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雨花台上
關燈
小
中
大
握刀都是在中間,一把大刀不停地舞成刀輪狀,那是表演者的取巧辦法,舞者越急越省力,刀在輪轉中所生的離力,抵消了它的重力,幾乎變得沒重量了,隻要轉轉使點勁就能推着繼續急轉,再者抛刀接刀也方便多了。
賽會時四城鬧市都要轉一圈,刀要不停的舞,若沒有這個省力的方法,人早就累死了。
這個訣竅隻有表演者本身體會才能領略,而且也隻有練那種不入流的花招時,才懂得如何省力,杜英豪偏就幹過這個。
你看他在台上翻躍騰挪,像是一頭大猴子,他的大刀經常成為一個木刀輪,或高或低,而且有一段的時間是在空中。
這種戰法使烏圖拉人目心驚。
有時明明一杖直捅,使對方無法再閃再退了,因為他已把杜英豪逼到擂台邊緣,再退就隻有掉下去了。
杜英豪卻一個翻滾,不退反進,人滾在地上,從他的杖下滑過,而且還帶着刀輪,橫砍他的足踝,逼得他跳起退後才能避周,台下又是一串好聲。
這已經是第三次使用花招了,烏圖拉對他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這小子是損到了極點,玩意兒又多又雜。
第一次他橫掃,杜英豪滾進反擊,第二次他防備對方反攻下盤。
使杖較低,那知杜英豪把大刀作弧形抛擲,而後身随刀起,一個筋鬥翻過去,不但翻越了鋼杖,而且就手接刀,還用刀柄在他背上擂了一下,幸而用力不強,而且烏圖拉外門硬功金鐘罩功夫到家,沒受重傷。
第三次烏圖拉改用中盤直捅,準備杜英豪抛刀時先格飛他的刀,然後再來砸死這狡徒,誰知杜英豪又變了招,這次不抛刀,反而帶刀滾進。
轉轉輪輪,烏圜拉又逮到了第四次機會,再度把杜英豪逼得背向台側邊緣時,又是一杖捅出,部位不高不低,也可高可低,杜英豪一時難以決定,猶豫了一下才把刀抛起來。
這一次可被烏圖拉等着了,他精心安排着,就是為了這個目的。
手腕一壓杖尾,鋼杖頭直挺而起,點在刀柄上,把那柄大刀敲得當然一響,直往台外飛去,跟着鋼杖一轉,改為泰山壓頂之勢,直劈而下。
杜英豪一般是抛刀後,人必随之彈起來接刀,而烏圖拉這一枚隻要看準:能把杜英豪由空中擊落。
杜英豪若是由地堂滾進,這一枚加速直落,也能迎個正着。
烏圖拉是精心計劃的一招,萬無一失,故而他的臉上也露出了微笑。
台下的觀衆則是一聲驚呼,杜英豪要躲過這二招實在是很難很難了。
杜英豪也似乎慌了手腳,先呆立在那兒不動,鋼杖下落,他失聲往後一躺,那是所謂鐵闆橋的功夫,用心急中求生的。
不過他卻用錯了時間,對方橫掃時,這一手還能奏功,讓鋼杖橫掠而過。
但這次卻是自上而下劈落,他往後倒下,最多隻是将着杖的時間略略延後刹那而已。
一枚急下,杜英豪才躺下,杖頭也跟到,擊向他的肚子,眼看即将不幸時,妙事無邊。
像是有人在暗中拉了他一下,居然使平躺在地上的杜英豪很快地滑出了兩尺去。
這要命的兩尺使一杖砸在杜英豪兩腿之間的台闆上,深陷入木,舉台皆震,足見他這一杖的勁道十足,駭人聽聞。
但是杜英豪卻已脫險了,誰也不知道他是如何脫險的,因為他仰倒時,鐵闆橋的功夫練得不到家,雙腳雙手都跷在空中,跌成個四腳朝天。
這種姿勢下,手腳都無法施力,怎麼能滑過那兩尺的,這實在是耐人尋味的謎。
謎題就快揭曉了,不過在揭曉之前,又有一件驚人的事情發生而已。
那柄為烏圖拉擊出去的大刀,不知怎地又飛了回來,杜英豪恰好在這時跳起,撈刀在手,一刀橫掃千軍,刀鋒砍向烏圖拉的後頸。
烏圖拉在心喜之後,繼而為一杖擊變而心驚,情緒驟變中,内氣一,護體的功夫也大打折扣,遇上這神來的一刀,劈向又是後頸,無法目睹提氣防禦,喳的一聲,血光四灑,一顆腦袋飛起掉落在地,雙目怒睜,兀自難以相信。
其他的人先也難以相信,尤其是那一柄大刀,在空中飛出了四丈後,忽而又掉頭飛了回來。
暗器手法是迂回飛行的,那是飛钹、金錢镖或飛刀等薄而小的東西,手法極難。
八十一斤的大關刀上,絕對無法施展這種手法的。
有人幾乎認為是關帝顯聖了,因為戰鬥一開始,他們就在暗中默禱關聖保佑杜英豪獲勝。
杜英豪赢了,赢得辛苦而危險,但全憑他的智慧與技術,而非關聖的庇佑。
說技術而不說武功,因為他這一手絕非武學的範疇。
使他脫險獲勝的是一根三丈多的牛皮索子,藏在他的袖子裡,索頭有個小鋼釣,釣住了刀柄的銅圈。
杜英豪早就準備了這麼一把索子,在第四度到達台邊時,他扣上了索子。
刀子被格飛是他的預料中事,倒在地上四腳朝天也是他的計劃,伸出手臂以利繩索快點放盡拉直,然後大刀的拉力将他在地上拖出兩尺,雙方的力量抵銷時,他已起立,手腕上略一變動,大刀繞了個圈子,由另一個力向飛回,經過柱子的阻折,剛好使大刀飛回了原來的地方。
而後杜英豪跳起接刀、劈刀,砍下馬圖拉的腦袋則是運氣。
他沒想到這一砍竟能得手,但這一連串的動作,卻的确是他精心設計的。
杜英豪的行動永遠是使人難以預料的。
他已經砍下了對力的腦袋,照理說這場比鬥應該結束了,但是他卻沒有歇手。
手挽大刀舞了個花,刀葉一拍,首先将烏圖拉的腦袋拍向台下,按着又乘起一腳,将無頭的體踢下台去。
很多人都莫名其妙;有些人卻對此舉頗不以為然,但是因為杜英豪是他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也是他們所擁戴的人,不便表示什麼。
但是白馬寺方面有幾名随來的弟子,他們立刻表示不滿了,跳着起來,紛紛撲奔杜英豪,似乎要為死者報仇。
仲裁席上的王老夫子站起來喝道:“快退回去,你們要遵守規矩,不得亂來……” 那幾個喇嘛都在憤怒中,那裡肯聽他的話,繼續地撲向杜英豪而來;杜英豪含笑端立不動,那幾個喇嘛卻隻撲到杜英豪身前半文處,一個個手按咽喉,哇哇怪叫着倒了下去。
那是王月華、水青青跟晏菊芳等人出的手。
她們從擂台的下面突然地冒出身來,每人手上端了一具神機弩,铮铮幾聲,每個喇嘛都是咽喉處着箭倒下,有的還在翻滾,有的立刻不動。
刹那間又是四條人命,看的人無不變色;隻不過因為死的全是大家痛恨讨厭的番僧,因此沒有人鼓噪,反而有人喝采叫好! 對方座上還有一個老年的喇嘛,他被排在最後面,一直也沒開過口,這時王老夫子才向他道:“這位大和尚寶号如何稱呼?” 老喇嘛合什一拜道:“貧偕呼克佳,乃黃宗門下入座弟子,現為雍和宮供奉。
” 他的袍子是黃色的。
王老夫子倒是對喇嘛的宗派内情很熟,笑笑道:“喇麻分紅黃兩宗,剩下是紅教掌布達拉宮,使得你們黃教很受壓制吧!” 呼克佳低下頭道:“我宗一直以和平為主,除了敬佛虔修之外,不善争權,所以大部份的時間都難以得中,好在吾宗弟子生性恰淡。
” 王老夫子道:“這是不行的,你們一味退讓,人家得寸進尺,不會滿足的;朝廷據報,紅教假當權之便,連絡朝中一些王公大臣,準備奏請朝廷永立紅宗,徹底拔掉你們呢!” 呼克佳低堅道:“貧衲也有風聞,無奈紅宗勢力太盛,人為刀殂。
我為魚肉,隻有聽人宰割!” 王老夫子道:“朝廷卻不能眼見此輩跋扈,但是這究竟是你們的内政,朝廷不便公然幹予,使得一些野心的好戰之徒,藉口掀起兵禍,所以才請杜大俠以江湖力量,消除幾個紅教的有力魁首,削弱對方實力,幫助貴宗出掌布達拉宮……”呼克佳神色很激動地道:“朝廷天恩,敝宗上下萬分感謝!” 王老夫子道:“大師不必客氣了,這是朝廷應該做的,隻是朝廷能做到這一點,貴教人掌布達拉宮,阻礙尚多。
” 呼克佳道:“敝教亦為喇嘛之一宗,自然也有本身之立足條件;此四大天王為紅教之健者,除去此四人,本數已可與之一較短長了,再加上有朝廷之支持,相信沒有問題了。
” 王老夫子道:“那就好,若是有問題,還可以向杜大人求助的;你也看見了,杜大人一身搏殺了四大天王中的三人,功力蓋世無雙。
” 呼克佳朝杜英豪一拜道:“杜大人乃天神臨凡,為本教除去強敵,拯本教于瀕危之際,老衲代表教下千萬弟子,同大人緻謝。
” 杜英豪笑了一笑道:“别客氣!是他們來找我的,而且他們都死于公平的決鬥,請大師回去證實一下,若是有人不服氣,可以再以武林方式,向我挑戰,我一定會接受,若是他們不按規矩亂來,我可要把話說在前面,我整起人的手段很厲害的。
” 呼克佳連連稱謝,也答應把決鬥的經過,據實回告藏中,然後才下去主持收殓的事宜。
擂台結束了。
這一次擂台使杜英豪出足了風頭,也使他名正言順地躍登天下第一高手的寶座而無人敢提出異議。
因為喇嘛紅教的四大天王稱尊京師,陸陸續續地擊敗過各門各派的好手過,舉凡少林武當等大門派的高手,都在他們手底下落敗過。
那倒不是中原武學遜于藏邊,而是密宗的武功太過詭異,一則是他們的氣功太玄,把血肉之軀真能練到刀槍不入的程度,再則是他們大手印的掌功太霸道,一掌下去,巨石立成粉碎。
然而,杜英豪卻接二連三地力挫強敵,怎不使人心大快,心悅誠服地尊之為天下之冠呢。
總督衙門裹擺下了慶功宴,杜英豪高踞首座,兩側一邊是王老夫子、曼海靖,另一邊是菊方等三員女将。
而居主人席上的,則是總督李玉麟和揚州将軍趙之方,可見杜英豪的面子夠大了。
酒過數巡,兩位主人把杜英豪着實恭維了一頓後,趙之方道:“杜英豪,這次擂台之前,下官确是握了一把冷汗,因為聖上有了密旨,務必要除去這幾個喇嘛,責成下官行之,幸虧大俠成功了,否則下官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呢。
” 杜英豪笑道:“将軍太看重他們了,真要除去他們,實在也不難,幾火銑就行了。
” 趙之力道:“這個下官卻不知道,下官但知他們刀槍不入,個個都是金剛不壤之身。
” 杜英豪笑道:“那是絕對沒有的事;世上沒有不死的神仙,再厲害的人也總有對付的辦法的,我發現了一件事,就是世上沒有打不倒的高手,是人總是有弱點的,隻要攻其所弱就行了。
” 王老夫子忍不住問道:“杜大人,那些番僧個個硬功無敵,而杜大人卻能刀劈劍刺,得手應心,想必是找到了他們的弱點了。
” 杜英豪笑道:
賽會時四城鬧市都要轉一圈,刀要不停的舞,若沒有這個省力的方法,人早就累死了。
這個訣竅隻有表演者本身體會才能領略,而且也隻有練那種不入流的花招時,才懂得如何省力,杜英豪偏就幹過這個。
你看他在台上翻躍騰挪,像是一頭大猴子,他的大刀經常成為一個木刀輪,或高或低,而且有一段的時間是在空中。
這種戰法使烏圖拉人目心驚。
有時明明一杖直捅,使對方無法再閃再退了,因為他已把杜英豪逼到擂台邊緣,再退就隻有掉下去了。
杜英豪卻一個翻滾,不退反進,人滾在地上,從他的杖下滑過,而且還帶着刀輪,橫砍他的足踝,逼得他跳起退後才能避周,台下又是一串好聲。
這已經是第三次使用花招了,烏圖拉對他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這小子是損到了極點,玩意兒又多又雜。
第一次他橫掃,杜英豪滾進反擊,第二次他防備對方反攻下盤。
使杖較低,那知杜英豪把大刀作弧形抛擲,而後身随刀起,一個筋鬥翻過去,不但翻越了鋼杖,而且就手接刀,還用刀柄在他背上擂了一下,幸而用力不強,而且烏圖拉外門硬功金鐘罩功夫到家,沒受重傷。
第三次烏圖拉改用中盤直捅,準備杜英豪抛刀時先格飛他的刀,然後再來砸死這狡徒,誰知杜英豪又變了招,這次不抛刀,反而帶刀滾進。
轉轉輪輪,烏圜拉又逮到了第四次機會,再度把杜英豪逼得背向台側邊緣時,又是一杖捅出,部位不高不低,也可高可低,杜英豪一時難以決定,猶豫了一下才把刀抛起來。
這一次可被烏圖拉等着了,他精心安排着,就是為了這個目的。
手腕一壓杖尾,鋼杖頭直挺而起,點在刀柄上,把那柄大刀敲得當然一響,直往台外飛去,跟着鋼杖一轉,改為泰山壓頂之勢,直劈而下。
杜英豪一般是抛刀後,人必随之彈起來接刀,而烏圖拉這一枚隻要看準:能把杜英豪由空中擊落。
杜英豪若是由地堂滾進,這一枚加速直落,也能迎個正着。
烏圖拉是精心計劃的一招,萬無一失,故而他的臉上也露出了微笑。
台下的觀衆則是一聲驚呼,杜英豪要躲過這二招實在是很難很難了。
杜英豪也似乎慌了手腳,先呆立在那兒不動,鋼杖下落,他失聲往後一躺,那是所謂鐵闆橋的功夫,用心急中求生的。
不過他卻用錯了時間,對方橫掃時,這一手還能奏功,讓鋼杖橫掠而過。
但這次卻是自上而下劈落,他往後倒下,最多隻是将着杖的時間略略延後刹那而已。
一枚急下,杜英豪才躺下,杖頭也跟到,擊向他的肚子,眼看即将不幸時,妙事無邊。
像是有人在暗中拉了他一下,居然使平躺在地上的杜英豪很快地滑出了兩尺去。
這要命的兩尺使一杖砸在杜英豪兩腿之間的台闆上,深陷入木,舉台皆震,足見他這一杖的勁道十足,駭人聽聞。
但是杜英豪卻已脫險了,誰也不知道他是如何脫險的,因為他仰倒時,鐵闆橋的功夫練得不到家,雙腳雙手都跷在空中,跌成個四腳朝天。
這種姿勢下,手腳都無法施力,怎麼能滑過那兩尺的,這實在是耐人尋味的謎。
謎題就快揭曉了,不過在揭曉之前,又有一件驚人的事情發生而已。
那柄為烏圖拉擊出去的大刀,不知怎地又飛了回來,杜英豪恰好在這時跳起,撈刀在手,一刀橫掃千軍,刀鋒砍向烏圖拉的後頸。
烏圖拉在心喜之後,繼而為一杖擊變而心驚,情緒驟變中,内氣一,護體的功夫也大打折扣,遇上這神來的一刀,劈向又是後頸,無法目睹提氣防禦,喳的一聲,血光四灑,一顆腦袋飛起掉落在地,雙目怒睜,兀自難以相信。
其他的人先也難以相信,尤其是那一柄大刀,在空中飛出了四丈後,忽而又掉頭飛了回來。
暗器手法是迂回飛行的,那是飛钹、金錢镖或飛刀等薄而小的東西,手法極難。
八十一斤的大關刀上,絕對無法施展這種手法的。
有人幾乎認為是關帝顯聖了,因為戰鬥一開始,他們就在暗中默禱關聖保佑杜英豪獲勝。
杜英豪赢了,赢得辛苦而危險,但全憑他的智慧與技術,而非關聖的庇佑。
說技術而不說武功,因為他這一手絕非武學的範疇。
使他脫險獲勝的是一根三丈多的牛皮索子,藏在他的袖子裡,索頭有個小鋼釣,釣住了刀柄的銅圈。
杜英豪早就準備了這麼一把索子,在第四度到達台邊時,他扣上了索子。
刀子被格飛是他的預料中事,倒在地上四腳朝天也是他的計劃,伸出手臂以利繩索快點放盡拉直,然後大刀的拉力将他在地上拖出兩尺,雙方的力量抵銷時,他已起立,手腕上略一變動,大刀繞了個圈子,由另一個力向飛回,經過柱子的阻折,剛好使大刀飛回了原來的地方。
而後杜英豪跳起接刀、劈刀,砍下馬圖拉的腦袋則是運氣。
他沒想到這一砍竟能得手,但這一連串的動作,卻的确是他精心設計的。
杜英豪的行動永遠是使人難以預料的。
他已經砍下了對力的腦袋,照理說這場比鬥應該結束了,但是他卻沒有歇手。
手挽大刀舞了個花,刀葉一拍,首先将烏圖拉的腦袋拍向台下,按着又乘起一腳,将無頭的體踢下台去。
很多人都莫名其妙;有些人卻對此舉頗不以為然,但是因為杜英豪是他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也是他們所擁戴的人,不便表示什麼。
但是白馬寺方面有幾名随來的弟子,他們立刻表示不滿了,跳着起來,紛紛撲奔杜英豪,似乎要為死者報仇。
仲裁席上的王老夫子站起來喝道:“快退回去,你們要遵守規矩,不得亂來……” 那幾個喇嘛都在憤怒中,那裡肯聽他的話,繼續地撲向杜英豪而來;杜英豪含笑端立不動,那幾個喇嘛卻隻撲到杜英豪身前半文處,一個個手按咽喉,哇哇怪叫着倒了下去。
那是王月華、水青青跟晏菊芳等人出的手。
她們從擂台的下面突然地冒出身來,每人手上端了一具神機弩,铮铮幾聲,每個喇嘛都是咽喉處着箭倒下,有的還在翻滾,有的立刻不動。
刹那間又是四條人命,看的人無不變色;隻不過因為死的全是大家痛恨讨厭的番僧,因此沒有人鼓噪,反而有人喝采叫好! 對方座上還有一個老年的喇嘛,他被排在最後面,一直也沒開過口,這時王老夫子才向他道:“這位大和尚寶号如何稱呼?” 老喇嘛合什一拜道:“貧偕呼克佳,乃黃宗門下入座弟子,現為雍和宮供奉。
” 他的袍子是黃色的。
王老夫子倒是對喇嘛的宗派内情很熟,笑笑道:“喇麻分紅黃兩宗,剩下是紅教掌布達拉宮,使得你們黃教很受壓制吧!” 呼克佳低下頭道:“我宗一直以和平為主,除了敬佛虔修之外,不善争權,所以大部份的時間都難以得中,好在吾宗弟子生性恰淡。
” 王老夫子道:“這是不行的,你們一味退讓,人家得寸進尺,不會滿足的;朝廷據報,紅教假當權之便,連絡朝中一些王公大臣,準備奏請朝廷永立紅宗,徹底拔掉你們呢!” 呼克佳低堅道:“貧衲也有風聞,無奈紅宗勢力太盛,人為刀殂。
我為魚肉,隻有聽人宰割!” 王老夫子道:“朝廷卻不能眼見此輩跋扈,但是這究竟是你們的内政,朝廷不便公然幹予,使得一些野心的好戰之徒,藉口掀起兵禍,所以才請杜大俠以江湖力量,消除幾個紅教的有力魁首,削弱對方實力,幫助貴宗出掌布達拉宮……”呼克佳神色很激動地道:“朝廷天恩,敝宗上下萬分感謝!” 王老夫子道:“大師不必客氣了,這是朝廷應該做的,隻是朝廷能做到這一點,貴教人掌布達拉宮,阻礙尚多。
” 呼克佳道:“敝教亦為喇嘛之一宗,自然也有本身之立足條件;此四大天王為紅教之健者,除去此四人,本數已可與之一較短長了,再加上有朝廷之支持,相信沒有問題了。
” 王老夫子道:“那就好,若是有問題,還可以向杜大人求助的;你也看見了,杜大人一身搏殺了四大天王中的三人,功力蓋世無雙。
” 呼克佳朝杜英豪一拜道:“杜大人乃天神臨凡,為本教除去強敵,拯本教于瀕危之際,老衲代表教下千萬弟子,同大人緻謝。
” 杜英豪笑了一笑道:“别客氣!是他們來找我的,而且他們都死于公平的決鬥,請大師回去證實一下,若是有人不服氣,可以再以武林方式,向我挑戰,我一定會接受,若是他們不按規矩亂來,我可要把話說在前面,我整起人的手段很厲害的。
” 呼克佳連連稱謝,也答應把決鬥的經過,據實回告藏中,然後才下去主持收殓的事宜。
擂台結束了。
這一次擂台使杜英豪出足了風頭,也使他名正言順地躍登天下第一高手的寶座而無人敢提出異議。
因為喇嘛紅教的四大天王稱尊京師,陸陸續續地擊敗過各門各派的好手過,舉凡少林武當等大門派的高手,都在他們手底下落敗過。
那倒不是中原武學遜于藏邊,而是密宗的武功太過詭異,一則是他們的氣功太玄,把血肉之軀真能練到刀槍不入的程度,再則是他們大手印的掌功太霸道,一掌下去,巨石立成粉碎。
然而,杜英豪卻接二連三地力挫強敵,怎不使人心大快,心悅誠服地尊之為天下之冠呢。
總督衙門裹擺下了慶功宴,杜英豪高踞首座,兩側一邊是王老夫子、曼海靖,另一邊是菊方等三員女将。
而居主人席上的,則是總督李玉麟和揚州将軍趙之方,可見杜英豪的面子夠大了。
酒過數巡,兩位主人把杜英豪着實恭維了一頓後,趙之方道:“杜英豪,這次擂台之前,下官确是握了一把冷汗,因為聖上有了密旨,務必要除去這幾個喇嘛,責成下官行之,幸虧大俠成功了,否則下官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呢。
” 杜英豪笑道:“将軍太看重他們了,真要除去他們,實在也不難,幾火銑就行了。
” 趙之力道:“這個下官卻不知道,下官但知他們刀槍不入,個個都是金剛不壤之身。
” 杜英豪笑道:“那是絕對沒有的事;世上沒有不死的神仙,再厲害的人也總有對付的辦法的,我發現了一件事,就是世上沒有打不倒的高手,是人總是有弱點的,隻要攻其所弱就行了。
” 王老夫子忍不住問道:“杜大人,那些番僧個個硬功無敵,而杜大人卻能刀劈劍刺,得手應心,想必是找到了他們的弱點了。
” 杜英豪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