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鬧市驚龍
關燈
小
中
大
太後又歎了口氣道:“杜壯士,雖是玉容假傳我的意思約你來的,但我倒真的很想聽你談談在東北的經過,既然來了,就到我那兒丢聊聊吧!”
杜英豪隻有答應了。
進了太後的懿甯宮,他又介紹水青青晉見了,然後大夥兒坐下,連皇帝與寶親王也都坐了下來,圍着一張大桌子談笑飲宴。
席間,皇帝問到杜英豪的意願。
杜英豪趁機提出了要求,不做官,但望能将那一片中俄邊境的山區賜為對地。
皇帝當場就答應了。
他也有點麻煩,杜英豪的功勞太大,卻沒有出身,給個小官不足以。
missingpar,所以,他極力反對複明,說那一個王朝早就該埋葬掉了,沒有光複的必要。
這當然跟一些遺臣故老的說詞與主張大相違背。
可是杜英豪不怕擡,他提出事實,配合現狀,把他們斥得閉口無言;而年輕一代,卻表示了由衷的贊和。
那些老家夥憤而退席作為抗議時,杜英豪做得更絕,當時就格殺了兩個為首的,震懾住了其他的人,乖乖地改變了立場。
這當然會引起一些人的不安,說杜英豪手段太激烈。
杜英豪正言駁斥,說自己對這些人既無私隙,也不是跟他們争權,卻認為這些人是禍害,是此洪水猛獸更可怕的瘟疫,他們會害人。
他又舉例說明幾次不成熟的舉事,都是一些迂腐的書生不甘寂寞,鼓吹一些熱血青年起來草率舉事,結果都是全軍覆沒,還累得許多無辜的百姓遭殃,他們的親友家屬被消滅不說,更可痛的是犧牲的都是我民族的精英。
因此,杜英豪最痛恨的就是這一類人,說他們空讀詩書,昧于現勢,誤人誤己,不殺了他們,隻有害更多的年輕人送死而已。
這一來大家才信服了。
杜英豪要大家開墾邊疆,那個地方,一則可以從事生産,屯積軍需;二則可以訓練人員,準備戰鬥;三則可以不受幹擾,散布流傳民族思想,還我國魂。
目前,朝政尚稱靖平,大家在那兒生聚教養,形成一股勢力後,可以構成朝廷的顧忌,進而為我漢人公開争取公平的待遇;若是朝廷腐敗,過份迫害漢人,也有了足夠保護的力量杜英豪說得很明白,自己站在一個漢人同胞的立場為大家盡力,提供一塊地方給大家生存、發展,卻沒有任何野心。
就這樣,他終于取得了支持,得到了兩千餘人的響應,分批遷居前往。
這是他跟寶親王取得的私下協議。
這批人雖都是被目為叛逆的義師,但卻在官府的保護下,遷居到北方去的,沒有受到任何幹擾。
在朝廷而言,這也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們在中原散入民間,不住地倡言謀叛,殺不勝殺,不勝其擾。
杜英豪殺了幾個最具搗亂性的領頭人物,又把另一大批好動好亂的半江湖人物送往窮北,至少地方上可以太平了。
杜英豪親自領了那些人,深入窮邊後,進入山區。
他沒有騙人,那兒的土地肥沃,物産資源極豐,隻要能善加開發,無水旱等天災,而且極冬苦寒,連蝗蟲都無法生存,是個最理想的世外桃園。
山裡有煤層,有礦砂、冶鐵、煉銅,不但可以制造各種器具,也可以打造兵器。
杜英豪自己占了一片土地,卻出産極純的金砂。
他把那一批所謂約二轉子混血兒,全部移居到自己的保留區内,教他們淘金。
那種工作很輕松,而收入極豐,沒幾年,一個個都身擁巨金。
有了錢,不怕讨不到老婆,也不怕嫁不出去。
沒有人認為杜英豪獨霸了金砂不對,因為全片産業都是杜英豪的,他當然有權留下最好的;何況杜英豪并不自私,他不聚财,所得的收入,他都買了大批山中不易制造的日用品,不計代價的分發給大家使用。
人越聚越多,大部份都是聞風響應而來的義民志士,也有一部份則是移家到邊區來尋求新生的,更有一些是在外面犯了罪,逃到此地來避難的。
杜英豪倒是很公平,來的人一體全收,但是嚴加告誡,在山裡可以給他保護,隻是不能再犯,否則處制之嚴,尤甚于王法。
山裡面的功課除了工作之外,尚有文武兩途。
清晨習武、傍晚讀書,有的是最好的教習人才,因此五年下來,山中已是個個文武全才,不分男女老幼,沒有一個是不識字的,也人人都有一身好武功,而人數也由最早的兩千餘口,增為兩萬多了。
但是并不覺得擁擠,因為可以向深山内推進,而山的伸展幾乎是無窮盡的,它還可以容納無限的人衆。
朝廷劃給他一片山,卻沒有規定地界。
事實上叢林莽莽,也無法規劃出一個界限來,反正照他們發展的速度而言,兩年之内還不必怕跑出山來。
隻不遇,它的大門雖是在中國境内,邊線卻是沿着中俄的邊界而延展出去的;因此,黑龍江畔那一片肥沃的土地,漸漸地都隸屬了杜英豪所轄的忠勇山莊。
忠勇山莊是因杜英豪的忠勇侯所得名,杜英豪自然而然地成了莊主。
他已正式成了家,娶了晏菊芳為結發元配,而王月華、水青青與胡若在也都成了姨奶奶。
這也隻是一個稱呼而已,事實上根本無所謂嫡庶。
杜英豪的忠勇山莊就像個大家庭,他自己的家也就成了個縮小的大家庭。
杜英豪自己不管事,忠勇山莊中最具權力的該是李諾爾與賴正榮兩位大總管,及四位奶奶。
賴正榮擔任總管之後也成了家,沒人再叫他賴皮狗了。
他是最高興的一個,因為他不但有了兩個嬌滴滴的老婆,而且也是最早生兒子的。
成婚的第二年,他就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自白胖胖,成了所有人的寶貝。
杜英豪進入中年,身材微微發胖,性格卻沒變,依然嘻嘻哈哈,沒一點架子,經常跟孩子們玩在一起,甚至于看見了漂亮的小姑娘,他也會開兩句玩笑,但是極有分寸,因為大家都叫他杜伯了。
杜伯伯跟侄女兒總不會太過份的;因此,他捏捏人家的臉蛋兒,那個女孩子說不定會撲到他懷中撒嬌,引起旁人一場大笑。
晏菊芳勸過他多次,叫他莊重一點,要像個侯爺的樣于;但杜英豪卻滿不在乎,反而笑道:“我是個江湖人,根本就沒把那個什麼侯爺放在心上,我若是正經,就不像是杜英豪了。
” 盡管他如此嘻笑诙諧,但是他的武功卻更深進了。
一部萬流歸宗秘笈上的精妙招式,他日夜下苦功研練,漸漸已能貫穿一氣,信手揮出,皆成妙着;因此,他的武功究竟有多高,沒人能知道。
這一天午後,正是春天,山上已解凍,大家都忙着春耕。
這是杜英豪規定的,山莊中糧食必須自給自足,絕不向外采購。
進了太後的懿甯宮,他又介紹水青青晉見了,然後大夥兒坐下,連皇帝與寶親王也都坐了下來,圍着一張大桌子談笑飲宴。
席間,皇帝問到杜英豪的意願。
杜英豪趁機提出了要求,不做官,但望能将那一片中俄邊境的山區賜為對地。
皇帝當場就答應了。
他也有點麻煩,杜英豪的功勞太大,卻沒有出身,給個小官不足以。
missingpar,所以,他極力反對複明,說那一個王朝早就該埋葬掉了,沒有光複的必要。
這當然跟一些遺臣故老的說詞與主張大相違背。
可是杜英豪不怕擡,他提出事實,配合現狀,把他們斥得閉口無言;而年輕一代,卻表示了由衷的贊和。
那些老家夥憤而退席作為抗議時,杜英豪做得更絕,當時就格殺了兩個為首的,震懾住了其他的人,乖乖地改變了立場。
這當然會引起一些人的不安,說杜英豪手段太激烈。
杜英豪正言駁斥,說自己對這些人既無私隙,也不是跟他們争權,卻認為這些人是禍害,是此洪水猛獸更可怕的瘟疫,他們會害人。
他又舉例說明幾次不成熟的舉事,都是一些迂腐的書生不甘寂寞,鼓吹一些熱血青年起來草率舉事,結果都是全軍覆沒,還累得許多無辜的百姓遭殃,他們的親友家屬被消滅不說,更可痛的是犧牲的都是我民族的精英。
因此,杜英豪最痛恨的就是這一類人,說他們空讀詩書,昧于現勢,誤人誤己,不殺了他們,隻有害更多的年輕人送死而已。
這一來大家才信服了。
杜英豪要大家開墾邊疆,那個地方,一則可以從事生産,屯積軍需;二則可以訓練人員,準備戰鬥;三則可以不受幹擾,散布流傳民族思想,還我國魂。
目前,朝政尚稱靖平,大家在那兒生聚教養,形成一股勢力後,可以構成朝廷的顧忌,進而為我漢人公開争取公平的待遇;若是朝廷腐敗,過份迫害漢人,也有了足夠保護的力量杜英豪說得很明白,自己站在一個漢人同胞的立場為大家盡力,提供一塊地方給大家生存、發展,卻沒有任何野心。
就這樣,他終于取得了支持,得到了兩千餘人的響應,分批遷居前往。
這是他跟寶親王取得的私下協議。
這批人雖都是被目為叛逆的義師,但卻在官府的保護下,遷居到北方去的,沒有受到任何幹擾。
在朝廷而言,這也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們在中原散入民間,不住地倡言謀叛,殺不勝殺,不勝其擾。
杜英豪殺了幾個最具搗亂性的領頭人物,又把另一大批好動好亂的半江湖人物送往窮北,至少地方上可以太平了。
杜英豪親自領了那些人,深入窮邊後,進入山區。
他沒有騙人,那兒的土地肥沃,物産資源極豐,隻要能善加開發,無水旱等天災,而且極冬苦寒,連蝗蟲都無法生存,是個最理想的世外桃園。
山裡有煤層,有礦砂、冶鐵、煉銅,不但可以制造各種器具,也可以打造兵器。
杜英豪自己占了一片土地,卻出産極純的金砂。
他把那一批所謂約二轉子混血兒,全部移居到自己的保留區内,教他們淘金。
那種工作很輕松,而收入極豐,沒幾年,一個個都身擁巨金。
有了錢,不怕讨不到老婆,也不怕嫁不出去。
沒有人認為杜英豪獨霸了金砂不對,因為全片産業都是杜英豪的,他當然有權留下最好的;何況杜英豪并不自私,他不聚财,所得的收入,他都買了大批山中不易制造的日用品,不計代價的分發給大家使用。
人越聚越多,大部份都是聞風響應而來的義民志士,也有一部份則是移家到邊區來尋求新生的,更有一些是在外面犯了罪,逃到此地來避難的。
杜英豪倒是很公平,來的人一體全收,但是嚴加告誡,在山裡可以給他保護,隻是不能再犯,否則處制之嚴,尤甚于王法。
山裡面的功課除了工作之外,尚有文武兩途。
清晨習武、傍晚讀書,有的是最好的教習人才,因此五年下來,山中已是個個文武全才,不分男女老幼,沒有一個是不識字的,也人人都有一身好武功,而人數也由最早的兩千餘口,增為兩萬多了。
但是并不覺得擁擠,因為可以向深山内推進,而山的伸展幾乎是無窮盡的,它還可以容納無限的人衆。
朝廷劃給他一片山,卻沒有規定地界。
事實上叢林莽莽,也無法規劃出一個界限來,反正照他們發展的速度而言,兩年之内還不必怕跑出山來。
隻不遇,它的大門雖是在中國境内,邊線卻是沿着中俄的邊界而延展出去的;因此,黑龍江畔那一片肥沃的土地,漸漸地都隸屬了杜英豪所轄的忠勇山莊。
忠勇山莊是因杜英豪的忠勇侯所得名,杜英豪自然而然地成了莊主。
他已正式成了家,娶了晏菊芳為結發元配,而王月華、水青青與胡若在也都成了姨奶奶。
這也隻是一個稱呼而已,事實上根本無所謂嫡庶。
杜英豪的忠勇山莊就像個大家庭,他自己的家也就成了個縮小的大家庭。
杜英豪自己不管事,忠勇山莊中最具權力的該是李諾爾與賴正榮兩位大總管,及四位奶奶。
賴正榮擔任總管之後也成了家,沒人再叫他賴皮狗了。
他是最高興的一個,因為他不但有了兩個嬌滴滴的老婆,而且也是最早生兒子的。
成婚的第二年,他就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自白胖胖,成了所有人的寶貝。
杜英豪進入中年,身材微微發胖,性格卻沒變,依然嘻嘻哈哈,沒一點架子,經常跟孩子們玩在一起,甚至于看見了漂亮的小姑娘,他也會開兩句玩笑,但是極有分寸,因為大家都叫他杜伯了。
杜伯伯跟侄女兒總不會太過份的;因此,他捏捏人家的臉蛋兒,那個女孩子說不定會撲到他懷中撒嬌,引起旁人一場大笑。
晏菊芳勸過他多次,叫他莊重一點,要像個侯爺的樣于;但杜英豪卻滿不在乎,反而笑道:“我是個江湖人,根本就沒把那個什麼侯爺放在心上,我若是正經,就不像是杜英豪了。
” 盡管他如此嘻笑诙諧,但是他的武功卻更深進了。
一部萬流歸宗秘笈上的精妙招式,他日夜下苦功研練,漸漸已能貫穿一氣,信手揮出,皆成妙着;因此,他的武功究竟有多高,沒人能知道。
這一天午後,正是春天,山上已解凍,大家都忙着春耕。
這是杜英豪規定的,山莊中糧食必須自給自足,絕不向外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