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有佳人

關燈


     那大木魚并未髹漆,是木頭的原色,宋自然看出那是鐵榔木斯制,所以聲響,才會如此清越。

     在佛堂的兩側,是自屋頂一直垂到地上的白布幔,看起來還不止一重——最奇特的也就在這一點。

    一般來說,這樣的白布幔,隻有在靈堂上才會用得到,可是這裡分明是一座佛堂。

     也就由于這一點,使得這佛堂,看起來有一股難以形容的詭異。

     而且,兩測的白幔,看來重重疊疊,有好多重,而且洗得潔白,顯見那不是随便的布置,而是大有深意的。

     宋自然當時所想到的是:這些幔幛,是要來遮蔽什麼的呢?在布幔之後,是什麼呢? 他來的時候,腳步很輕,站定之後,也沒有發出任何聲音,那老婦人仍是急一下、慢一下地在敲著木魚。

    宋自然站了一會,覺得不應該打擾人家禮佛,就準備離去。

    他才後退了一步,還未曾轉身,就看到老婦人停了手,把木魚槌挂到了架子上,緩緩站起身來。

     宋自然一見這等情形,不便離開,他等到老婦人轉過身來,就很有禮貌地叫:“早。

    ” 老婦人站了起來之後,更見乾瘦矮小,滿面皺紋。

    不過看得出她精神很好,她目光炯炯,打量了宋自然一下,開口問:“宋先生?” 宋自然忙自報姓名,再問:“老太太怎麼稱呼?” 老婦人的回答是:“先夫姓黃——嗯,芳子說你簡直是專家。

    ” 宋自然心中大樂,俏女郎的芳名是黃芳子,那正是他極想知道的。

     怪的是,老婦人居然接受了他的謙虛,點了點頭,喃喃說了一句:“能略知一二,也不容易了。

    ” 接著,黃老太就道:“宋先生若是對這屋子有興趣,隻管四處察看,就當是自己的家一樣。

    ” 宋自然心情興奮,搓著手:“黃小姐呢?我想向她要些這屋子的資料。

    ” 黃老太笑了起來:“她到學校去了——你問她,她也根本不知道這屋子的來龍去脈。

    ” 宋自然聽說黃芳子不在,很是失望,他随即道:“老太太你知道,也是一樣。

    ” 誰知道黃老太把雙手一攤:“我也不知道——隻怕世上,再沒有人知道這屋子的來曆。

    ” 宋自然呆了一呆,這話,若不是出自一個老人家之口,他一定直斥其非,或是哈哈縱笑了。

     他定了定神,搖著頭:“不會吧,這屋子簡直是木建築的瑰寶,就算屋主人已失散,當地文史館、博物館、地方志,也必然有詳盡的記載,這屋子屬于整個民族的文化,而且是頂端的文化。

    ” 宋自然說得有些激動,甚至揮舞雙手,以加強語氣。

     宋自然有這樣的反應,合理之至,這幢房子既然如此珍罕,那自然是受國家文物部門保護的文物,怎麼會沒有人知道它的資料? 若是世上沒有人知道這屋子的來曆,黃老太和黃芳子,又是憑什麼資格成為這屋子主人的?這屋子,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都價值連城,至少以億美元計,怎會随便落人私人的手中? 宋自然以充滿懷疑的神情望定了黃老太,他再也想不到,黃老太在這樣的情形下,會向他問出了一句全然風馬牛不相幹的話來。

     宋自然在向我說起一切經過的時候,把一切細節都說得很是詳細,說到這裡,他停了下來,望著我:“你可知道黃老太忽然問了一句什麼不相幹的話?” 宋自然的性格有些“黏”,不是很爽快的那種人。

    對付他這樣的人,必須快刀斬亂麻,以免浪費時間,所以我連半秒鐘也不思索,就道:“不知道,猜不著,也不想猜,你說吧。

    ” 我的态度再明白也沒有了,可是宋自然還是不立刻痛快地說,而是現出了不相信的神情來,搖了搖頭——表示他直到那時,仍然不相信黃老太會突然講出那樣不相幹的一句話來。

     我在這個故事一開始的時候,曾說過“宋自然偶然地認識了黃芳子”,其實,也不是那麼“偶然”,事情根本有可能,是經過了處心積慮安排的,而且,還安排得巧妙無比。

     事情發展下去,有很多出人意表的事,可以證明這一點。

     當時,宋自然搖了搖頭之後,又隔了一會,才道:“黃老太忽然問我,是不是認識一個叫衛斯理的人。

    ” 我陡然一呆,失聲道:“什麼?” 宋自然重複了一遍,我也不禁大是驚訝,想不出何以那個敲木魚的,住在價值連城的舊木頭房子中的一個老太太,忽然會問出這樣的問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