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降伏島津

關燈
” “隻要看清善惡美醜,我會立即行動,這便是我的品性。

    ” “哈哈,品性不良!” “不良?” “我怎會叫你當場切腹?” “哦。

    ” “秀吉絮絮叨叨,不過為了讓你明白。

    你我同為天子子民,即使你有些不到之處,也不可令你切腹,否則就是對天子不忠。

    ”秀吉笑起來,“哈哈哈,事情看似如此,可是義久,還有隐藏的東西呢!” “哦?” “你專程來此,我怎能讓你切腹呢?你好傻!你想想,若令你在此切腹自殺,你的家臣們必起兵反抗。

    天如此大熱,再持續打四五十天,隻有蠢人才會如此!” “晤!” “因此,你應該感謝你的家臣,救你性命的是他們,并非因你剃了個和尚頭。

    好好恪守你的品性吧。

    ” 島津義久緩緩低下頭——這是個不容輕視的對手!心裡這麼想,他卻不可說出來,隻道:“我已明白了,我便立即回鹿兒島,準備迎接大人。

    ” “也好。

    今後若堅持你的品性,自會建功立業。

    我要去你的本城。

    不過,我并不嫉妒你的品性。

    轉告衆人,義久品性高潔!” “遵命。

    ”義久忍不住道,“這也全是為了大人。

    ” “是。

    ”秀吉淡淡地回道,“為了我,也是為了天下。

    ” 島津施禮起身。

     “等等,義久!”秀吉大喝一聲叫住他,聲音之大,使守衛在外的近侍們都撲了進來。

    如他不是這樣假裝一本正經,那麼,義久也不會為薩摩的命運來緻歉,而成為悲壯的敗将。

    二人都在相互威吓,其實這不過是一場惡作劇罷了。

     秀吉粗暴地大叫,義久不禁回過頭。

    難道秀吉對他最後一句的弦外之音有了反應?近侍們緊張地注視着二人,連利休居士也吃了一驚。

    秀吉不單是大喝了一聲,還從刀架上取下他引以為豪的大刀,走近義久。

     大人定是惱了!在場的人都這麼認為。

    秀吉好似要迅速拔刀出鞘,對準義久攔腰一刀。

    可他卻把刀遞到義久面前,大聲道:“義久,你我初次見面,無甚為禮,權且收下它吧。

    ” “多謝大人!”義久接了過來,搖了搖刀把。

    人們都情不自禁地啊了一聲,縮起脖子。

    秀吉對義久的動作毫無防備。

    不過,這些隻是二人忘了自己地位的說笑而已。

     先是秀吉大笑起來,接着,義久也縱聲笑了,“哈哈哈……” “義久,不僅此刀,我珍藏的宗近、包平諸刀,也可一并送你。

    ” “多謝大人!” “那麼,明日進城再遞誓書吧!” “是!” 這時,在場諸人方才松了一口氣。

     秀吉目送義久,良久,大笑一陣,回帳。

    “頑固的島津終于明白過來了。

    ” 利休把團扇遞給秀吉,小聲道:“大人言之過早。

    ” “還會有波折?” 利休沒有直接回答:“我給大人泡茶吧。

    ”然後,他又若有所思地搖頭道:“言之過早!” 秀吉聽了利休的喃喃自語,也平靜了下來。

    不必人刻意提醒,他也清楚,除了島津氏,還有好幾件事放心不下。

     秀吉統率三十萬大軍開赴九州,明眼人對他的目的應該一目了然。

    其一,正如他告訴島津的,要把九州當成去大明國、西洋、高麗的港灣。

    倘若沒有達此目的,便結束這次遠征,那就毫無意義了。

    其二,不管從秀吉自身的安全出發,還是從戰事善後來看,這都是理所當然。

    況且,若聽不到諸如“到底是關白大人”雲雲,就無法實現他的夙願。

     秀吉啜着利休泡的茶,自顧自點着頭,“言之過早,是這個意思啊!” “大人是說在下的茶沒泡好嗎?” “哈哈,我是說博多港口的重建啊!”秀吉喝完茶,如往常一樣把茶碗翻轉過來,觀賞着碗底,“這是高麗的茶碗嗎,居士?” “是。

    ” “很像井戶茶碗,很精緻,碗底也很雅緻。

    叫什麼名字?” 利休沉穩地笑道:“可能是井戶的小貫人。

    ” “這可是稀世珍品,從何處得來?” “對馬的宗先生所送。

    ”利休說完,又改變口氣,“雖有些意思,但到底非大人喜歡,隻能在旅中權且用用。

    ” “不,很不錯。

    宗家住得離高麗近,好像從那裡得了不少東西。

    高麗似是個頗為神奇的國家。

    ” “不,制陶術都是從大明國傳過去的。

    ” “居士啊,日本平定了,去高麗走一趟吧。

    ” “還未想及此。

    ”利休笑着搖手,“既然特意來到這裡,還是該在整頓博多港之外,好好觀察肥前、肥後與築後的洋教。

    ” “晤,洋教,倒也是。

    ”秀吉道,“以西洋為目标,比以高麗為目标還有利?為此,也必須弄懂洋教才行。

    哈哈哈,到底是堺港人。

    ” 被秀吉一語中的,利休垂下頭。

    二人之間的關系很微妙,利休乃秀吉的茶道師父,秀吉則給利休三千石俸祿,把其當成友人。

    當然,像秀吉這般嗅覺敏銳之人,不可能不知堺港人的目的,他知而用之,是因為從沒想過把利休當成師父。

    可是,以師父自居的利休卻有自己的想法,他認為秀吉若失敗,就是堺港人的失誤,日本國的發展會因此受影響。

     另,二人性情相投,一言以蔽之,都有着“要萬古流芳”之心。

    秀吉想成為舉世罕見的英雄,作為日本的“救世之人”,像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