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八 章
關燈
小
中
大
道:“我并沒有呀!”
譚意哥道:“那就像個大男人一樣,懂點事,别在這兒發你的大爺脾氣,做你應該做的事去。
” 說完,她迳自離去,沒有再理張玉朗,而張玉朗卻想了半天,才算明白她一半的話。
丁婉卿在樓下接住了譚意哥道:“丫頭,我聽見你跟玉朗在拌嘴,所以我沒上去,這不好……” 譚意哥道:“娘,怎麼不好了呢?” 丁婉卿道:“他要你不事酬酢,杜門謝客,是關心你的,嫉妒你跟别人在一起,因為他愛你,才會嫉妒,你實在不該對他那樣子的。
” 譚意哥卻凝重地道:“娘,我不是對他怎麼樣,而是在振拔他。
” “振拔他,他不是很好嗎?年輕,多情多義,才華又高,風趣英俊,更難得為人正直,有一身好武藝,家中還有田産生計,這樣的一個男人,幾乎是十全十美了,你對他還有不滿意的地方。
” 譚意哥苦笑道:“我對他倒沒什麼,他對自己可太滿意了,正因為太自滿,所以他才處處剛愎自用,獨斷獨行,這樣子下去,已經很危險了,若是我再對他假以辭色,使他沉緬在溫柔鄉裡,那他就更完了,說不定這一輩子,也就此消沉掉了。
” 丁婉卿道:“你還要他怎麼樣?” 譚意哥道:“不怎麼樣,我要他堂堂正正地做人,規規矩矩地謀個出身。
” “你還是要他去做官?” “做不做官沒關系,但是一定要做事,可不是做那些好行小勇,隻見小義的事。
” 丁婉卿道:“他也沒有閑着呀,他家中的茶莊,不是一直都在照管着的嗎?” 譚意哥笑道:“那種事是祖上所遺的舊業,雖不可廢,但也不是非他不可,隻要有個妥當的人,一樣可以管得很好,而他的才華、能力,都可以做更好、更重要的事,而且他也應該自創一番事業,才不虛此生,不辜負上天生就他這一個人。
” 才說到這裡,旁邊閃出個人來,兜頭一揖道:“意娘,多謝你這番金玉良言,算是把我驚醒了,如非你這一席話,我一直還沾沾自喜,以為自己很了不起,迷迷糊糊的過日子呢。
” 原來是張玉朗去而複返,倒把譚意哥吓了一大跳道:“你怎麼回來了?” 張玉朗道:“我忘了帶錢,我要去找的這幾個朋友,都是苦哈哈,很可能要我請他們吃頓酒的,他們身上經常連一錢銀子都挖不出來,但是他們一過手,卻是幾千兩銀子。
” 譚意哥道:“這是些什麼怪人呢?” 張玉朗道:“是跟我師兄一樣的遊俠,身懷絕技,卻隐身市井,暗行俠義!” 譚意哥道:“身浴盜泉而點滴不飲,這倒是很值得尊敬的人,那天讓我也認識一下。
” 張玉朗道:“好的,但是要等我先去跟他們說了,他們的脾氣很古怪,我準備找到他們,把妙貞觀的事交給他們代辦,自己上京去了。
” 譚意哥道:“你是否因為聽了我的話而不高興?” 張玉朗道:“那怎麼會呢?我感激都來不及,隻遺憾你不早點跟我說,而且你應該當面跟我說的。
” 譚意哥道:“我怕太傷你的尊嚴,準備再觀察你兩天,如果你仍然沉迷不悟,我是準備給你一番針砭!” 張玉朗肅容道:“謝謝你!意娘,這次我上京去,雖然如你所說的,隻是繼承祖業,并不是什麼重要的大事,但是我會把店中的兩個老夥計帶去,讓他們熟習一下門路,以後好接替我,我自己則空出時間來,做我自己的事了。
” 譚意哥道:“你打算做什麼呢?” 張玉朗想了一下道:“現在我還不能決定,但一定是正正經經、規規矩矩的事。
” 譚意哥拿了幾塊碎銀子給了他,道:“好!我希望你能在行前就想好了,告訴我一聲,讓我也準備着。
” “你也要準備?” “是的,我總得配你呀,如果你要打魚,我就得學補網撈魚,你要種田,我就學播種犁土。
” 張玉朗笑道:“難道我除了打魚種田之外,就沒有别的可幹了?” “自然有,那就是好好讀書,巴上一榜功名,不過你受不了拘束,不會去幹的。
” 張玉朗笑道:“那可不一定,文官我不屑為,一槍一刀,在沙場博取寶名的武官,我還是能幹的。
” “你行嗎?我聽說長槍大刀的弓馬武藝,跟你學的那些刀劍小巧功夫是兩回子事兒。
” 張玉朗道:“怎麼會呢,武功就是武功,隻不過刀劍乃是一人之勇,而兵法韬略為萬人敵而已,我到京師去,先探采門路,然後再作決定。
” 譚意哥倒是很喜歡的把他送出門去了。
這一天,可人小内雖有酒宴,卻并不熱鬧,因為譚意哥是抱病來侍宴的,盡避她強打起精神來應酬,到底沒多大興緻,所以散得很早。
譚意哥其實沒病,稱病隻是丁婉卿為她卻酬的藉口,但是李大人一片好心,堅持要設宴在她們院中,而且說是為譚意哥沖喜,使她們不便拒絕。
既然說有病,總得裝成個樣子,隻要坐在一邊,少說話就行了。
平常每逢有應酬,譚意哥總是最熱鬧的一個,意氣飛揚,妙語如珠,因為她口才好,腹中才華也廣,任何話題都難不倒她,都能搭上腔。
認識了張玉朗之後,她就有點懶得應酬了,所以不說話倒也正中下懷,偶而再皺兩下眉頭,就顯得病态恹恹,這付神情别有一付柔媚之态,嬌弱得教人心痛。
因此與席的人很早都散了。
譚意哥回到了樓上,卸去了,手托着腮,正在默默地想着心事,忽然一隻手伸過來掩住了她的眼睛,譚意哥連頭都沒回就道:“玉朗,你這是什麼毛病,專門喜歡在背後偷偷地吓人!” 丙然是張玉朗來了,他放開了手笑道:“奇怪了!我沒開口,你怎麼知道是我呢?” 譚意哥道:“因為沒有第二個人會做這種事,兩個小丫頭不敢,娘不會,數來數去隻有你。
” 張玉朗道:“那兩個小丫頭挺活潑淘氣的,怎麼被你管得如此拘束?” 譚意哥一笑道:“玉朗,我問過她們将來的意願,如果她們願意在曲苦中讨日子過,我就找人教她們吹彈吟唱,教她們佻僅一點,如果她們願意規規矩矩地擇人而事,就應該學得莊重本份。
” 張玉朗笑道:“她們一定是選後者了。
” 譚意哥歎了口氣:“不!她們的父母寄望甚殷,把她們視為搖錢樹,就是希望她們将來能好好地賺一筆的。
” 張玉朗憤然道:“那有這種父母的?” “這還不單是父母的問題,這兩個小表自己也願意,她們自小在鄉下,看見那些小康之家的媳婦,天未明即起,擔水煮炊,忙完了一家人的早飯,就要下田工作,忙了一天回到家裡,漢子歇了,她還要弄晚飯,洗衣服,整天累得像頭牛,未到三十歲,已是滿臉皺紋,終身勞苦,買不起一錢金飾,再看看曲巷中這些人的生活,勞逸之别,實在太大了。
” “這些蠢東西,她們不想想這兩種生活的意義,前者才是女子的本份。
” 譚意哥歎了一聲道:“貧家女兒,最怕的就是這個窮字,而且世風日奢,勢利之風,已經養成,這也難怪的,像他們那種人家貧苦終生,也落不到一句清高,他們自然耐不下去。
” 張玉朗歎了口氣,譚意哥說的這些問題,是他從來沒有想到過的,但不能說沒道理。
有許多貧家女兒,從小到老,幾乎沒有享過一天的福,過一天好日子。
像牛馬一樣的操作,年成好一點,不過才混得二餐無缺,年成一歉收,餐珠飲玉,佩金戴銀的,怎不動心呢? 所謂笑貧不笑娼之說,就是因此而起的。
張玉朗不僅深深地感慨了,他雖有濟世之心,這個問題卻是他解決不了的。
因此隻有改變話題,道:“那兩個小表就應該學得乖巧一點呀,怎麼在你面前,還是那麼呆闆木讷的。
” 譚意哥道:“娘跟我找人來教她們歌舞樂器,但是對她們的行止,我是自己督促,規求很嚴,我覺得在曲巷中求生雖非本份,但并不可恥,可恥在人不知自尊,曲巷中女子一樣也可以端莊的。
” 張玉朗道:“意娘,我不是跟你擡,更不是輕視你這一行業,在曲巷中,如果你太着重端莊,那就得準備着一生潦倒吧。
試想,如果一個個闆着臉裝出一付凜然不可侵犯的樣子,還有誰會登門領教呢。
” 譚意哥笑道:“你弄錯了我的意思了,我說的端莊不是呆闆,而是節制,行止大方,言語中節,适如其度的表現女子溫柔、娴淑而不流于放蕩,笑語可親,但能使人在親近中帶兩分尊敬而不敢狎侮。
” 張玉朗一笑道:“我知道你是拿自己在作比喻。
” 譚意哥道:“我倒不敢标榜我自己有多好,但至少我這麼在做,而且也沒什麼不好。
” 張玉朗道:“意娘,整個曲苦中,隻得你一人如此,我甚至可以說,天下的曲女中,也沒有第二個了,因此你不能以此為繩的。
” “這是怎麼個說法呢?” “男人們到這兒來的主要目的是尋歡買笑,所謂歡笑,可不是溫柔娴淑所能滿足的,那些已在他們自己家裡領受夠了,他們的妻女姊妹都是這一類的,因此他們要求的是妖娆風情。
” 譚意哥剛要開口,張玉朗笑道:“你别又拿你來說明,那是不能比的,因為你美豔照人而文才高捷,遠超過那些飽學的人才,所以才異于一般,大家才欣賞你,是為了你的絕世姿容,而敬你的絕世才華,所以才那麼規矩,好在也隻有你一個,才顯得特别,若是有十個如你者在一條巷子上,我敢保證也是門可羅雀了。
” 譚意哥道:“我不服氣,有許多胸無點墨的商賈,根本不解文事,他們也照樣在我這兒很高興的。
” 張玉朗道:“隻是偶一為之,不會是常來吧,要不然就是有所求而來,越是庸俗的人,越喜歡附庸風雅,長沙曲巷中有一句話很流行,說沒有拜會過可人小,必是俗物,誰也不肯承認自己俗,誰要是提不出一兩次跟你晤談的經曆,那個人就像是穿了舊衣服迎親一般,會被人認為不是在場合中跑的人。
” 譚意哥心中得意,口中謙道:“那有這種事!” 張玉朗道:“這倒是真的,今天我跟兩個朋友見面,談起了你,他們十分稱贊,說你是個了不起的奇女子,在風塵中能潔身自愛,不損本色者,并不稀奇,有很多官宦人家的女兒,事出無奈,家道散落而緻淪落倡家者比比皆是,也同是這付樣子的,難在你維持門庭若市,趨者若而不減清白;這才是真正的成就,若說是一時之間,還是人們好事者渲擡所緻,你卻是一連兩三年,從開始入籍以迄今,始終維持盛勢而不衰,足證你是有過人之處。
隻遺憾他們三餐衣食,自顧尚不周,無力前來一聆教益。
” 譚意哥道:“你的這兩個什麼朋友?
” 說完,她迳自離去,沒有再理張玉朗,而張玉朗卻想了半天,才算明白她一半的話。
丁婉卿在樓下接住了譚意哥道:“丫頭,我聽見你跟玉朗在拌嘴,所以我沒上去,這不好……” 譚意哥道:“娘,怎麼不好了呢?” 丁婉卿道:“他要你不事酬酢,杜門謝客,是關心你的,嫉妒你跟别人在一起,因為他愛你,才會嫉妒,你實在不該對他那樣子的。
” 譚意哥卻凝重地道:“娘,我不是對他怎麼樣,而是在振拔他。
” “振拔他,他不是很好嗎?年輕,多情多義,才華又高,風趣英俊,更難得為人正直,有一身好武藝,家中還有田産生計,這樣的一個男人,幾乎是十全十美了,你對他還有不滿意的地方。
” 譚意哥苦笑道:“我對他倒沒什麼,他對自己可太滿意了,正因為太自滿,所以他才處處剛愎自用,獨斷獨行,這樣子下去,已經很危險了,若是我再對他假以辭色,使他沉緬在溫柔鄉裡,那他就更完了,說不定這一輩子,也就此消沉掉了。
” 丁婉卿道:“你還要他怎麼樣?” 譚意哥道:“不怎麼樣,我要他堂堂正正地做人,規規矩矩地謀個出身。
” “你還是要他去做官?” “做不做官沒關系,但是一定要做事,可不是做那些好行小勇,隻見小義的事。
” 丁婉卿道:“他也沒有閑着呀,他家中的茶莊,不是一直都在照管着的嗎?” 譚意哥笑道:“那種事是祖上所遺的舊業,雖不可廢,但也不是非他不可,隻要有個妥當的人,一樣可以管得很好,而他的才華、能力,都可以做更好、更重要的事,而且他也應該自創一番事業,才不虛此生,不辜負上天生就他這一個人。
” 才說到這裡,旁邊閃出個人來,兜頭一揖道:“意娘,多謝你這番金玉良言,算是把我驚醒了,如非你這一席話,我一直還沾沾自喜,以為自己很了不起,迷迷糊糊的過日子呢。
” 原來是張玉朗去而複返,倒把譚意哥吓了一大跳道:“你怎麼回來了?” 張玉朗道:“我忘了帶錢,我要去找的這幾個朋友,都是苦哈哈,很可能要我請他們吃頓酒的,他們身上經常連一錢銀子都挖不出來,但是他們一過手,卻是幾千兩銀子。
” 譚意哥道:“這是些什麼怪人呢?” 張玉朗道:“是跟我師兄一樣的遊俠,身懷絕技,卻隐身市井,暗行俠義!” 譚意哥道:“身浴盜泉而點滴不飲,這倒是很值得尊敬的人,那天讓我也認識一下。
” 張玉朗道:“好的,但是要等我先去跟他們說了,他們的脾氣很古怪,我準備找到他們,把妙貞觀的事交給他們代辦,自己上京去了。
” 譚意哥道:“你是否因為聽了我的話而不高興?” 張玉朗道:“那怎麼會呢?我感激都來不及,隻遺憾你不早點跟我說,而且你應該當面跟我說的。
” 譚意哥道:“我怕太傷你的尊嚴,準備再觀察你兩天,如果你仍然沉迷不悟,我是準備給你一番針砭!” 張玉朗肅容道:“謝謝你!意娘,這次我上京去,雖然如你所說的,隻是繼承祖業,并不是什麼重要的大事,但是我會把店中的兩個老夥計帶去,讓他們熟習一下門路,以後好接替我,我自己則空出時間來,做我自己的事了。
” 譚意哥道:“你打算做什麼呢?” 張玉朗想了一下道:“現在我還不能決定,但一定是正正經經、規規矩矩的事。
” 譚意哥拿了幾塊碎銀子給了他,道:“好!我希望你能在行前就想好了,告訴我一聲,讓我也準備着。
” “你也要準備?” “是的,我總得配你呀,如果你要打魚,我就得學補網撈魚,你要種田,我就學播種犁土。
” 張玉朗笑道:“難道我除了打魚種田之外,就沒有别的可幹了?” “自然有,那就是好好讀書,巴上一榜功名,不過你受不了拘束,不會去幹的。
” 張玉朗笑道:“那可不一定,文官我不屑為,一槍一刀,在沙場博取寶名的武官,我還是能幹的。
” “你行嗎?我聽說長槍大刀的弓馬武藝,跟你學的那些刀劍小巧功夫是兩回子事兒。
” 張玉朗道:“怎麼會呢,武功就是武功,隻不過刀劍乃是一人之勇,而兵法韬略為萬人敵而已,我到京師去,先探采門路,然後再作決定。
” 譚意哥倒是很喜歡的把他送出門去了。
這一天,可人小内雖有酒宴,卻并不熱鬧,因為譚意哥是抱病來侍宴的,盡避她強打起精神來應酬,到底沒多大興緻,所以散得很早。
譚意哥其實沒病,稱病隻是丁婉卿為她卻酬的藉口,但是李大人一片好心,堅持要設宴在她們院中,而且說是為譚意哥沖喜,使她們不便拒絕。
既然說有病,總得裝成個樣子,隻要坐在一邊,少說話就行了。
平常每逢有應酬,譚意哥總是最熱鬧的一個,意氣飛揚,妙語如珠,因為她口才好,腹中才華也廣,任何話題都難不倒她,都能搭上腔。
認識了張玉朗之後,她就有點懶得應酬了,所以不說話倒也正中下懷,偶而再皺兩下眉頭,就顯得病态恹恹,這付神情别有一付柔媚之态,嬌弱得教人心痛。
因此與席的人很早都散了。
譚意哥回到了樓上,卸去了,手托着腮,正在默默地想着心事,忽然一隻手伸過來掩住了她的眼睛,譚意哥連頭都沒回就道:“玉朗,你這是什麼毛病,專門喜歡在背後偷偷地吓人!” 丙然是張玉朗來了,他放開了手笑道:“奇怪了!我沒開口,你怎麼知道是我呢?” 譚意哥道:“因為沒有第二個人會做這種事,兩個小丫頭不敢,娘不會,數來數去隻有你。
” 張玉朗道:“那兩個小丫頭挺活潑淘氣的,怎麼被你管得如此拘束?” 譚意哥一笑道:“玉朗,我問過她們将來的意願,如果她們願意在曲苦中讨日子過,我就找人教她們吹彈吟唱,教她們佻僅一點,如果她們願意規規矩矩地擇人而事,就應該學得莊重本份。
” 張玉朗笑道:“她們一定是選後者了。
” 譚意哥歎了口氣:“不!她們的父母寄望甚殷,把她們視為搖錢樹,就是希望她們将來能好好地賺一筆的。
” 張玉朗憤然道:“那有這種父母的?” “這還不單是父母的問題,這兩個小表自己也願意,她們自小在鄉下,看見那些小康之家的媳婦,天未明即起,擔水煮炊,忙完了一家人的早飯,就要下田工作,忙了一天回到家裡,漢子歇了,她還要弄晚飯,洗衣服,整天累得像頭牛,未到三十歲,已是滿臉皺紋,終身勞苦,買不起一錢金飾,再看看曲巷中這些人的生活,勞逸之别,實在太大了。
” “這些蠢東西,她們不想想這兩種生活的意義,前者才是女子的本份。
” 譚意哥歎了一聲道:“貧家女兒,最怕的就是這個窮字,而且世風日奢,勢利之風,已經養成,這也難怪的,像他們那種人家貧苦終生,也落不到一句清高,他們自然耐不下去。
” 張玉朗歎了口氣,譚意哥說的這些問題,是他從來沒有想到過的,但不能說沒道理。
有許多貧家女兒,從小到老,幾乎沒有享過一天的福,過一天好日子。
像牛馬一樣的操作,年成好一點,不過才混得二餐無缺,年成一歉收,餐珠飲玉,佩金戴銀的,怎不動心呢? 所謂笑貧不笑娼之說,就是因此而起的。
張玉朗不僅深深地感慨了,他雖有濟世之心,這個問題卻是他解決不了的。
因此隻有改變話題,道:“那兩個小表就應該學得乖巧一點呀,怎麼在你面前,還是那麼呆闆木讷的。
” 譚意哥道:“娘跟我找人來教她們歌舞樂器,但是對她們的行止,我是自己督促,規求很嚴,我覺得在曲巷中求生雖非本份,但并不可恥,可恥在人不知自尊,曲巷中女子一樣也可以端莊的。
” 張玉朗道:“意娘,我不是跟你擡,更不是輕視你這一行業,在曲巷中,如果你太着重端莊,那就得準備着一生潦倒吧。
試想,如果一個個闆着臉裝出一付凜然不可侵犯的樣子,還有誰會登門領教呢。
” 譚意哥笑道:“你弄錯了我的意思了,我說的端莊不是呆闆,而是節制,行止大方,言語中節,适如其度的表現女子溫柔、娴淑而不流于放蕩,笑語可親,但能使人在親近中帶兩分尊敬而不敢狎侮。
” 張玉朗一笑道:“我知道你是拿自己在作比喻。
” 譚意哥道:“我倒不敢标榜我自己有多好,但至少我這麼在做,而且也沒什麼不好。
” 張玉朗道:“意娘,整個曲苦中,隻得你一人如此,我甚至可以說,天下的曲女中,也沒有第二個了,因此你不能以此為繩的。
” “這是怎麼個說法呢?” “男人們到這兒來的主要目的是尋歡買笑,所謂歡笑,可不是溫柔娴淑所能滿足的,那些已在他們自己家裡領受夠了,他們的妻女姊妹都是這一類的,因此他們要求的是妖娆風情。
” 譚意哥剛要開口,張玉朗笑道:“你别又拿你來說明,那是不能比的,因為你美豔照人而文才高捷,遠超過那些飽學的人才,所以才異于一般,大家才欣賞你,是為了你的絕世姿容,而敬你的絕世才華,所以才那麼規矩,好在也隻有你一個,才顯得特别,若是有十個如你者在一條巷子上,我敢保證也是門可羅雀了。
” 譚意哥道:“我不服氣,有許多胸無點墨的商賈,根本不解文事,他們也照樣在我這兒很高興的。
” 張玉朗道:“隻是偶一為之,不會是常來吧,要不然就是有所求而來,越是庸俗的人,越喜歡附庸風雅,長沙曲巷中有一句話很流行,說沒有拜會過可人小,必是俗物,誰也不肯承認自己俗,誰要是提不出一兩次跟你晤談的經曆,那個人就像是穿了舊衣服迎親一般,會被人認為不是在場合中跑的人。
” 譚意哥心中得意,口中謙道:“那有這種事!” 張玉朗道:“這倒是真的,今天我跟兩個朋友見面,談起了你,他們十分稱贊,說你是個了不起的奇女子,在風塵中能潔身自愛,不損本色者,并不稀奇,有很多官宦人家的女兒,事出無奈,家道散落而緻淪落倡家者比比皆是,也同是這付樣子的,難在你維持門庭若市,趨者若而不減清白;這才是真正的成就,若說是一時之間,還是人們好事者渲擡所緻,你卻是一連兩三年,從開始入籍以迄今,始終維持盛勢而不衰,足證你是有過人之處。
隻遺憾他們三餐衣食,自顧尚不周,無力前來一聆教益。
” 譚意哥道:“你的這兩個什麼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