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回 李世民感召黑袍将 尉遲恭降順小秦王

關燈
萬石糧草,回到唐營。

    這一回徐懋功和衆将一起出來把他迎進了營寨,向他祝賀,并且給他記了功,也把毛三、苟四等人收下,編入唐軍。

    徐懋功問程咬金:“四弟呀!你膽子大還是膽子小?”“這是怎麼說的,誰不知道我是程大膽?”“我已經算就,不出三天,尉遲恭還要押着糧草從棋盤山經過。

    本想還派你去,可是尉遲恭要見着你,一定不能饒你,所以我怕你膽小害怕,想派别人前去。

    ”“什麼,我程咬金什麼時候膽小來。

    ”說着奪過令箭,又領毛三、苟四一班人馬奔棋盤山去了。

    過了兩天,果然尉遲恭又押着糧草來了。

    程咬金一聽:“哈哈!我三哥軍師還真會算,這個大老黑真的又給送糧草來了。

    走!下山截去!”這一回,程咬金可上當了。

    原來,尉遲恭回到介休縣,懇求縣官再給他籌辦糧草,縣官說:“實在是沒有了,上次已經把倉庫連根兒端了,現在是連一粒糧也沒有了,不信你到倉庫裡看去。

    ”尉遲恭看看,果然是倉庫已空,沒有辦法,隻好空手回白壁關。

    後來又一想:不行,程咬金截我兩次,這一次一定還在那裡等着,我不免用車輛裝上些磚頭瓦塊,引他下山,把他抓住,找他要上兩次的糧草,所以程咬金一看這次的糧車不少,以為真是糧草,又攔住了尉遲恭的去路。

    尉遲恭一見程咬金,也不答話,催馬擰槍奔程咬金殺來。

    大槍上下翻飛,戰馬圍着程咬金亂轉,把程咬金殺得隻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程咬金邊打邊想:完了!完了!這個大老黑跟我玩兒命啦,這回算沒有救了。

    毛三、苟四想幫程咬金也幫不上手,就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候,忽聽四周炮響,一杆大旗從樹林裡飄出,上書:大唐帝國兵馬大元帥秦。

    原來徐懋功早已算好,這次尉遲恭要和程咬金拼命,就決定帶領滿營将士,要趁此機會收降尉遲恭。

    秦瓊一馬當先:“四弟不要害怕!愚兄來了。

    ”說着活躍馬搖槍來戰尉遲恭。

    尉遲恭一看唐朝将多兵廣,自己就有二百來人,恐怕被唐軍包圍,急忙引軍後退。

    退來退去,退到一座孤山之上。

    唐軍把這座小小的孤山包圍,四周埋下鹿角,挑了壕溝,擂鼓圍攻。

    李世民十分喜愛尉遲恭,告訴秦瓊和徐懋功,一定要設法降伏他。

    所以雖然圍攻,并不緊逼,恐怕逼急了,尉遲恭拼命。

    這時,有人來報說:有一老者求見,原來這個老者就是尉遲恭投軍時托付妻子的鄰居喬東山。

    尉遲恭投軍以後,他的妻生下一子,取名尉遲寶林,這次喬東山出門辦事,捎帶着尋找尉遲恭,他行路經過棋盤山,聽見鼓聲、殺聲,向人打聽,說是唐朝軍兵把定襄王的大将尉遲恭圍困在孤山之上,所以他才求見小秦王李世民。

    李世民問他:“老人家何事見我?”喬東山把和尉遲恭的關系講明。

    李世民說:“老人家,你要能勸得尉遲恭投降,本王定然重重賞你。

    ”“好!小老兒願去試試。

    ”于是,李世民命軍兵讓出一條道兒來,喬東山騎毛驢上了孤山,見到尉遲恭後,先寒暄一陣,尉遲恭叩謝喬東山照顧妻子。

    喬東山委婉地道出李世民勸降的意願,并說李世民如何待人和氣,寬胸大肚,能夠容人,說你如能投順大唐,将來大唐統一天下,你就是開國元勳,尉遲恭說:“老人家,你不要說了,定襄王劉伍舟待我天高地厚,我既然保了他,豈能朝三暮四,我甯可死在這孤山之上,決不投降。

    ”喬東山說:“老賢侄!你先不要把話說絕了,不要一條道跑到黑,為人臣者首先應該分清是非,辨出好壞。

    拿劉伍舟和李世民來比,我看猶如烏鴉比鳳凰。

    劉伍舟殘暴好鬥,心胸狹窄,在他管下,到處怨聲載道,而唐朝大軍,所到之處,對老百姓秋毫無犯,老百姓對他歌功頌德,不絕于耳。

    誰能成事,難道不是明擺着嗎?還望賢侄三思。

    ”尉遲恭見喬東山對自己苦口婆心,甚為感動,不好拒之過甚,随說:“老人家!你下山見到秦王李世民,就告訴他說:劉伍舟活着,要我再保他人萬不可能,待到劉伍舟去世之後,我方能降唐。

    ”喬東山想:這也是一句話,總算我沒有白來一趟。

    于是别了尉遲恭,下山把話告訴了李世民。

    李世民知道尉遲恭之志不可奪,于是和秦瓊、徐懋功相商,撤兵回到唐營,放尉遲恭回白壁關,尉遲恭見唐兵撤去,知道是李世民給自己留條生路,心中感激,但仍不能忘懷劉伍舟,并無降唐之心,于是便率領二百名軍兵,回到了白壁關。

     且說李世民、秦瓊、徐懋功等人率隊回到唐營。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