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回 刺客被釋說出真情話 王齊集攻打紫金山
關燈
小
中
大
且說刺客王國良被徐懋功釋放,走了幾步卻重又返回,衆人防他還要行刺,齊拉刀劍上前攔阻。
徐懋功一擺手:“衆将且慢,看他有何話說。
”衆人退後,王國良“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魏王千歲、大帥、軍師!是我誤聽人言,說你們如何如何不好。
今日一見,方知你們俱是好人。
他們下書約你們三月初三到紫金山去破銅旗陣。
依我看,你們可千萬去不得。
”“噢!為何去不得?”“這個銅旗陣我雖然不知詳細,但也知個大概。
我聽說楊林調遣了五十萬兵馬,數千員上将,把他的精兵良将都用在這個陣裡了。
他們要用這個大陣,孤注一擲。
他們把天下十幾國反王都約會去,要一網打盡,永絕後患。
這個陣厲害得很,聽說隻要進去,就别打算出來。
裡邊是陣套陣,陣連陣,大陣套小陣,小陣連大陣,消息兒埋伏,弓箭火炮,到處都是。
不解内情,進得陣去隻有九死一生。
依小人愚見,還是不去為妙。
”徐懋功微微一笑,說:“這都在我預料之中。
王将軍!我來問你,這個銅旗陣的陣主是誰,你可知曉?”“陣主共有五位。
”“五位!都是誰?”“頭一個是天寶大将宇文成都的老師,外号人稱踏雪無痕老蒼龍,姓仇名成字樂天。
他是正陣主。
這座陣是以他為主擺的。
另外四個是副陣主,有靠山王楊林、武王楊方楊益臣、雙槍大将丁延平,還有北平府的北平王羅藝。
”“噢!還有别的嗎?”“别的我就不知了。
”“好吧!王将軍!謝謝你把銅旗陣内情相告。
我們定要想出破陣之法。
”徐懋功命人設宴款待王國良。
王國良臨走時還表示:“将來你們攻打銅旗陣若有用得着我的時候,我是萬死不辭。
”王國良走後,衆人議定:盡管銅旗陣厲害,但這是隋朝最後的兵力,破了銅旗陣,隋朝的力量也就耗盡,隋朝的氣數也就盡了,所以應該去打。
當時,群情振奮,磨拳擦掌,準備厮殺。
徐懋功和魏王李密、大帥秦瓊商議後,派人駐守泗水關,其餘兵将全部起身,趕奔紫金山。
一路上饑餐渴飲,曉行夜住。
這一天,來到了紫金山外,安營紮寨,挑好了護寨溝,埋好了鹿角,豎起了瓦崗山魏國大旗。
一切安排就緒,再看其他各國的反王,除去在四平山被李元霸戰死的幾家王子之外,其餘的都已到來。
衆王齊集瓦崗軍魏王李密的軍帳之内,由李密設宴招待,并仿效四平山截殺楊廣的辦法,歃血為盟。
正當衆王要飲血酒的時候,人報“靠山王楊林來拜會各位王爺”,霎時間,帳内議論紛紛。
李密說:“衆位王兄,請稍安勿躁。
楊林既來,必有所為,我等聽聽他說什麼,再作定奪,各位以為如何?”“好!讓他進來!”“對!聽聽他要幹什麼?”李密說:“既然各位王兄贊同,來呀!有請!”報事人傳話:“各國王爺請靠山王楊林進帳啊!”楊林雖較前又老了不少,卻還精神矍爍,進得帳來,把手一拱:“各位王爺請了!”“請了!”大家落座之後,先有一番禮節性的寒暄,然後李密拱手說:“王駕千歲!兩軍交戰之前,王駕突然光臨,有何見教?”“魏工!各位王爺!我撒出柬貼,請來各位,是為你我雙方在紫金山下,最後決一勝負。
老夫命人在紫金山擺下一座銅旗陣,三月初三開始,任憑你們破陣。
我今奉天子明诏,在打陣之前,邀請你們先去觀陣,不知各位王爺可願去否?”各路反王不知楊林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一時無人答言。
徐懋功一看,如不答應,有失各反王的尊嚴,忙拱手說:“王爺!我等正要觀陣。
”“徐軍師!既然如此,你我就約定明日早飯之後,我在山口相候,以為向導,你看如何?”“好!一言為定!”“一言為定!”楊林走後,各路反王又商議對策。
衆人知道徐懋功見多識廣,而且懂得三韬六略和各種陣法,請他拿主意、定計策。
徐懋功施禮說:“各位王爺看得起我,我就說說我的主張:依我看,楊林約你我前去觀陣,是想炫耀武力。
我們去了,當然隻能看見外表,不能窺見内情,凡擺陣者,必有許多變化,但不管他什麼陣法,有成必有破,所以各位王兄看過之後,不要為他陣内聲勢所懾服。
此外,我們也要防備在觀陣時敵軍突然加害,所以預先要作一番戒備。
我想:明日進陣去的除各位王爺之外,主要将領有一部分随王爺進陣,一面觀陣,一面保駕、另一部分主要将領帶一些人馬,駐紮在陣外,以防陣内有了變故,可互相策應。
衆位王爺意下如何?”“好!就依軍師。
”第二天早餐已過,徐懋功把進陣的和在陣外的将領分派停當,各騎戰馬,奔紫金山東山口而去。
靠山王楊林帶領衆多戰将在東山口相迎。
雙方相見,客套幾句,即由楊林率領部分戰将在前引導,李密、秦瓊和徐懋功以及衆将在後跟随,進了紫金山東山口。
進山之後,首先是一片開闊地,從這裡往四周觀看,隻見各個山頭隐約可見旌旗飄展,各個山頭戒備森嚴。
整個紫金山方圓百裡,而銅旗陣占地方圓也有數十裡。
陣内砌有高牆,縱橫交錯,陣套陣、陣連陣。
前陣朱雀,後陣玄武,左陣青龍,右陣白虎
徐懋功一擺手:“衆将且慢,看他有何話說。
”衆人退後,王國良“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魏王千歲、大帥、軍師!是我誤聽人言,說你們如何如何不好。
今日一見,方知你們俱是好人。
他們下書約你們三月初三到紫金山去破銅旗陣。
依我看,你們可千萬去不得。
”“噢!為何去不得?”“這個銅旗陣我雖然不知詳細,但也知個大概。
我聽說楊林調遣了五十萬兵馬,數千員上将,把他的精兵良将都用在這個陣裡了。
他們要用這個大陣,孤注一擲。
他們把天下十幾國反王都約會去,要一網打盡,永絕後患。
這個陣厲害得很,聽說隻要進去,就别打算出來。
裡邊是陣套陣,陣連陣,大陣套小陣,小陣連大陣,消息兒埋伏,弓箭火炮,到處都是。
不解内情,進得陣去隻有九死一生。
依小人愚見,還是不去為妙。
”徐懋功微微一笑,說:“這都在我預料之中。
王将軍!我來問你,這個銅旗陣的陣主是誰,你可知曉?”“陣主共有五位。
”“五位!都是誰?”“頭一個是天寶大将宇文成都的老師,外号人稱踏雪無痕老蒼龍,姓仇名成字樂天。
他是正陣主。
這座陣是以他為主擺的。
另外四個是副陣主,有靠山王楊林、武王楊方楊益臣、雙槍大将丁延平,還有北平府的北平王羅藝。
”“噢!還有别的嗎?”“别的我就不知了。
”“好吧!王将軍!謝謝你把銅旗陣内情相告。
我們定要想出破陣之法。
”徐懋功命人設宴款待王國良。
王國良臨走時還表示:“将來你們攻打銅旗陣若有用得着我的時候,我是萬死不辭。
”王國良走後,衆人議定:盡管銅旗陣厲害,但這是隋朝最後的兵力,破了銅旗陣,隋朝的力量也就耗盡,隋朝的氣數也就盡了,所以應該去打。
當時,群情振奮,磨拳擦掌,準備厮殺。
徐懋功和魏王李密、大帥秦瓊商議後,派人駐守泗水關,其餘兵将全部起身,趕奔紫金山。
一路上饑餐渴飲,曉行夜住。
這一天,來到了紫金山外,安營紮寨,挑好了護寨溝,埋好了鹿角,豎起了瓦崗山魏國大旗。
一切安排就緒,再看其他各國的反王,除去在四平山被李元霸戰死的幾家王子之外,其餘的都已到來。
衆王齊集瓦崗軍魏王李密的軍帳之内,由李密設宴招待,并仿效四平山截殺楊廣的辦法,歃血為盟。
正當衆王要飲血酒的時候,人報“靠山王楊林來拜會各位王爺”,霎時間,帳内議論紛紛。
李密說:“衆位王兄,請稍安勿躁。
楊林既來,必有所為,我等聽聽他說什麼,再作定奪,各位以為如何?”“好!讓他進來!”“對!聽聽他要幹什麼?”李密說:“既然各位王兄贊同,來呀!有請!”報事人傳話:“各國王爺請靠山王楊林進帳啊!”楊林雖較前又老了不少,卻還精神矍爍,進得帳來,把手一拱:“各位王爺請了!”“請了!”大家落座之後,先有一番禮節性的寒暄,然後李密拱手說:“王駕千歲!兩軍交戰之前,王駕突然光臨,有何見教?”“魏工!各位王爺!我撒出柬貼,請來各位,是為你我雙方在紫金山下,最後決一勝負。
老夫命人在紫金山擺下一座銅旗陣,三月初三開始,任憑你們破陣。
我今奉天子明诏,在打陣之前,邀請你們先去觀陣,不知各位王爺可願去否?”各路反王不知楊林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一時無人答言。
徐懋功一看,如不答應,有失各反王的尊嚴,忙拱手說:“王爺!我等正要觀陣。
”“徐軍師!既然如此,你我就約定明日早飯之後,我在山口相候,以為向導,你看如何?”“好!一言為定!”“一言為定!”楊林走後,各路反王又商議對策。
衆人知道徐懋功見多識廣,而且懂得三韬六略和各種陣法,請他拿主意、定計策。
徐懋功施禮說:“各位王爺看得起我,我就說說我的主張:依我看,楊林約你我前去觀陣,是想炫耀武力。
我們去了,當然隻能看見外表,不能窺見内情,凡擺陣者,必有許多變化,但不管他什麼陣法,有成必有破,所以各位王兄看過之後,不要為他陣内聲勢所懾服。
此外,我們也要防備在觀陣時敵軍突然加害,所以預先要作一番戒備。
我想:明日進陣去的除各位王爺之外,主要将領有一部分随王爺進陣,一面觀陣,一面保駕、另一部分主要将領帶一些人馬,駐紮在陣外,以防陣内有了變故,可互相策應。
衆位王爺意下如何?”“好!就依軍師。
”第二天早餐已過,徐懋功把進陣的和在陣外的将領分派停當,各騎戰馬,奔紫金山東山口而去。
靠山王楊林帶領衆多戰将在東山口相迎。
雙方相見,客套幾句,即由楊林率領部分戰将在前引導,李密、秦瓊和徐懋功以及衆将在後跟随,進了紫金山東山口。
進山之後,首先是一片開闊地,從這裡往四周觀看,隻見各個山頭隐約可見旌旗飄展,各個山頭戒備森嚴。
整個紫金山方圓百裡,而銅旗陣占地方圓也有數十裡。
陣内砌有高牆,縱橫交錯,陣套陣、陣連陣。
前陣朱雀,後陣玄武,左陣青龍,右陣白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