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少林寺内危機重
關燈
小
中
大
一陣夜貓子叫似的咭咭笑聲,随後三條身形往下一落,有人獰聲說道:“果然景尚義在此。
” 當三人往下落時,雖然輕如桐葉之墜,諸葛玉堂早已聞聲循影,看得清清楚楚。
發話的那人,身高六尺有奇,暴睛蒜鼻,滿腔橫肉,一頭亂蓬蓬的濃發,随風亂飄,身穿一領土黃色的布袍,身後斜背一把映月生光的銀錾月牙鏟,正是“金川雙魔”中的大魔,“七煞頭陀”太明。
二魔“五毒行者”太時卻生得又瘦又小,鼻塌眉稀,了無血色,一雙鼠眼,時露兇光,使一條比他人還高的禅杖。
這條禅杖在黑道中甚具威名,太時每殺一人,必取指骨一節,裝飾禅杖,号稱“白骨杖”。
諸葛玉堂看他那條禅杖上,累累然挂着的指骨,怕不有三五十節,忿怒厭惡之心,油然而生。
但表面上卻不能不以客禮相待,拱手說道:“真想不到‘金川雙魔’會光降荒山,但不知有何見教?”太明冷笑道:“諸葛玉堂,你不必裝傻賣瘋,我兄弟的來意,你豈不知?大散關前,一掌之恨,暫且擱下,先讓景尚義老匹夫出來吃我一鏟!” 景尚義早在門口聽聞多時,一聽這話,搶步上前,向諸葛玉堂說道:“大哥請退後,冤有頭,債有主,這兩個佛門敗類,萬惡淫賊,他不找我,我也要找他們。
任恁他們七煞五毒,還有這位不知名的朋友,一齊上手,我景尚義隻恁一把緬刀,替江湖除害。
” 諸葛玉堂知道景尚義深恐一人難敵六掌,故意拿話點穿,想“金川雙魔”也是黑白兩道知名的人物,總不好意思合上,為江湖恥笑。
又看到跟雙魔同來的那人,一身黑色勁裝,不似善類,但眉宇之間,别有英氣,一念憐才,另有打算,便不等太明開口,搶先說道:“兩位大和尚怎不替我引見令友,慢客之罪,諸葛玉堂可擔當不起。
” 七煞頭陀太明原已被景尚義罵得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現見諸葛玉堂江湖過節,一步不錯,便不好馬上發作,忍氣答道:“哦,這位乃是武林後起之秀,青城門下的方長虹小俠。
” 語聲未畢,黑衣少年已自搶步上前,抱拳當胸,朗朗說道:“在下方長虹,訪友三秦,不想中途患病,多蒙兩位大和尚仁義參天,慨賜援手。
聞得兩位大和尚與景大俠,諸葛大俠尚有前緣未了,此正是武林末學瞻仰前輩身手的大好機會,因此不嫌冒昧,追随兩位大和尚前來開開眼界,久聞諸葛前輩七十七手‘太極陰陽掌’,冠絕古今,還請不吝賜教。
” 這番話說得頗有分寸,諸葛玉堂心知方長虹并非雙魔死黨,隻以旅途受惠,以得不來幫拳,念頭一轉,便即答說:“兩位大和尚來意,諸葛玉堂現在算是明白了。
江湖之上,冤冤相報,總非了局,當日景大俠與兩位大和尚結恨經過,無妨乘今天當着這位方老弟台,說個明白,果然其曲在景大俠,諸葛玉堂情願代友陪罪,總以化幹戈為玉帛,方是上策。
” 景尚義在一旁靜聽,暗暗稱妙。
心知諸葛玉堂想借機會折辱雙魔,讓方長虹聽聽是非曲直。
正要發話,“五毒行者”太時一晃“白骨杖”,陰恻恻一笑,搶着說道:“江湖講理,但恁手下,勝者直,負者曲。
久聞諸葛玉堂人情練達,想不到有此酸丁的口吻。
” 原來當年“金川雙魔”在西南一帶,無惡不作,十二年前在寶雞采花做案,為景尚義伸手攪破,幾乎讓鳳翔府三班捕頭蔡九大撿便宜,因此“金川雙魔”對景尚義恨如切骨,暗暗跟綴,在大散關前出其不意,合手伏擊,這段結怨經過,說将出來,實在不夠光彩,太時深恐他師兄魯莽受愚,故而搶着拿話揭了過去。
諸葛玉堂與景尚義,哈哈大笑。
方長虹雖不知他們結仇原因,但以生性機敏,也已看出誰是誰非,再一聽景尚義與諸葛玉掌二人,充滿了輕蔑的大笑,心中越發雪亮。
太明聽見這笑聲,卻不好受用,暴喝一聲:“呔,諸葛玉堂好猖狂!你既好管閑事,先還我一掌的公道,看你接得下幾招‘七煞烏龍掌’?” 說罷,兩手上舉,大袖褪落,露出兩條長滿黑毛的手臂,暗運真氣,兩臂帶手掌手指,暴脹一倍,而且發出黑色光亮,如兩支精鐵鑄成的棒槌一般。
上身微側,左臂從空中劃過,一招“興雲布雨”,隻見右面樹林,枝葉紛披,海碗粗一株大樹,轟然倒落,驚起宿鳥,紛紛高飛,聲勢真個驚人。
景尚義微一變色,搶步擋住諸葛玉堂說:“大哥,殺雞焉用牛刀,待小弟來會這惡魔!” 那面太明嘿嘿冷笑聲中,方長虹已自告奮勇,微一躬身說道;“大和尚且請息怒,待我跟景大俠讨教幾手孟家拳。
” 太明稍一沉吟道:“方小俠,不必。
” 話雖如此,太明眼中卻是彭勵的神色,皆以一别十二載,究不知景尚義的功夫長了多少,如果先由方長虹過招,可以看出景尚義的深淺高下。
方長虹察言辨色,自然明白,便一躍上前,右掌斜交手,環胸而立,靜候進招。
太明的用意,諸葛玉掌了然于胸,一按景尚義肩頭。
微使眼色,慢步向場中走去,拱拱手道:“方老弟台請賜招。
” 方長虹一看諸葛玉堂這付潇麗脫俗,随意自在的姿态,便知内家功夫,已達爐火純青之境,估量成名的前輩大俠,決不肯對後輩先行進招,便也不必假客氣,說聲:“放肆了!”雙臂一撤,分而複合,一招“撞彭鳴鐘”,直取諸葛玉堂前胸。
這自然是虛晃一招,待諸葛玉堂衣袖微拂,塌左肩避過,方長虹跟着欺身上步,骈指直點對方血門商曲穴。
那諸葛玉堂真是會者不難,待至逼近之時,倏翻右掌,往下直切,方長虹也料到有此一着,猛然撤招,腳下墊上一步,起左掌封住門戶,右掌往左斜打,這一招名為“回山環水”,表面上平淡無奇,實是青城嫡傳“先天玄都掌”中攻奪相生,體用兼備的絕招。
因為對方若是躲過這一招,以下“九天阊閹”大開門,舒左臂反打,跟着回身以右掌平推,敵人連拆兩招,身形必成往後微仰之勢,這“回頭一笑”好比順水推舟,攻力差一點,就非仰天躺下不可。
諸葛玉堂見多識廣,自然不肯中計,避過方長虹的右手掌風,制敵機先,揚掌直取方長虹左腰志堂穴。
這一來,方長虹顧不得舒左臂反打,微一扭腰,左掌直下。
猛覺背後一股勁風襲到,知道諸葛玉堂的太極陰陽掌已開始發揮威力,趕緊一墊左足,橫飄數尺,方始躲過此厄。
再看諸葛玉堂,面含微笑,氣定神閑,連拆數招,腳下寸步不動,不由得暗下佩服。
方長虹心内在想,手下卻也不慢,重行進步發招,緊守慢攻.極其謹慎。
諸葛玉堂自不敢大意,施展捧、履、擠、按、采、列、肘、告八法,見招拆招,但見淡月微星之下,勁風呼呼,輕影流轉,打得難解難分。
這樣三五十招過後,旁觀的“金川雙魔”,喜上眉梢,景尚義卻暗暗着急,皆因青城嫡派的功夫,累以善守耐攻見長,方長虹又正當年輕力壯,諸葛大俠縱然武功精湛,“太極陰陽掌”又是借力打力的上乘功夫,但畢竟上了年紀,耗時太久。
終非吃虧不可。
方長虹亦是如此想法,他一上來就已領教了諸葛大俠的絕技,心知猛攻偷襲,一無用處,安心以正、反、奇、偶三十六招—百零八式“先天玄都掌”,與這位關中人傑,武林高手的老前輩,周旋到底。
故而平矜去躁,真力内蘊,反覺得招式精沌,不知不覺中又長進好多功夫。
這時方長時的“先天玄都掌”已打到第三套,三十六招三十六式,招數簡單,可是奇中寓奇,乃是“先天玄都掌”法的精華所寄,依青城規矩,如這一套掌法仍不能屈敵取勝,便得俯首服輸,回山重新練功。
如是連過十招,諸葛玉堂毫無敗象,方長虹一想到不勝便須服輸,回山重新練功的規矩,禁不住心頭煩躁,咬一咬牙,左掌虛推,右掌運足真力,朝諸葛玉堂當胸打。
這一招“六了開山”,是“先天玄都掌”中奪命三招之一,諸葛玉堂見來勢太猛,不願以“雲手”便拆,揚雙掌“手揮琵琶”,側身卸脫。
方長虹見一掌落空,立即收回真力,左掌趁勢往後反圈,直捉諸葛玉堂右腕,這一招是虛勢,隻待對方起左掌反擊,成為上實下虛之時,便拔起身形,以雙足猛踢對方腹部,本人卻借一蹋之勢,遠遠飄開,勝負之局,便可大定。
諸葛玉堂身軀一轉,疾如閃電,明明是側勢的“手揮琵琶”,忽然變為正面的“海底撈針”,緊封下盤,跟着掌随身走,斜穿方長虹身後,左掌反揮,一股勁風,向他肋下拂去。
方長虹臨危不亂,自腰以上,往後一仰,施展“鐵闆橋”的功夫還自不算,更怕諸葛玉堂趁勢進襲,左足微一使勁,往後倒竄丈許.雙手着地,一按一捧,輕巧巧站了起來,姿态美妙輕靈已極。
甫一站定,就聽見諸葛玉堂道:“不愧名門嫡派,好俊的輕功!” 那聲音又輕又細,但送入耳鼓,字字清晰,方長虹知道内家功夫練到登峰造極以後,才會有此“傳音入密”的神通,正在驚愕之間,又聽諸葛玉堂說道:“方老弟台試一極點衣衫,看看有何異狀?” 方長虹伸手摸摸身上,并無發現不妥,以為諸葛玉堂故意戲弄,微微不悅,凝一凝神,重又欺身上步,發掌進招。
諸葛玉堂袍袖一展,交肩斜錯,方長虹忽然發現手中多了一樣極輕極軟的東西,細一分辨,卻是一小塊綢子。
轉身伸掌一看,可不是一小塊黑色綢子,趕緊一摸衣擺,果不其然,是諸葛玉堂不知何時以雙指作剪,生生剪下了這一角綢子,也算在他身上留了記号。
方長虹偷眼觀看旁觀的“金川雙魔”和景尚義,對這頃刻之間,已判高下的情形,似乎渾然不覺,他這才完全明白,諸葛大俠不但手下留情,而且有心保全青城的面子,這等用心,何其仁厚俠義? 這一想,方長虹立即跳開數尺,整一整衣衫,朗朗說道:“諸葛前輩,名不虛傳,今日之會,方長虹刻骨銘心,沒齒不忘。
” “金川雙魔”聽得此話,疑惑之中暗暗心喜,原來這雙魔誤會諸葛玉堂下了什麼絕情毒手,方長虹身受傷創,故而說出這兩句門面話來,如果青城派因此與諸葛玉堂結下梁子,明明有利于己,是以暗喜。
哪知方長虹接下來又沖他們兩人說道:“兩位大和尚拯我于旅途病危之際,這番恩義,方長虹将來也要報答,不過此時此地,在下實在無法奉陪了,還請大度海涵。
再有一句話奉功兩位大和尚,冤家宜解不宜結,諸葛前輩乃是武林中的大賢,兩位大和尚休得自誤。
”太明一聽,敢情是投降納款,滅自己威風,長他人志氣的洩氣事,這氣就不打一處來,大喝一聲,叱道:“住口,你這個忘恩負義,吃裡爬外的臭小子,吃我一掌!”說着,便要上前動手。
方長虹獄峙淵亭,站在當地.屹然不動。
景尚義作色欲起,諸葛大俠亦加了幾分警戒,看太明究竟如何? 隻有太時心下明白,方長虹輸得心服口服,說出這番話來,誠然丢人,但是這筆帳要擺在後來算,現在動手,徒然讓諸葛玉堂和景尚義坐山看虎鬥,何苦來哉!因而太時—伸手攔在前面說:“師兄,不必動怒,乳臭小兒理他則什?等料理了今天這一場,我弟兄順道到青城山找他上一輩講活,也還不遲。
” 一面說,一面使個眼色。
太明會意,一陣獰笑過後,說道:“這就是名滿天下的青城派子弟,灑家領教!” 方長虹聽他辱及師門,心下慚怒交并,但局面如此,萬無翻驗成仇,為江湖恥笑之理.隻好忍氣吞聲,抱拳說道:“方長虹告辭了。
” “金川雙魔”揚臉不理,諸葛玉堂和景尚義,都回了一禮。
方長虹飛奔下山而去,瞬息間蹤影不見。
這裡太時已站了出來,将白骨杖在當地一插,冷冷說道:“景尚義,你拿命來吧!” 景尚義嫉惡如仇,性如烈火,一見太時那等狂妄,氣得咬牙切齒,一拔身軀,飄落場中,雙掌一分,揮出淩厲掌風,直取太時。
太時早有準備,暗下已運足内力,也想一動手就下毒着,當時兩下掌風相接,激起滿地沙土,各自震開一步。
未等兩人繼續發掌,諸葛玉堂倏然插身其間,高聲說道;“以地主之誼,理當由我奉陪。
” 這非諸葛玉堂矜才逞能,實因看到景尚義為怒火所激,心粗氣浮,犯了打鬥過招的大忌,故而願意先擋一陣。
景尚義在剛才與太時接掌之時,已知對方功力今非昔比,真要比劃下來,不見得就能占上風,何況憤怒之下,血氣浮動,真力不能充分發揮,不如讓諸葛玉堂先與太時過招,看看動靜虛實,較為得計,故而欠身退下。
五毒行者太時,嘿聲冷笑,道:“居士既以地主之誼,就請出招吧!” 太時嘴裡說要對方出招,他話聲甫落,一響“呼”的劃風銳響聲起,舉起白骨杖,一個“獨劈華山”之勢,已朝諸葛玉堂天靈蓋砸下。
諸葛玉堂早有防範,隻一晃身,閃過白骨杖襲來的兇勢,雙掌翻飛,一招“順水推舟”,“太極陰陽掌”出手,左臂橫胸,右手屏指如戟,若切若點,疾落太時的肩窩。
太時急急落退一步,揚杖頭,坐杖尾,一式“橫架金梁”,直向諸葛玉堂右手掌指敲來。
諸葛玉堂一聲輕笑,石火電光之間變招易式,“撞鼓鳴沖”之勢,落向對方胸腹要穴。
太時不由一驚.估不到諸葛玉堂換招如此迅捷,挪身閃遐,白骨杖招走“疾風掃葉”,朝諸葛玉堂下二路直卷而來。
諸葛玉堂托地一跳,“太極陰陽掌”再招遞出。
兩人一來一往,杖掌交加,連戰二十餘回合。
五毒行者太時與七煞頭陀太明,西南江湖上有“金川雙魔”之稱,顯然身懷之學非等閑之流能比拟。
但諸葛玉堂卻是昔年名震武林的一位俠隐,一手“太極陰陽掌”震懾黑道。
雙方二十餘合過後,太時乙漸漸遮攔不住…… 諸葛玉堂一聲薄叱,“太極陰陽舉”“金龍舒爪”疾吐,太時閃避不及,挨上一記,蹬蹬往後跌退。
諸葛大俠原本無意傷他,見此情形,也不進迫,隻拿話點他道:“大和尚莫不是有放下屠刀,化敵為友,一證善因之心否?” 太時不動聲色的回道:“居士的‘太極陰陽掌’還得賜教幾招,才算不虛此行。
” 諸葛玉堂笑道:“如此,就不必謙讓了。
” 說着,探身發掌,“五毒行者”果然也非弱者,經這片刻調息,創楚已消,接招發招,毫不含糊。
這二度交手,兩人全以平生絕學,盡力施為,“五毒行者”一絲一毫不敢大意,身軀輕靈,掌力沉猛,滴溜溜繞着諸葛玉堂,專一乘瑕蹈隙,似乎存着不求有功,先求無過之心。
諸葛玉堂自然也不會因小勝而緻驕矜,抱定以不變應萬變的宗旨,凝聚真力,運氣歸元,将七十七手“太極陰陽掌”的威力,雖未完全發揮,也已到了八成。
轉眼對拆了四十餘招,諸葛玉堂步法身形,一絲不亂,太時心知要告自己的掌法取勝,難如登天,然則不遠千裡追蹤而來,不能濺血商山,又為的什麼? 惡念一生,計上心來。
手下掌法一緊,猛攻猛打,頗似情急拼命的模樣。
諸葛玉堂不知是計,心想曠時持久,也非了局,既然要拼命,說不得也隻好教訓你了。
這一來,諸葛王堂也就改守為攻,着着進逼。
“五毒行者”一面抵擋,一面後退,待至切近“白骨杖”所插之處,“五毒行者”突起鴛鴦飛腳,諸葛玉堂揚左手摟開太時左足,右手握拳,進步指檔。
太時起飛腳時,早已觑準部位,趁諸葛玉堂左手摟足,進步指檔的勢子,右足往橫裡一滑,左足一旋,轉過身來,已将插在地上的“白骨杖”抄在手中,順勢用足勁道,向諸葛玉堂攔腰橫掃。
此時諸葛玉堂身形向前微俯,兩足前後錯開,後退不能,橫飄亦以勢子不順,而“白骨杖”迅捷如風,急切間竟然無法趨避。
除非練成佛門神功金剛不壞之身,這一杖下來,諸葛王堂不死也将重傷。
景尚義冒出一身冷汗,睜大雙眼,咬緊牙關,竟看傻了。
諸葛玉堂實未料到有此一着,急切問無法可施,直至“白骨杖”堪堪掃到之際,一咬牙,運足全身真力,“旱地拔蔥”往上斜飛而起,如一隻灰色仙鶴,飄在半空。
那“五毒行者”真個狠毒到了極處,一計不成,立生二計,把“白骨杖”當關王刀使就地舞開了大刀花。
“白骨杖”長八丈一寸,舞将開來,方圓十丈以内,都在杖影籠罩之下,硬是逼得諸葛玉堂無立足之地。
諸葛大俠原具有“龍湫三疊”絕頂輕功的身手,在空中以左足抵住右足背,借力拔起,勉度難關,但可一而不可再,第二次往下落時,“白骨杖”影,又自撲到,不由得暗歎一聲:“此番休矣!”(潇湘子提供圖檔,xie_hong111OCR)
” 當三人往下落時,雖然輕如桐葉之墜,諸葛玉堂早已聞聲循影,看得清清楚楚。
發話的那人,身高六尺有奇,暴睛蒜鼻,滿腔橫肉,一頭亂蓬蓬的濃發,随風亂飄,身穿一領土黃色的布袍,身後斜背一把映月生光的銀錾月牙鏟,正是“金川雙魔”中的大魔,“七煞頭陀”太明。
二魔“五毒行者”太時卻生得又瘦又小,鼻塌眉稀,了無血色,一雙鼠眼,時露兇光,使一條比他人還高的禅杖。
這條禅杖在黑道中甚具威名,太時每殺一人,必取指骨一節,裝飾禅杖,号稱“白骨杖”。
諸葛玉堂看他那條禅杖上,累累然挂着的指骨,怕不有三五十節,忿怒厭惡之心,油然而生。
但表面上卻不能不以客禮相待,拱手說道:“真想不到‘金川雙魔’會光降荒山,但不知有何見教?”太明冷笑道:“諸葛玉堂,你不必裝傻賣瘋,我兄弟的來意,你豈不知?大散關前,一掌之恨,暫且擱下,先讓景尚義老匹夫出來吃我一鏟!” 景尚義早在門口聽聞多時,一聽這話,搶步上前,向諸葛玉堂說道:“大哥請退後,冤有頭,債有主,這兩個佛門敗類,萬惡淫賊,他不找我,我也要找他們。
任恁他們七煞五毒,還有這位不知名的朋友,一齊上手,我景尚義隻恁一把緬刀,替江湖除害。
” 諸葛玉堂知道景尚義深恐一人難敵六掌,故意拿話點穿,想“金川雙魔”也是黑白兩道知名的人物,總不好意思合上,為江湖恥笑。
又看到跟雙魔同來的那人,一身黑色勁裝,不似善類,但眉宇之間,别有英氣,一念憐才,另有打算,便不等太明開口,搶先說道:“兩位大和尚怎不替我引見令友,慢客之罪,諸葛玉堂可擔當不起。
” 七煞頭陀太明原已被景尚義罵得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現見諸葛玉堂江湖過節,一步不錯,便不好馬上發作,忍氣答道:“哦,這位乃是武林後起之秀,青城門下的方長虹小俠。
” 語聲未畢,黑衣少年已自搶步上前,抱拳當胸,朗朗說道:“在下方長虹,訪友三秦,不想中途患病,多蒙兩位大和尚仁義參天,慨賜援手。
聞得兩位大和尚與景大俠,諸葛大俠尚有前緣未了,此正是武林末學瞻仰前輩身手的大好機會,因此不嫌冒昧,追随兩位大和尚前來開開眼界,久聞諸葛前輩七十七手‘太極陰陽掌’,冠絕古今,還請不吝賜教。
” 這番話說得頗有分寸,諸葛玉堂心知方長虹并非雙魔死黨,隻以旅途受惠,以得不來幫拳,念頭一轉,便即答說:“兩位大和尚來意,諸葛玉堂現在算是明白了。
江湖之上,冤冤相報,總非了局,當日景大俠與兩位大和尚結恨經過,無妨乘今天當着這位方老弟台,說個明白,果然其曲在景大俠,諸葛玉堂情願代友陪罪,總以化幹戈為玉帛,方是上策。
” 景尚義在一旁靜聽,暗暗稱妙。
心知諸葛玉堂想借機會折辱雙魔,讓方長虹聽聽是非曲直。
正要發話,“五毒行者”太時一晃“白骨杖”,陰恻恻一笑,搶着說道:“江湖講理,但恁手下,勝者直,負者曲。
久聞諸葛玉堂人情練達,想不到有此酸丁的口吻。
” 原來當年“金川雙魔”在西南一帶,無惡不作,十二年前在寶雞采花做案,為景尚義伸手攪破,幾乎讓鳳翔府三班捕頭蔡九大撿便宜,因此“金川雙魔”對景尚義恨如切骨,暗暗跟綴,在大散關前出其不意,合手伏擊,這段結怨經過,說将出來,實在不夠光彩,太時深恐他師兄魯莽受愚,故而搶着拿話揭了過去。
諸葛玉堂與景尚義,哈哈大笑。
方長虹雖不知他們結仇原因,但以生性機敏,也已看出誰是誰非,再一聽景尚義與諸葛玉掌二人,充滿了輕蔑的大笑,心中越發雪亮。
太明聽見這笑聲,卻不好受用,暴喝一聲:“呔,諸葛玉堂好猖狂!你既好管閑事,先還我一掌的公道,看你接得下幾招‘七煞烏龍掌’?” 說罷,兩手上舉,大袖褪落,露出兩條長滿黑毛的手臂,暗運真氣,兩臂帶手掌手指,暴脹一倍,而且發出黑色光亮,如兩支精鐵鑄成的棒槌一般。
上身微側,左臂從空中劃過,一招“興雲布雨”,隻見右面樹林,枝葉紛披,海碗粗一株大樹,轟然倒落,驚起宿鳥,紛紛高飛,聲勢真個驚人。
景尚義微一變色,搶步擋住諸葛玉堂說:“大哥,殺雞焉用牛刀,待小弟來會這惡魔!” 那面太明嘿嘿冷笑聲中,方長虹已自告奮勇,微一躬身說道;“大和尚且請息怒,待我跟景大俠讨教幾手孟家拳。
” 太明稍一沉吟道:“方小俠,不必。
” 話雖如此,太明眼中卻是彭勵的神色,皆以一别十二載,究不知景尚義的功夫長了多少,如果先由方長虹過招,可以看出景尚義的深淺高下。
方長虹察言辨色,自然明白,便一躍上前,右掌斜交手,環胸而立,靜候進招。
太明的用意,諸葛玉掌了然于胸,一按景尚義肩頭。
微使眼色,慢步向場中走去,拱拱手道:“方老弟台請賜招。
” 方長虹一看諸葛玉堂這付潇麗脫俗,随意自在的姿态,便知内家功夫,已達爐火純青之境,估量成名的前輩大俠,決不肯對後輩先行進招,便也不必假客氣,說聲:“放肆了!”雙臂一撤,分而複合,一招“撞彭鳴鐘”,直取諸葛玉堂前胸。
這自然是虛晃一招,待諸葛玉堂衣袖微拂,塌左肩避過,方長虹跟着欺身上步,骈指直點對方血門商曲穴。
那諸葛玉堂真是會者不難,待至逼近之時,倏翻右掌,往下直切,方長虹也料到有此一着,猛然撤招,腳下墊上一步,起左掌封住門戶,右掌往左斜打,這一招名為“回山環水”,表面上平淡無奇,實是青城嫡傳“先天玄都掌”中攻奪相生,體用兼備的絕招。
因為對方若是躲過這一招,以下“九天阊閹”大開門,舒左臂反打,跟着回身以右掌平推,敵人連拆兩招,身形必成往後微仰之勢,這“回頭一笑”好比順水推舟,攻力差一點,就非仰天躺下不可。
諸葛玉堂見多識廣,自然不肯中計,避過方長虹的右手掌風,制敵機先,揚掌直取方長虹左腰志堂穴。
這一來,方長虹顧不得舒左臂反打,微一扭腰,左掌直下。
猛覺背後一股勁風襲到,知道諸葛玉堂的太極陰陽掌已開始發揮威力,趕緊一墊左足,橫飄數尺,方始躲過此厄。
再看諸葛玉堂,面含微笑,氣定神閑,連拆數招,腳下寸步不動,不由得暗下佩服。
方長虹心内在想,手下卻也不慢,重行進步發招,緊守慢攻.極其謹慎。
諸葛玉堂自不敢大意,施展捧、履、擠、按、采、列、肘、告八法,見招拆招,但見淡月微星之下,勁風呼呼,輕影流轉,打得難解難分。
這樣三五十招過後,旁觀的“金川雙魔”,喜上眉梢,景尚義卻暗暗着急,皆因青城嫡派的功夫,累以善守耐攻見長,方長虹又正當年輕力壯,諸葛大俠縱然武功精湛,“太極陰陽掌”又是借力打力的上乘功夫,但畢竟上了年紀,耗時太久。
終非吃虧不可。
方長虹亦是如此想法,他一上來就已領教了諸葛大俠的絕技,心知猛攻偷襲,一無用處,安心以正、反、奇、偶三十六招—百零八式“先天玄都掌”,與這位關中人傑,武林高手的老前輩,周旋到底。
故而平矜去躁,真力内蘊,反覺得招式精沌,不知不覺中又長進好多功夫。
這時方長時的“先天玄都掌”已打到第三套,三十六招三十六式,招數簡單,可是奇中寓奇,乃是“先天玄都掌”法的精華所寄,依青城規矩,如這一套掌法仍不能屈敵取勝,便得俯首服輸,回山重新練功。
如是連過十招,諸葛玉堂毫無敗象,方長虹一想到不勝便須服輸,回山重新練功的規矩,禁不住心頭煩躁,咬一咬牙,左掌虛推,右掌運足真力,朝諸葛玉堂當胸打。
這一招“六了開山”,是“先天玄都掌”中奪命三招之一,諸葛玉堂見來勢太猛,不願以“雲手”便拆,揚雙掌“手揮琵琶”,側身卸脫。
方長虹見一掌落空,立即收回真力,左掌趁勢往後反圈,直捉諸葛玉堂右腕,這一招是虛勢,隻待對方起左掌反擊,成為上實下虛之時,便拔起身形,以雙足猛踢對方腹部,本人卻借一蹋之勢,遠遠飄開,勝負之局,便可大定。
諸葛玉堂身軀一轉,疾如閃電,明明是側勢的“手揮琵琶”,忽然變為正面的“海底撈針”,緊封下盤,跟着掌随身走,斜穿方長虹身後,左掌反揮,一股勁風,向他肋下拂去。
方長虹臨危不亂,自腰以上,往後一仰,施展“鐵闆橋”的功夫還自不算,更怕諸葛玉堂趁勢進襲,左足微一使勁,往後倒竄丈許.雙手着地,一按一捧,輕巧巧站了起來,姿态美妙輕靈已極。
甫一站定,就聽見諸葛玉堂道:“不愧名門嫡派,好俊的輕功!” 那聲音又輕又細,但送入耳鼓,字字清晰,方長虹知道内家功夫練到登峰造極以後,才會有此“傳音入密”的神通,正在驚愕之間,又聽諸葛玉堂說道:“方老弟台試一極點衣衫,看看有何異狀?” 方長虹伸手摸摸身上,并無發現不妥,以為諸葛玉堂故意戲弄,微微不悅,凝一凝神,重又欺身上步,發掌進招。
諸葛玉堂袍袖一展,交肩斜錯,方長虹忽然發現手中多了一樣極輕極軟的東西,細一分辨,卻是一小塊綢子。
轉身伸掌一看,可不是一小塊黑色綢子,趕緊一摸衣擺,果不其然,是諸葛玉堂不知何時以雙指作剪,生生剪下了這一角綢子,也算在他身上留了記号。
方長虹偷眼觀看旁觀的“金川雙魔”和景尚義,對這頃刻之間,已判高下的情形,似乎渾然不覺,他這才完全明白,諸葛大俠不但手下留情,而且有心保全青城的面子,這等用心,何其仁厚俠義? 這一想,方長虹立即跳開數尺,整一整衣衫,朗朗說道:“諸葛前輩,名不虛傳,今日之會,方長虹刻骨銘心,沒齒不忘。
” “金川雙魔”聽得此話,疑惑之中暗暗心喜,原來這雙魔誤會諸葛玉堂下了什麼絕情毒手,方長虹身受傷創,故而說出這兩句門面話來,如果青城派因此與諸葛玉堂結下梁子,明明有利于己,是以暗喜。
哪知方長虹接下來又沖他們兩人說道:“兩位大和尚拯我于旅途病危之際,這番恩義,方長虹将來也要報答,不過此時此地,在下實在無法奉陪了,還請大度海涵。
再有一句話奉功兩位大和尚,冤家宜解不宜結,諸葛前輩乃是武林中的大賢,兩位大和尚休得自誤。
”太明一聽,敢情是投降納款,滅自己威風,長他人志氣的洩氣事,這氣就不打一處來,大喝一聲,叱道:“住口,你這個忘恩負義,吃裡爬外的臭小子,吃我一掌!”說着,便要上前動手。
方長虹獄峙淵亭,站在當地.屹然不動。
景尚義作色欲起,諸葛大俠亦加了幾分警戒,看太明究竟如何? 隻有太時心下明白,方長虹輸得心服口服,說出這番話來,誠然丢人,但是這筆帳要擺在後來算,現在動手,徒然讓諸葛玉堂和景尚義坐山看虎鬥,何苦來哉!因而太時—伸手攔在前面說:“師兄,不必動怒,乳臭小兒理他則什?等料理了今天這一場,我弟兄順道到青城山找他上一輩講活,也還不遲。
” 一面說,一面使個眼色。
太明會意,一陣獰笑過後,說道:“這就是名滿天下的青城派子弟,灑家領教!” 方長虹聽他辱及師門,心下慚怒交并,但局面如此,萬無翻驗成仇,為江湖恥笑之理.隻好忍氣吞聲,抱拳說道:“方長虹告辭了。
” “金川雙魔”揚臉不理,諸葛玉堂和景尚義,都回了一禮。
方長虹飛奔下山而去,瞬息間蹤影不見。
這裡太時已站了出來,将白骨杖在當地一插,冷冷說道:“景尚義,你拿命來吧!” 景尚義嫉惡如仇,性如烈火,一見太時那等狂妄,氣得咬牙切齒,一拔身軀,飄落場中,雙掌一分,揮出淩厲掌風,直取太時。
太時早有準備,暗下已運足内力,也想一動手就下毒着,當時兩下掌風相接,激起滿地沙土,各自震開一步。
未等兩人繼續發掌,諸葛玉堂倏然插身其間,高聲說道;“以地主之誼,理當由我奉陪。
” 這非諸葛玉堂矜才逞能,實因看到景尚義為怒火所激,心粗氣浮,犯了打鬥過招的大忌,故而願意先擋一陣。
景尚義在剛才與太時接掌之時,已知對方功力今非昔比,真要比劃下來,不見得就能占上風,何況憤怒之下,血氣浮動,真力不能充分發揮,不如讓諸葛玉堂先與太時過招,看看動靜虛實,較為得計,故而欠身退下。
五毒行者太時,嘿聲冷笑,道:“居士既以地主之誼,就請出招吧!” 太時嘴裡說要對方出招,他話聲甫落,一響“呼”的劃風銳響聲起,舉起白骨杖,一個“獨劈華山”之勢,已朝諸葛玉堂天靈蓋砸下。
諸葛玉堂早有防範,隻一晃身,閃過白骨杖襲來的兇勢,雙掌翻飛,一招“順水推舟”,“太極陰陽掌”出手,左臂橫胸,右手屏指如戟,若切若點,疾落太時的肩窩。
太時急急落退一步,揚杖頭,坐杖尾,一式“橫架金梁”,直向諸葛玉堂右手掌指敲來。
諸葛玉堂一聲輕笑,石火電光之間變招易式,“撞鼓鳴沖”之勢,落向對方胸腹要穴。
太時不由一驚.估不到諸葛玉堂換招如此迅捷,挪身閃遐,白骨杖招走“疾風掃葉”,朝諸葛玉堂下二路直卷而來。
諸葛玉堂托地一跳,“太極陰陽掌”再招遞出。
兩人一來一往,杖掌交加,連戰二十餘回合。
五毒行者太時與七煞頭陀太明,西南江湖上有“金川雙魔”之稱,顯然身懷之學非等閑之流能比拟。
但諸葛玉堂卻是昔年名震武林的一位俠隐,一手“太極陰陽掌”震懾黑道。
雙方二十餘合過後,太時乙漸漸遮攔不住…… 諸葛玉堂一聲薄叱,“太極陰陽舉”“金龍舒爪”疾吐,太時閃避不及,挨上一記,蹬蹬往後跌退。
諸葛大俠原本無意傷他,見此情形,也不進迫,隻拿話點他道:“大和尚莫不是有放下屠刀,化敵為友,一證善因之心否?” 太時不動聲色的回道:“居士的‘太極陰陽掌’還得賜教幾招,才算不虛此行。
” 諸葛玉堂笑道:“如此,就不必謙讓了。
” 說着,探身發掌,“五毒行者”果然也非弱者,經這片刻調息,創楚已消,接招發招,毫不含糊。
這二度交手,兩人全以平生絕學,盡力施為,“五毒行者”一絲一毫不敢大意,身軀輕靈,掌力沉猛,滴溜溜繞着諸葛玉堂,專一乘瑕蹈隙,似乎存着不求有功,先求無過之心。
諸葛玉堂自然也不會因小勝而緻驕矜,抱定以不變應萬變的宗旨,凝聚真力,運氣歸元,将七十七手“太極陰陽掌”的威力,雖未完全發揮,也已到了八成。
轉眼對拆了四十餘招,諸葛玉堂步法身形,一絲不亂,太時心知要告自己的掌法取勝,難如登天,然則不遠千裡追蹤而來,不能濺血商山,又為的什麼? 惡念一生,計上心來。
手下掌法一緊,猛攻猛打,頗似情急拼命的模樣。
諸葛玉堂不知是計,心想曠時持久,也非了局,既然要拼命,說不得也隻好教訓你了。
這一來,諸葛王堂也就改守為攻,着着進逼。
“五毒行者”一面抵擋,一面後退,待至切近“白骨杖”所插之處,“五毒行者”突起鴛鴦飛腳,諸葛玉堂揚左手摟開太時左足,右手握拳,進步指檔。
太時起飛腳時,早已觑準部位,趁諸葛玉堂左手摟足,進步指檔的勢子,右足往橫裡一滑,左足一旋,轉過身來,已将插在地上的“白骨杖”抄在手中,順勢用足勁道,向諸葛玉堂攔腰橫掃。
此時諸葛玉堂身形向前微俯,兩足前後錯開,後退不能,橫飄亦以勢子不順,而“白骨杖”迅捷如風,急切間竟然無法趨避。
除非練成佛門神功金剛不壞之身,這一杖下來,諸葛王堂不死也将重傷。
景尚義冒出一身冷汗,睜大雙眼,咬緊牙關,竟看傻了。
諸葛玉堂實未料到有此一着,急切問無法可施,直至“白骨杖”堪堪掃到之際,一咬牙,運足全身真力,“旱地拔蔥”往上斜飛而起,如一隻灰色仙鶴,飄在半空。
那“五毒行者”真個狠毒到了極處,一計不成,立生二計,把“白骨杖”當關王刀使就地舞開了大刀花。
“白骨杖”長八丈一寸,舞将開來,方圓十丈以内,都在杖影籠罩之下,硬是逼得諸葛玉堂無立足之地。
諸葛大俠原具有“龍湫三疊”絕頂輕功的身手,在空中以左足抵住右足背,借力拔起,勉度難關,但可一而不可再,第二次往下落時,“白骨杖”影,又自撲到,不由得暗歎一聲:“此番休矣!”(潇湘子提供圖檔,xie_hong111O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