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部:天國的規矩是絕對不能說謊
關燈
小
中
大
眉心之上。
雖然在這樣近的距離,很難看得清楚這柄匕首的真面目,但是他對兵刃有豐富的經驗,發自匕首鋒刃上的寒意和殺氣,使他絕對肯定,握着匕首的人,不必用什麼力道,就可以把那柄匕首,整個插進他的腦袋之中。
營幕之中其實不是很光亮,可是匕首的閃光映着那女人的臉,甚至可以看到她額上的汗毛,她的眼珠反映着匕首上的寒光,看來怪異之極。
裴思慶一動也不敢動,也不敢張口叫,因為那女人已完全了上風,他變成了待宰的羔羊。
他也可以肯定的是,那女人在盯着他看,用她那一雙閃閃生光的眼睛,盯着他看,甚至根本不眨眼: 裴思慶面對着死亡,可是他畢竟是武林大豪,還是十分鎮定,雖然遍體生寒,可是并沒有驚恐的神情,他反盯着那女人。
不知道過了多久,兩個人都沒有動,匕首尖仍然抵在裴思慶的眉心,然後,忽然之間。
情形有了變化,那女人閉上了眼睛。
由于那女人的眼睛,在匕首精光的反映之下,看來是如此之明亮,所以當她一閉上眼睛之後,裴思慶隻覺得眼前一黑。
在那一-間,裴思慶心中暗叫了一聲:“完了。
” 他認為她一定會動手殺人了。
可是又過了一會,他突然感到了一股暖暖的、芳香的氣,噴向他的臉上。
他看到那女人長長地籲了一口氣,手向外一垂,手中的匕首,落到了地上。
裴思慶死裡逃生,心中的興奮,當真是難以形容,他卻不先去搶那柄匕首,反倒吸了一口氣,狠狠地去吻那女人的口唇。
接下來發生的事,裴思慶清楚地記得,可是回想起來,卻又騰雲駕霧一樣,他喝了許多酒,那女人也喝了許多酒,她喝烈酒像是倒水一樣。
她會講漢語,告訴他,她的名字是金月亮,是匈奴大盜的女人。
他殺了匈奴大盜,她要報仇,可是下不了手,于是隻好投降,反倒變成了他的女人。
不過,她屬于沙漠,不能跟他到中土去。
那柄匕首是匈奴大盜在一次行劫之中搶來的,據說是波斯王所用的東西,裴思慶愛不釋手,自然也就為他所有了。
這是一個夢幻一樣的奇遇,那個叫金月亮的女人,在這次旅程中,每天晚上,出現在裴思慶的營帳之中,早上就離去,沒有人知道這件事,裴思慶好幾次問她:“白天你到哪裡去了?” 金月亮的回答是:“我屬于沙漠,要在沙漠中跟随你們的駝隊而不被發覺,太容易了!” 裴思慶試過,白天在行裎中,一直遊目四顧,沙漠中萬裡平疇,其實根本無可躲藏之處,可是就是看不到金月亮在什麼地方。
而每當晚上,營帳立起之後不久,她就會像幽靈一樣,避過各人的眼睛,掀帳而入。
一直到出沙漠的前一天,她才向裴思慶告别,等到裴思慶滿載而歸,回程之上,才進入沙漠的第一夜,金月亮又掀帳而入! 所以,這一次的西行,對裴思慶來說,簡直如同進入了仙境一樣。
在回程要走出沙漠的前一天,金月亮又要離去,裴思慶用盡了口舌,要她共往長安,可是金月亮隻是不答應。
等到天快亮,金月亮出了營帳又回來,告訴了裴思慶一番話:“這柄匕首,擄說是波斯王的東西——是真神賜給波斯王的,真神賜與的時候,曾說這匕首代表了真神的力量,威力無窮。
可是波斯王卻在得了匕首之後不久,被羅馬人打得大敗。
” (我們譯讀羊皮上的記載到這一部分時,白素忽然問:羅馬人大敗波斯,這是哪一年發生的事?) (我的回答是:“羅馬人和波斯人一直在打仗,輸輸赢赢,也不知有多少次了!”) (溫寶裕手腳快,在書架上取下了一本曆史記年的書來,翻了一翻,道:“波斯被大食人所滅,是在公元六四一年,嗯,公元六二七年,就是大唐貞觀元年,羅馬曾大破波斯。
”) (白素深深歎了一口氣:“大抵就在那些年間的事,唉,其實也不算太久,不到一千四百年!”) (一千四百年,真的不是很長的時間,可是已經從唐朝到如今,不知經曆了多少興衰了!) 金月亮在離去之前,繼續向裴思慶講那柄匕首:“波斯王認為真神不會騙他,匕首上一定有着強大的力量,隻是他不懂得發揮而已,所以他召集了許多智者,一起來研究,可是一點也研究不出,波斯王這才派特使,把匕首送到中土來,看看中土是不是有甚麼聰明才智之士,可以參透真神的旨意。
可是匕首沒能到中土,就落入了匈奴大盜的手中。
” 金月亮臨别依依:“這匕首一定是寶物,所以最好别輕易給人看到。
” 裴思慶萬般無奈,看着金月亮離去,那柄匕首自然成了他最寶愛的對象,誰也不讓看,連柔娘都沒有看到過。
裴思慶在第二年,急急籌備第二次西行,可是進入沙漠之後,金月亮卻并沒有再出現。
裴思慶自然失望之極——金月亮成了他記憶中最美麗的部分。
當裴思慶講完了他得到那柄匕首的經過之後,又發生了一件十分奇怪的事,裴思慶把這件事,記得十分詳細。
在羊皮上的草書,裴思慶在他和金月亮之間的纏綿上,如了許多批注,可是這些批注,大都“兒童不宜”,所以全略去了。
雖然在這樣近的距離,很難看得清楚這柄匕首的真面目,但是他對兵刃有豐富的經驗,發自匕首鋒刃上的寒意和殺氣,使他絕對肯定,握着匕首的人,不必用什麼力道,就可以把那柄匕首,整個插進他的腦袋之中。
營幕之中其實不是很光亮,可是匕首的閃光映着那女人的臉,甚至可以看到她額上的汗毛,她的眼珠反映着匕首上的寒光,看來怪異之極。
裴思慶一動也不敢動,也不敢張口叫,因為那女人已完全了上風,他變成了待宰的羔羊。
他也可以肯定的是,那女人在盯着他看,用她那一雙閃閃生光的眼睛,盯着他看,甚至根本不眨眼: 裴思慶面對着死亡,可是他畢竟是武林大豪,還是十分鎮定,雖然遍體生寒,可是并沒有驚恐的神情,他反盯着那女人。
不知道過了多久,兩個人都沒有動,匕首尖仍然抵在裴思慶的眉心,然後,忽然之間。
情形有了變化,那女人閉上了眼睛。
由于那女人的眼睛,在匕首精光的反映之下,看來是如此之明亮,所以當她一閉上眼睛之後,裴思慶隻覺得眼前一黑。
在那一-間,裴思慶心中暗叫了一聲:“完了。
” 他認為她一定會動手殺人了。
可是又過了一會,他突然感到了一股暖暖的、芳香的氣,噴向他的臉上。
他看到那女人長長地籲了一口氣,手向外一垂,手中的匕首,落到了地上。
裴思慶死裡逃生,心中的興奮,當真是難以形容,他卻不先去搶那柄匕首,反倒吸了一口氣,狠狠地去吻那女人的口唇。
接下來發生的事,裴思慶清楚地記得,可是回想起來,卻又騰雲駕霧一樣,他喝了許多酒,那女人也喝了許多酒,她喝烈酒像是倒水一樣。
她會講漢語,告訴他,她的名字是金月亮,是匈奴大盜的女人。
他殺了匈奴大盜,她要報仇,可是下不了手,于是隻好投降,反倒變成了他的女人。
不過,她屬于沙漠,不能跟他到中土去。
那柄匕首是匈奴大盜在一次行劫之中搶來的,據說是波斯王所用的東西,裴思慶愛不釋手,自然也就為他所有了。
這是一個夢幻一樣的奇遇,那個叫金月亮的女人,在這次旅程中,每天晚上,出現在裴思慶的營帳之中,早上就離去,沒有人知道這件事,裴思慶好幾次問她:“白天你到哪裡去了?” 金月亮的回答是:“我屬于沙漠,要在沙漠中跟随你們的駝隊而不被發覺,太容易了!” 裴思慶試過,白天在行裎中,一直遊目四顧,沙漠中萬裡平疇,其實根本無可躲藏之處,可是就是看不到金月亮在什麼地方。
而每當晚上,營帳立起之後不久,她就會像幽靈一樣,避過各人的眼睛,掀帳而入。
一直到出沙漠的前一天,她才向裴思慶告别,等到裴思慶滿載而歸,回程之上,才進入沙漠的第一夜,金月亮又掀帳而入! 所以,這一次的西行,對裴思慶來說,簡直如同進入了仙境一樣。
在回程要走出沙漠的前一天,金月亮又要離去,裴思慶用盡了口舌,要她共往長安,可是金月亮隻是不答應。
等到天快亮,金月亮出了營帳又回來,告訴了裴思慶一番話:“這柄匕首,擄說是波斯王的東西——是真神賜給波斯王的,真神賜與的時候,曾說這匕首代表了真神的力量,威力無窮。
可是波斯王卻在得了匕首之後不久,被羅馬人打得大敗。
” (我們譯讀羊皮上的記載到這一部分時,白素忽然問:羅馬人大敗波斯,這是哪一年發生的事?) (我的回答是:“羅馬人和波斯人一直在打仗,輸輸赢赢,也不知有多少次了!”) (溫寶裕手腳快,在書架上取下了一本曆
”) (白素深深歎了一口氣:“大抵就在那些年間的事,唉,其實也不算太久,不到一千四百年!”) (一千四百年,真的不是很長的時間,可是已經從唐朝到如今,不知經曆了多少興衰了!) 金月亮在離去之前,繼續向裴思慶講那柄匕首:“波斯王認為真神不會騙他,匕首上一定有着強大的力量,隻是他不懂得發揮而已,所以他召集了許多智者,一起來研究,可是一點也研究不出,波斯王這才派特使,把匕首送到中土來,看看中土是不是有甚麼聰明才智之士,可以參透真神的旨意。
可是匕首沒能到中土,就落入了匈奴大盜的手中。
” 金月亮臨别依依:“這匕首一定是寶物,所以最好别輕易給人看到。
” 裴思慶萬般無奈,看着金月亮離去,那柄匕首自然成了他最寶愛的對象,誰也不讓看,連柔娘都沒有看到過。
裴思慶在第二年,急急籌備第二次西行,可是進入沙漠之後,金月亮卻并沒有再出現。
裴思慶自然失望之極——金月亮成了他記憶中最美麗的部分。
當裴思慶講完了他得到那柄匕首的經過之後,又發生了一件十分奇怪的事,裴思慶把這件事,記得十分詳細。
在羊皮上的草書,裴思慶在他和金月亮之間的纏綿上,如了許多批注,可是這些批注,大都“兒童不宜”,所以全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