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樹上開花

關燈
切,新來者對德川氏也更加信任。

    特别是看到井伊直政獨率人馬,追擊率領上杉援軍至信州的藤田能登守,及木曾的小笠原援兵時,他們更是信賴德川氏。

     九月二十六,家康根據關于秀吉的消息,下令上田附近的軍隊考慮撤退。

     家康自己在五日前已回到了濱松城,集合留在那裡的諸将,部署完畢;二十六日則命上田軍隊撤回,然後悠然巡視三河的西尾及吉良城。

     按計劃攻下北國的秀吉,則重新與上杉景勝結為盟友,回到大坂,開始部署攻打四國之策。

     家康唯恐秀吉強大的水軍奇襲三河,才巡視海防工事。

    但郡裡士氣旺盛,軍備齊全,自不待贅言。

     秀吉完成了計劃,家康也在虛虛實實地與之竟争。

     隻是,家康沒有消滅真田昌幸父子而撤兵,令小田原北條氏政大為不滿,這原本在預料之中,也是唯一讓他耿耿于懷之事。

    若氏政知道家康此次攻打真田,其實隻是想借機築造駿府城,或許會大怒,甚至會出兵駿河。

    現在必須對北條氏采取懷柔之策。

     十月初三,回到濱松城的家康,開始思量對付氏政父子的策略。

    他還沒有見到女婿氏直,他打算找個機會和氏政、氏直父子在合适的地方碰個面,讓他們知道,此次的撤兵是為了對抗共同的敵人豐臣秀吉,是不得已而為之。

    家康煞費苦心,想說明這個道理,是因為北條氏政父子有些像撒嬌的孩子,是遠遠不能與秀吉相比的任性之人。

     此時,秀吉卻又給他出了個意想不到的難題。

     秀吉出的難題是:從即日起,直到四國、九州等天下各地完全平定為止,所有大名都要派人質去大坂,以向秀吉保證,協助他重建太平。

    既然大家都已臣服,家康也要和天下大名一樣,馬上派人質。

     為何秀吉的态度會突然變得如此強硬呢? 除了他攻打佐佐成政時的新策略已經奏效,還有一個原因,那便是秀吉當上關白時,已經獲得太政大臣私下許可:他不僅是日本的實權者,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英雄。

    如此一來,秀吉已不必再靠武力去對付諸大名了,他可借皇室威嚴以令諸侯,做一個堂堂的發号施令者——他正要以這種姿态吞噬家康。

     家康已經從秀吉庇護下的上田城退兵。

    此事使秀吉推測,家康已充分認識到他的用意,因而不得已為此,同時又甚知己力,小心行事。

     佐佐成政輕而易舉便被秀吉收服,還陪着他來到了京城,更顯示出秀吉的威力。

    而上杉景勝也通告天下,要鼎力協助新關白。

    諸大名當然會唯唯諾諾交出人質。

    形勢對秀吉越來越有利,因此,家康不能再拒絕。

     但,德川氏重臣們通過織田信雄收到這個命令時,頓時群情激憤,怒不可遏。

    此時正是家臣們為本多作左衛門的兒子仙千代回來,拍手稱快的時候。

    他們根本不認為這次會輸給秀吉,雖然沒有攻陷上田城就退兵,但這隻是策略的需要,是為了修築駿府,以及牽制北條氏政。

    他們相信,德川氏的實力絲毫未損,甚至得到了增強。

     而秀吉居然要求除了家康的孩子以外,還要送重臣的家人去大坂。

    他并不認為自己出了個難題,一味地強調:要認清這乃是順應時勢、理所當然之事。

    可是,對群情激憤的德川氏而言,這可是徹頭徹尾的難題。

     重臣們于十月十五開始頻頻往來。

    同月二十八,因為秀吉再次催促,家康遂把全體重臣臨時集結于濱松城。

    這時空氣中火藥味甚重。

     陸陸續續來到本城大書院的重臣們,都憤憤不平。

    來人有酒井忠次、本多忠勝、本多作左衛門、神原康政、井伊直政、松平家忠、大久保忠世、本多正信等。

    隻有石川數正看起來異常冷靜,更顯出其他人的激憤。

     家康坐在主位,露出苦澀的表情。

    “忠次,你先說說。

    信雄派人來告知,幾乎全部人質都已到大坂。

    大概這些人質要留在大坂,直到秀吉征伐九州凱旋歸來……” “拒絕!”忠次沒等家康把話說完,便生氣地回答,“主公不要事事都聽他秀吉的,有于義丸公子就已足夠,不可太過分!” 家康既沒有點頭,也沒責備他,單是對坐在旁邊的家忠道:“你呢?” 溫厚的家忠道:“在下認為,我們應對他以禮相待,既然這是關白大人的命令,不好直言拒絕,可是于義丸公子已經成了關白的養子,不應把我們當普通的家臣看待。

    ” “作左呢?” 被問到的本多作左衛門弓起背,以鄙視的語氣怒吼道:“叫他不要得寸進尺、肆無忌憚!” “忠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