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關燈
且我結交的一些朋友,你都知道的,他們都有案底……” 秋蘋道:“如果爺說的是周老爺子夫婦跟楊大叔他們,那也沒什麼,他們都是行俠仗義的英雄豪傑,在江湖上很受尊敬。

    ” 張玉朗搖搖頭道:“受人尊敬是一回事,犯法又是一回事,不管是多大的奸惡之徒,隻有官家的差人才有懲治的權力,私下為之,就是犯法了。

    ” “他們犯法,為什麼不去抓他們呢?” “劉大人很明白,知道他們那些所作所為不失為正直,所以不加追究,他們是老百姓,可以不聞不問,我是官,那就不同了。

    ” 秋蘋多少也知道這事的嚴重,所以沒有再問下去,張玉朗苦笑道:“這些證據攤在我母親面前,把老人家吓壞了,隻得答應了婚事。

    ” “這不是似乎威脅嗎?” “可以這麼說,隻是劉大人做得很平和,也沒有說一定要怎麼樣,我母親想如果結成了親家,成了自己人,親家之間,一定會遮掩一二,在這個情形下,老人家隻有作主答應了下來。

    ” “他們還不是仗勢壓人嗎?” 張玉朗一歎道:“秋蘋!可也不能這麼說,他們掌握的證據的确可以将我打下大牢的,他們卻沒拿來威脅我,隻是跟我母親商量,已經算不錯了,再說我母親已經答應了,有堂上作主,我也不能違抗。

    ” 秋蘋想到事情已經成了定局,無可推翻了,再要堅持下去也沒意思,想了一下道:“新夫人還賢慧嗎?” 張玉朗道:“還不錯,她出身貴閥,又被封為南華郡主,卻沒有一點脾氣,對我十分尊敬,就是身體差一點,前一陣子還要鬧病。

    ” “可是我看她的精神很不錯呀!” “那是婚後才好的,她家要急急地完婚,就是為了沖喜,臨嫁那天,她還在病着,嫁過來,病就好了。

    ” “這是爺的福氣,真帶來了喜氣。

    ” 張玉朗苦笑搖搖頭道:“這是先天從胎裡帶來的痛,最多好個一陣子,根治是不可能的,而且不能生育,生個孩子,就會要了她的命的。

    ” “那怎麼行呢?爺是一脈單傳,張家的香煙也靠着爺去承繼,總不能因此而斷呀。

    ” 張玉朗道:“這一點她倒很明白,所以她并不反對我身邊弄兩個人,對于你的到來,她也十分歡迎。

    ” “她知不知道爺跟意哥姑娘的事?” “知道一點,她也叫我把意娘接了來,這棟樓就是為意娘準備的。

    ” “那麼爺為什麼不把她接來呢?” 張玉朗苦笑一聲道:“我不能這麼做。

    ” “為什麼呢?” “因為我答應過她,非卿莫娶,那是正式的迎娶,不是偏房,也不是側室,那對她是個冒渎。

    ” “可是她對我說過,隻要爺去開口求她,她可以不計較任何條仵,都接受下來。

    ” “真的嗎?她這樣說過嗎?” “是真的,我要來之前,她親口對我說的。

    ” 她把那天跟意哥的談話,一五一十地說了,張玉朗聽了卻又是一聲長歎:“不!不行,我不能去開口。

    ” 秋蘋道:“為什麼呢,難道爺不想要她?” 張玉朗道:“我怎麼會不想呢?她是我此生最愛的一個女人,我赴京趕考就是為了她,我自己并沒有謀求富貴的意思,是她鼓勵我來的。

    ” 秋蘋道:“那麼爺可以把她接了來,既然郡主不反對,她自己也表示過她願意……” 張玉朗苦笑一聲:“她說過她願意居側了嗎?” “是的,她親口向我表示過的。

    ” 張玉朗道:“她是怎麼表示的,她說她願意居為妾侍嗎?” “她當然不會這麼說,她隻說她可以不計較名份,隻要爺去當面向她求親。

    ” 張玉朗歎道:“她說的是求親,求親的意思是娶為正室,可不是妾侍。

    ” “可是她已經知道爺在京中娶了親,絕不可能再娶她了,這求親兩個字自然是别的意思。

    ” 張玉朗搖頭道:“不是别的意思,求親隻有一個意思,我懂得她說的意思。

    ” “她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難道真要爺娶她?” “是的,我答應過她,非她莫娶,她也說過非我莫嫁,隻是她堅持過,她絕不做側室妾侍。

    ” “可是爺卻另外娶了。

    ” 張玉朗歎了口氣:“是我負了她,不過情非得已,我相信她會諒解的。

    ” 秋蘋有點詫異,也有點感慨地道:“她的确很諒解爺,她說爺不是趨炎附勢之徒,更不是負情薄幸的人,背約另娶,必然有着難言的苦衷,所以她一點也沒有怪怨的意思。

    ” 張玉朗慚愧地道:“是我對不起她,不過這一半也要怪她自己,在我臨走時,我還告訴過她,如果我謀求前程成功,很可能會增加我們婚事的阻礙,因為我有了衣冠前程,我母親對我的擇偶就會有限制與挑剔。

    ” “是啊!她應該想到的,她怎麼表示呢?” 張玉朗歎長道:“就在那天晚上,她把自己給了我,以示終身不二,卻又在第二天極力催我起程。

    ” 秋蘋道:“她完全不為自己打算?” 張玉朗苦笑道:“我也不知道她究竟是怎麼想?” 秋蘋又道:“爺!她說隻要你去求親,她可以不計名份,我以為她是願意居側,可是你又說不是這個意思,那究竟是什麼意思?” 張玉朗道:“她曾經跟我說過,她這一生不會再嫁給第二個人了,萬一我無法得到堂上的允許,親事不遂,她隻要求我為她擔個名。

    ” “這是怎麼說呢?” “她用我的名字立個門戶,但是不會找我,也不要求住到我家去。

    ” “我知道了,就像是一般人所謂的外室。

    ” 張玉朗歎了口氣道:“也可以說是這麼回事,但是情形卻又不同了,一般的外室是在别處又成立一個家,她卻連門都不讓我進了。

    ” 秋蘋驚道:“那是為什麼呢?” 張玉朗歎道:“那隻是表示她己身有所屬。

    ” 秋蘋道:“但是她不是此身屬于爺的嗎?為什麼又不跟爺見面呢?” “因為我不是她真正的丈夫,沒有真正地娶她,自然不能進她的門。

    ” 秋蘋籲了口氣:“她說不計名份,原來是這麼一個意思和做法。

    ” “是的,這麼一來,我就永遠地别去找她了,所以才不能答應她。

    ” “那自然不能答應,可是爺又打算怎麼辦呢?” 張玉朗又歎了口氣:“我也不知道,隻好慢慢地想辦法吧,反正在良心上,我沒有負她,慢慢地用情來打動她,湘如也跟我談過這個問題,她說過一陣子,她的身體好一點了,她自己到三湘去求她去。

    ” “湘如是誰?” “啊!是夫人的小名。

    ” “夫人倒是很賢慧的。

    ” 張玉朗歎了一口氣道:“要不是她如此賢慧明理,我就是拼了一身剮,也不答應這頭婚事的,她事先也不知道我跟意娘的事,隻為了一念之癡,把她中意我的事暗示了國丈和幾個國舅老爺,他們對這個幼妹都很锺愛,因為她一直眼高于天,把終身耽擱了下來,現在居然能自動地相中了一個人,自然極力進行,首先是向我提親,被我拒絕了,他們又設法搬來了我母親,做定了這頭婚事,等我跟湘如面談過後,她非常難過,然而事已成定局,無法挽回了,她隻有力圖補救。

    ” 秋蘋充滿希望地道:“郡主如果親自去求親,我想她會答應的。

    ” 張玉朗搖頭道:“很難說,意娘那個人外柔内剛,她要是擰起來,誰去也沒有用。

    ” 這一點秋蘋倒是有同感,她們一起共處半年,對譚意哥的脾氣十分清楚了,她如果堅持一件事,誰也無法使她改變的,隻不過她的固執是非常合乎情理的,所以是一種擇善的固執。

     她的人聰明,見解往往也高人一等,有件事,她跟别人意見相左時,她堅持己見,絕不低頭,别人争了一陣,最後因為她的身份之故,隻好依了她,不過到了後來,證明她的執着是對的。

     有些事她開始執着,但是聽過别人的理由能夠蓋倒她,她也能立刻放棄自己的意見,也正因為她有這種度量,使得她在每個人心中,都建起一種特殊的地方,對她十分尊敬了。

     所以秋蘋沉思了很久才道:“意哥小姐雖然倔,但是都倔在道理上,隻要能在道理上使她折服,她一定會低頭的。

    ” 張玉朗一歎道:“這個我知道,但我就是道理上不能夠使她折服,隻能動之以情了,我的一切她可以諒解,那是她的明理處,可是那隻原諒了我的負情,卻不足以要她委屈自己,居為側室,那話我實在說不出口。

    ” 秋蘋道:“她要是肯另外嫁人,倒也罷了,我探過她的口風,竟是堅決得很,守定了爺。

    ” 張玉期的聲音有點哽咽道:“這就是最使我難以安心的地方,她若是另作打算,我最多會感到十分的遺憾和難過,卻也忍不住為她高興、祝福,可是她不作此念,卻更增我的内咎。

    ” “她實在是太傲了一點,那不是自己找苦吃嗎?” “這也不能怪她,她因為生活到那樣的一個環境中,所以才特别堅強,也特别重視她的尊嚴,在終身的選擇上,她早已立定了原則,必須堅持到底。

    ” “這有什麼好堅持的呢?人應該随着環境而改變。

    ” 在這一瞬間,張玉朗才發現兩個人之間有着多大的差點,秋蘋,看法并不能算錯,她也代表了一般的婦人的觀點,逆來順受,委曲求全。

     隻為了一點理想與原則,情願受着終身的冷落,這在她們看來是愚蠢的行為。

     “但是意娘會是愚蠢的女人嗎?” 張玉朗立刻否定了這個問題,而且也沒有一個人敢說這句話。

     因為譚意哥的聰慧才智是衆所公認的,不但是一般的婦人難及,就是在衣冠須眉中,也難以找出幾個堪相匹對的人來。

     “是對我的情感不夠深?” 張玉朗又這樣地自問着,立刻又替自己作了答案,“不!她隻要求擔着我一份名義,而情願終身冷落,不作他适之念,這證明了她感情的堅貞。

    ” “意娘在堅持着什麼呢?” “莊嚴!對愛的本身的堅執,感情的莊嚴,她把我們之間的感情,視為無比的神聖,不能有一絲冒渎。

    ” 在這一刻,張玉朗心中湧起了無比的虔敬,對意哥,萌出了一種無以為名的思念與愛戀。

     然而面前的秋蘋卻不會知道這些的,她也無法理解什麼是感情的尊嚴。

     她隻感到張玉朗的擁抱是那麼有力,他的吻是那麼熾熱,使她的身心都将融化了。

     然後,她聽見了張玉朗在她耳邊的呓語,喃喃地低呼着:“意娘!意娘!” 乍然之間,她有着一種屈辱的感覺。

     懷中抱着的是她,口中卻呼着另一個女人,這是任何人都難以容忍的事。

     然而,秋蘋很快地就冷靜了下來,因為她了解到自己在張玉朗的心中是毫無地位的,張玉朗之所以收容她,完全是為了譚意哥的關系。

     為了這一點,她就不該嫉妒譚意哥。

     更何況,譚意哥的姿容,才華,品德以及種種的一切都是她無法比拟的,在她的内心中私淑着譚意哥,那種誠摯的程度,不會下于張玉朗對譚意哥的愛戀。

     在張玉朗與譚意哥之間任擇其一作為依歸,她會選擇譚意哥,這在她未到京師前已經明白地表示過。

     因此,張玉朗能夠把她當作譚意哥,實在沒有什麼值得生氣的了。

     “意娘!意娘!他這麼對我,大概我跟意哥之間,總有一點近似的地方。

    ” 想到這兒,她更有點沾沾自喜了。

     因此,她毫無抗拒的意思,反而把身子偎得更緊了,像一隻小貓般地,承受着不屬于她的輕憐蜜愛! 但,她是秋蘋,畢竟不是譚意哥,那意亂情迷的一刹那,很快就過去了。

     張玉朗忽地警覺了過來,倒是有着無限的歉意,連忙道:“對不起,秋蘋,剛才我是一時情不自禁。

    ” 秋蘋笑了一下道:“不要緊的,爺能把我想成她,正是我的光榮。

    ” “光榮,你怎麼你有這種感覺呢?” 秋蘋笑道:“這種感覺并不稀奇,很多女人都會這麼想的,楊大叔的妹妹蘭姑娘就說過,要是能有一分及得上意哥小姐,她就心滿意足了。

    ” 張玉朗道:“哦,意娘在你們心中,竟是這麼的完美。

    ” 秋蘋道:“可不是,說也奇怪,意哥小姐确有一種與衆不同的力量,女人家一向小心眼兒,尤其是沒出嫁的女兒家,氣量更窄,對别的同年女孩兒家,很少有瞧順眼的,那怕是天仙下凡,也免不了會受人挑剔,隻有對她,我跟她相處半年,不管在人前人後,就沒聽過有人說她一句壞話。

    ” 聽見秋蘋對譚意哥如此的贊美,張玉朗更有一種怅然之感,好像自已失落了什麼似的。

     秋蘋見他不說話了,忍不住又試探地道:“爺,我聽說考試及第的人,在派官之前,都有一段時間的假期,讓人回去省親祭祖。

    ” “是的,那叫省親假,不但是叫為人子者孝思不匮,而且也有叫人衣錦榮歸,炫耀一番,以勉後者,發憤用功讀書上進的意思。

    ” “爺的這段假期過了沒有呢?” 張玉朗道:“我中式已經有半年,而且也經上命發表在兵部行走,雖是個員外郎的缺,但隻是見習一下政務,我的嶽父正在給我等機會外放,所以目前倒無所謂什麼假不假,我的省親假沒有,因為我母親到京裡來替我主持完婚,不必我再跑一趟。

    ” “那爺是沒有空了?” “我說過了,我并沒有什麼正式的公務,如有必要,我跑開一兩個月是沒有問題,而且根本不必請假随便找趟外差放了,也能辦辦私事。

    ” “那爺就想去子到湖南去一趟,去看看她,當面向她說,我想總有可以挽回的方法。

    ” 張玉朗想了一下道:“等今年年底,我打算攜眷回家去祭祖,那時我會去看她的。

    ” “郡主也要一起去了?” “是的,她原也打算去向她求親的。

    ” “爺如果單獨兒去看她一趟,或許會好一點。

    ” 張玉朗想了一下才輕歎道:“相見争如不見,我見了她又能說些什麼呢?” 秋蘋道:“自然是向她說明你的苦衷。

    ” “那些她都知道,而且也表示諒解了。

    ” 秋蘋道:“那至少你也該去看看她。

    ” 張玉朗想了半天,終于還是搖搖頭道:“我不能這樣去看她,一定要對她能有個交代時再去。

    ” “可是她叫我轉告,說是要等一個回音的。

    ” “是的,我知道,假如我從此不想再見她,那倒是簡單,跑去當面告訴她一聲就行了,她不會對我怎麼樣的,就因為還希望能跟她在一起,才不能輕易地去見她。

    ” “這麼拖下去可不行呀!” “必須要拖下去,我一直不去見她,沒有個回音,她還會等下去,若是我一去,把話說開了,以她的性情,很可能會找個深山古刹,一剪刀剪下了頭發,那就什麼都完了。

    ” 秋蘋想想譚意哥的脾氣,很可能會這樣的,倒是不再催促了,頓了頓道:“那麼爺至少可以寫封信去吧。

    ” 張玉朗道:“信是要寫的,隻是很難措辭,過兩天我要好好地用點心思,寫封長信,着專人送給她去。

    ” 這封信的确費了張玉朗很大的精神,每天都是一有空就握管靜思,仔細地推敲。

     信都是在秋蘋的屋中寫的,當他離開了素箋,握筆襦墨時,秋蘋也悄悄地走開了,不敢去打擾他。

     整整寫了四天,信終于寫好了,交給秋蘋道:“明天你找個人替我送了去,順便也叫人送點京師的土産去。

    ” 秋蘋道:“爺放心好了,這個我會安排的。

    ” 她看看信封上寫了“意娘親拆”四字,卻隻有薄薄的一封,估量最多隻有兩張素箋,不禁問道:“爺!就是這一封?” “是的!有什麼不妥嗎?” “沒有,不過爺足足寫了四天,就寫了這麼一封薄薄的信,實在叫人難以相信。

    ” 張玉朗歎了一口氣道:“我雖然寫了四天,但是寫了又撕,撕了再寫,不知道撕了多少紙了,有時落筆已有萬言,可是到後來一想,說的都是些廢話,所以又撕了,好不容易才擠出這麼一封信來。

    ” 秋蘋道:“就算搬上兩車子的廢話,也比這短短的兩張強吧,那至少可以見得出爺的情意。

    ” 張玉朗道:“不!你錯了,對意娘不可如此,說那些不着邊際,隔靴搔癢的話,反而不見誠意,我的信雖短,但句句都出自我真心,就這樣送去好了。

    ” 聽張玉朗說得如此隆重,秋蘋真有着想把信拆開來看一看的沖動,可是她不敢。

     忽而心中一動,覺得這是個機會,一個試探一下郡主心意的機會,再者,也可以看到信的内容了。

     于是她袖着信,來到了上房,湘如郡主正在指使着婆子們把一盆盆的菊花搬進來布置房子。

     她上去行了禮,湘如很和氣地道:“秋蘋,你來得正好,幫我設計一下,看這些花要怎麼擺設才好。

    ” 秋蘋忙道:“婢子那懂得這些。

    ” 湘如笑道:“别客氣了,我知道你懂的。

    ” 秋蘋不禁一怔,她的确是懂的,而且還頗精,那是她在妙貞觀中時學的,妙貞觀精于園藝,莳花種草,很有一套,而且指定她做助手,因為她較為細心,所以她也學了不少。

     可是這些事郡主怎麼會知道呢,難道郡主已經知道她的出身,秋蘋一時顯得很惶恐。

     湘如卻拉着她的手笑道:“對你的一切,我很清楚,大部份自然是爺告訴我的,但爺不說,我也會知道的!” 秋蘋心中又是一驚,突然想到國丈司掌着全國的密探工作,對天下各州府縣的大小事情,都有眼線通報上來的,以前也許不會對自己這個人特别注意,但自己要來到此地,自然會有人把自己的底細詳告的。

     她也突然想到自己這一次是來對了,如若張玉朗給譚意哥寫信的事沒告訴她,給她知道了,自己豈不是要擔上不是了。

     而且,她是一定會知道的,因為找專人送信,就一定要派到府裡的人。

     她正在盤算着如何把信拿出來,湘如笑笑道:“秋蘋,别客氣了,我知道你對布置園藝很在行,原來你從妙貞師時,她就是個大行家,後來你又跟譚姑娘在一起,她更是位有名的才女,對室中的一草一木,都别有章法,因此,你正好幫幫我的忙。

    ”秋蘋不敢再推托,隻有盡自己所知,貢獻了一點意見,把那些花盆調度了一下,何者宜置廊下,何者供案頭,何者置于窗前。

     這一調動,立刻就顯得和諧而具有雅意了,湘如十分高興,連聲贊美道:“到底是經過名家薰陶的,眼光較我們俗人高明多了,秋蘋,多虧了你,否則咱們可要吃人笑話了,今兒有幾個客人來,她們是學過的,以前每每笑我太俗氣,不懂得布置,今天看她們還有什麼說的。

    ” 那個搬花的婆子也湊趣地道:“真的經蘋姑娘這麼一調動之後,看起來就順眼多了。

    ” 秋蘋被誇得有點不好意思了,忙道:“這都是郡主擡舉,其實郡主原來的擺法也很高明,充滿了富貴氣象,婢子隻是因為爺喜歡雅淡一點。

    ” 湘如笑道:“秋蘋!你說得對極了,我因為從小就生長在侯門之家,所以處處富貴之氣太重,怎麼樣都改不掉,那實在很糟。

    ” 秋蘋道:“富貴氣也沒什麼不好,像郡主這樣,氣質天成,自然地見到一種威嚴,就怕是一些暴然而富的人,強裝出一付富貴的氣派,那才俗不可耐。

    ” 她在這方面倒是一個行家,說出來的話中肯而合度,聽得郡主很高興,笑着一歎道:” 不過,富貴氣中總多少帶着一種逼人的意味,爺很不喜歡這個,而我那些姊妹們,也都是盡量地排除自己的驕氣而求雅意,她們常批評我俗。

    富貴之氣,對一般人而言,或許還有一點炫耀之意,但是在這些原本出身富貴之家的人眼中,的确是俗不可耐,以前我給她們笑夠了,今後有了你,總可以叫她們改容相向了。

    ” 聽她這樣一說,秋蘋不禁臉上一熱,敢情這位郡主也是大行家,否則說不出這種内行的話來。

     王侯之家,自應有王侯之家的氣度,先前那種花團錦簇的布置,正合她的身份。

     自己把她的氣氛破壞了,雖然具有了一點雅意,但是與室中華貴的陳設并不協調,反而破壞了自然的和諧,因此她也明白了郡主的度量。

     她隻在讨自己歡喜才說這種話;因此她不安地四下看了一看道:“還是照原來的樣子擺設的好,我忽略了這屋子的陳設格局,原該是那樣兒的。

    ” 郡主笑了,笑得很高興,像是發現了一件極為稀罕的東西那樣的高興,連連地點頭道: “秋蘋,你能看出這一點,以及說出這番話,可知你是真的高明了。

    ” “不!郡主才高明,婢子隻是信口胡謅的。

    ” 郡主笑笑道:“你無須謙虛,真好跟假好我還能分得出的,由此可見你在妙真那兒還真學了些東西,真可惜了那樣的一個女人。

    ” 秋蘋有點緊張,忍不住道:“關于我的身世……” 郡主道:“爺都跟我說了,我們之間沒什麼要隐瞞的,我以為夫婦之間,事事開誠布公,可以省去不少的誤會。

    ” 秋蘋掙紮了一下才道:“郡主你知道那位譚……” 郡主笑道:“我知道她是一位了不起的才女,也知道她跟爺的事,我隻覺得很抱歉,若不是我橫插一手,她跟爺應該是一雙兩好了。

    ” 秋蘋道:“她倒并沒有怨怪爺,更沒有怪到郡主的意思,因為她也知道自己的身世,恐怕不容易得到爺家中老夫人的同意的……” 郡主點點頭道:“她能夠這樣想,不愧是個才女,其實我插進來,對他們隻有好處,張家雖非世族,卻也是當地的望族,老夫人又是個極重身家的人,以她的出身,想進張家的門的确是諸多障礙,而且爺又是個獨子,老夫人望孫心切,不允許爺把婚事拖延到她百年之後的,如是由家中為爺擇配,選中的人未必有我這樣的度量,能容得下她,所以我的介入,與其說是破壞了他們,毋甯說是成全了他們。

    ” 秋蘋沒想到這位郡主的談話如此直接,不過她的話也的總有道理,張玉朗的一片心仍然傾注在譚意哥身上,這在别的女人,是很難容忍自己的丈夫如此的。

     不過郡主所說的成全兩個字,使秋蘋還有點不懂,所以她頓了一頓才道:“郡主要如何去成全她呢?” 郡主道:“我想把她接了來。

    ” “那恐怕很難,譚姑娘是個很倔強的人。

    ” “我知道,她一定要有個名份才肯允嫁,這個我有辦法說服她的。

    ” 秋蘋不敢說什麼,雖然她知道說服譚意哥是很難的事,尤其是張玉朗那天也作了表示,他内心中也不想譚意哥受任何委屈。

     然而,正室元配隻得一個,那已經是郡主的了,沒有第二個方法能使譚意哥不受委屈進張家的門。

     郡主笑笑道:“今年春天,爺将請假返裡掃墓,我也将随行,到時我會去看她,請她一起來。

    ” 秋蘋隻得說:“郡主如果親去相請,她或許會改變心意。

    ” 郡主笑道:“我去一定能把她請回來的,所以我想跟你商量一下,她來了之後,住在那兒合适?我的意思是讓她住在園子裡的枕花閣,你看怎麼樣?” 秋蘋道:“那當然很好,背着湖,又是一大片花草,她最喜歡了。

    ” 郡主點點頭道:“那就這樣決定了,現在離我動身還有一個月,你得暇不妨去細心規畫一下,看看如何才能合于她的心意,就叫人着手改建,我在二月中動身,趕上清明祭墓後,大概四月裡才能回來,到時候你在這兒把一切都準備好。

    ” “郡主不要婢子一起随行侍候?” 郡主笑道:“不必了,你也才來不久,不必又跑一趟,路上來去很辛苦的,你在這兒,也學着當當家吧,我、意娘,都是不太喜歡理家的人,将來家中的事務要多借重你。

    ” “這個……婢子恐怕沒這個能力。

    ” “我知道你行,你已經是張家的人了,别客氣,也該盡你一分的力。

    ” “府中的人多得很……” “府裡的人雖多,但是沒有真正的自己人,爺的身邊人,除了我之外,就隻得你一個了。

    ” 秋蘋道:“郡主不是還有小杏小桃她們嗎?” 郡主笑道:“她們是我帶過來的不錯,但她們隻是屋裡人,身份上隻是下人,當不了事的。

    ” “婢子也是下人。

    ” 郡主歎了口氣:“秋蘋,你原來還沒把基本的關系認清,那就難怪了,你怎麼會是下人呢?下人那能獨居一院,派設專人侍侯?那侍候你的人,不就成了下人的下人了?你是當然的主子,是誰告訴你說你是下人的?” 秋蘋不敢說出是譚意哥,郡主笑笑道:“我明白,一定是那位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