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門,但是側門前也有兩個人站着,看見張嬷嬷被困着雙手押下來,不禁奇道:“張大娘,你是怎麼了。
” 張嬷嬷這下子可神氣了,哼了一聲道:“這是叫一個騷蹄子給治的,她當面折辱了我不說,連安平王妃派去的人也給折辱了,然後又叫人把我綁了回來,刷刷老王妃的面子。
” 門上的那個家丁道:“張大娘,你這是幹什麼,家裡有客,宮裡的娘娘聽說小郡主回京了,十分想念,遣了兩個女官來問候,正想找個人問話呢,還不把繩子解了,好進去回話去。
” 夏蓮道:“劉興,你别自作主張,你知道這繩子是誰困上的,你敢解下來,你有幾個腦袋!” 一下子把劉興給吓住了,張嬷嬷也道:“别解,别解,回頭我非叫那騷蹄子給我跪在地下解了不可。
” 夏蓮看她還在逞橫胡鬧,冷笑一聲,吩咐那婆子将她押到一邊的空房中,然後自己去見王妃了。
張嬷嬷還在叫道:“夏蓮,小蹄子,你不讓我見王妃有什麼關系,這兒有的是相熟的姊妹,那一個都能替我把話傳給王妃聽的。
” 夏蓮也不理會她,一迳到了後面的上房,國太正在陪着兩個女官兒說話,看見她來了,國太就笑道:“夏蓮,你來得正好,娘娘着人來問起湘兒,我說那丫頭回來後,我也沒見着,想叫個人去看看呢!” 夏蓮跪下行過了禮,先問候了娘娘聖安,然後才道:“郡主是昨天回京的,本來是要親自來請安的,可是因為路上辛苦了些,大夫說不宜再走動了,她想等過個兩三天,再來給老太君叩頭請安,讓婢子先來請罪。
” 王妃連忙道:“算算日子,大概也快了吧,這孩子也是的,身體本來就不怎麼好,害身子也要往外跑,叫她别來了,明後天我看她去,自己母女,還講究這些,快說,她的情形怎麼樣?” 夏蓮道:“很好,人雖然感到辛苦一點,精神卻好極了,氣色也比出京時好得多。
” 王妃感到很安慰,笑着點頭道:“這就好,這就好,這孩子的身子一直就叫我操心,從小就沒斷過藥……” 一個女官湊趣道:“郡主嫁了個如意郎君,心情一舒暢,病根就去了大半,再等小公子下了地,在月子裡好好的補上一補,一定就康健壯實了。
” 王妃笑道:“我也這麼想,女人家在月子裡是最好的調養機會,隻要月子裡養好了,百病俱除,我本來的身子也不太好,自從生了娘娘後,一個月子養好了,以前那些頭痛啊、腰酸啊什麼的,完全都沒了。
” 她輕歎了一口氣道:“最重要的是不能操心,湘兒那孩子就是心太細了,凡事都要考慮周到,不讓人落半句褒貶。
夏蓮,好孩子,你可得多費點心,多辛苦一點,别讓事情去煩她,我會好好的謝你的。
” 夏蓮忙道:“老太君這話叫婢子怎麼當得起,婢子派過去就是侍候郡主的,還有不盡心的嗎,不過,老太君放心,那邊家裡的事,不用婢子來效勞,也煩不到郡主身上去了,郡主到了一趟湘陰,把那位譚姑娘給請來了,在府裡理家呢。
” 王妃道:“我知道那位譚姑娘,湘兒在她那兒住了一個多月,每次寫信給我,提起她總是誇不絕口,我想湘兒的眼光一向很高,讓她佩服的人,總是差不到那兒去,你可見着了? “ “見到了,人品是沒得說了,滿肚子的學問……” “我想這些都差不了的,隻不過她再能幹,究竟沒到過京裡,見聞閱曆都欠缺一點,你要慢慢提提她,像她那樣的聰明人,有個十天半月的工夫,慢慢也就能摸入竅門了。
” 夏蓮想想到這正是機會,于是道:“老太君可是多慮了,這位譚姑娘可一點都不含糊。
行事爽日決斷,就跟郡主是一個樣的,婢子說件事情給您老人家聽聽就知道了,今兒上午,安平王妃遣了個崔嬷嬷去問好……” 王妃笑道:“表姊對這個姨侄女兒比我這做娘的還疼呢,她倒先派人去了。
” 夏蓮把事情再說下去,隻說到張嬷嬷自行作主,把人往裡帶時,王妃已勃然變色道:” 這老奴才太不成體統了,人家是看得起她,要她出來陪客,她以為自己是什麼了,要是湘兒在場,怕不早就叫人給她一頓闆子了。
” 夏蓮一聽這句話,心膽更壯道:“譚姑娘跟郡主一樣,也是很重規矩的,而且郡主已徑先有話,說今天要歇一歇,任何客人都不見的,所以譚姑娘立刻把她們給叫住了,然後…… “ 她把以後的事都說了,王妃默然片刻道:“張媽這奴才是該打,不過譚姑娘直接打了也就行了,何必把她送到我這兒來呢!” 一個女官笑道:“老太君,這正是人家孩子懂禮的地方,張媽是您身邊的人,犯錯,她們做小輩的不便處分了,送了來讓您發落,就是郡主自己,也該如此做才對,這是做晚輩的本份。
” 王妃想了一下道:“郡主知道了怎麼說?” 夏蓮心思乖巧,笑笑道:“婢子去禀告郡主,郡主叫婢子盡管送了來,婢子覺得這對老太君的臉上不好看,郡主笑着說,若是别的人家,這麼做是給老太君難看,我這做女兒的,難道還會給娘難看不成?娘一向最疼女兒的,她老人家還會為面子來生女兒的氣,再說我這女兒在女婿家裡丢了人,她不是更沒面子!” 這番話說得王妃笑逐顔開道:“對!對!還是湘兒想得周到,自家母女,還有什麼好争的,那不是給别人家看笑話嗎?” 夏蓮跟着道:“郡主還說了,您老人家支持這件事,不僅不會丢臉,反而可以讓人知道您是什麼樣的度量,咱們這一家太受人注目了,不知有多少對眼睛在看着呢,一舉一動,都可能成為天下的法範,您老人家正好可以讓人家看看王府的謙恭跟講究禮法,不驕不縱…… “ 王妃點頭道:“可不是,王爺時常告訴家裡的人說,咱們家身沐國恩;富貴榮華都到了極限,最易遭忌,所以咱們家一定要懂得謙抑,才是守成之道,平時就要讓人三分,更别說是理屈的時候了,張媽這個老東西太可惡了,白白的辜負了我對她的器重。
” 正在說着呢,偏偏有個不知高低的寶貝湊了進來,自趕沒趣。
那也是個老嬷嬷,看她未經通報就能直接走進後堂來,大概地位總不低,走進屋子,一迳繞到王妃的背後,彎腰在王妃的耳邊,低聲地訴說了一陣。
王妃的臉色一沉道:“秦媽,你可是親眼看見的?” 那個叫秦媽的嬷嬷似是不知死活地道:“奴才不但親眼看見,而且也親自去問過了那四個人,更和張家妹子說過了,事情真如奴才所說的那樣。
” 她見王妃臉上的怒色更盛,還以為自己的告狀生了效,更為得意了,索性屈了一腿,火上加油地道:“啟上太君,奴才等姊妹四個人,都是從老夫人身邊跟着您過來的,張家妹妹撥過去侍候郡主,就是郡主對她也該客客氣氣的,想不到一個外來的小娼婦……” 才說到這兒,夏蓮已經喝上道:“秦嬷嬷,譚姑娘是聞名天下的女才子,郡主對她恭敬得很,特地從湘陰把她請了來,姊妹相稱,情逾骨肉……” 秦嬷嬷猶然不知死活,冷笑道:“那又怎麼樣,郡主看得起她,她就該知恩圖報,她卻作威作福的……” 夏蓮冷笑道:“秦嬷嬷,那些話别說了,就以郡主跟她姐妹相稱,你罵她的那些話,不就也罵了郡主了!” 秦嬷嬷這才覺得自己失言,連忙道:“沒有的事,郡主是郡主,她是她……” 王妃已經沉下臉道:“秦媽,你的日子是越過越回頭了,湘兒的姊妹,也是你能罵得的?” 秦嬷嬷這才意識到風色的不對,一時怔住了。
她看看滿屋子的人以及那兩個宮裡出來的女官兒,臉上都現着一種鄙夷之色,才知道自己這一把野火燒得不是時候,不僅沒能形成撩原之勢,弄不好反而會把自己的眉毛都燒掉,因此連忙先重重的摔了自己兩個嘴巴道:“是!是!那是奴才一時情急,口沒遮攔,不過奴才也實在是氣不過,那位譚姑娘實在是人不給太君面子了,打狗還看主人面,她居然叫人把張家妹子困了送上這兒來。
” 王妃冷冷地道:“這正是人家懂禮的地方,以她的那個性情,在那邊也不是不敢打她,這個張媽鬧得太不像話了,正因為她念及張媽是我的陪嫁丫頭,才送了來讓我處分,這是她尊重我,也明白我不是個不明是非的人,我認為這樣做很對。
” 秦嬷嬷呆住了,王妃道:“我要是聽了你的煽動,那才是個是非不明的混帳老婆子呢! “ 秦嬷嬷這才知道自己幹了件多麼傻的事兒,這個時候隻有先保住自己,可沒法子再去顧全老姊妹了,隻有連連地叩頭道:“是!是!奴才糊塗,奴才該死……” 王妃冷笑道:“秦媽,我想你是日子過得太舒服,不知道自己是誰了,把以前學的規矩都忘了,張媽雖是你以前的姊妹,可是她已經派出去了,就是外面的人,她讓人給困上了送到外房裡,在是非未明之前。
你憑什麼前去過問,而且還敢到這兒來煽野火。
” 秦嬷嬷隻有叩響頭的份兒了,王妃怒哼一聲道:“我知道你們近來都是眼睛長在頭頂上,早已經自己封自己為老封君了,所以才不把别人看在眼裡,秦媽,從明天起,你給我到廚房裡去洗三個月的碗,聽到沒有,是着着實實的洗三個月,不是虛應故事,不準要人幫忙,若是工作不力,加倍處分,明天我會叫人到廚房裡去監視着你,讓你從頭學些規矩。
” 秦嬷嬷直了眼,再也沒想到自己會惹來這麼重的處分,府裡上上下下,光是主子就是十幾位了,每餐的盤碗不下幾百個,這一洗起來豈不活活的累死了? 光是累倒也罷了,最難堪的是這個臉丢得大了,洗碗是粗使老媽子的事,自己已經是嬷嬷的身份了,這個差使怎麼能幹呢,她正想叩頭求恩,王妃已經不耐煩地一揮手道:“聽着,我的話不準打折扣,三個月,一天也不準少,你要是不盡心,三個月後還得繼續罰下去,現在給我滾過一邊去。
” 秦嬷嬷知道王妃說一不二的性情,隻有暗悔自己多事自惹麻煩上身,叩了個頭,乖乖的退下了。
王妃歎了口氣道:。
“我最近也是人懶了一點,府裡的事很少管了,由着他們胡鬧去,才弄得這麼沒上沒下的,以後倒要加點精神管一管:“小鵑!” “婢子在!老太君請示下。
” 那是個二十多歲的大丫頭,長得很玲珑精幹,而且一直就站在王妃的背後,可見她是王妃身邊最得力的侍兒了。
她可是規規矩短地退了兩步,才跪下來回話的,王妃笑了笑,道: “你說對張媽這件事,咱們應該怎麼個處理法,才能不落人笑話?” 小鵑着實很為難!不知道該如何回話,王妃想是知道她的難處,笑着道:“說好了,沒關系,我心裡也有個底子,隻不過是想知道一下你的看法如何?” 小鵑頓了一頓才道。
:“太君,王府裡一向有規矩,張嬷嬷所犯的過失隻是犯上而已,最多是罰兩個月的例錢或者再加上一兩個月的苦工……” 她說得很牽強,而且也是很輕的了,但心中仍然感到不安,但是如此,已經引來了一對怨恨的眼光。
那是兩個中年婦人,她們雖是站在大廳的兩側,但都是王府中有頭臉的大紅人,因為她們是跟張媽、秦媽一起陪嫁過來的,算是王妃的貼己私人。
正因為她們是王妃的娘家人,所以王府中的人,平時對她們也很客氣,養成了她們驕狂自大的習氣,除了幾個主子之外,幾乎沒人在她們眼睛中。
所以張嬷嬷被人困了送回來,她們會認為是奇恥大辱,不過秦嬷嬷因為在王妃面前為張嬷嬷說項而受了罰,使得這兩個學了點乖,不敢随便開口了。
但是她們聽了小鵑的話,仍然忍不住怒目看了她一眼,似乎在怪她太不給她們這班老姊妹的面子了。
但是這情形卻沒有漏過王妃的眼睛,也使王妃感到了心驚,她沒想到自己身邊的這四個人居然跋扈成這個樣子,在自己的當面尚且如此,難怪張媽在外面會無法無天了。
王妃壓抑着自己的怒意,覺得正好利用這個機會把她們的驕氣壓一壓,否則,她們更将作威作福了。
于是不動聲色地道:“李媽、孫媽。
” 那兩個婆子連忙誇前兩步道:“奴才在。
” 王妃道:“你們認為小鵑所說的處分如何?”。
問到她們的身上,她們卻又不敢表示意見了,王妃又催了一遍,李媽才壯着膽子道:” 奴才以為很合适。
” “孫媽:你呢?”王妃的臉轉過來。
“奴才也是一樣,認為很合适。
” 王妃冷笑一聲:“既然你們自己以為很合适,為什麼剛才又狠狠的盯着小鵑看呢?” 兩個人吓了一大跳,連忙跪下道:“奴才沒有。
” “沒有?我親眼看見的,還會冤枉了你們不成?哼,我知道你們四個人,仗着是跟我過來的,平時裡頤指氣使的,作威作福,已經不是一天了,人家受了你們的欺負,不敢來告訴我……” 那兩人吓得臉色如土,連連磕頭道:“奴才不敢!” “當着我的面,你們都敢使眼色,還有什麼不敢的?這是我親眼看見的你們還敢賴,掌嘴十下,自己動手。
” 李媽跟孫媽不敢再說了,每人結結實實的給了自己十個嘴巴。
王妃這才歎了口氣道:” 你們實在太不像話了,在王府裡都是這個樣子,出去還不更要端成王母娘娘似的了。
尤其是張媽,更是可惡,我派她出去是因為郡主剛成家,要她多操點心照顧着點,她倒去做老封君了,幸好遇見那位譚姑娘是個有擔當的,要是老實點的,不是叫她給壓了下去,讓人說我們王府裡不知道有多麼仗勢淩人呢?” 别人都不敢說話,還是那兩名女官之一開了口道:“老太君這顧慮是對的,娘娘一直告誡我們,說位高易遭忌,我們鳳儀宮中的人,到了别的宮裡,要特别的謙和,這才是母儀天下的模範。
” 王妃點點頭道:“可不是嗎?娘娘是一國之母,都如此的謙遜虛心,我們在外面的人倒神氣起來了。
” 那女官道:“老太君則這麼說,王爺和幾位國舅為國之棟梁,雖然位居極品,但公忠體國,虛心下士也是備受天下稱道的。
再說老太君憐老恤貧,仁慈之名,在京師誰人不知?” 另一個女官也道:“老太君若不是一個明是非,講道理的人,那譚姑娘也不會把府上的人困了送來了,這件事錯非是您老人家,換個人也真沒這麼大的雅量能忍受下來的。
” 總算這兩張嘴能說會道,把王妃的滿腔怒氣說得平息了下來,輕歎一聲:“話雖如此,但是這批奴才太可惡了,若是不好好懲治一下,我劉氏一門的名聲就給他們破壞盡了!小鵑。
” 小鵑忙上前道:“奴才在這兒。
” 王妃道:“我也不必再見張媽問什麼了,你去傳我的話,張媽掌嘴二十,由一等月例降為三等,仍然撥到張家去侍候郡主,派在粗使打雜工作,掌過嘴後,你自己押着她回去,向那位譚姑嫂緻歉,同時也去看看郡主,告訴她我明天看她去。
” 這個懲罰太重了,尤其是第二項,由一等月例降為三等,那倒不是銀錢的差别,而是身份上的差别。
她們都是自幼賣身,終身為奴的,盡管她們已經嫁人生兒育女了,但是在名份上,始終是下人。
不過下人也要分等的,像張媽她們,因為是王妃的陪嫁丫頭,侍候了主子幾十年,地位已經很高了。
她們雖然還到府裡來侍候,但是隻管管事而已,自己不必操勞,甚至于飲食起居,都有人侍候她們,等于是個二等主子了,也因此才養成她們目空一切的驕态。
一等月例,每月也不過是二十兩銀子,但降為三等,卻隻有一兩了,張媽自然不會心疼銀子,她們每月的各項進賬、分外的賞賜以及外頭的孝敬,比這多上不知多少,可是降到三等月例後,那就是失去了以前的地位,淪為粗使的仆婦。
這一降從天堂跌到了地獄,無怪乎小鵑到外頭一宣布,張媽的臉色整個變了,幾乎無法相信,怔了半天後,她還掙紮着要進去問問王妃。
小鵑冷笑道:“張嬷嬷,老太君為了你,已經生了大半天的氣了,你害了自己不說,連秦嬷嬷、李嬷嬷她們都跟着倒了楣,挨了一頓好罰……” “我不信,王妃對我不會這麼絕情的,我要去問問。
” “張嬷嬷,你要弄清楚。
你已經不是一等管事大奶奶了,沒資格進去了,老實點認了罰吧,别給我們添麻煩,來人,掌嘴。
” 那四個随來的婆子已經為張媽所累,憋了一肚子的氣,這時正是出氣的時候。
聽見小鵑的吩咐後,上前老實不客氣,劈劈啪啪的一頓巴掌,等到小鵑喊停的時候,已不止二十下了。
不過也沒人去計較這些了,當小鵑押着張媽,回到了探花府的時候,譚意哥正在湘如的屋子裡閑聊。
譚意哥沒提懲治張媽的事,湘如也不便提,所以當夏蓮來同報說王府派了小鵑來回話的時候,湘如多少有點不安,譚意哥卻從容自然叫請。
湘如連忙看看夏蓮,從她的眼色中看出事情很順利,她才放了心。
小鵲到了裡屋,郡主跟譚意哥都站了起來,問了王妃的安,小鵑恭敬地回答了,然後再向湘如跪下請安問好,湘如道:“見過譚先生,她不但是我的姊妹,更是我的閨中良師益友,一肚子的好學問。
” 小鵑忙又跪下叩頭見禮,譚意哥倒不好意思了,勉強受了半禮,讓小鵑在腳凳上坐了下來才道:“鵑姑娘,我很失禮,把張嬷嬷送到王府上去,王妃很生氣吧。
” 小鵑道:“是的!老太君的确很生氣,但也非常抱歉跟感謝,老太君氣的是張媽她們太跋扈了,抱歉的是沒有把她們教導好,所以叫婢子特地前來謝謝譚先生的管教,還請譚先生不要介意她們的無禮。
” 接着又把王府如何懲治張媽的情形說了,湘如籲了一口氣道:“娘果然是明白事理的。
“ 譚意哥卻毫不意外地道:“我早就知道王妃是賢明不過的,這結果早就在我意料之中。
“ 湘如倒不禁愕然了道:“妹子,你早就知道這結果?” 譚意哥笑道:“不錯,不信的話,你可以問秋蘋,我已經把張媽回來後的工作都安排好了。
” 秋蘋滿臉欽色地道:“是的,譚先生說張媽回來後,罰到後園看門去,說那個地方人少,一則便于她反省思過,二則也讓她的面子上好過一點,若是在别的地方,跟别人一塊兒工作,不僅面子上難看,心裡也不好過。
” 湘如不禁笑道:“妹子,我真服了你,你莫非有未蔔先知的本事,怎麼知道娘一定會把她貶回來呢?” 秋蘋道:“是啊!當時我也不信,我說張嬷嬷不一定還會回來,再說回來之後,到那兒去也不合适,她是一等管事嬷嬷,而原來管園門的老徐媽隻是個三等仆婦,可是譚先生叫我等着瞧好了,錯不了。
” 湘如笑道:“妹子你說,你怎麼知道我娘對張媽的處分一定是如此呢?老實說,我都沒把握,要是我把人送了去,都不敢望娘能做到這一點。
” 譚意哥一笑道:“由女知母,我從湘姊的一切,就知道王妃絕對是深明事理的賢母,所以我才會把人送到王府去。
” 湘如道:
” 張嬷嬷這下子可神氣了,哼了一聲道:“這是叫一個騷蹄子給治的,她當面折辱了我不說,連安平王妃派去的人也給折辱了,然後又叫人把我綁了回來,刷刷老王妃的面子。
” 門上的那個家丁道:“張大娘,你這是幹什麼,家裡有客,宮裡的娘娘聽說小郡主回京了,十分想念,遣了兩個女官來問候,正想找個人問話呢,還不把繩子解了,好進去回話去。
” 夏蓮道:“劉興,你别自作主張,你知道這繩子是誰困上的,你敢解下來,你有幾個腦袋!” 一下子把劉興給吓住了,張嬷嬷也道:“别解,别解,回頭我非叫那騷蹄子給我跪在地下解了不可。
” 夏蓮看她還在逞橫胡鬧,冷笑一聲,吩咐那婆子将她押到一邊的空房中,然後自己去見王妃了。
張嬷嬷還在叫道:“夏蓮,小蹄子,你不讓我見王妃有什麼關系,這兒有的是相熟的姊妹,那一個都能替我把話傳給王妃聽的。
” 夏蓮也不理會她,一迳到了後面的上房,國太正在陪着兩個女官兒說話,看見她來了,國太就笑道:“夏蓮,你來得正好,娘娘着人來問起湘兒,我說那丫頭回來後,我也沒見着,想叫個人去看看呢!” 夏蓮跪下行過了禮,先問候了娘娘聖安,然後才道:“郡主是昨天回京的,本來是要親自來請安的,可是因為路上辛苦了些,大夫說不宜再走動了,她想等過個兩三天,再來給老太君叩頭請安,讓婢子先來請罪。
” 王妃連忙道:“算算日子,大概也快了吧,這孩子也是的,身體本來就不怎麼好,害身子也要往外跑,叫她别來了,明後天我看她去,自己母女,還講究這些,快說,她的情形怎麼樣?” 夏蓮道:“很好,人雖然感到辛苦一點,精神卻好極了,氣色也比出京時好得多。
” 王妃感到很安慰,笑着點頭道:“這就好,這就好,這孩子的身子一直就叫我操心,從小就沒斷過藥……” 一個女官湊趣道:“郡主嫁了個如意郎君,心情一舒暢,病根就去了大半,再等小公子下了地,在月子裡好好的補上一補,一定就康健壯實了。
” 王妃笑道:“我也這麼想,女人家在月子裡是最好的調養機會,隻要月子裡養好了,百病俱除,我本來的身子也不太好,自從生了娘娘後,一個月子養好了,以前那些頭痛啊、腰酸啊什麼的,完全都沒了。
” 她輕歎了一口氣道:“最重要的是不能操心,湘兒那孩子就是心太細了,凡事都要考慮周到,不讓人落半句褒貶。
夏蓮,好孩子,你可得多費點心,多辛苦一點,别讓事情去煩她,我會好好的謝你的。
” 夏蓮忙道:“老太君這話叫婢子怎麼當得起,婢子派過去就是侍候郡主的,還有不盡心的嗎,不過,老太君放心,那邊家裡的事,不用婢子來效勞,也煩不到郡主身上去了,郡主到了一趟湘陰,把那位譚姑娘給請來了,在府裡理家呢。
” 王妃道:“我知道那位譚姑娘,湘兒在她那兒住了一個多月,每次寫信給我,提起她總是誇不絕口,我想湘兒的眼光一向很高,讓她佩服的人,總是差不到那兒去,你可見着了? “ “見到了,人品是沒得說了,滿肚子的學問……” “我想這些都差不了的,隻不過她再能幹,究竟沒到過京裡,見聞閱曆都欠缺一點,你要慢慢提提她,像她那樣的聰明人,有個十天半月的工夫,慢慢也就能摸入竅門了。
” 夏蓮想想到這正是機會,于是道:“老太君可是多慮了,這位譚姑娘可一點都不含糊。
行事爽日決斷,就跟郡主是一個樣的,婢子說件事情給您老人家聽聽就知道了,今兒上午,安平王妃遣了個崔嬷嬷去問好……” 王妃笑道:“表姊對這個姨侄女兒比我這做娘的還疼呢,她倒先派人去了。
” 夏蓮把事情再說下去,隻說到張嬷嬷自行作主,把人往裡帶時,王妃已勃然變色道:” 這老奴才太不成體統了,人家是看得起她,要她出來陪客,她以為自己是什麼了,要是湘兒在場,怕不早就叫人給她一頓闆子了。
” 夏蓮一聽這句話,心膽更壯道:“譚姑娘跟郡主一樣,也是很重規矩的,而且郡主已徑先有話,說今天要歇一歇,任何客人都不見的,所以譚姑娘立刻把她們給叫住了,然後…… “ 她把以後的事都說了,王妃默然片刻道:“張媽這奴才是該打,不過譚姑娘直接打了也就行了,何必把她送到我這兒來呢!” 一個女官笑道:“老太君,這正是人家孩子懂禮的地方,張媽是您身邊的人,犯錯,她們做小輩的不便處分了,送了來讓您發落,就是郡主自己,也該如此做才對,這是做晚輩的本份。
” 王妃想了一下道:“郡主知道了怎麼說?” 夏蓮心思乖巧,笑笑道:“婢子去禀告郡主,郡主叫婢子盡管送了來,婢子覺得這對老太君的臉上不好看,郡主笑着說,若是别的人家,這麼做是給老太君難看,我這做女兒的,難道還會給娘難看不成?娘一向最疼女兒的,她老人家還會為面子來生女兒的氣,再說我這女兒在女婿家裡丢了人,她不是更沒面子!” 這番話說得王妃笑逐顔開道:“對!對!還是湘兒想得周到,自家母女,還有什麼好争的,那不是給别人家看笑話嗎?” 夏蓮跟着道:“郡主還說了,您老人家支持這件事,不僅不會丢臉,反而可以讓人知道您是什麼樣的度量,咱們這一家太受人注目了,不知有多少對眼睛在看着呢,一舉一動,都可能成為天下的法範,您老人家正好可以讓人家看看王府的謙恭跟講究禮法,不驕不縱…… “ 王妃點頭道:“可不是,王爺時常告訴家裡的人說,咱們家身沐國恩;富貴榮華都到了極限,最易遭忌,所以咱們家一定要懂得謙抑,才是守成之道,平時就要讓人三分,更别說是理屈的時候了,張媽這個老東西太可惡了,白白的辜負了我對她的器重。
” 正在說着呢,偏偏有個不知高低的寶貝湊了進來,自趕沒趣。
那也是個老嬷嬷,看她未經通報就能直接走進後堂來,大概地位總不低,走進屋子,一迳繞到王妃的背後,彎腰在王妃的耳邊,低聲地訴說了一陣。
王妃的臉色一沉道:“秦媽,你可是親眼看見的?” 那個叫秦媽的嬷嬷似是不知死活地道:“奴才不但親眼看見,而且也親自去問過了那四個人,更和張家妹子說過了,事情真如奴才所說的那樣。
” 她見王妃臉上的怒色更盛,還以為自己的告狀生了效,更為得意了,索性屈了一腿,火上加油地道:“啟上太君,奴才等姊妹四個人,都是從老夫人身邊跟着您過來的,張家妹妹撥過去侍候郡主,就是郡主對她也該客客氣氣的,想不到一個外來的小娼婦……” 才說到這兒,夏蓮已經喝上道:“秦嬷嬷,譚姑娘是聞名天下的女才子,郡主對她恭敬得很,特地從湘陰把她請了來,姊妹相稱,情逾骨肉……” 秦嬷嬷猶然不知死活,冷笑道:“那又怎麼樣,郡主看得起她,她就該知恩圖報,她卻作威作福的……” 夏蓮冷笑道:“秦嬷嬷,那些話别說了,就以郡主跟她姐妹相稱,你罵她的那些話,不就也罵了郡主了!” 秦嬷嬷這才覺得自己失言,連忙道:“沒有的事,郡主是郡主,她是她……” 王妃已經沉下臉道:“秦媽,你的日子是越過越回頭了,湘兒的姊妹,也是你能罵得的?” 秦嬷嬷這才意識到風色的不對,一時怔住了。
她看看滿屋子的人以及那兩個宮裡出來的女官兒,臉上都現着一種鄙夷之色,才知道自己這一把野火燒得不是時候,不僅沒能形成撩原之勢,弄不好反而會把自己的眉毛都燒掉,因此連忙先重重的摔了自己兩個嘴巴道:“是!是!那是奴才一時情急,口沒遮攔,不過奴才也實在是氣不過,那位譚姑娘實在是人不給太君面子了,打狗還看主人面,她居然叫人把張家妹子困了送上這兒來。
” 王妃冷冷地道:“這正是人家懂禮的地方,以她的那個性情,在那邊也不是不敢打她,這個張媽鬧得太不像話了,正因為她念及張媽是我的陪嫁丫頭,才送了來讓我處分,這是她尊重我,也明白我不是個不明是非的人,我認為這樣做很對。
” 秦嬷嬷呆住了,王妃道:“我要是聽了你的煽動,那才是個是非不明的混帳老婆子呢! “ 秦嬷嬷這才知道自己幹了件多麼傻的事兒,這個時候隻有先保住自己,可沒法子再去顧全老姊妹了,隻有連連地叩頭道:“是!是!奴才糊塗,奴才該死……” 王妃冷笑道:“秦媽,我想你是日子過得太舒服,不知道自己是誰了,把以前學的規矩都忘了,張媽雖是你以前的姊妹,可是她已經派出去了,就是外面的人,她讓人給困上了送到外房裡,在是非未明之前。
你憑什麼前去過問,而且還敢到這兒來煽野火。
” 秦嬷嬷隻有叩響頭的份兒了,王妃怒哼一聲道:“我知道你們近來都是眼睛長在頭頂上,早已經自己封自己為老封君了,所以才不把别人看在眼裡,秦媽,從明天起,你給我到廚房裡去洗三個月的碗,聽到沒有,是着着實實的洗三個月,不是虛應故事,不準要人幫忙,若是工作不力,加倍處分,明天我會叫人到廚房裡去監視着你,讓你從頭學些規矩。
” 秦嬷嬷直了眼,再也沒想到自己會惹來這麼重的處分,府裡上上下下,光是主子就是十幾位了,每餐的盤碗不下幾百個,這一洗起來豈不活活的累死了? 光是累倒也罷了,最難堪的是這個臉丢得大了,洗碗是粗使老媽子的事,自己已經是嬷嬷的身份了,這個差使怎麼能幹呢,她正想叩頭求恩,王妃已經不耐煩地一揮手道:“聽着,我的話不準打折扣,三個月,一天也不準少,你要是不盡心,三個月後還得繼續罰下去,現在給我滾過一邊去。
” 秦嬷嬷知道王妃說一不二的性情,隻有暗悔自己多事自惹麻煩上身,叩了個頭,乖乖的退下了。
王妃歎了口氣道:。
“我最近也是人懶了一點,府裡的事很少管了,由着他們胡鬧去,才弄得這麼沒上沒下的,以後倒要加點精神管一管:“小鵑!” “婢子在!老太君請示下。
” 那是個二十多歲的大丫頭,長得很玲珑精幹,而且一直就站在王妃的背後,可見她是王妃身邊最得力的侍兒了。
她可是規規矩短地退了兩步,才跪下來回話的,王妃笑了笑,道: “你說對張媽這件事,咱們應該怎麼個處理法,才能不落人笑話?” 小鵑着實很為難!不知道該如何回話,王妃想是知道她的難處,笑着道:“說好了,沒關系,我心裡也有個底子,隻不過是想知道一下你的看法如何?” 小鵑頓了一頓才道。
:“太君,王府裡一向有規矩,張嬷嬷所犯的過失隻是犯上而已,最多是罰兩個月的例錢或者再加上一兩個月的苦工……” 她說得很牽強,而且也是很輕的了,但心中仍然感到不安,但是如此,已經引來了一對怨恨的眼光。
那是兩個中年婦人,她們雖是站在大廳的兩側,但都是王府中有頭臉的大紅人,因為她們是跟張媽、秦媽一起陪嫁過來的,算是王妃的貼己私人。
正因為她們是王妃的娘家人,所以王府中的人,平時對她們也很客氣,養成了她們驕狂自大的習氣,除了幾個主子之外,幾乎沒人在她們眼睛中。
所以張嬷嬷被人困了送回來,她們會認為是奇恥大辱,不過秦嬷嬷因為在王妃面前為張嬷嬷說項而受了罰,使得這兩個學了點乖,不敢随便開口了。
但是她們聽了小鵑的話,仍然忍不住怒目看了她一眼,似乎在怪她太不給她們這班老姊妹的面子了。
但是這情形卻沒有漏過王妃的眼睛,也使王妃感到了心驚,她沒想到自己身邊的這四個人居然跋扈成這個樣子,在自己的當面尚且如此,難怪張媽在外面會無法無天了。
王妃壓抑着自己的怒意,覺得正好利用這個機會把她們的驕氣壓一壓,否則,她們更将作威作福了。
于是不動聲色地道:“李媽、孫媽。
” 那兩個婆子連忙誇前兩步道:“奴才在。
” 王妃道:“你們認為小鵑所說的處分如何?”。
問到她們的身上,她們卻又不敢表示意見了,王妃又催了一遍,李媽才壯着膽子道:” 奴才以為很合适。
” “孫媽:你呢?”王妃的臉轉過來。
“奴才也是一樣,認為很合适。
” 王妃冷笑一聲:“既然你們自己以為很合适,為什麼剛才又狠狠的盯着小鵑看呢?” 兩個人吓了一大跳,連忙跪下道:“奴才沒有。
” “沒有?我親眼看見的,還會冤枉了你們不成?哼,我知道你們四個人,仗着是跟我過來的,平時裡頤指氣使的,作威作福,已經不是一天了,人家受了你們的欺負,不敢來告訴我……” 那兩人吓得臉色如土,連連磕頭道:“奴才不敢!” “當着我的面,你們都敢使眼色,還有什麼不敢的?這是我親眼看見的你們還敢賴,掌嘴十下,自己動手。
” 李媽跟孫媽不敢再說了,每人結結實實的給了自己十個嘴巴。
王妃這才歎了口氣道:” 你們實在太不像話了,在王府裡都是這個樣子,出去還不更要端成王母娘娘似的了。
尤其是張媽,更是可惡,我派她出去是因為郡主剛成家,要她多操點心照顧着點,她倒去做老封君了,幸好遇見那位譚姑娘是個有擔當的,要是老實點的,不是叫她給壓了下去,讓人說我們王府裡不知道有多麼仗勢淩人呢?” 别人都不敢說話,還是那兩名女官之一開了口道:“老太君這顧慮是對的,娘娘一直告誡我們,說位高易遭忌,我們鳳儀宮中的人,到了别的宮裡,要特别的謙和,這才是母儀天下的模範。
” 王妃點點頭道:“可不是嗎?娘娘是一國之母,都如此的謙遜虛心,我們在外面的人倒神氣起來了。
” 那女官道:“老太君則這麼說,王爺和幾位國舅為國之棟梁,雖然位居極品,但公忠體國,虛心下士也是備受天下稱道的。
再說老太君憐老恤貧,仁慈之名,在京師誰人不知?” 另一個女官也道:“老太君若不是一個明是非,講道理的人,那譚姑娘也不會把府上的人困了送來了,這件事錯非是您老人家,換個人也真沒這麼大的雅量能忍受下來的。
” 總算這兩張嘴能說會道,把王妃的滿腔怒氣說得平息了下來,輕歎一聲:“話雖如此,但是這批奴才太可惡了,若是不好好懲治一下,我劉氏一門的名聲就給他們破壞盡了!小鵑。
” 小鵑忙上前道:“奴才在這兒。
” 王妃道:“我也不必再見張媽問什麼了,你去傳我的話,張媽掌嘴二十,由一等月例降為三等,仍然撥到張家去侍候郡主,派在粗使打雜工作,掌過嘴後,你自己押着她回去,向那位譚姑嫂緻歉,同時也去看看郡主,告訴她我明天看她去。
” 這個懲罰太重了,尤其是第二項,由一等月例降為三等,那倒不是銀錢的差别,而是身份上的差别。
她們都是自幼賣身,終身為奴的,盡管她們已經嫁人生兒育女了,但是在名份上,始終是下人。
不過下人也要分等的,像張媽她們,因為是王妃的陪嫁丫頭,侍候了主子幾十年,地位已經很高了。
她們雖然還到府裡來侍候,但是隻管管事而已,自己不必操勞,甚至于飲食起居,都有人侍候她們,等于是個二等主子了,也因此才養成她們目空一切的驕态。
一等月例,每月也不過是二十兩銀子,但降為三等,卻隻有一兩了,張媽自然不會心疼銀子,她們每月的各項進賬、分外的賞賜以及外頭的孝敬,比這多上不知多少,可是降到三等月例後,那就是失去了以前的地位,淪為粗使的仆婦。
這一降從天堂跌到了地獄,無怪乎小鵑到外頭一宣布,張媽的臉色整個變了,幾乎無法相信,怔了半天後,她還掙紮着要進去問問王妃。
小鵑冷笑道:“張嬷嬷,老太君為了你,已經生了大半天的氣了,你害了自己不說,連秦嬷嬷、李嬷嬷她們都跟着倒了楣,挨了一頓好罰……” “我不信,王妃對我不會這麼絕情的,我要去問問。
” “張嬷嬷,你要弄清楚。
你已經不是一等管事大奶奶了,沒資格進去了,老實點認了罰吧,别給我們添麻煩,來人,掌嘴。
” 那四個随來的婆子已經為張媽所累,憋了一肚子的氣,這時正是出氣的時候。
聽見小鵑的吩咐後,上前老實不客氣,劈劈啪啪的一頓巴掌,等到小鵑喊停的時候,已不止二十下了。
不過也沒人去計較這些了,當小鵑押着張媽,回到了探花府的時候,譚意哥正在湘如的屋子裡閑聊。
譚意哥沒提懲治張媽的事,湘如也不便提,所以當夏蓮來同報說王府派了小鵑來回話的時候,湘如多少有點不安,譚意哥卻從容自然叫請。
湘如連忙看看夏蓮,從她的眼色中看出事情很順利,她才放了心。
小鵲到了裡屋,郡主跟譚意哥都站了起來,問了王妃的安,小鵑恭敬地回答了,然後再向湘如跪下請安問好,湘如道:“見過譚先生,她不但是我的姊妹,更是我的閨中良師益友,一肚子的好學問。
” 小鵑忙又跪下叩頭見禮,譚意哥倒不好意思了,勉強受了半禮,讓小鵑在腳凳上坐了下來才道:“鵑姑娘,我很失禮,把張嬷嬷送到王府上去,王妃很生氣吧。
” 小鵑道:“是的!老太君的确很生氣,但也非常抱歉跟感謝,老太君氣的是張媽她們太跋扈了,抱歉的是沒有把她們教導好,所以叫婢子特地前來謝謝譚先生的管教,還請譚先生不要介意她們的無禮。
” 接着又把王府如何懲治張媽的情形說了,湘如籲了一口氣道:“娘果然是明白事理的。
“ 譚意哥卻毫不意外地道:“我早就知道王妃是賢明不過的,這結果早就在我意料之中。
“ 湘如倒不禁愕然了道:“妹子,你早就知道這結果?” 譚意哥笑道:“不錯,不信的話,你可以問秋蘋,我已經把張媽回來後的工作都安排好了。
” 秋蘋滿臉欽色地道:“是的,譚先生說張媽回來後,罰到後園看門去,說那個地方人少,一則便于她反省思過,二則也讓她的面子上好過一點,若是在别的地方,跟别人一塊兒工作,不僅面子上難看,心裡也不好過。
” 湘如不禁笑道:“妹子,我真服了你,你莫非有未蔔先知的本事,怎麼知道娘一定會把她貶回來呢?” 秋蘋道:“是啊!當時我也不信,我說張嬷嬷不一定還會回來,再說回來之後,到那兒去也不合适,她是一等管事嬷嬷,而原來管園門的老徐媽隻是個三等仆婦,可是譚先生叫我等着瞧好了,錯不了。
” 湘如笑道:“妹子你說,你怎麼知道我娘對張媽的處分一定是如此呢?老實說,我都沒把握,要是我把人送了去,都不敢望娘能做到這一點。
” 譚意哥一笑道:“由女知母,我從湘姊的一切,就知道王妃絕對是深明事理的賢母,所以我才會把人送到王府去。
” 湘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