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回 李世民感召黑袍将 尉遲恭降順小秦王

關燈
一天,正在議論如何收降尉遲恭時,有人來報說:“轅門之外,侯君基求見!”秦瓊、徐懋功一聽,說:“快快請他進來!”說着就迎出帳外,弟兄相見,分外親熱。

    進帳之後,侯君基拜見了秦王李世民,又和原瓦崗的衆位弟兄相見,一番熱鬧之後,侯君基問:“二哥!三哥!你們為何停軍不進,不攻打白壁關?”徐懋功把經過說了一遍,又談到收降尉遲恭的事,侯君基一聽,說了一聲:“巧啦!我把劉伍舟的人頭給提來啦!”大家詢問經過,侯君基一五一十說了一遍。

    原來,侯君基自從瓦崗散敗之後,無處投奔,就到處遊逛。

    後來到了定襄,定襄王劉伍舟正在招軍,他想自己既然無處投奔,就暫在此處安身吧!于是就投了劉伍舟。

    劉伍舟聽說他是瓦崗舊将,甚為高興,召他進見。

    不見面還罷了,一見面劉伍舟态度立刻冷了下來,為何呢?原來他見侯君基高不過四尺,長得猴頭猿腮,兩隻小眼睛滴溜亂轉,心生不悅,侯君基心想:噢!這是看我長相不好,看不起我呀!本想甩手而去,又一想:我且住些時候,看看再說。

    誰知住下之後,又聽到不少劉伍舟的事,說他經常強搶民女,也是個酒色之徒。

    有一次,侯君基閑着無事,就想夜入定襄王宮,探個究竟。

    誰知正好遇見劉伍舟剛剛搶來一個民女,強迫成親。

    這民女是個節烈女子,甯死不從,侯君基一怒之下,就拔出他的鬼頭刀,殺了劉伍舟,救出這個民女。

    這時他已聽說秦王李世民和秦瓊、徐懋功率軍在白壁關和定襄王軍交戰,就把劉伍舟人頭裝入油布口袋,用包袱包好,騎馬來投唐營。

    李世民聽過之後,非常高興,命人給侯君基記功,然後又和秦瓊、徐懋功計議好用劉伍舟的人頭招降尉遲恭的辦法,第二天,唐兵列隊白壁關外,尉遲恭也帶隊出關。

    當時秦瓊出馬要尉遲恭答話。

    尉遲恭問:“秦大帥!莫非你要交戰不成?”“非也!我問你一句話。

    ”“請講!”“當初喬東山老人勸你歸降,你說什麼來?”“我說定襄王去世之後,我方歸降。

    ”“你說這話可算數?”“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馬難追。

    ”“好!既然如此,你來看!”有個唐軍用根竹杆挑着劉伍舟的人頭,送到尉遲恭的面前,尉遲恭審視一遍,不禁失聲痛哭。

    哭罷心想:我已經說了劉伍舟死後投降,如今怎麼辦?又一想,劉伍舟被唐軍所殺,我應該給他報仇,豈能投降?想罷擦幹眼淚,命人把劉伍舟的人頭送進白壁關,然後對秦瓊說:“秦大帥!我尉遲恭說話算數,不過要讓我降唐,還要答應我三件事。

    ”“請問将軍,哪三件事?”“第一、我主劉伍舟已死,唐朝要給他金頂玉葬。

    ”李世民這時馬往前提,說:“尉遲将軍放心,就給他金頂玉葬。

    ”“好!第二條要唐營滿營将兵全都挂孝大發喪。

    ”“一概答應。

    這第三條?”“第三條……”尉遲恭一伸手抽出了他的十八節鋼鞭往起一舉:“我要點出幾個人來,這幾個人必須從我鞭下走過,我願意打誰就打誰,否則,休想讓我投降!”他這話一出口,唐營将士俱都怒形于色,誰知秦王李世民滿面帶笑:“尉遲将軍!還有嗎?”“沒有了,就這三條。

    ”“好!我全都答應。

    不過在你鞭下走過的最好就點李世民我一個人,你看如何?”他這一答應,大出尉遲恭意料之外。

    尉遲恭原來估計對方一定不答應,那時自己就大戰一場,給定襄王報仇。

    如今人家答應了,怎麼辦?後來又聽李世民說隻點他一人從鞭下經過,随要挾說:“那不行,第一要程咬金,第二要秦瓊,第三要徐懋功,第四要秦王你,少一個也不行。

    ”李世民說:“好!我願意從你鞭下走過,你就是打死我,我也死而無怨。

    ”他這幾句話一說,其餘三人也齊聲表态說:“願意從你鞭下通過。

    ”尉遲恭把鞭一舉:“好吧!既然如此,程咬金!你就來吧1”程咬金心想:這個大老黑究竟安的什麼心?我截他三回糧,他抓還抓不住我哪,如今我從他鞭下走過,他手往下一落,我的腦袋就得開花。

    可又不能後退,怎麼辦?對啦!我得拿話頂住他:“我說大老黑,咱們可把醜話說到前頭,我知道你是英雄好漢,咱們可從來沒有私仇。

    我截過你幾次糧,那是各為其主。

    你一刀一槍把我打死,那怨我命短,你要這樣把我打死,你也沒有什麼光彩,這可不叫英雄。

    ”尉遲恭說:“程咬金,少說廢話,快快過來。

    ”程咬金沒法,兩眼瞅着鋼鞭,走了過來。

    後事如何?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