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
譚意哥道:“她的胸襟是非常人能及。
” 張玉朗道:“最妙的是我問過她何以每天都是含笑對人,從來也沒有生氣的時候,就是下人們做了錯事,她也能找到其中的可笑之處,哈哈大笑。
” “她跟你一樣,說是浮生苦短,為歡幾何,何必還要自尋煩惱去生氣,以笑眼看世界,處處都是歡愉,等最後走的時候,兩肩擔滿了歡樂豈不是好。
” 譚意哥似乎頗為驚奇地哦了一聲道:“這話真是她說的?” 張玉朗道:“自然了,就是叫我說,我也說不上這麼一篇話來。
” “你心中無此意念,自然說不出這個道理來。
” “那你們心中又是如何生此意念的?” 譚意哥輕輕一歎道:“我是因為生逢乖離,自苦悲傷之馀,自生激勵,因而萌發此念,頓覺生命中充滿了朝氣,滿眼都是光明。
至于你的那位新夫人由何處萌生此念,還不得而知了。
” 張玉朗一歎道:“你們都是心胸豁達的人,也都是懂得在生命中求快樂的人。
” 譚意哥一笑道:“所以你不必替我擔心,我懂得安排自己的生活,尋求自己的快樂的。
“ 張玉朗道:“我怎麼不擔心,失去了你,我的生命中就不會有快樂。
” 譚意哥道:“玉朗,一個男人的功榮千方百途,兒女之情,隻是其中一端而已,你雖然科場中高魁,也隻是功名的開端而已,将來的日子還長得很。
” 張玉朗道:“不完全是情的關系,還牽涉到我的為人處世準則,你知道我此身最重言諾,答應過的事,我就一定要做到,所以在前些日子,我答應了胡師兄,要替他完成百件功德的心願,明知可能會因而影響到身家性命,我也一定要去完成,因此我答應你的……” 譚意哥平靜地接道:“你并沒有答應我什麼,因為你在事先就聲明過,你的婚事要由堂上尊親作主。
” “但是我卻答應過你,此生絕不負你。
” “你這不算負我!你到京裡去赴考,就是因我之請,你能夠金榜題名,将來能夠有一番輝煌的表現,就是報答了我的期望。
” “這些卻不是我對自己的期望。
” 譚意哥笑笑道:“正因為不是你的期望,才顯得你是為了我而做的,隻此一端,我于願已足,好了,我們的談話就算到此為止。
” 張玉朗正要開口,譚意哥道:“玉朗,我也對我自己立下過誓言,我不能背誓。
” 這一句話把張玉朗的嘴封住了。
不錯,譚意哥立過誓,而且不止一人聽過她的誓言,知道她的心願。
“我将來若要求歸宿;我一定要求到明媒正娶的正室,甚至争到一付诰命,絕不做人家的妾侍側室,說什麼我也要為樂坊中的姊妹争這一口氣。
” 譚意哥曾經不止對一個人說起這句話,當然聽的人不會很認真,但是譚意哥自己卻是非常認真的。
有的人很嘉許她的志向,有的人則不免嗤之以鼻,而且嗤之以鼻的,又多半還是她們樂坊中的姊妹,也隻有她們,才知道這一番心願要實踐起來是多麼的困難。
以色笑為市的風塵女子,擺出一付聖女的姿态以廣招徕尚可,但是要想真正做個聖女,那就隻有準備着門可羅雀,喝西北風吧。
不過,譚意哥的一切使她們改觀了,她落籍兩年,紅得發紫,在客人面前端莊肅穆,不苟言笑,不受狎侮,而趨之者日衆。
那是她自己掙來的,因為她的人美,氣質雅,純潔無邪,使得每一個上門的男人又愛又憐,卻又不生邪念。
再者,則是她的才華高,文思捷,巧句如珠,辯若河瀉,也使一些客人仰慕敬佩而不敢輕侮。
她剛入籍時,沒有人相信她能堅持她的心願。
她落籍兩年後,沒有人會懷疑她說的話,因為以她的條件,就是合于她心願,她也可以抓一把起來逐個挑選。
别的風塵女子,存有那種想法是奢望。
隻有譚意哥,沒有人會以為她所望過奢,反而會以為她若得不到那樣一個歸宿才是不可思議的事。
張玉朗出現在譚意哥的生命中很突然,以至于大家都還不太知道這件事。
她脫離樂籍,離開長沙也非常的突然,隻有幾個人知道内情。
因此,張玉朗聽她說到這一句話--我對我自己的歸宿也曾經立下過誓言--就感到完全絕望了。
所以他隻有長歎了一聲,雖然還沒有放棄希望,但是他知道自己是絕沒有希望能說服譚意哥了,因為他找不到開口的理由。
現在,隻有寄望在湘如的身上了,不過他那裡知道那可能性也十分渺茫,自己與譚意哥不僅是有過一段情,而且還有過肌膚之親,而湘如跟她則是完全陌生的。
再者兩個人的地位還是巧妙的敵對狀态,自己動以至情,都無法說得譚意哥點頭,湘如又怎麼行呢? 兩個人之間突地變得沉默了,雙方都不知說些什麼好,還是譚意哥首先打破了僵局道: “玉朗,你用過了飯沒有?” 張玉朗道:“沒有,我一路趕來,隻恨不得插了翅膀,那有用飯的時間。
不過你也别去張羅,我根本就不餓,我心裡就像是堵着一大塊東西,什麼都吃不下。
” 譚意哥憐惜地望着他道:“東西是要吃的,身體更要保重,我給你弄點東西去。
” 這番話說得情意綿綿,使得張玉朗心中又是一湯,忍不住握住了她的手,道:“不!意娘,别離開,你不肯到京師去,我們這一分别,又不知何年何月才得見面,讓我多看看你。
“ 譚意哥讓他握住了手,輕歎道:“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玉朗,我此身既已屬君,矢志靡他,以後也不是不能再相見了,隻是我不能這一次跟你走,以後者我把楊大叔這兒整出一個頭緒後,我還是會到京師去的。
” “真的,你不會騙我?” “當然是真的,我會在城郊買一所田莊住着,用兩個粗使仆婦。
種點化,讓人挑到城裡去賣了,也可以渡口,閉門杜客,清清靜靜地過日子。
” “我來你總會開門吧。
” “是的!你是唯一可以登門的男人,但我們也隻能是好朋友,記住,隻是好朋友。
” 張玉朗黯然地道:“是的,我會記得的,意娘,我對你是十分尊重的。
” “那就好,現在讓我們也像好朋友一樣,談談天,聊聊别後的一切,現在已經是下午了,沒多久就要開晚飯了,娘跟楊大叔總要好好地招待你一下的,現在弄東西給你吃了也不好,我給你砌碗茶,吃點乾果點心吧。
” 她在銅壺中倒了一碗微溫的普洱茶,打開櫃子的小格子,摸出個小竹籃,裡面分了許多小格子,有炒好的松子果、杏仁、核桃片等。
張玉朗拿起一片核桃片,放在口中吃着道:“你倒像我們家中的老太太一樣,手頭總是留點小食點心。
” 譚意哥道:“這是娘給我準備的,她現在自己成了家,不能像以前那樣,不分日夜的照顧我了,怕我半夜裡肚子餓,讓我自己點心。
” “你現在已經沒有俗務應酬了,晚上還不早點睡?” 譚意哥道:“現在雖然沒有酬酢了,可是工作卻更忙,楊大叔糧号裡的帳,收進的,支出的,還有那些人在什麼時候該接濟,那些人的欠帳該去收回了,我都要在每天結出來。
” “義盛糧号還有去讨欠帳的?” 譚意哥一笑道:“義盛糧号雖然是辦的義舉,卻不能容許一些投機取巧之徒來蒙詐,楊大叔以前就因為不加審核,上門求告的,一律濫施,才弄得虧空百出,所以,這次我替他規劃了一下,對真正需要幫助的,我們不等人家上門來求,自動去幫助他,但是對那些愛貪小便宜的,我也絕不讓他們得逞。
” “你也太精明了。
” “這不是精明,是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義盛糧号的力量有限。
不能廣開方便之門,隻能盡己之力,使餍者得食,寒者得衣,若是那些本身有生活能力的人,也來進來沾便宜,義盛糧号這點底子很快就會掏空了。
使得那些真正貧苦無依者反倒沒有了援助。
” “有這種可惡的人嗎?” “自然有了,而且還頗為不少!” “那你又怎麼樣去分辨真僞呢?” 譚意哥一笑道:“很簡單,對上門求告的人,我一律要他們署下欠券,然後按址察訪,如果真是貧苦無依的,到時候一把火燒了債券,若是那些存心想沾便宜的,我就着人登門索債,外加高利。
” “那人家肯還嗎?” 譚意哥道:“隻要他還得起,那怕他不還,我可以告到官裡去。
” “放高利貸是犯法的,你還敢告官去?” “有什麼不敢的,本縣的郡主是陸象翁老師的及門弟子,跟我算是先後同門,剛到這兒,陸老師已經寫信給他,叫他對我特别照顧一點。
” 張玉朗笑道:“你現在已經沒什麼要照顧的了?” 譚意哥道:“我本身是無須人照顧了,但是楊大叔這義盛糧号卻要跟官府先報備打好交道,否則就會有麻煩,因為我們設廠施粥,借糧放赈,有時候要向官倉中暫時借用一下存糧,等新谷收成了,我們收回了欠帳再去歸還。
” 張玉朗道:“這位縣太爺倒是有擔待的,他居然敢把公糧借給你們,那是犯法的。
” 譚意哥一歎道:“天地不仁,以萬民為刍狗,境有餓殍,這是牧民者的責任,他是個好官,隻可惜權力太小,未得上命,未逢大災,不敢擅自開倉濟貧。
我們出頭來辦,隻求他活用一下,他自然肯幫忙了。
再說,稻谷放在倉中黴爛掉也是暴殄天物,借給我們,明年還他新谷,對他隻有好處。
” “萬一有個什麼天災人禍,你們還不出怎麼辦呢?” “那也不要緊,我跟娘把自己的私蓄折成了黃金,存在縣庫中作為抵押,萬一還不出谷子,他可以挪銀抵帳,因此他放心得很。
” “這倒罷了,法律本乎人情,我想即使有上層查到這件事,也會曲諒的;這麼說來、縣府對你很支持了?” 譚意哥道:“我倒不是倚仗官勢壓人,而是有些人太可惡了,必須非加以嚴懲不可,我告訴你一件妙事,年前收帳時,西城有個土财主,家裡有百畝良田,可是吝啬成性,居然也帶着家人來領取赈糧。
” “那有這種人的。
” “當時我也不信,而且我看他穿着寒敝,也不像個有錢的人,那知他第一天領了五鬥米去,第二天又來了,我跟着他到他家中一看,他家中蓋看大房子,園裡養着幾十頭肥豬,全家大小九口人,居然領了我們十幾石的米去,這種人怎麼不整整他呢?” “該懲,該懲,你怎麼罰他的?” 譚意哥笑道:“好在我先料及此,每一個放糧的人都署下債券,打下手印,說明三個月後,加倍歸還。
” “三個月就對滾一倍,這個利息高得驚人了,他既是算盤子打得那麼精,如何肯署下債券的?” “那是因為他鄰近的貧戶們都有往例,隻是做個樣子,到期不還也沒人去催讨,他以為沒關系,所以照立不誤,那知道我就着人拿了債券上門去了。
” 張玉朗笑道:“他會還嗎?” “自然不肯,而且還賴債,說他家有良田,自己的收成都年有富裕,怎麼會向我們借米。
” “說的也是,這話很難令人相信的。
” “我不怕他賴,因為債券上打了他的手印,證據确鑿,告到官裡,打了他一頓闆子,不但要他如數歸還,而且還加倍罰了他,足足賠上了六十石谷子。
” “他還了沒有?” 譚意哥道:“自然還了,起先他還想賴着不給,我着人去告訴他說,要他該着好了,沒有關系,等到了收成時,再本息一并歸還,他一聽,在當天就把谷子給挑了來,因為他怕再擔負上利息。
” 張玉朗聽得很有意思,笑道:“這下子可真是因小失大了,以後他大概再也不敢貪小便宜了。
”。
譚意哥道:“他的情形如何倒是不知道,不過發生了這件事情後,再也沒有人敢冒認貧戶,領取救濟了。
憑良心說,這件事我是做到太狠了一點,而且還倚仗了官勢壓人,可是那老兒的居心太為可惡,這樣子給他一點教訓也是不錯,更重要的是,前來求救賒欠的人太多了,我也不能每一個人都去調查審核,那樣子太耗費人力了,隻求找一兩件來嚴辦一下,以為儆戒,使别的人一個警告而已。
” 張玉朗望着她侃侃而談的樣子,顯得那樣的莊重,幹練,雖然無損于她的美麗,但是卻給人一種感覺,感覺到面對着的,不是一個女孩子,沒有一點绮思。
郡主是傍晚時分到的,她來到時已經頗為轟動了,縣中的縣太爺吳大人,因為在門官口中聽說了張玉朗來到的消息,他知道張玉朗是何許人,已經過來遞了手本,張玉朗倒是很客氣的接見了他,謝謝他對義盛糧号的照應,他從别的人那兒聽說郡主也将來到的消息,益發的恭敬了。
還是張玉朗道:“吳大人!玉朗這一次僅是順道探友,純為私人行動,不敢當妨礙大人治公,你還是請去忙你的吧,吳大人的政聲治績,家嶽早有風聞,十分的欽敬,不日當有佳報。
” 最後那句話使吳大人很開心,他是個好官,雖不為發财而做官,但總希望能有人欣賞他的作為,因此高高興興的走了,不過他畢竟還是候在城門口,迎接了湘如的車駕,盡了一番禮數。
丁婉卿在張玉朗的力促下,沒作什麼太鋪張的準備,隻不過是弄了幾樣菜,打掃了一個乾淨的院落。
但這些也隻招待了那幾個随從,湘如見到了譚意哥後,親熱得不得了,晚上堅持要跟譚意哥同榻而眠,以便聯床夜話。
而張玉朗則與楊岸兩人對飲薄酌,也是一夜沒睡,他們有很多的話要談,而且談的内容很秘密,連丁婉卿都不讓聽,被趕去休息了。
他們原打算是住兩天就動身回京酌,可是第三天湘如就有點不舒服,想是震動了胎氣,幸好張玉朗自己的醫理精湛,當時把過脈,開下了安胎的方子。
人倒是安頓下來了,卻還得多休息幾天。
張玉朗的假期卻快滿了,當然以他在京中的關系,延長幾天假是絕沒有關系的。
但是湘如期期以為不可,她認為越是關系好,越應該奉公守職,才不會引起别人的閑話。
譚意哥也覺得張玉朗應該先走,在假滿前趕回去,因為他初進官場,不要給人一個怠忽職守的印象。
張玉朗走了,留下了湘如交給譚意哥照顧着。
這一留就留下了一個多月,兩個人整天相處在一起,感情好得像蜜裡調油,誰都舍不得分開。
等到京中又派人下來接,湘如的肚子已經隆得像個小西瓜,再不走,恐怕就要在這兒生産了。
雖說以楊家跟張玉朗的交情,湘如在這兒生産,也說不上一個擾字。
可是湘如的身份究竟不同,原來就有了八九名仆婦随從,京裡不放心,又派了七八名老練的嬷嬷仆人,還帶有一位老夫子。
這麼一大堆的人,擠在楊家,可實在不方便,盡管說一切自理,也是夠麻煩的。
再說湘如的身子弱,這個責任也沒人能擔負得起,還是讓她回京的好。
盡管京裡面來了人,湘如也帶了不少人,卻沒有一個貼身的人。
她有個貼身的丫頭玉芹,張玉朗走的時候,被打發去侍候張玉朗了。
她生性潔癖,除了有限的幾個人,都不準進她的屋子的,所以雖然有了大批的人,卻隻能在外面幫幫忙,許多貼身的事情,她甯可自己動手也不要人插手的,看她挺着個大肚子,舉動艱難,譚意哥明白了。
她歎了口氣道:“湘姊,你是故意留下來坑我的,分明是拖着我跟你一起動身而已。
” 湘如笑道:“妹子,我可沒這個意思,爺走的時候,我是身子不舒服,這可假不來的,現在我雖是滿心想請你一起走,卻還是不敢開口。
” 譚意哥道:“你不必開口,卻用情勢來逼我,那比你開口更可惡。
” 湘如道:“妹子倒不必這樣想,你可以不理的,我要你陪随同行,麻煩你的地方可多着呢,又不是邀你去玩,你可憐我,就在路上照應我一下,否則,誰也不能說你。
” 譚意哥道:“怎麼沒人說我?玉朗就會罵死我。
” “他絕對不敢,道理上也怪不到你。
” 譚意哥道:“他即使不罵,如果你有什麼舛錯,我這輩子也無法心安。
” 湘如笑道:“妹子還是疼我的。
” 譚意哥恨恨地道:“我不是疼你,而是被你的苦肉計算計上了,湘姊,你真厲害。
” 湘如輕歎一聲道:“妹子,我即使是用了點心計,也夠可憐的了,天知道我下了多少的代價。
要是我在路上生了下來。
” 譚意哥連忙道:“不會的,時間還早呢,應該還有一個多月呢,而此去京師,隻要半個多月。
” 湘如道:“這種是個大概的計算而已,這種事那有個準數的,否則京裡也不會再派人下來了,好妹子,你就辛苦一下吧。
” 譚意哥心中一陣感動,倒是不好再說什麼了,湘如雖是用了一點心機,但是她的目的,卻是嫌自己到她家裡去,去分享她的丈夫,去分潤她的愛情,這種胸襟和度量,是一般人所難以企及的。
而且湘如所下的本錢更為可觀,等于是拿自己的性命來下注,她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原因不外二點,第一是為了她插入自己與張玉朗之間而表示歉意。
第二則是她熱愛着張玉朗,不願讓張玉朗的感情有所缺憾與歉咎,這雨點都是很難得的了。
誰說女人的器量小? 誰說愛情是自私的? 譚意哥想了一下,終于道:“湘姊,有一件事我們先說好了,我到你家算是什麼?” 湘如笑道:“你可真多心,反正是一家人,你要做什麼,就是什麼,誰還跟你争執計較不成?家裡也沒有上面人在一起,你有什麼好顧慮的。
” 譚意哥莊容道:“湘姊,君子愛人以德,我雖然很感激你的一片好意,但是這種做法,我卻無法接受,與其如此,倒還不如當初跟秋蘋一起去了。
” 湘如一聽她的語氣很鄭重,倒是不敢随便說話了,也沉思了半天才道:“我們既是姊妹相稱,而且感情上也親如手足,你就是我的妹妹。
” “這種是咱們私下的稱呼,在别人面前呢?那些下人又将如何稱呼我呢?” 這的确費煞思量,但也虧得她的見多識廣,笑着道:“你就做家中的西席先生,大家都稱你為先生。
” 這個稱呼很别緻,譚意哥笑笑道:“那有女子稱為先生的?” “怎麼沒有,我小的時候,曾跟着我大姊住入内宮就讀,對那些教我讀書的女師傅都是稱呼先生的。
” “她們教你讀書,名正言順,擔得起這個稱呼。
” 湘如道:“你也不是屍位素餐,将來等我肚子裡的孩子落地,不管是男是女,都要請你來管教的。
” “那不是開玩笑嗎?” “不是開玩笑,你這一肚子學問,到翰林院去,也不見得能找到個可堪相配的,我的孩子能就教于門下該是他的福氣。
” “那還早得很呢!” 湘如笑道:“雖是早一點,但未雨綢缪,總比失之交臂好。
再說孩子一生下地就交給你,從呱呱墜地,到牙牙學語開始,都要煩你不憚麻煩去教育他,你知道我的身體弱,産後實在不适宜帶孩子,而交給别
” 張玉朗道:“最妙的是我問過她何以每天都是含笑對人,從來也沒有生氣的時候,就是下人們做了錯事,她也能找到其中的可笑之處,哈哈大笑。
” “她跟你一樣,說是浮生苦短,為歡幾何,何必還要自尋煩惱去生氣,以笑眼看世界,處處都是歡愉,等最後走的時候,兩肩擔滿了歡樂豈不是好。
” 譚意哥似乎頗為驚奇地哦了一聲道:“這話真是她說的?” 張玉朗道:“自然了,就是叫我說,我也說不上這麼一篇話來。
” “你心中無此意念,自然說不出這個道理來。
” “那你們心中又是如何生此意念的?” 譚意哥輕輕一歎道:“我是因為生逢乖離,自苦悲傷之馀,自生激勵,因而萌發此念,頓覺生命中充滿了朝氣,滿眼都是光明。
至于你的那位新夫人由何處萌生此念,還不得而知了。
” 張玉朗一歎道:“你們都是心胸豁達的人,也都是懂得在生命中求快樂的人。
” 譚意哥一笑道:“所以你不必替我擔心,我懂得安排自己的生活,尋求自己的快樂的。
“ 張玉朗道:“我怎麼不擔心,失去了你,我的生命中就不會有快樂。
” 譚意哥道:“玉朗,一個男人的功榮千方百途,兒女之情,隻是其中一端而已,你雖然科場中高魁,也隻是功名的開端而已,将來的日子還長得很。
” 張玉朗道:“不完全是情的關系,還牽涉到我的為人處世準則,你知道我此身最重言諾,答應過的事,我就一定要做到,所以在前些日子,我答應了胡師兄,要替他完成百件功德的心願,明知可能會因而影響到身家性命,我也一定要去完成,因此我答應你的……” 譚意哥平靜地接道:“你并沒有答應我什麼,因為你在事先就聲明過,你的婚事要由堂上尊親作主。
” “但是我卻答應過你,此生絕不負你。
” “你這不算負我!你到京裡去赴考,就是因我之請,你能夠金榜題名,将來能夠有一番輝煌的表現,就是報答了我的期望。
” “這些卻不是我對自己的期望。
” 譚意哥笑笑道:“正因為不是你的期望,才顯得你是為了我而做的,隻此一端,我于願已足,好了,我們的談話就算到此為止。
” 張玉朗正要開口,譚意哥道:“玉朗,我也對我自己立下過誓言,我不能背誓。
” 這一句話把張玉朗的嘴封住了。
不錯,譚意哥立過誓,而且不止一人聽過她的誓言,知道她的心願。
“我将來若要求歸宿;我一定要求到明媒正娶的正室,甚至争到一付诰命,絕不做人家的妾侍側室,說什麼我也要為樂坊中的姊妹争這一口氣。
” 譚意哥曾經不止對一個人說起這句話,當然聽的人不會很認真,但是譚意哥自己卻是非常認真的。
有的人很嘉許她的志向,有的人則不免嗤之以鼻,而且嗤之以鼻的,又多半還是她們樂坊中的姊妹,也隻有她們,才知道這一番心願要實踐起來是多麼的困難。
以色笑為市的風塵女子,擺出一付聖女的姿态以廣招徕尚可,但是要想真正做個聖女,那就隻有準備着門可羅雀,喝西北風吧。
不過,譚意哥的一切使她們改觀了,她落籍兩年,紅得發紫,在客人面前端莊肅穆,不苟言笑,不受狎侮,而趨之者日衆。
那是她自己掙來的,因為她的人美,氣質雅,純潔無邪,使得每一個上門的男人又愛又憐,卻又不生邪念。
再者,則是她的才華高,文思捷,巧句如珠,辯若河瀉,也使一些客人仰慕敬佩而不敢輕侮。
她剛入籍時,沒有人相信她能堅持她的心願。
她落籍兩年後,沒有人會懷疑她說的話,因為以她的條件,就是合于她心願,她也可以抓一把起來逐個挑選。
别的風塵女子,存有那種想法是奢望。
隻有譚意哥,沒有人會以為她所望過奢,反而會以為她若得不到那樣一個歸宿才是不可思議的事。
張玉朗出現在譚意哥的生命中很突然,以至于大家都還不太知道這件事。
她脫離樂籍,離開長沙也非常的突然,隻有幾個人知道内情。
因此,張玉朗聽她說到這一句話--我對我自己的歸宿也曾經立下過誓言--就感到完全絕望了。
所以他隻有長歎了一聲,雖然還沒有放棄希望,但是他知道自己是絕沒有希望能說服譚意哥了,因為他找不到開口的理由。
現在,隻有寄望在湘如的身上了,不過他那裡知道那可能性也十分渺茫,自己與譚意哥不僅是有過一段情,而且還有過肌膚之親,而湘如跟她則是完全陌生的。
再者兩個人的地位還是巧妙的敵對狀态,自己動以至情,都無法說得譚意哥點頭,湘如又怎麼行呢? 兩個人之間突地變得沉默了,雙方都不知說些什麼好,還是譚意哥首先打破了僵局道: “玉朗,你用過了飯沒有?” 張玉朗道:“沒有,我一路趕來,隻恨不得插了翅膀,那有用飯的時間。
不過你也别去張羅,我根本就不餓,我心裡就像是堵着一大塊東西,什麼都吃不下。
” 譚意哥憐惜地望着他道:“東西是要吃的,身體更要保重,我給你弄點東西去。
” 這番話說得情意綿綿,使得張玉朗心中又是一湯,忍不住握住了她的手,道:“不!意娘,别離開,你不肯到京師去,我們這一分别,又不知何年何月才得見面,讓我多看看你。
“ 譚意哥讓他握住了手,輕歎道:“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玉朗,我此身既已屬君,矢志靡他,以後也不是不能再相見了,隻是我不能這一次跟你走,以後者我把楊大叔這兒整出一個頭緒後,我還是會到京師去的。
” “真的,你不會騙我?” “當然是真的,我會在城郊買一所田莊住着,用兩個粗使仆婦。
種點化,讓人挑到城裡去賣了,也可以渡口,閉門杜客,清清靜靜地過日子。
” “我來你總會開門吧。
” “是的!你是唯一可以登門的男人,但我們也隻能是好朋友,記住,隻是好朋友。
” 張玉朗黯然地道:“是的,我會記得的,意娘,我對你是十分尊重的。
” “那就好,現在讓我們也像好朋友一樣,談談天,聊聊别後的一切,現在已經是下午了,沒多久就要開晚飯了,娘跟楊大叔總要好好地招待你一下的,現在弄東西給你吃了也不好,我給你砌碗茶,吃點乾果點心吧。
” 她在銅壺中倒了一碗微溫的普洱茶,打開櫃子的小格子,摸出個小竹籃,裡面分了許多小格子,有炒好的松子果、杏仁、核桃片等。
張玉朗拿起一片核桃片,放在口中吃着道:“你倒像我們家中的老太太一樣,手頭總是留點小食點心。
” 譚意哥道:“這是娘給我準備的,她現在自己成了家,不能像以前那樣,不分日夜的照顧我了,怕我半夜裡肚子餓,讓我自己點心。
” “你現在已經沒有俗務應酬了,晚上還不早點睡?” 譚意哥道:“現在雖然沒有酬酢了,可是工作卻更忙,楊大叔糧号裡的帳,收進的,支出的,還有那些人在什麼時候該接濟,那些人的欠帳該去收回了,我都要在每天結出來。
” “義盛糧号還有去讨欠帳的?” 譚意哥一笑道:“義盛糧号雖然是辦的義舉,卻不能容許一些投機取巧之徒來蒙詐,楊大叔以前就因為不加審核,上門求告的,一律濫施,才弄得虧空百出,所以,這次我替他規劃了一下,對真正需要幫助的,我們不等人家上門來求,自動去幫助他,但是對那些愛貪小便宜的,我也絕不讓他們得逞。
” “你也太精明了。
” “這不是精明,是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義盛糧号的力量有限。
不能廣開方便之門,隻能盡己之力,使餍者得食,寒者得衣,若是那些本身有生活能力的人,也來進來沾便宜,義盛糧号這點底子很快就會掏空了。
使得那些真正貧苦無依者反倒沒有了援助。
” “有這種可惡的人嗎?” “自然有了,而且還頗為不少!” “那你又怎麼樣去分辨真僞呢?” 譚意哥一笑道:“很簡單,對上門求告的人,我一律要他們署下欠券,然後按址察訪,如果真是貧苦無依的,到時候一把火燒了債券,若是那些存心想沾便宜的,我就着人登門索債,外加高利。
” “那人家肯還嗎?” 譚意哥道:“隻要他還得起,那怕他不還,我可以告到官裡去。
” “放高利貸是犯法的,你還敢告官去?” “有什麼不敢的,本縣的郡主是陸象翁老師的及門弟子,跟我算是先後同門,剛到這兒,陸老師已經寫信給他,叫他對我特别照顧一點。
” 張玉朗笑道:“你現在已經沒什麼要照顧的了?” 譚意哥道:“我本身是無須人照顧了,但是楊大叔這義盛糧号卻要跟官府先報備打好交道,否則就會有麻煩,因為我們設廠施粥,借糧放赈,有時候要向官倉中暫時借用一下存糧,等新谷收成了,我們收回了欠帳再去歸還。
” 張玉朗道:“這位縣太爺倒是有擔待的,他居然敢把公糧借給你們,那是犯法的。
” 譚意哥一歎道:“天地不仁,以萬民為刍狗,境有餓殍,這是牧民者的責任,他是個好官,隻可惜權力太小,未得上命,未逢大災,不敢擅自開倉濟貧。
我們出頭來辦,隻求他活用一下,他自然肯幫忙了。
再說,稻谷放在倉中黴爛掉也是暴殄天物,借給我們,明年還他新谷,對他隻有好處。
” “萬一有個什麼天災人禍,你們還不出怎麼辦呢?” “那也不要緊,我跟娘把自己的私蓄折成了黃金,存在縣庫中作為抵押,萬一還不出谷子,他可以挪銀抵帳,因此他放心得很。
” “這倒罷了,法律本乎人情,我想即使有上層查到這件事,也會曲諒的;這麼說來、縣府對你很支持了?” 譚意哥道:“我倒不是倚仗官勢壓人,而是有些人太可惡了,必須非加以嚴懲不可,我告訴你一件妙事,年前收帳時,西城有個土财主,家裡有百畝良田,可是吝啬成性,居然也帶着家人來領取赈糧。
” “那有這種人的。
” “當時我也不信,而且我看他穿着寒敝,也不像個有錢的人,那知他第一天領了五鬥米去,第二天又來了,我跟着他到他家中一看,他家中蓋看大房子,園裡養着幾十頭肥豬,全家大小九口人,居然領了我們十幾石的米去,這種人怎麼不整整他呢?” “該懲,該懲,你怎麼罰他的?” 譚意哥笑道:“好在我先料及此,每一個放糧的人都署下債券,打下手印,說明三個月後,加倍歸還。
” “三個月就對滾一倍,這個利息高得驚人了,他既是算盤子打得那麼精,如何肯署下債券的?” “那是因為他鄰近的貧戶們都有往例,隻是做個樣子,到期不還也沒人去催讨,他以為沒關系,所以照立不誤,那知道我就着人拿了債券上門去了。
” 張玉朗笑道:“他會還嗎?” “自然不肯,而且還賴債,說他家有良田,自己的收成都年有富裕,怎麼會向我們借米。
” “說的也是,這話很難令人相信的。
” “我不怕他賴,因為債券上打了他的手印,證據确鑿,告到官裡,打了他一頓闆子,不但要他如數歸還,而且還加倍罰了他,足足賠上了六十石谷子。
” “他還了沒有?” 譚意哥道:“自然還了,起先他還想賴着不給,我着人去告訴他說,要他該着好了,沒有關系,等到了收成時,再本息一并歸還,他一聽,在當天就把谷子給挑了來,因為他怕再擔負上利息。
” 張玉朗聽得很有意思,笑道:“這下子可真是因小失大了,以後他大概再也不敢貪小便宜了。
”。
譚意哥道:“他的情形如何倒是不知道,不過發生了這件事情後,再也沒有人敢冒認貧戶,領取救濟了。
憑良心說,這件事我是做到太狠了一點,而且還倚仗了官勢壓人,可是那老兒的居心太為可惡,這樣子給他一點教訓也是不錯,更重要的是,前來求救賒欠的人太多了,我也不能每一個人都去調查審核,那樣子太耗費人力了,隻求找一兩件來嚴辦一下,以為儆戒,使别的人一個警告而已。
” 張玉朗望着她侃侃而談的樣子,顯得那樣的莊重,幹練,雖然無損于她的美麗,但是卻給人一種感覺,感覺到面對着的,不是一個女孩子,沒有一點绮思。
郡主是傍晚時分到的,她來到時已經頗為轟動了,縣中的縣太爺吳大人,因為在門官口中聽說了張玉朗來到的消息,他知道張玉朗是何許人,已經過來遞了手本,張玉朗倒是很客氣的接見了他,謝謝他對義盛糧号的照應,他從别的人那兒聽說郡主也将來到的消息,益發的恭敬了。
還是張玉朗道:“吳大人!玉朗這一次僅是順道探友,純為私人行動,不敢當妨礙大人治公,你還是請去忙你的吧,吳大人的政聲治績,家嶽早有風聞,十分的欽敬,不日當有佳報。
” 最後那句話使吳大人很開心,他是個好官,雖不為發财而做官,但總希望能有人欣賞他的作為,因此高高興興的走了,不過他畢竟還是候在城門口,迎接了湘如的車駕,盡了一番禮數。
丁婉卿在張玉朗的力促下,沒作什麼太鋪張的準備,隻不過是弄了幾樣菜,打掃了一個乾淨的院落。
但這些也隻招待了那幾個随從,湘如見到了譚意哥後,親熱得不得了,晚上堅持要跟譚意哥同榻而眠,以便聯床夜話。
而張玉朗則與楊岸兩人對飲薄酌,也是一夜沒睡,他們有很多的話要談,而且談的内容很秘密,連丁婉卿都不讓聽,被趕去休息了。
他們原打算是住兩天就動身回京酌,可是第三天湘如就有點不舒服,想是震動了胎氣,幸好張玉朗自己的醫理精湛,當時把過脈,開下了安胎的方子。
人倒是安頓下來了,卻還得多休息幾天。
張玉朗的假期卻快滿了,當然以他在京中的關系,延長幾天假是絕沒有關系的。
但是湘如期期以為不可,她認為越是關系好,越應該奉公守職,才不會引起别人的閑話。
譚意哥也覺得張玉朗應該先走,在假滿前趕回去,因為他初進官場,不要給人一個怠忽職守的印象。
張玉朗走了,留下了湘如交給譚意哥照顧着。
這一留就留下了一個多月,兩個人整天相處在一起,感情好得像蜜裡調油,誰都舍不得分開。
等到京中又派人下來接,湘如的肚子已經隆得像個小西瓜,再不走,恐怕就要在這兒生産了。
雖說以楊家跟張玉朗的交情,湘如在這兒生産,也說不上一個擾字。
可是湘如的身份究竟不同,原來就有了八九名仆婦随從,京裡不放心,又派了七八名老練的嬷嬷仆人,還帶有一位老夫子。
這麼一大堆的人,擠在楊家,可實在不方便,盡管說一切自理,也是夠麻煩的。
再說湘如的身子弱,這個責任也沒人能擔負得起,還是讓她回京的好。
盡管京裡面來了人,湘如也帶了不少人,卻沒有一個貼身的人。
她有個貼身的丫頭玉芹,張玉朗走的時候,被打發去侍候張玉朗了。
她生性潔癖,除了有限的幾個人,都不準進她的屋子的,所以雖然有了大批的人,卻隻能在外面幫幫忙,許多貼身的事情,她甯可自己動手也不要人插手的,看她挺着個大肚子,舉動艱難,譚意哥明白了。
她歎了口氣道:“湘姊,你是故意留下來坑我的,分明是拖着我跟你一起動身而已。
” 湘如笑道:“妹子,我可沒這個意思,爺走的時候,我是身子不舒服,這可假不來的,現在我雖是滿心想請你一起走,卻還是不敢開口。
” 譚意哥道:“你不必開口,卻用情勢來逼我,那比你開口更可惡。
” 湘如道:“妹子倒不必這樣想,你可以不理的,我要你陪随同行,麻煩你的地方可多着呢,又不是邀你去玩,你可憐我,就在路上照應我一下,否則,誰也不能說你。
” 譚意哥道:“怎麼沒人說我?玉朗就會罵死我。
” “他絕對不敢,道理上也怪不到你。
” 譚意哥道:“他即使不罵,如果你有什麼舛錯,我這輩子也無法心安。
” 湘如笑道:“妹子還是疼我的。
” 譚意哥恨恨地道:“我不是疼你,而是被你的苦肉計算計上了,湘姊,你真厲害。
” 湘如輕歎一聲道:“妹子,我即使是用了點心計,也夠可憐的了,天知道我下了多少的代價。
要是我在路上生了下來。
” 譚意哥連忙道:“不會的,時間還早呢,應該還有一個多月呢,而此去京師,隻要半個多月。
” 湘如道:“這種是個大概的計算而已,這種事那有個準數的,否則京裡也不會再派人下來了,好妹子,你就辛苦一下吧。
” 譚意哥心中一陣感動,倒是不好再說什麼了,湘如雖是用了一點心機,但是她的目的,卻是嫌自己到她家裡去,去分享她的丈夫,去分潤她的愛情,這種胸襟和度量,是一般人所難以企及的。
而且湘如所下的本錢更為可觀,等于是拿自己的性命來下注,她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原因不外二點,第一是為了她插入自己與張玉朗之間而表示歉意。
第二則是她熱愛着張玉朗,不願讓張玉朗的感情有所缺憾與歉咎,這雨點都是很難得的了。
誰說女人的器量小? 誰說愛情是自私的? 譚意哥想了一下,終于道:“湘姊,有一件事我們先說好了,我到你家算是什麼?” 湘如笑道:“你可真多心,反正是一家人,你要做什麼,就是什麼,誰還跟你争執計較不成?家裡也沒有上面人在一起,你有什麼好顧慮的。
” 譚意哥莊容道:“湘姊,君子愛人以德,我雖然很感激你的一片好意,但是這種做法,我卻無法接受,與其如此,倒還不如當初跟秋蘋一起去了。
” 湘如一聽她的語氣很鄭重,倒是不敢随便說話了,也沉思了半天才道:“我們既是姊妹相稱,而且感情上也親如手足,你就是我的妹妹。
” “這種是咱們私下的稱呼,在别人面前呢?那些下人又将如何稱呼我呢?” 這的确費煞思量,但也虧得她的見多識廣,笑着道:“你就做家中的西席先生,大家都稱你為先生。
” 這個稱呼很别緻,譚意哥笑笑道:“那有女子稱為先生的?” “怎麼沒有,我小的時候,曾跟着我大姊住入内宮就讀,對那些教我讀書的女師傅都是稱呼先生的。
” “她們教你讀書,名正言順,擔得起這個稱呼。
” 湘如道:“你也不是屍位素餐,将來等我肚子裡的孩子落地,不管是男是女,都要請你來管教的。
” “那不是開玩笑嗎?” “不是開玩笑,你這一肚子學問,到翰林院去,也不見得能找到個可堪相配的,我的孩子能就教于門下該是他的福氣。
” “那還早得很呢!” 湘如笑道:“雖是早一點,但未雨綢缪,總比失之交臂好。
再說孩子一生下地就交給你,從呱呱墜地,到牙牙學語開始,都要煩你不憚麻煩去教育他,你知道我的身體弱,産後實在不适宜帶孩子,而交給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