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泥神木偶
關燈
小
中
大
死得冤枉,待見他這付好身手,又恐他破壞預伏的埋伏,闖過鬼門關直達地底,則自己練功習藝的事盡成畫餅。
但他又忽見鏡裡金光交熾,那人似是一驚,淩空發功,連劈兩掌,将金光沖開一條通道,抽身疾退。
當那人整個身形将隐沒在甬道口的一瞬,一道寒光追及,隻見一掠而過,地面上又多了一條人腿。
霎時,金光盡斂,雙劍仍挂在“鬼門關”那匾額旁,但森羅殿這塊晶鏡并未歸回原位。
羅端心知鬼門關外定還有人窺伺,也許窺伺的人就在甬道裡面,那人要相持多久,難以臆測,自己隻有九十天學藝的機會,決不能多耗時間,隻好聚精會神,捧起絹本誦讀。
沒有多少時候,一道白光照射在絹本上,羅端急向晶鏡注視,即見兩枝寶劍作先導,伸入鬼門關,想是來人一死一傷,吃了大虧,這回他的同夥欲仗兵刃硬闖。
那人将寶劍在甬道口揮舞一陣,見裡面沒有動靜,已爬上被斬的屍體,向裡内探一探頭。
就在這一刹間,十幾道金光疾若流星奔向甬道,那人急向後一縮身子,在面上又留下兩枝寒光閃閃的寶劍,立聞一聲冷笑道:“老夫尚未身死,誰敢來地府打主意?” 羅端辨出那正是師父預留的聲音,但因設置的巧妙,配合得恰到好處,若不知内情,決不知是死人吓活人的玩意。
也不知對方是否已經死在甬道裡,或者是他曾經答腔,而傳不到森羅殿來,怪傑發過話後半響,那面晶鏡“刷”地一聲,被練條吊回屋頂,忽然往上一翻,嵌進天花闆内。
羅端親眼看到這般巧妙的機關埋伏,情知外人決難安度鬼門關,内心也在切慕,但九十天的時間,隻怕連武藝也學不了多少,怎敢貪多鹜遠。
自從這一天起,一日之中竟有三撥武林人物意圖闖過鬼門關探寶,天花闆下那面晶鏡每遇有人走進甬道,立即自動降落,但羅端要珍惜自己的時間,并不加以理會。
兩個月的時間眨眼過去,應該開始練習掌法和劍法,空手練掌并不困難,要想練劍卻大為不易。
他原有一支精鋼劍,在冷面婆婆所在洞中已被仇人拍成兩段,後來就沒有找到一支稱手的兵刃。
初進荊棘結成的屋裡,那些屍體帶有不少良劍,但那時被異果花香吸引,忘了順手牽羊,取一支來用。
這時身上僅有龍拐婆婆兩截斷拐,怎可當作劍使? 他回目四顧,見森羅殿上兩位先死判官,用的是筆,判官肩下兩位牛鬼蛇神用的是劍,而且兩支長劍俱是寒光四射,看來是非凡鐵,其餘的泥神木偶,所用的兵器,刀槍劍戟、鞭矛棍锏俱有,總不及兩筆兩劍好,但是那些正要和自己對敵的“人”,欲向它借用,可說是難如登天。
他籌思多時,忽有所悟,心想:“何不以冥王掌法打敗那執叉的鬼卒,奪下鋼叉,再打那用戈鬼卒,奪戈打锏,奪锏打鞭,這樣一路奪過去,豈非是雙劍雙筆都奪得到手?” 這确是一個好主意,除此以外,再也無法取得兵刃。
于是,他盡了兩日工夫,将冥王掌法摸拟得十分純熟,到了第三天,羅端一躍起身,橫空掠往執叉的鬼卒頭上,左掌作勢一揮,右掌閃電般向鋼叉抓去。
照說羅端苦練兩個月,其身手與新進森羅殿時相去何止霄壤,而這名鬼卒所站的地位,幾乎出了殿門,可見他應該是群鬼之中最弱的一個,欲奪它兵刃,萬無不成功之理,那知天下事常出乎意料之外,一名木偶般的鬼卒,在羅端掌勁将及的瞬間,忽然一個坐身,鋼叉向空畫作一個圓圈,倏而斂成三點寒光,疾刺羅端掌心。
羅端料不到這鬼卒竟會反手一擊,不禁吃了一驚,急一折腰肢,淩空躍開兩尺,避過鋼叉的尖端。
但他這樣一來,無巧不巧恰到達一名執刀的鬼卒頭上,這名鬼卒比前一名更加難纏,未待羅端發掌,竟一躍而起,對準羅端就是一刀。
羅端猛覺刀風起子腳下,急提氣騰身,一雙薄底布鞋已被鋼刀削去,隻得雙手一劃,借風掠回原處。
經過兩度失手,羅端對那些鬼卒再也不敢稍存輕視之心,他盤膝枯坐,細讀拳譜,發覺方才一招“抛磚引玉”并未用錯,為何反受鬼卒所制?他默思多時,忽然憬悟毛病出在淩空發掌。
要知師父師娘設置滿殿鬼官鬼卒,固然是作為考驗門人藝業,但也可用以防敵侵掠,能夠闖過鬼門關,來到森羅殿的人,當然是飛行絕迹、藝業化境的人,怎不防由上空飛越? 他想出了這層道理,滿心喜悅地飛身出殿,然後由殿外緩步回來,并且步步留心,預防突變。
果然他腳剛一踏進殿門,兩名鬼卒就一沖而到,一刀一叉盤旋如風,同時向他身前進招,其餘鬼官鬼卒也各揮舞兵器,滿殿俱是刀光劍影,隻怕飛鳥入殿,也不是一樁易事了。
羅端目睹這般聲勢,也暗自驚心,但他相信隻要依照冥王掌法演練下去,定能制服群鬼,達到自己願望,見
但他又忽見鏡裡金光交熾,那人似是一驚,淩空發功,連劈兩掌,将金光沖開一條通道,抽身疾退。
當那人整個身形将隐沒在甬道口的一瞬,一道寒光追及,隻見一掠而過,地面上又多了一條人腿。
霎時,金光盡斂,雙劍仍挂在“鬼門關”那匾額旁,但森羅殿這塊晶鏡并未歸回原位。
羅端心知鬼門關外定還有人窺伺,也許窺伺的人就在甬道裡面,那人要相持多久,難以臆測,自己隻有九十天學藝的機會,決不能多耗時間,隻好聚精會神,捧起絹本誦讀。
沒有多少時候,一道白光照射在絹本上,羅端急向晶鏡注視,即見兩枝寶劍作先導,伸入鬼門關,想是來人一死一傷,吃了大虧,這回他的同夥欲仗兵刃硬闖。
那人将寶劍在甬道口揮舞一陣,見裡面沒有動靜,已爬上被斬的屍體,向裡内探一探頭。
就在這一刹間,十幾道金光疾若流星奔向甬道,那人急向後一縮身子,在面上又留下兩枝寒光閃閃的寶劍,立聞一聲冷笑道:“老夫尚未身死,誰敢來地府打主意?” 羅端辨出那正是師父預留的聲音,但因設置的巧妙,配合得恰到好處,若不知内情,決不知是死人吓活人的玩意。
也不知對方是否已經死在甬道裡,或者是他曾經答腔,而傳不到森羅殿來,怪傑發過話後半響,那面晶鏡“刷”地一聲,被練條吊回屋頂,忽然往上一翻,嵌進天花闆内。
羅端親眼看到這般巧妙的機關埋伏,情知外人決難安度鬼門關,内心也在切慕,但九十天的時間,隻怕連武藝也學不了多少,怎敢貪多鹜遠。
自從這一天起,一日之中竟有三撥武林人物意圖闖過鬼門關探寶,天花闆下那面晶鏡每遇有人走進甬道,立即自動降落,但羅端要珍惜自己的時間,并不加以理會。
兩個月的時間眨眼過去,應該開始練習掌法和劍法,空手練掌并不困難,要想練劍卻大為不易。
他原有一支精鋼劍,在冷面婆婆所在洞中已被仇人拍成兩段,後來就沒有找到一支稱手的兵刃。
初進荊棘結成的屋裡,那些屍體帶有不少良劍,但那時被異果花香吸引,忘了順手牽羊,取一支來用。
這時身上僅有龍拐婆婆兩截斷拐,怎可當作劍使? 他回目四顧,見森羅殿上兩位先死判官,用的是筆,判官肩下兩位牛鬼蛇神用的是劍,而且兩支長劍俱是寒光四射,看來是非凡鐵,其餘的泥神木偶,所用的兵器,刀槍劍戟、鞭矛棍锏俱有,總不及兩筆兩劍好,但是那些正要和自己對敵的“人”,欲向它借用,可說是難如登天。
他籌思多時,忽有所悟,心想:“何不以冥王掌法打敗那執叉的鬼卒,奪下鋼叉,再打那用戈鬼卒,奪戈打锏,奪锏打鞭,這樣一路奪過去,豈非是雙劍雙筆都奪得到手?” 這确是一個好主意,除此以外,再也無法取得兵刃。
于是,他盡了兩日工夫,将冥王掌法摸拟得十分純熟,到了第三天,羅端一躍起身,橫空掠往執叉的鬼卒頭上,左掌作勢一揮,右掌閃電般向鋼叉抓去。
照說羅端苦練兩個月,其身手與新進森羅殿時相去何止霄壤,而這名鬼卒所站的地位,幾乎出了殿門,可見他應該是群鬼之中最弱的一個,欲奪它兵刃,萬無不成功之理,那知天下事常出乎意料之外,一名木偶般的鬼卒,在羅端掌勁将及的瞬間,忽然一個坐身,鋼叉向空畫作一個圓圈,倏而斂成三點寒光,疾刺羅端掌心。
羅端料不到這鬼卒竟會反手一擊,不禁吃了一驚,急一折腰肢,淩空躍開兩尺,避過鋼叉的尖端。
但他這樣一來,無巧不巧恰到達一名執刀的鬼卒頭上,這名鬼卒比前一名更加難纏,未待羅端發掌,竟一躍而起,對準羅端就是一刀。
羅端猛覺刀風起子腳下,急提氣騰身,一雙薄底布鞋已被鋼刀削去,隻得雙手一劃,借風掠回原處。
經過兩度失手,羅端對那些鬼卒再也不敢稍存輕視之心,他盤膝枯坐,細讀拳譜,發覺方才一招“抛磚引玉”并未用錯,為何反受鬼卒所制?他默思多時,忽然憬悟毛病出在淩空發掌。
要知師父師娘設置滿殿鬼官鬼卒,固然是作為考驗門人藝業,但也可用以防敵侵掠,能夠闖過鬼門關,來到森羅殿的人,當然是飛行絕迹、藝業化境的人,怎不防由上空飛越? 他想出了這層道理,滿心喜悅地飛身出殿,然後由殿外緩步回來,并且步步留心,預防突變。
果然他腳剛一踏進殿門,兩名鬼卒就一沖而到,一刀一叉盤旋如風,同時向他身前進招,其餘鬼官鬼卒也各揮舞兵器,滿殿俱是刀光劍影,隻怕飛鳥入殿,也不是一樁易事了。
羅端目睹這般聲勢,也暗自驚心,但他相信隻要依照冥王掌法演練下去,定能制服群鬼,達到自己願望,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