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回 山王圍剿瓦崗寨 羅士信打死魏文通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程咬金被瓦崗山衆英雄擁戴為混世魔王、大德天子之後,在徐懋功、魏征的輔佐之下,分封了文臣武将,山寨内每天習武練兵,屯田種糧,周圍百姓,四方饑民,聞訊紛紛來投。
瓦崗山的聲勢越來越大,好一派興旺景象。
這一天,程咬金升殿和弟兄們議論軍情,突然間聽得山外号炮連天,藍旗官飛奔進殿,單腿下跪禀報:“報魔王千歲,大帥,軍師,大事不好!”程咬金說:“什麼大事不好?快點說。
”“魔王千歲!隋朝發來數十萬人馬,把瓦崗山團團圍住,南山口外是靠山王楊林帶領十二家太保;東山口外是紅霓關大帥八馬大将辛文禮;西山口外是虎牢關大帥四寶将尚師徒;北山口外是濟南大帥唐壁。
他們各領兵十餘萬,四面攻打瓦崗山。
望魔王千歲定奪。
”徐懋功聽畢,毫不驚慌,說:“再探!”“是!”藍旗官答應一聲退出殿外。
這時,程咬金一言不發,站起來摘掉龍冠,脫下龍袍。
徐懋功說:“主公!你這是何意呀?”“我說我不能當這個魔王,你們偏讓我當,我這裡屁股還沒坐穩呢,人家就來了。
這不,我的皇上瘾也過了,你們的官瘾也嘗了,幹脆,趁早散攤子!”徐懋功哈哈一樂說:“無量天尊!賢弟!你怎麼一點沉不住氣呀!俗話說:兵來将擋,水來土屯。
從我們挑起大旗那一天起,我就預料官軍非來不可。
你怕什麼?”“要說上陣打仗,我是毫無所怕。
我就是不願意當這個鬼魔王。
我說軍師呀!這麼辦吧,你發給我一支令箭,讓我掄斧子去和官軍大戰三百合。
”“嗳!哪有皇上出去打仗的。
你一出去就叫禦駕親征,那還了得。
還請我主把冠袍穿戴起來,穩坐你的寶座。
這征戰退兵之事,自有二哥和我來籌劃。
”“要這麼說這魔王我再當幾天。
”說着又穿戴起來,軍師徐懋功和元帥秦叔寶二人商議之後,秦瓊把大令拿了起來:“王伯黨、謝映登聽令!”“在!”“二位賢弟!你二人如此這般,這般如此,速去速回,不得有誤。
”“是!”王伯黨、謝映登領令而去。
秦瓊把第二支令箭拿在手中:“金城、牛蓋聽令。
”“在!”“我命你們二人如此這般,這般如此!不得有誤!”“是!”金城、牛蓋也領令而去。
秦瓊站起身來向程咬金施禮說:“啟奏魔王千歲,我和軍師已經商議妥當,即刻由我領兵出戰,千歲有何吩咐?”“二哥!千萬留神,不可疏忽大意!”“是!我知道了!”秦瓊又對外面吩咐:“來呀!傳令點兵三千,本帥要親自臨敵。
”一聲令下瓦崗山上炮響三聲,開寨門,放吊橋,秦瓊率領三千人馬沖出瓦崗寨,直奔前敵。
這時,楊林正到瓦崗寨前讨戰,雙方相遇,各自排好陣勢,準備交戰。
楊林是從哪裡來的?前文書表過楊林追趕秦瓊,到了潼關,聽說魏文通把秦瓊放走了,很是生氣,立即命魏文通追趕秦瓊。
不想魏文通沒有把秦瓊追回,反倒讓山東義軍把他拿獲,給他擦粉戴花,用載草車把他送回潼關,還捎來了徐懋功給楊林的一封信。
信中說,十天之内要取他的潼關。
楊林當時信以為真,立刻命二軍準備灰瓶炮紙,滾木礌石,以防山東義軍來攻打潼關。
誰知等了幾天,不見動靜,後來一打聽,才知中了穩軍計,山東義軍早已走馬取了金堤關,程咬金三斧子定了瓦崗寨,義旗高舉,程咬金已經作了混世魔王、大德天子。
楊林立刻把金皮大令拿起來:一支令調八馬将軍辛文禮,二支令調四寶将尚師徒,三支令調濟南大帥唐壁,他自己率領潼關守将魏文通,四路出兵三十餘萬,奔瓦崗山而來。
楊林在兩軍陣前,坐在馬上,定睛觀瞧,隻見瓦崗山兵馬、陣容整齊,人強馬壯。
正中間一杆大旗,“嘩啦啦”迎風飄擺,這旗杆有一丈八尺高,用紅油漆油得锃明瓦亮,葫蘆金頂,頭發旗纓,素白緞子旗面,四周鑲着紅邊,上有兩根飄帶,一根寫“三軍司令”,一根寫“馬到成功”。
旗面上邊繡的是“都招讨大元帥”,正中間繡了一個鬥大的“秦”字,再往這杆大旗的兩邊一瞅,還有四杆認标旗,認标旗是長條形,白色旗面鑲着紅邊,上邊也有飄帶,中央繡着紅字,非常顯眼,頭一杆旗繡的是“小孟嘗名揚天下”,第二杆繡的是“熟銅锏蓋世絕倫”,第三杆繡的是“虎頭槍神出鬼沒”,第四杆繡的是“黃骠馬踏碎乾坤”。
兩邊還有一對門旗,猩紅色,繡
瓦崗山的聲勢越來越大,好一派興旺景象。
這一天,程咬金升殿和弟兄們議論軍情,突然間聽得山外号炮連天,藍旗官飛奔進殿,單腿下跪禀報:“報魔王千歲,大帥,軍師,大事不好!”程咬金說:“什麼大事不好?快點說。
”“魔王千歲!隋朝發來數十萬人馬,把瓦崗山團團圍住,南山口外是靠山王楊林帶領十二家太保;東山口外是紅霓關大帥八馬大将辛文禮;西山口外是虎牢關大帥四寶将尚師徒;北山口外是濟南大帥唐壁。
他們各領兵十餘萬,四面攻打瓦崗山。
望魔王千歲定奪。
”徐懋功聽畢,毫不驚慌,說:“再探!”“是!”藍旗官答應一聲退出殿外。
這時,程咬金一言不發,站起來摘掉龍冠,脫下龍袍。
徐懋功說:“主公!你這是何意呀?”“我說我不能當這個魔王,你們偏讓我當,我這裡屁股還沒坐穩呢,人家就來了。
這不,我的皇上瘾也過了,你們的官瘾也嘗了,幹脆,趁早散攤子!”徐懋功哈哈一樂說:“無量天尊!賢弟!你怎麼一點沉不住氣呀!俗話說:兵來将擋,水來土屯。
從我們挑起大旗那一天起,我就預料官軍非來不可。
你怕什麼?”“要說上陣打仗,我是毫無所怕。
我就是不願意當這個鬼魔王。
我說軍師呀!這麼辦吧,你發給我一支令箭,讓我掄斧子去和官軍大戰三百合。
”“嗳!哪有皇上出去打仗的。
你一出去就叫禦駕親征,那還了得。
還請我主把冠袍穿戴起來,穩坐你的寶座。
這征戰退兵之事,自有二哥和我來籌劃。
”“要這麼說這魔王我再當幾天。
”說着又穿戴起來,軍師徐懋功和元帥秦叔寶二人商議之後,秦瓊把大令拿了起來:“王伯黨、謝映登聽令!”“在!”“二位賢弟!你二人如此這般,這般如此,速去速回,不得有誤。
”“是!”王伯黨、謝映登領令而去。
秦瓊把第二支令箭拿在手中:“金城、牛蓋聽令。
”“在!”“我命你們二人如此這般,這般如此!不得有誤!”“是!”金城、牛蓋也領令而去。
秦瓊站起身來向程咬金施禮說:“啟奏魔王千歲,我和軍師已經商議妥當,即刻由我領兵出戰,千歲有何吩咐?”“二哥!千萬留神,不可疏忽大意!”“是!我知道了!”秦瓊又對外面吩咐:“來呀!傳令點兵三千,本帥要親自臨敵。
”一聲令下瓦崗山上炮響三聲,開寨門,放吊橋,秦瓊率領三千人馬沖出瓦崗寨,直奔前敵。
這時,楊林正到瓦崗寨前讨戰,雙方相遇,各自排好陣勢,準備交戰。
楊林是從哪裡來的?前文書表過楊林追趕秦瓊,到了潼關,聽說魏文通把秦瓊放走了,很是生氣,立即命魏文通追趕秦瓊。
不想魏文通沒有把秦瓊追回,反倒讓山東義軍把他拿獲,給他擦粉戴花,用載草車把他送回潼關,還捎來了徐懋功給楊林的一封信。
信中說,十天之内要取他的潼關。
楊林當時信以為真,立刻命二軍準備灰瓶炮紙,滾木礌石,以防山東義軍來攻打潼關。
誰知等了幾天,不見動靜,後來一打聽,才知中了穩軍計,山東義軍早已走馬取了金堤關,程咬金三斧子定了瓦崗寨,義旗高舉,程咬金已經作了混世魔王、大德天子。
楊林立刻把金皮大令拿起來:一支令調八馬将軍辛文禮,二支令調四寶将尚師徒,三支令調濟南大帥唐壁,他自己率領潼關守将魏文通,四路出兵三十餘萬,奔瓦崗山而來。
楊林在兩軍陣前,坐在馬上,定睛觀瞧,隻見瓦崗山兵馬、陣容整齊,人強馬壯。
正中間一杆大旗,“嘩啦啦”迎風飄擺,這旗杆有一丈八尺高,用紅油漆油得锃明瓦亮,葫蘆金頂,頭發旗纓,素白緞子旗面,四周鑲着紅邊,上有兩根飄帶,一根寫“三軍司令”,一根寫“馬到成功”。
旗面上邊繡的是“都招讨大元帥”,正中間繡了一個鬥大的“秦”字,再往這杆大旗的兩邊一瞅,還有四杆認标旗,認标旗是長條形,白色旗面鑲着紅邊,上邊也有飄帶,中央繡着紅字,非常顯眼,頭一杆旗繡的是“小孟嘗名揚天下”,第二杆繡的是“熟銅锏蓋世絕倫”,第三杆繡的是“虎頭槍神出鬼沒”,第四杆繡的是“黃骠馬踏碎乾坤”。
兩邊還有一對門旗,猩紅色,繡