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降伏島津
關燈
小
中
大
有何條件?說吧。
” “哈哈,先放松放松,莫要那麼緊張,先談談你的心境吧。
” “吃了敗仗的心境?” “我想知,你怎會對無益的戰事那麼執著?” 義久加重語氣道:“我當然執著!”說着,他突然笑了,“築前大人到鄉野之地,有何見教?薩摩從不允許外人進來,您不會不知吧?” “哈哈,你忘了我已是關白,島津。
若我是築前守,你便有了好對手,可我不是!” “我的手下與領民看到大人和大人的旗幟,紛紛臣服,棄我而去啦!”義久說完,哈哈大笑起來。
這并非自嘲的笑,而是要把深積在心裡的怨恨宣洩出來,自然而然地笑了。
可是,笑聲戛然而止。
他想,還不是笑的時候。
日前秀吉接見島津派來乞和的家臣河野通貞時,道:“看看島津的态度,怎麼也得叫他走一趟!”其态度嚴厲,不容分辯。
此刻,秀吉目光銳利,轉眼卻又若無其事地搖起團扇。
義久恭敬道:“怎麼也沒想到我的人會這樣。
看來不自量力,無論何時都是自取滅亡。
如今一切皆憑大人發落。
” 以戰敗者的身份來到勝利者面前,毫無道理地道歉,千方百計保全島津一門……義久痛苦着,想到是眼前這個瘦小男子終止了島津氏自源賴朝以來的榮耀,他氣得差點暈厥過去。
在這種場合,愈是拘束,就愈會被對方輕視。
可能的話,他想像勁風那樣豪放,昂然一笑,從容為刀俎魚肉,而非一介落魄敗者。
秀吉突然探身出去,他聲音出奇地小,樣子很是親密,銳利的目光已經消失了,滿臉和顔悅色,“島津啊,若你決心已定,就再好不過。
” “啊?” “我沒什麼要求,九州還由你掌管。
不過,我千裡迢迢來到此處,沒看一眼薩摩就回去,實在是遺憾。
還是讓我先去看看你的本城吧。
”秀吉很快說完,仍然小聲道,“義久,你好像并不真正明白我啊!” 島津義久想笑。
秀吉先是如風一般淡,緊接着便迫不及待地說出真正目的。
他意識到自己應該欣喜地表示感謝,卻沒有一絲笑容,既感可恨,又感悲哀。
這小個子男人暗中隐藏的壓力,一點一點向他逼過來。
“我不明白大人?” “不錯!你還不明我多年來的大悲願。
” “大悲願?” “我并非壓制你而偏袒大友的目光短淺之人!” “……” “你沒有看出這點,便懷疑我的目的。
你是打算在我沒到之前,統一北九州,然後進京?” “不錯。
” “可你錯了。
我并非那種為此區區小事而大動肝火,專程來到九州的小人。
” “……” “我是為了實現多年來的夙願才來九州。
你竟未看清!” 義久額上滲出了汗。
他認為秀吉不會戲言,倘若這些都是真話,他确實絲毫都不了解秀吉的大悲願。
“哈哈。
”秀吉高興地笑了,“無他,九州是去大明國、西洋、高麗的港口。
” “港口?” “不出去,日後的日本就不能發展。
豐臣秀吉怎能不來九州?”秀吉降低聲音,看了身旁的利休一眼,利休隻是靜靜側耳傾聽着二人的對話。
“你對日本的平定好像有異議啊!”秀吉面對義久,異常低聲,像是在教訓一個犯了大錯的孩子,繼續道,“隻要看透我秀吉的心,就會了解。
于我而言,日本沒有一個敵人。
” “……” “家康明白我的心,便去了大坂城。
連家康都已如此,小田原北條和奧州伊達又能怎樣?隻要把從今以後日本的出路告訴他們,他們自會明白了。
這次……”秀吉說着,又看利休一眼,“你知道嗎?中國的毛利一族也不例外。
在此次戰争中,毛利、小早川、吉川便表現甚好,對秀吉大有幫助。
” “世人都看見了。
” “毛利開始對我也不相信,可現在全都明白了,便拼命效忠于我。
大家都已認識到,必須和秀吉風雨同舟,共創太平盛世。
亂世已成過去,我是奉天子之命結束戰亂,進而要征服大明國、高麗、西洋。
秀吉的大悲願便是,絕不讓海内有派閥之争!他們正是明白此點,才為我拼命。
知道嗎,義久?” “我……有些明白了。
” “明白才好。
可是,若隻注意秀吉的行為,而不清楚秀吉的想法,仍會認為秀吉是為了一己私利,支持大友,打擊島津。
可是,這是個大大的誤解啊!若大友有錯,我也絕不寬恕他。
隻要他違背了天下大義,我便馬上對他不客氣。
可是,凡是能理解秀吉,并願出力者,都是天子的子民。
作為天子家臣的豐臣秀吉,就定要去團結他們。
” 島津義久的鬓角浮現出青筋,不愧為關白,真是巧舌如簧!義久盡管佩服,心裡卻不能接受,暗想,此人啰嗦得像個孩子!可他陷于失敗者的屈辱之中,才剃光頭,并不能直言相駁。
轉念良多,他道:“關白大人,其實我在一個月以前就看到了這些。
” “哦?” “是,”他指着自己的光頭,“故而才有此舉。
不過,僅僅如此還不行啊!” 秀吉呵呵笑了,“是我的話讓你開竅了?” “不,我實在罪不容恕,想……” “想切腹?” “隻要大人一句話!” “當場切腹?哈哈,義久,你性子也很急啊!
” “哈哈,先放松放松,莫要那麼緊張,先談談你的心境吧。
” “吃了敗仗的心境?” “我想知,你怎會對無益的戰事那麼執著?” 義久加重語氣道:“我當然執著!”說着,他突然笑了,“築前大人到鄉野之地,有何見教?薩摩從不允許外人進來,您不會不知吧?” “哈哈,你忘了我已是關白,島津。
若我是築前守,你便有了好對手,可我不是!” “我的手下與領民看到大人和大人的旗幟,紛紛臣服,棄我而去啦!”義久說完,哈哈大笑起來。
這并非自嘲的笑,而是要把深積在心裡的怨恨宣洩出來,自然而然地笑了。
可是,笑聲戛然而止。
他想,還不是笑的時候。
日前秀吉接見島津派來乞和的家臣河野通貞時,道:“看看島津的态度,怎麼也得叫他走一趟!”其态度嚴厲,不容分辯。
此刻,秀吉目光銳利,轉眼卻又若無其事地搖起團扇。
義久恭敬道:“怎麼也沒想到我的人會這樣。
看來不自量力,無論何時都是自取滅亡。
如今一切皆憑大人發落。
” 以戰敗者的身份來到勝利者面前,毫無道理地道歉,千方百計保全島津一門……義久痛苦着,想到是眼前這個瘦小男子終止了島津氏自源賴朝以來的榮耀,他氣得差點暈厥過去。
在這種場合,愈是拘束,就愈會被對方輕視。
可能的話,他想像勁風那樣豪放,昂然一笑,從容為刀俎魚肉,而非一介落魄敗者。
秀吉突然探身出去,他聲音出奇地小,樣子很是親密,銳利的目光已經消失了,滿臉和顔悅色,“島津啊,若你決心已定,就再好不過。
” “啊?” “我沒什麼要求,九州還由你掌管。
不過,我千裡迢迢來到此處,沒看一眼薩摩就回去,實在是遺憾。
還是讓我先去看看你的本城吧。
”秀吉很快說完,仍然小聲道,“義久,你好像并不真正明白我啊!” 島津義久想笑。
秀吉先是如風一般淡,緊接着便迫不及待地說出真正目的。
他意識到自己應該欣喜地表示感謝,卻沒有一絲笑容,既感可恨,又感悲哀。
這小個子男人暗中隐藏的壓力,一點一點向他逼過來。
“我不明白大人?” “不錯!你還不明我多年來的大悲願。
” “大悲願?” “我并非壓制你而偏袒大友的目光短淺之人!” “……” “你沒有看出這點,便懷疑我的目的。
你是打算在我沒到之前,統一北九州,然後進京?” “不錯。
” “可你錯了。
我并非那種為此區區小事而大動肝火,專程來到九州的小人。
” “……” “我是為了實現多年來的夙願才來九州。
你竟未看清!” 義久額上滲出了汗。
他認為秀吉不會戲言,倘若這些都是真話,他确實絲毫都不了解秀吉的大悲願。
“哈哈。
”秀吉高興地笑了,“無他,九州是去大明國、西洋、高麗的港口。
” “港口?” “不出去,日後的日本就不能發展。
豐臣秀吉怎能不來九州?”秀吉降低聲音,看了身旁的利休一眼,利休隻是靜靜側耳傾聽着二人的對話。
“你對日本的平定好像有異議啊!”秀吉面對義久,異常低聲,像是在教訓一個犯了大錯的孩子,繼續道,“隻要看透我秀吉的心,就會了解。
于我而言,日本沒有一個敵人。
” “……” “家康明白我的心,便去了大坂城。
連家康都已如此,小田原北條和奧州伊達又能怎樣?隻要把從今以後日本的出路告訴他們,他們自會明白了。
這次……”秀吉說着,又看利休一眼,“你知道嗎?中國的毛利一族也不例外。
在此次戰争中,毛利、小早川、吉川便表現甚好,對秀吉大有幫助。
” “世人都看見了。
” “毛利開始對我也不相信,可現在全都明白了,便拼命效忠于我。
大家都已認識到,必須和秀吉風雨同舟,共創太平盛世。
亂世已成過去,我是奉天子之命結束戰亂,進而要征服大明國、高麗、西洋。
秀吉的大悲願便是,絕不讓海内有派閥之争!他們正是明白此點,才為我拼命。
知道嗎,義久?” “我……有些明白了。
” “明白才好。
可是,若隻注意秀吉的行為,而不清楚秀吉的想法,仍會認為秀吉是為了一己私利,支持大友,打擊島津。
可是,這是個大大的誤解啊!若大友有錯,我也絕不寬恕他。
隻要他違背了天下大義,我便馬上對他不客氣。
可是,凡是能理解秀吉,并願出力者,都是天子的子民。
作為天子家臣的豐臣秀吉,就定要去團結他們。
” 島津義久的鬓角浮現出青筋,不愧為關白,真是巧舌如簧!義久盡管佩服,心裡卻不能接受,暗想,此人啰嗦得像個孩子!可他陷于失敗者的屈辱之中,才剃光頭,并不能直言相駁。
轉念良多,他道:“關白大人,其實我在一個月以前就看到了這些。
” “哦?” “是,”他指着自己的光頭,“故而才有此舉。
不過,僅僅如此還不行啊!” 秀吉呵呵笑了,“是我的話讓你開竅了?” “不,我實在罪不容恕,想……” “想切腹?” “隻要大人一句話!” “當場切腹?哈哈,義久,你性子也很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