
老衲想起平日受賜于這家人家已久,無以為報,此日正應上門念誦經文,以為超度。
正待登門求見,說明來意,旁邊有人扯住老衲,說道:‘和尚,你去則甚?’老衲說明心意,那人勸道:‘不去為妙,免得多惹是非。
’” “原來那丁夫人的丈夫在遠地經商,家中有一長舌小姑,竟在親友間散播流言,說丁夫人與老衲有暖情事。
丁夫人懷冤莫白,竟然懸梁自盡,老衲這一登門求見,豈非無端卷入是非窩中?” “那丁夫入之死由老衲而起,所謂‘我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自此種下宿業。
” “第二世,老衲在江蘇常州出家,有一香火,不知如何,專好與老衲作對,老衲頗畏懼,千方百計躲避,後來這香火不慎為毒蛇所傷。
老衲亦始參悟,原來這香火竟是丁夫人轉世,故而有此宿業牽纏。
” “第三世,老衲在福建出家,雲遊至九華山,結茅而居,默悟前生,知那香火已轉世為一獵戾,在這九華山中居住,老衲訪到其人,加意結納,那獵戶心性暴戾,但以老衲與他有恩,竟不忍加害,以故第三世的冤孽,竟亦躲過。
” “這第四世,就是今生……。
” 一微上人說到此處,語聲突停,兩道慈祥溫暖的目光,洋注在祈煥藝臉上。
這時,不但侯陵,孫寒冰已猜知一微上人四世宿業的對象是誰?就是祈煥藝自己也恍然大悟,急急俯伏在地,顫聲叫道:“師父……。
” 一微上人擺手說道:“你且聽我說完。
” 他稍停以後,又指着祈煥藝對侯、孫二人說道:“這藝兒正是那獵戶的後生,與老衲已有四世的因緣,所以論世上的親人,實莫過于藝兒和老衲。
多蒙侯師弟成全,老衲心感不已。
” 說罷合十為禮,侯老俠也趕緊離座,說道:“些須小事,何勞師兄挂齒,請再開示。
” 一微上人微攏雙目,凝視良久,才說道:“老衲為了此一重宿業,煞費躊躇,種因必有果,此一宿業一日不了,老衲來生仍不能求得解脫,與人與已,兩無益處。
藝兒,你可認得為師的用心?” 祈煥藝恭聲答道:“是。
師父,你老人家慈悲,藝兒大恩未報,凡有所命,藝兒不敢不從。
” 一微上人欣然微笑道:“這就是了。
為師的今天要說脫臭皮囊……。
” 藝兒陡然一驚,宛如夢中失足,急急問道:“師父,您老人家說什麼?藝兒未曾聽清。
” 一微上人取起白松木盒,開了盒蓋,将那根蒼翠松針,拈在手中說道:“為師的欠你的命債已久,不如趁今天了結。
其實,我也等于是順水人情,今天為師的大限已到,你将這根松針,随便刺入我那一處穴道,為師的便好脫然無累,往生極樂了。
” 這一說,侯、孫二人大感意外,祈煥藝更如焦雷轟頂,目瞪口呆,半晌說不出話來。
“七妙居士”孫寒冰精通内典,佛學深湛,知道此事于一微上人修成正果的關系極大,便忍悲囑咐祈煥藝道:“藝兒,你就聽了你師父的話吧!” 這時藝兒才回過意來,這殺師逆倫之舉,他是甯死不從。
事成僵局,任憑孫寒冰和一微上人百般譬解,祈煥藝隻是含淚搖頭。
月色漸斜,已是三更将到。
一微上人長歎一聲,說道:“唉,冤業,冤業,何時得了?老衲力不從心,可是等不得了。
小徒的一切,就重托兩位吧!” 說罷,慈眉低垂,善目雙阖,臉上隐隐泛起一陣紅光,好一副莊業寶相。
藝兒心知不好,搶上來,叫道:“師父,師父。
” 正待撲将上前,“七妙居士”孫寒冰和“九指神偷”侯陵已雙雙出手,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