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鄉村之寶島遊記(partI) 凱琍

關燈
選在六月一日出發,也就是我的生日,幾歲了不想算,反正女人四十一枝花呀一枝花。

     因為要寫寶島王者的故事,背景廟宇在南部和東部,決定前往台南、高雄、台東等地,進行八天七夜的取材之旅,玩耍不忘工作,自己都感動了起來。

     出發前,我上網查了些資料,打電話預訂住宿,民宿老闆聽我說是一個人,就問我是來出差嗎?我說我沒在上班,我隻是一個人出來玩。

     老闆聽了相當驚訝,當然還是讓我訂房,忍不住又說了句,他們從來沒接過單身旅客。

    (偶内心口白:好啦,我委屈點做你的第一次總行了吧?) 奇怪,一個阿婆開車出遊有這麼不正常嗎?别人覺得異常,自己覺得平常,所謂正常和不正常,到底有何标準?(好啦,我承認我是怪胎,希望各位老闆滿意,算我便宜點吧!) 想寫貼近本土的故事已經很久了,緣起于“無米樂”這部紀錄片,我看了兩次,每一次跟同學,第二次跟爸媽,兩次我都哭了。

    接著是紅透半邊天的“海角七号”,結合音樂、愛情和風土民情,一整個就是我的痛(tone),結果又是大哭。

     說到台灣地理,我可說是個迷糊蟲,以前在學校沒教多少,自己又不怎麼長進,以至于從北到南的縣市都排不出來(還被某男以為我在裝傻,天曉得我多無知),曾經以為台中下面就是高雄,有莒光号會開過南投火車站(還寫在小說裡,一生清譽都毀了)…… 經過幾次國内自助旅行,以及網絡上豐富資源,現在我有了基本概念,看地圖的功力也增強了,雖然還是很會迷路,連在我家附近都會,天賦異禀那也沒辦法了。

     好啦,各位愛家愛鄉的小朋友,請跟我一起唱:“我愛鄉村,鄉村風景好,山上有叢林,地上長青草,魚兒水中遊,鳥兒樹上叫,我愛鄉村,鄉村風景好~~我愛鄉村,鄉村風景好,園中百花開,池上荷花飄,農夫田中忙,我愛鄉村,鄉村風景好~~” 第一天目标是台南,從台北縣出發時不想走高速公路,選了一号和三号省道,更加親近鄉土氣息。

     開車的路上,我發現賣玉蘭花的人變多了,除了原本就有的老人和婦人,還有中年男子來加入戰場,甚至有青少年來打工!是經濟不景氣的關系嗎?可惜我沒辦法一路買到底,一天隻能買一串玉蘭花。

     開呀開的,第一個停靠點是新竹縣的橫山車站,前後站為竹東和九贊頭(處處都有奇妙地名),車站沒有售票亭,隻有時刻表。

    就在我東拍西晃的時候,火車剛好來了,隻有一節車廂,是鮮豔的黃底橘條,車長先生下了車,幾名旅客上了車,幾分鐘後車長先生又上車,單節車廂的火車就這樣開走了。

     整個車站空空如也、安靜無聲,兩旁地面有人鋪曬瓜果,附近還有鐵路平交道,欄杆上有人曬衣服,好一個謎樣的車站,讓我想到龍貓的公車站,還有神隐少女的水上列車。

     接著來到苗栗縣,經過獅頭山,紅色門牌都褪色了,然後是大湖草莓文化館,雖是周一,仍有許多遊覽車開來,我果然是在周遊台灣,好多地方都出現在眼前。

     等過了台中縣東勢鎮,我終于受不了,再這樣拖下去,我明天才會到台南吧!于是開上高速公路,途中停靠西螺服務區,從台南縣安定鄉下去,這時已是傍晚。

     進入台南市區,台灣文學館還是那麼美,我曾在裡面淚灑當場,那些先人文字太感人了。

     夜間孔廟挺特别的,“全台首學”的門牌很有曆史感,在暈黃燈光照射中,那些老樹仿佛有了生命,随時會變成小說《魔戒》裡面的樹精。

     在我看來,台南有三多:樹多,古迹多,圓環多。

     圓環有兩圈,分為機車和汽車專用,進入和出來時都要看燈号,我一開始就惹來前車和後車狂叭,這絕對不是普通人能學會的技能,大家怎能開得那麼直接順暢?勇哉台南人! 發現一家“窄門咖啡”,門确實很窄,是從防火巷進去的。

     路上有家店叫“通天行”,好妙,不知有怎樣通天的本領呢? 最特别的該是“中國城地下街”有種不知自己怎會卡在那裡的微妙感,回來上網查詢,才知道裡面還有中國城戲院、中國城冰宮,風光一時但已沒落,十店九關,卻是許多人的兒時回憶。

     我個人很愛這種都市興衰史,應該有人把它寫成一本書,就像那本《南方澳大戲院興亡史》,整個就是懷舊又感傷,地方故事永遠好看,因為貼近生命和共同記憶。

     六月二日,前往台南縣新化鎮,目标有三個景點:楊逵文學館、歐威紀念特展、梁道影像展。

     這三個名字對你來說陌生嗎?還是熟悉呢?其實我本來都不熟,看過以後整個大感動,推薦大家一定要去看,熱血燃燒的人生就該如此啊! 以下是我從網絡找到的介紹: 楊逵(1906-1985),台灣新文學的重要作家,也是一位社會革命家與實踐家,日據時期曾經領導社會運動,長期反對殖民政府,因而入獄多達十次。

    光複後仍不改其志,二二八事變時被捕下獄四個月,民國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