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關燈
回到探花府,湘如叫人把一大堆的獎品送到譚意哥的屋裡,譚意哥則又提了幾件,送到她那兒,張玉朗也剛從外面回來,随行提着一個金盒,裡面放着好幾件她得來的獎品。

     譚意哥道:“湘如姐,這幾件你弄錯了,不是我得的,你怎麼也拿回來了?” 湘如一笑道:“沒有錯,要是冒占了别人的獎品還得了,大家都把這當作寶貝呢,那怕是得到一件小東西,都是供在大廳上讓人觀賞,逢人誇說一遍,要是叫咱們給冒領了來,他們不怕早就吵上門來了。

    ” “可是我記得這幾件不是我得的。

    ” 湘如笑道:“不是你得的,卻該是你的,那是我跟姐姐名上所得的,我們今天都交了白卷了,托你的福,居然在榜上列名,沒有丢人。

    已經十分感激了,所以這點實惠,我們實在不好意思再掠美了。

    ” 譚意哥忸怩地道:“湘如姐,這麼一說我就不好意思了,我是見你們談得高興,沒寫一個字,每次你們都是此中健者,這次卻一首未見,怕引人議論,才替你們鬥膽代作了兩首,你倒是沒關系,我一直在擔心着娘娘見怪,怕做得太冒昧了……” 湘如忙道:“沒有的事,姐姐高興極了,她本來也想到沒有一首東西,怕引起别人奇怪,可是那時心思又太亂,實在做不出東西來,那知道你竟代我們交卷了,她看了那幾首作品,滿意得不得了,說就是她自己用心來作,也不會比這更好的了,更難得的是你學她的語氣筆調,居然那麼神似,若非是她知道自己今天沒動筆寫過一個字,她實難相信不是自己作的。

    ” 譚意哥道:“那是娘娘太客氣,我昨天隻看到她自題在寝房中的幾首小詩,實在很難以模拟的,因為她那種母儀天下,傲睨四海的氣概,是任何人難以揣摩的,所以找隻有揀比較怡淡一點以及不着邊際的題目上着手,代作了兩首,娘娘不怪罪,我已十分感激了。

    ” 湘如道:“感激的是我姐姐,你代她作詩還是小事,最重要的是你規勸她的那些話,使她得益太多了。

    今天她就親自體會到你的話大有道理,若非你的提醒,她始終不明白自己在别人心目中,已是一個暴君似的人了。

    ” “那倒不是,每個人對娘娘都是十分尊敬的,娘娘隻是重規儀,卻并非苛厲。

    ” 湘如道:“都是一樣的,每個人都對她畏之如虎,那種尊敬又有什麼意思呢?當年的秦始皇也不是生性殘虐,隻是偏重法治,執法苛厲而已。

    姐姐說,她隻接受了你的意見,作了一個小小的改變,在别人的心中居然能有如此大的影響,實在令她吃驚,因此想到人們平時對她的看法,幾乎驚出一身冷汗。

    ” 張玉朗笑道:“其實皇後也不怎麼樣,她執行規矩嚴謹,但是都在道理上,而且本身也從沒有過失,以身作則,連太後對她都很客氣的。

    ” 譚意哥道:“話固然不錯,但是嚴明剛正,何如仁慈和祥,一樣具有就人以正的力量,卻有親疏遠近之别!” 湘如道:“可不是嗎?一味以正,連自己的翁姑和丈夫都對她抱着敬畏的态度,這個媳婦就不能算成功的,更何況是一國之母的皇後,所以經我去一說後,大姐越想越有理,對妹子是十分的感激,那些東西,是表示她謝意的,所以有些并不是詩會的采品……” 張玉朗笑着道:“這可巧了,他們兩口子竟是一樣的心思了,皇帝這次自己得了兩個第一……” 譚意哥道:“皇帝的詩沒話說,的确是好,沉健穩練,語壯意豪,一派帝王氣象,那是别人所不及的。

    ” 張玉朗愕然道:“你能看得出來了。

    ” 譚意哥道:“知道是皇帝的作品,才能隐隐感覺到他那種君臨天下的威嚴,如若光要我看詩,是看不出來的,這就是我說他的話好的原因,他已能隐感化于無形,深動人心于不知不覺間。

    ” 湘如笑道:“這些年來,皇帝自己說沒真正地參加過做詩,偶而即興詠上兩首,被那些臣子們歌頌阿谀,就是真好也見不出來了,何況以我看來,也不過平平通順而已,妤不到那兒去。

    倒是今天的幾首,吟來确是令人感動,大姐很驚奇,還不相信是他作的呢?” 張玉朗道:“那可假不了,有親筆的詩篇為證的,再說别的人地做不出那種詩。

    ” 湘如道:“是啊!大姐對他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變,說是以前從沒有真正地了解皇帝過,以後一定要好好地彌補一下。

    ” 張玉朗笑道:“皇後在會後,親到禦書房去道賀,那時我還被皇帝留在禦書房中論詩,皇後來了後,一面向皇帝恭喜,一面向皇帝道歉埋怨……” “道歉埋怨,這是怎麼說呢?” 張玉朗一笑道:“事情是這樣,皇後說道歉是以前對皇帝的種種失禮處,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