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回 取泗水女将發雄威 投瓦崗三傑甘服輸

關燈
、東方玉梅第二次拜堂成親。

    這次洞房之内,王伯黨如何賠禮道歉,如何言歸于好,就不必細表了。

     且說蓋氏三傑投降之後,魏王李密優禮有加,并且封為将軍,在瓦崗軍中聽用。

    衆人正在飲宴慶賀的時候,外面報事官進來禀報:“禀大帥、軍師!外面有靠山王楊林派人下書。

    ”“現在何處?”“現在關前聽候消息。

    ”“好!左右準備,命下書人進見!”霎時間五百削刀手各拉刀槍,從帥堂到城門,戒備森嚴。

    工夫不大,下書人被帶進來。

    大家看此人年紀有二十六七歲,白面無須,寬腦門,尖下額,兩道細眉,左腮上長着指甲蓋大小的一塊黑痣。

    他頭戴紗巾,身穿箭袖,外披大氅,腰裡挂的寶劍,露出劍鞘。

    寶劍在進門時,讓守衛帥府的軍兵留下了。

    這人進了帥堂,躬身施禮:“下書人給魏王、大帥和軍師施禮了!”徐懋功盯着他看了一會兒,說:“兔禮。

    ”那個人施禮畢,站立一旁。

    徐懋功問:“将軍貴姓大名?”“在下名叫王國良!”“你是來下書的?”“是!您是徐軍師吧?靠山王命我把書信親交給您。

    ”“好!把書信呈上來。

    ”王國良從懷中拿出書信,齊國遠忙接過來往桌案上一放,徐懋功拆開書信,定睛觀瞧,邊看邊皺眉頭。

    看完之後,交給李密,李密看完交給秦瓊,秦瓊看罷放在案上。

    兩旁衆将心中納悶兒,不知何事,為什麼軍師皺眉,想必信内有重要事情。

    衆将心中正在胡亂猜測,徐懋公說:“王國良!”“小人在!”“書信我們已經看過,請你回去向靠山王楊林緻意,就說我們按指定日期必到不誤。

    ”“但不知軍師可修回書?”“不必了!來呀!把王将軍帶下去待飯,并到賬房支銀五十兩,作為謝儀。

    ”管事的軍兵過來:“王将軍請吧!”王國良并沒下去,重新施禮:“軍師!在下還有事情。

    ”“有活請講。

    ”“這……”王國良往左右瞅了瞅,那意思是這裡人多不好說話。

    徐懋功說:“來呀!兩旁退下。

    ”衆将隻好退出大廳,隻留下幾個心腹之人:“王國良!有何話講?”“軍師!有件機密大事特來奉告。

    ”“請講。

    ”王國良說:“是這麼回事。

    ”說着他往腰裡一伸手拉出一把寶劍。

    原來是一把圍在腰裡的寶劍,有繃簧卡住,用時一按繃簧,寶劍繃直,即可使用。

    工國良手持寶劍,照徐懋功當胸就刺,還說了聲:“徐懋功!見閻王去吧,”這時兩旁心腹和秦瓊、李密等都無戒備,事出突然,一時都吓呆了,不知如何是好,俱都束手無策。

    眼看寶劍就要刺到徐懋功的身上了,就在這時,從徐懋功面前的桌案下邊伸出一隻手來,抓住了王國良的腳脖子,往桌子下邊一拽,隻聽“唏哩咣當”,王國良仰面摔倒,寶劍撒手,從桌子底下鑽出一人,上前捺住王國良,膝蓋一頂,扭過雙臂,捆了起來。

    大家一看,桌子下邊出來的乃是小白猿侯君基。

    原來這個下書人進屋之後,兩眼的的直放賊光,侯君基是個心細的人,他早看這個人不地道,怕他心懷叵測,所以在徐懋功命衆人退去的時候,趁屋裡人亂,一閃身鑽到了桌下,桌前有桌圍子,誰也不知道。

    他在桌下從桌圍子的縫裡向外瞅着,所以及時把刺客抓住。

    這時退出去的人也都進了大廳,聽說下書人是刺客,于是一片聲喧:“宰了他!”“殺了他!”還有那冒失鬼抽刀就要砍。

    徐懋功忙伸手攔住衆人:“且慢動手,貧道自有道理。

    ”說着話走到王國良身邊:“王國良,你我往日無冤,近日無仇,你到這裡行刺,一定是受人差遣,誤聽人言,貧道有好生之德,我主魏王千歲乃有道明君,元帥一向是義氣為重,你也是有父、母、妻子的人,他們都要你來扶養,為你的父、母、妻子着想,我們絕不殺你。

    齊國遠!”“在!”“把他的東西還他,再到賬房支五十兩銀子給他做盤纏,叫他逃命去吧!”齊國遠心裡不樂意,又不能不聽。

    他支了銀兩回來,手裡托着銀子,嘴裡說:“這真是便宜事,行刺無罪,還給盤纏,給你,拿着吧。

    你可記住,以後若是沒錢花了就來行刺,我們軍師好說話,給你銀子!”他這一番話把徐懋功和王國良都挖苦了,徐懋功一笑了之,不以為意,王國良心裡可擱不住了,他沒有去接銀子,心裡直翻騰:我來時靠山王楊林、武王楊方等人說瓦崗山衆人個個心狠意毒,殺人不眨眼,都是害人的魔王,如今看來,這些人通情達理,義重如山,我受騙了。

    他上前問道:“軍師!你是真的要放我走?”“當然是真的,軍中無戲言,我豈能騙你!”“好吧!那我可走啦!”“請吧!”王國良接過銀子,拿起他的東西,轉身就走。

    可是走了幾步又站住了,突然回轉身宋朝李密、秦瓊、徐懋功走去。

    大家一看,齊拉刀劍。

    要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