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回 程咬金冒險探地穴 瓦崗軍正式舉義旗
關燈
小
中
大
識丁,當然不認識。
他又發現台上還有一個樟木箱子,打開箱蓋,箱子裡放着一面大旗,旗上繡着金字,程咬金也不認識。
他又往箱子裡看,還有一套冠袍履帶,龍冠是用金線編的,龍袍是用金線繡的,金光閃閃,程咬金又把這冠袍履帶和大旗放回箱裡,把木箱和木盒都帶着出了洞門,來到荊筐跟前,坐在筐裡,抱着木箱木盒和他的大斧,然後取出另一隻白鴿放了出去。
白鴿展翅飛出洞口。
秦瓊衆人在上邊等得萬分焦急,忽見白鴿飛了出來,一陣高興。
徐懋功忙命人快搖辘辘。
“吱呀,吱呀”,一會兒,荊筐搖了上來。
大家看程咬金坐在筐裡,懷裡還抱着大箱子、小盒子,不由得一陣歡呼。
喽兵用撓鈎把荊筐拉到穴邊上,把程咬金攙出荊筐。
徐懋功滿臉堆笑,迎上前來說:“四弟辛苦了!”衆人也都過來問長問短,程咬金把臉一繃,一概不理,喽兵要接他手裡的箱子,他也不給。
他抱着大箱、小盒,扭身直奔聚英堂而去。
大家隻好在後相随。
來到大廳落座,程咬金把箱、盒往自己身邊桌案上一放,吩咐一聲:“快給四爺擺酒!”喽兵趕快調擺桌案,送上酒席。
程咬金咧着大嘴又吃又喝,誰也不看,誰也不理,大家隻好在旁邊等候。
用完酒飯,徐懋功又過來打聽地穴裡的情形,程咬金把眼一瞪,說:“不知道!要問怎麼回事,你自己下去看。
”大家夥兒這個氣呀,真是對他急不得、惱不得。
這時秦瓊過來說:“四弟!不要開玩笑了,衆人都想知道地穴裡究竟是怎麼回事?愚兄也很着急,你就快說說吧!”程咬金這才說:“二哥,牛鼻子老道問我,我就是不說,二哥你問,我能不說嗎?”程咬金把經過說了一遍,又把木盒打開取出玉印,把箱子打開,取出大旗和冠袍履帶放在桌上,衆人一一觀看。
隻見那大印上刻的八個篆字是“混世魔王、大德天子”。
大旗上繡的一行大字也是“混世魔王、大德天子”。
大家又看了冠袍履帶,無不稱奇,徐懋功說:“衆位!我聽我恩師三元李靖講過,遠在大隋朝之前,南陳北齊對峙,天下英雄并起,有一個人名喚趙威,占據了這座瓦崗山,準備稱王稱帝。
後因内讧,自行瓦解。
以後趙威下落不明,今日地陷,可巧把趙威的墓穴露了出來,這些東西想是他當年準備稱帝用的,因大事未成,就做了他的殉葬品了。
看起來這是天意了,活該我們獲取珍寶。
現在既然有旗有印,又有冠袍履帶,這是上天叫我們立大旗,奉明主,起國号,滅隋朝了。
我們應該推選一位聖主,也好号召天下群雄來歸,不知衆位意下如何?”衆人聽了一緻贊同。
有人問:“三哥!依你說咱奉誰為主呢?”“是呀!你倒是說誰能當皇上呢?”徐懋功想:就這麼一說讓誰當皇上,衆人肯定不服,将來也會起内讧。
那個時候,一是人們都講迷信,二是徐懋功也左右為難,誰能當皇上?他隻好說:“這事不能由我說了算,要由天定。
”衆人問:“天定,怎麼由天定呢,天也不能說話。
”徐懋功說:“今日天搖地陷,四弟舍命探地穴,取得玉釜大印和龍袍玉帶,這不是天意麼?”衆人會意,争着說,“那就程咬金當皇上吧!”有的說,“那玉印上刻的混世魔王、大德天子八個大字,老程就當個混世魔王,真是天意!”徐懋功、秦瓊等人把程咬金簇擁着到了聚英堂,命人幫程咬金換上龍袍,戴上龍冠,扶之上座,衆人列隊跪在程咬金面前,高呼:“臣等朝拜混世魔王、大德天子!”霎時間,鼓樂齊鳴,禮炮連天!這可把程咬金鬧糊塗了,他坐在上邊說:“你們這不是拿我老程開心嗎?我是個賣耙子的,大字不識,能當皇上嗎?快換我二哥吧!”徐懋功嚴肅地說:“此乃天命,請我主不必推辭,請您從速定國号、封官職吧!”程咬金說:“三哥,我可什麼也不懂呀!這可怎麼封呢?”當時,由魏征、徐懋功輔佐,先拟了诏書,當衆宣诏,瓦崗山改為金庸城,聚英堂改為魔王殿,國号為大魏,帝号仍用大德。
然後大封文武百官,魏征為宰相,徐懋功為護國軍師,秦瓊為兵馬大元帥,單雄信、翟讓、王伯黨、謝映登、王君可為五虎上将,單雄信另加都先鋒。
尤俊達、齊國遠、李如輝、金城、牛蓋、侯君基、尚懷珠、丁天慶為八彪将軍。
賈雲福、柳州臣為左右禦史兼總管錢糧。
羅士信為鎮殿大将軍,程母甯氏為國太。
其餘人等均一一有封賞,衆人謝恩畢,全山慶賀,慶典三日,由魏征草拟大魏國魔王的榜文,發往各州府縣,曉谕天下人知曉。
附近百姓牽牛拉羊擡酒前來慶賀,慰勞三軍。
軍民相慶,人心大快。
可是好景不長,程咬金當了三個月的太平皇上,這一天,忽聽金雞嶺外号炮如雷,靠山王楊林帶了四十萬人馬來圍剿瓦崗山,這才引出徐懋功智退四路兵、羅士信大戰魏文通,裴元慶大戰羅士信,老楊林大擺一字長蛇陣,羅少保單槍破雙槍等等熱鬧場面,要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他又發現台上還有一個樟木箱子,打開箱蓋,箱子裡放着一面大旗,旗上繡着金字,程咬金也不認識。
他又往箱子裡看,還有一套冠袍履帶,龍冠是用金線編的,龍袍是用金線繡的,金光閃閃,程咬金又把這冠袍履帶和大旗放回箱裡,把木箱和木盒都帶着出了洞門,來到荊筐跟前,坐在筐裡,抱着木箱木盒和他的大斧,然後取出另一隻白鴿放了出去。
白鴿展翅飛出洞口。
秦瓊衆人在上邊等得萬分焦急,忽見白鴿飛了出來,一陣高興。
徐懋功忙命人快搖辘辘。
“吱呀,吱呀”,一會兒,荊筐搖了上來。
大家看程咬金坐在筐裡,懷裡還抱着大箱子、小盒子,不由得一陣歡呼。
喽兵用撓鈎把荊筐拉到穴邊上,把程咬金攙出荊筐。
徐懋功滿臉堆笑,迎上前來說:“四弟辛苦了!”衆人也都過來問長問短,程咬金把臉一繃,一概不理,喽兵要接他手裡的箱子,他也不給。
他抱着大箱、小盒,扭身直奔聚英堂而去。
大家隻好在後相随。
來到大廳落座,程咬金把箱、盒往自己身邊桌案上一放,吩咐一聲:“快給四爺擺酒!”喽兵趕快調擺桌案,送上酒席。
程咬金咧着大嘴又吃又喝,誰也不看,誰也不理,大家隻好在旁邊等候。
用完酒飯,徐懋功又過來打聽地穴裡的情形,程咬金把眼一瞪,說:“不知道!要問怎麼回事,你自己下去看。
”大家夥兒這個氣呀,真是對他急不得、惱不得。
這時秦瓊過來說:“四弟!不要開玩笑了,衆人都想知道地穴裡究竟是怎麼回事?愚兄也很着急,你就快說說吧!”程咬金這才說:“二哥,牛鼻子老道問我,我就是不說,二哥你問,我能不說嗎?”程咬金把經過說了一遍,又把木盒打開取出玉印,把箱子打開,取出大旗和冠袍履帶放在桌上,衆人一一觀看。
隻見那大印上刻的八個篆字是“混世魔王、大德天子”。
大旗上繡的一行大字也是“混世魔王、大德天子”。
大家又看了冠袍履帶,無不稱奇,徐懋功說:“衆位!我聽我恩師三元李靖講過,遠在大隋朝之前,南陳北齊對峙,天下英雄并起,有一個人名喚趙威,占據了這座瓦崗山,準備稱王稱帝。
後因内讧,自行瓦解。
以後趙威下落不明,今日地陷,可巧把趙威的墓穴露了出來,這些東西想是他當年準備稱帝用的,因大事未成,就做了他的殉葬品了。
看起來這是天意了,活該我們獲取珍寶。
現在既然有旗有印,又有冠袍履帶,這是上天叫我們立大旗,奉明主,起國号,滅隋朝了。
我們應該推選一位聖主,也好号召天下群雄來歸,不知衆位意下如何?”衆人聽了一緻贊同。
有人問:“三哥!依你說咱奉誰為主呢?”“是呀!你倒是說誰能當皇上呢?”徐懋功想:就這麼一說讓誰當皇上,衆人肯定不服,将來也會起内讧。
那個時候,一是人們都講迷信,二是徐懋功也左右為難,誰能當皇上?他隻好說:“這事不能由我說了算,要由天定。
”衆人問:“天定,怎麼由天定呢,天也不能說話。
”徐懋功說:“今日天搖地陷,四弟舍命探地穴,取得玉釜大印和龍袍玉帶,這不是天意麼?”衆人會意,争着說,“那就程咬金當皇上吧!”有的說,“那玉印上刻的混世魔王、大德天子八個大字,老程就當個混世魔王,真是天意!”徐懋功、秦瓊等人把程咬金簇擁着到了聚英堂,命人幫程咬金換上龍袍,戴上龍冠,扶之上座,衆人列隊跪在程咬金面前,高呼:“臣等朝拜混世魔王、大德天子!”霎時間,鼓樂齊鳴,禮炮連天!這可把程咬金鬧糊塗了,他坐在上邊說:“你們這不是拿我老程開心嗎?我是個賣耙子的,大字不識,能當皇上嗎?快換我二哥吧!”徐懋功嚴肅地說:“此乃天命,請我主不必推辭,請您從速定國号、封官職吧!”程咬金說:“三哥,我可什麼也不懂呀!這可怎麼封呢?”當時,由魏征、徐懋功輔佐,先拟了诏書,當衆宣诏,瓦崗山改為金庸城,聚英堂改為魔王殿,國号為大魏,帝号仍用大德。
然後大封文武百官,魏征為宰相,徐懋功為護國軍師,秦瓊為兵馬大元帥,單雄信、翟讓、王伯黨、謝映登、王君可為五虎上将,單雄信另加都先鋒。
尤俊達、齊國遠、李如輝、金城、牛蓋、侯君基、尚懷珠、丁天慶為八彪将軍。
賈雲福、柳州臣為左右禦史兼總管錢糧。
羅士信為鎮殿大将軍,程母甯氏為國太。
其餘人等均一一有封賞,衆人謝恩畢,全山慶賀,慶典三日,由魏征草拟大魏國魔王的榜文,發往各州府縣,曉谕天下人知曉。
附近百姓牽牛拉羊擡酒前來慶賀,慰勞三軍。
軍民相慶,人心大快。
可是好景不長,程咬金當了三個月的太平皇上,這一天,忽聽金雞嶺外号炮如雷,靠山王楊林帶了四十萬人馬來圍剿瓦崗山,這才引出徐懋功智退四路兵、羅士信大戰魏文通,裴元慶大戰羅士信,老楊林大擺一字長蛇陣,羅少保單槍破雙槍等等熱鬧場面,要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