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有佳人

關燈
,隻怕古今中外,再沒有更深刻的了。

    而且,在任何一處地方,都可以看出建屋人對木料的珍愛。

     可是,這個建屋人卻顯然隻喜歡木料,隻對木料著迷,而不喜歡樹——屋前屋後,以及在院子中,都看不見一株樹,非但沒有大樹,連花枝灌木也見不到。

     宋自然想到了這一點,驚訝之餘,想把這種怪現象打一個譬喻,可是卻想不出來。

     (我在聽他叙述經過時,倒想到了一個譬喻——他在那屋子中,後來有不少怪異之至的經曆,他詳細向我說,我再轉述出來,自然要循序漸進,而且,也化繁為簡,他在向我提到木料時,所說的比我覆述出來的詳細百倍,單是說那個專打井水用的槭木水桶,就說了一千多字,要說照他說的全部覆述,看的人會發瘋。

    ) (我的譬喻是:“這個建屋人不喜歡樹,他是喜歡樹的屍體。

    ”) (我的話說得很直接,宋自然聽了之後,呆了半晌,才道:“這種說法┅┅未免太可怕了。

    ”) (我道:“所有的木料,全是樹的屍體,必須先殺死樹,才能取得木料,就像必須先殺死牛,才能取得牛肉一樣,雖然可怕些,但卻是事實。

    ”) (宋自然苦笑:“衛斯理,你用詞真怪,“殺死樹木”這種說法┅┅”) (我不等他講完,就道:“樹木是有生命的,你不會否定這一點吧?”) (宋自然眉心打著結,不出聲,我又發揮我的意見:巨大的樹木,可作棟梁之材,那是從人的立場來看,覺得這樹有了用處,如果用樹的立場來看,反對人類沒有義務,它的價值觀也必然是生長在深山中,遠比叫人砍下來變成棟梁好。

    ) (宋自然攤了攤手:“好了,先别在這個問題上争辯,我同意你的譬喻就是。

    ”) 宋自然在那院子裡呆立了一會,口中吟著杜甫的詩句:“絕代有佳人┅┅”倍步走進了一條走廊,建築公司允許他休息一天才開始工作,他有一天空閑,他在盤算,見了俏佳人之後,如何要求她作竟日之伴。

     在走廊中走著,他隻覺得屋中靜極,他自然知道那是嚴密的木結構,起著良好的隔音作用。

     走廊的兩旁,都有關著的房門,宋自然不禁又是躊躇,他在人家屋子裡作客,其實不能太騷擾人家,不便一間間房門去叫門,看看那女郎是住在哪一間。

     他隻能故意弄出點聲音來,有時敲敲木壁,有時又大聲咳嗽,希望能把俏佳人引出來。

     可是,他一路行來,靜悄悄的,卻一個人也沒有遇上。

     不一會,他又走進了一個廳堂,兩張八仙桌,表示那是飯廳。

     桌上有一蘋紗罩,宋自然走近去,揭開紗罩一看,不禁發出了一下歡呼聲。

     紗罩下,是六碟佐粥的小菜,雲腿蝦米、腐乳腌筍、醬肉鹹蛋,還有一鍋兀自在冒著熱氣的香梗白粥。

     宋自然老實不客氣,在天然樹根雕成的凳子上坐了下來,拿起沉甸甸的木筷子,端起黃楊木剜成的碗,舒暢地連盡了三大碗。

     他在吃粥時,除了他自己發出的聲音之外,并沒有聽到别的聲音。

    等到他心滿意足,撫著發脹的肚子時,才聽到了有木魚聲,隐隐傳了過來。

     那敲木魚的聲音,聽來很是清脆,宋自然是大行家,一聽,就聽出那木魚是鐵榔木所制,發出的聲響,特别嘹亮悅耳。

     宋自然立刻想起,那女郎說她有一個母親,敲木魚的一定就是她了。

     不知道那女郎是不是陪在她母親的身邊低聲誦經,若是煙篆袅袅,佳人靜心禮佛,這又是什麼樣的畫面? 宋自然一面心猿意馬,胡思亂想,一面循聲尋去。

    木魚聲越近越是清脆。

    不一會,他就來到了一間小小的佛堂之外。

     那佛堂的格式,相當異特,宋自然這時所站的一面,沒有任何遮隔,完全開揚,所以宋自然一眼就可以把佛堂中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

     佛堂中的陳設,倒是常規化的。

    正中是一座觀音坐蓮像,從那色澤來看,一望而知,是整塊上佳的樁木雕成的。

     樁木有一股天然的清香,可以曆數百年而不減,這尊觀音像雕得精美絕倫,佛像的那種詳和,配上木香,就是天衣無縫的搭配。

     像前是香案,香案上的陳設也如常,在香案之前,跪坐著一個老婦人——宋自然隻能看到她的背影,隻覺得她乾瘦無比,頭發已經全白,卻挽了一個很是整齊的髻。

     老婦人手中拿著木魚棒,正在有節奏地敲著面前的一蘋大木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