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江南首惡

關燈
汴京富麗天下無。

    夷門自古帝王州。

     開封,位于黃河邊上,金龍鎖匙,古城崔巍,畫樓栉比,極盡繁華。

    城西北部,一座龍亭園,荷花擎碧,柳絲搖翠,波光粼粼。

     龍亭湖中分為二,傳說為北甯重臣潘、楊舊宅,東邊名為潘家湖,湖水渾濁,藕蓮不生;西邊名為楊家湖,湖水清澈,魚花竟美,忠邪之分,十分分明。

     兩湖北端,聳立着一通四方巨石,上面雲龍盤繞,飛風旋翔,是先朝遺物,喚作“龍墩”。

    “龍墩”上鑼聲陣陣,一老一少兩個江湖藝人正在打把式賣藝。

     老者膚色黧黑,白須齊胸,手中一把金刀上下翻滾,看客中兩名青年,持一葫蘆瓢,舀水向老者潑去,隻見水花四濺,老者收刀。

    衣衫上滴水未沾。

     “好!”人群裡響起一片彩聲。

    老者作一羅圈揖,口中道:“小老兒落難開封,沒奈何練幾手把式,練得不地道,三老四少,大爺少爺,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小老兒湊夠了盤資,回得鄉去,忘不了各位再生之德。

    這就讓小兒練來,各位上眼。

    ” 那少年跳人墩上,輕若柳絮,星目一閃,好個俊俏男兒!當下并不說話,擰動手中爛銀槍,點紮挑壓,身手不凡。

     人群中,封龍飙偕宮公子、燕姑娘并肩而立,他們是被彩聲引來。

     燕姑娘低聲說道:“這少年使得竟是楊家六合槍,雖不得真髓,卻也有二、三成火侯。

    ”封龍飙點頭。

     少年一路槍法使完,又是一陣彩聲,銅闆、碎銀紛紛向圈内扔去。

    封龍飙見這父子二人滿臉正氣,遂生憐憫之心,于懷中掏出一錠十兩赤金抛去。

     老者一怔,慌忙道:“這位爺,小者兒隻求湊足川資,如此厚賜,愧不敢當,還請爺台收回。

    ”說罷,彎腰去捧拾那錠金子。

     一隻牛皮快靴,連手帶金一齊踩住。

    人群大亂,有人嚷道:“潘衙内!” 開封城中十大公子,隻此子敢稱衙内。

    衙内者,官衙内官長之子也。

    開封府最大官衙乃知府衙門,此衙内乃欽命五品知府潘忠悌之了,開封人稱“穢城太歲”潘孝節是也。

     提起潘孝節,開封城百姓恨之入骨,這位“穢城太歲”果然日穢三戶,夜穢八家,看見誰家的姑娘媳婦,也不管白天黑夜,指揮一幫惡奴便搶,順從者,送回,件逆者,打死!老者擡頭一看,見是“穢城太歲”,便忍聲吞氣,想抽手回來,哪裡還來得及,五指已經鮮血汩汩。

     少年憤憤,搶上前來,伸手一撐,“叭”地一聲,打得“穢城太歲”黃頰紫紅。

    “穢城太歲”伸手向少年頭上抓去,隻見個帽飛開,一團如瀑秀發流淌出來,竟是一少女。

    “穢城太歲”哈哈大笑。

    道:“姓楊的,你逃不出本衙内的手心去。

    相好的,認命吧,跟大爺回府,作弄舒服了大爺,說不定賞一吊銅錢。

    ”說着,拉住姑娘便要硬搶。

     衆惡奴一見,齊齊上前,把楊家父女圍在當中。

     “穢城太歲”——雙色迷迷的眼睛,觑定姑娘的胸膛,伸手“嘶啦”一把,姑娘上衣撕襲,露出裡面粉紅兜肚。

    “哈哈!粉嫩豆腐,太爺吃定你啦!” 姑娘臉頰一紅,擰身挫步,擡手拾起銀槍,一招“怪蟒出洞”分心便刺。

    “穢城太歲” 扭軀一閃,正紮在軟肋上,疼得他“嗷嗷”怪叫道:“反了!反了!快給他亂刃分屍。

    ” 楊老者也橫刀在胸,大喝道:“姓潘的,若再不識擡舉,休怪楊某刀下無情。

    ”爺倆用力,将惡奴打得匐鋪在地,卻無一人喪命。

     封龍飙點點頭。

     楊氏父女正待要走,忽聽一聲喝喊,三名惡奴撲将上來。

    楊老者認識,此三奴乃知府衙門教頭。

    “汴梁三猛”,使盾牌者号稱“天衣無縫”林巴冬,使藤棍者乃是“龍門怪蟒”蔡炎修,使金鎖者正是“豫南病蟲”蘇辛木,因作惡多端,為江湖不容,投到開封知府門下躲避。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楊老心頭一凜,喝道:“孩兒快走!” 楊姑娘已經知道爹爹的心意,當下朗聲叫道:“爹爹快走。

    莫忘了給孩兒報仇。

    ”擰槍便進,與三猛打到一處。

     “穢城太歲”裹好傷口,見“三猛”到來,頓時大吼道:“與我拿下,老的打死,小的帶回。

    ”便加入群毆,一招“仁美跳澗”,踹向楊老者後背,功夫好生了得。

    楊老者正專心禦敵,招呼愛女脫身,聽得風響,便要轉身,一腳卻已踹中。

    楊老者一個踉跄,“哇”得吐出一口鮮血,強自掙紮着沒有摔倒,已是面如金紙。

     楊姑娘見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